- 政治经济学(第六版)
- 刘诗白主编
- 6568字
- 2024-05-29 13:22:46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隋代王通所著的《文中子·礼乐篇》,书中有“经济之道”的提法。在我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指“经邦济世”“经国济民”,即治理国家、拯救平民的意思,这与现代语言中的“经济”一词的含义有所不同。我国对“经济”一词的现代用法是20世纪初由日本引入的,日本当时曾用我国古籍中的“经济”一词来翻译“economy”这个英语词汇。
在西方,经济(economy)与经济学(economics)的含义也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公元前354年)。他在《经济论》这本书中,把奴隶主管理和组织奴隶的活动第一次用“经济”一词加以概括。他对“经济学”下的定义,就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自己的财产。因为当时人们的生产活动基本上都是以奴隶主家庭为单位来进行的,所以色诺芬所说的“经济”,其原意是指家庭管理。此后,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写了一本《政治学》。该书第一篇讨论的是治家问题,比较详细地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与任务,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的家庭经济问题。
“政治经济学”最初是在17世纪初由法国重商主义学者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年)提出的。他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其目的是要说明他所研究的已不再是家庭或庄园经济的管理问题,而是国家范围和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他在书中论述了商业、航海业和整个国家的经济与政策问题,特别阐述了商业和商人在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当时正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蒙克莱田的观点代表了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反映了早期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但是,由于重商主义把自己的研究局限在流通领域,而没有从生产过程入手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尽管重商主义学者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但这并不代表真正的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始于17世纪中叶。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等国已经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同时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时,代表产业资本家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便应运而生,它的历史任务就是批判封建主义,证明封建制度必然要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阐述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英国学者威廉·配第(1623—1687年),其代表作是《赋税论》。该书最先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观点,并在对地租形式的研究中看到了剩余价值的存在,这是他的主要理论贡献。配第的主要经济著作《政治算术》,是政治经济学从其他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重要标志。他的《货币略论》一书在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和货币等经济范畴。他还明确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马克思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是英国学者亚当·斯密(1723—1790年)。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该书以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把自配第以来的政治经济学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斯密的经济理论以国民财富及其增长为核心范畴,同时涉及分工、交换、货币、价值、工资、利润、地租、资本等基本经济范畴;其中,他又特别强调工业在国民财富增长中的主导作用。斯密把工业、农业和商业统一起来考察,第一次把流通领域同生产领域结合起来研究社会总生产过程。他特别指出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揭示了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及重要意义。斯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克服了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的片面性,他的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奠定了他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是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1817年,他出版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该书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比较客观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相关的经济范畴。但是,由于受阶级利益的局限,李嘉图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看作自然的、永恒的社会经济关系,因而不可能真正认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别是他的理论混淆了劳动与劳动力、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区别,使他的理论体系存在两大难以解决的矛盾,并最终导致其理论体系破产。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由于当时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刚刚确立,其内在的各种矛盾尚未充分暴露,因而这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尚能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取得了一些有科学价值的成果。例如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论述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阐述了货币、价值、工资、利润、资本、地租等经济范畴;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关系,已经接触到了剩余价值问题,并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对立状况。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阶级局限性,他们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自然永恒的社会制度,因而不可能真正地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性。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存在的矛盾,但认识不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对立,但认识不到产生这种对立的根源;他们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其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和各种矛盾的发展,特别是进入19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化,他们的后继者便开始只研究经济现象,不探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着力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所以,在经济学说史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被称为庸俗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出版了以《资本论》为代表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但又根本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上的各种经济学说,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首先,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以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为始点范畴,以剩余价值为基本范畴,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从理论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其次,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与物的关系,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不合理性,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最后,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研究和揭示了社会化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对未来公有制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提出了原则性的构想。
列宁的经济学说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时代,研究的主要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新的科技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出现了局部调整,突出地表现为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上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政治经济学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纲领,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1978年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进,促进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创新和发展。这些理论都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贡献。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是在改革中新提出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从经济上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况,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而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等。这表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而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并不是发挥一般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应该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纳入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依据这一理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我们的改革不是在原有体制框架内的修补和改良,而是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革,目标是建立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新型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解决的难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与兼容。迄今为止,这在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范例,需要我们大胆实践和勇于创新。
(三)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成为与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极不相同的新的所有制理论。关于所有制结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关于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关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提出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提出了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四)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不仅引进和吸收了现代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中的有益部分,也包含着对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及经验积累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提出: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中,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对经营者实行激励、约束和监督;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的组织领导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提高经营绩效。
(五)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随着改革开放近40多年实践与理论创新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与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有重大差别的新的分配理论。这包括: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分配政策上,提出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要增加工资性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调调节过高收入、防止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在社会保障制度上,提出必须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家庭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主要内容,它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认识。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中,一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仅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更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但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通常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资源环境的改善等。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不能只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进步。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进一步推进了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时代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七)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没有的内容,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系统地提出:第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二,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中国的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渐进式改革,通过“双轨制”逐步过渡到目标模式,比激进式改革更有效、更成功。第四,中国的改革是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先农村后城市、先试验后推广、先易后难。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其目的是形成市场活动的主体;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其目的是形成市场竞争的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同的阶段,改革的重点可以不完全相同。改革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战略转变必须同时进行,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