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浅显的说了下《周易》之六十四卦如何记忆,以及诸卦入手,掌中起卦之法。
今日便简单说说,如何单独的认识某一卦。
要想认识某卦,想知道此卦表达了什么,就得知道《易经》所说九、六是什么。
以乾、坤二卦为例:
乾卦: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用九;
坤卦: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用六;
所谓九、六是什么?
在用蓍草进行卜卦的时候,经过四营三变得出一个数,这个数只有四中可能,即七、八、九、六;
七、八者,少阳、少阴也;
九、六者,老阳、老阴也;
《易》讲七、八、九、六;
即是少阳、少阴、老阳、老阴;
物少则壮,壮则老,老则变;
七积蓄发展成为九,少阳再发展是老阳,其性未变,还是阳;
八积蓄发展成为六,少阴再发展是老阴,其性未变,还是阴;
九进无可进,以退为进,进而为八,老阳再发展则退变为少阴,其性已变,退为阴;
六退无可退,以进为退,退而为七,老阴再发展则进变为少阳,其性已变,进为阳;
在成卦之时:
七、九皆画一阳爻;
六、八皆画一阴爻;
在乾、坤二卦,最后有分别有用九、用六一句;
用九,老阳进无可进,穷变则退而变八,阳变阴;
用六,老阴退无可退,穷变则进而为七,阴变阳;
是以:乾六阳爻,用九不用七;坤六阴爻,用六不用八;有变也。
在解卦时:
阳爻用九,不用七;
阴爻用六,不用八;
用九、用六,只在乾、坤二卦后面有,其余六十二卦没有这两句。
辞虽没有,其意已在其中矣;
所有卦,有一个算一个,皆以七、八、九、六成卦;解卦时则只用九、用六。
所谓:初、二、三、四、五、上;
卦之时也,位也;
知第一爻初,则知第六爻有终之意;
知第六爻上,则知第一爻有下之意;
此乃《易》之互文之法;
第一爻言初,第六爻言上,则知一卦之中,既有时之初、终;又有位之上、下;
余者二、三、四、五,亦如此理;时也,位也。
以上,便是一卦之骨架;
有其骨,后文王作卦辞,命卦名,非恒名也;周公旦作爻辞,文其血脉、经络也;孔子作十翼,填其肉质、毛发;
如此,便是我们今日所见,大成之《周易》。
以《乾》为例:
乾上乾下,乾;
乾:元、亨、利、贞;
(此为文王所作卦辞,命卦名)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有悔,吉;
(此为周公旦所作爻辞,用以认识爻之阴阳变化);
又如《坤》:
坤上坤下,坤;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此为文王所作卦辞,命卦名)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拓囊,无誉无咎;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此为周公旦所作爻辞,用以认识爻之阴阳变化);
所谓变化,即时也、位也,阴、阳之变动;吉凶刚柔,悔誉凶咎,皆入其中矣。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初辞拟之,卒成终之。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二多益,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其柔危,其刚胜耶。
爻辞是周公,取象以明道,此道为大周之礼治之道。
再到孔子之时,作十翼以辅。
即:《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
为什么孔子要作十翼,是当时的人看不懂?
别闹了,当时世有《易》者三,《连山》、《归藏》、《周易》,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在此之下,依据三《易》而衍生的,各种歪解之术,亦不在少数。(不是只有后世才会依文解义)
基于这种乱象,孔子作十翼以辅助人们理解,学习周之礼治之道。
故有《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之说。
可以畅想一下,若没有孔子,没有儒家,没有大成之《周易》,后世如何发展?
商鞅变法强秦,始皇之世行大一统之举。如此混乱散漫之《易》,当然也在统一之列。
若统一《易》,必然依其法治之道,作《秦易》。
索性我们有孔圣,礼法共治两千年;《秦易》没有现世,周之礼仪也没有被丢弃。(详情可看前说《更迭所说》、《礼法所说》。)
现在,是法治社会,未来必然会出现对应法治之《新易》。
好了,畅想结束。
至于孔子十翼都讲了什么,大家到网上去找就好了,各种版本很多的,找一套与自己价值观相匹配的,去学就好。
重要的不是学什么,所学的皆是钥匙,用钥匙开了门,一定要进屋子。钥匙,是要被放下的。
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夭寿不贰。
一旦确定了志向,选择了自己所从之道,一定要固而执之,死也不改。
是以:君子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每个人都有一支,属于他自己的画笔;
我们所学的,是怎样配置各种颜色的方法,这是学道;
执着于天是蓝色的、是赤色的、是灰色的,这是学术;
走进去,跳出来;其入也迟迟,其去也速速。
天是什么颜色,只有你自己知道。
以上皆我之见,亦非我之见;
——末法时代后生文柒参上
——时甲辰年丁卯月丙申日
20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