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六年级班级的回家作业,是一份16K的练习卷,单面。我上课的时候逐题讲评,要求孩子们:请认真听讲,争取订正到全对。
当然不可能订正到全对。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常常会粗心与疏忽。在这么多填空、选择、改错等题型中,单词拼写少个字母、句子缺了标点符号,都正常。
在讲评之后,我逐一批阅,然后准备将应该订正的一大沓练习卷发下去。
立(化名)的练习纸让我惊呆了!错了那么多!基本上,每一大题只有个别题目正确。仔细看他的练习卷,有一题是“根据中文翻译句子”——真的不难,都是“谁能够做某事”,其实就是用情态动词can来表达的各种句子结构:陈述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这是本单元的新授知识。我真的很震惊!上课时我都逐一讲评过了,并且有足够的时间订正作业,他还错这么多?肯定是没有认真听讲。
一声叹息,为这样一个对自己学业不负责任的孩子。上个单元测验,80分以下有三个孩子,立就是其中一个,但是,我还是不准备生气。如果我气急败坏冲进教室,训上几句“你怎么不认真听讲”,再把练习卷摔给他,也于事无补。可以想象那个场景:一个气急败坏、心浮气躁的老师和一个茫然、甚至木讷的孩子。他依然不知道该怎么订正作业,还得等教师自己强行按捺火气后再去辅导,那时候啊,师生各自的心头,皆不自在。
我寻找他错题的原因,发现他在句子中的人称代词都弄错了,该用主格的地方,或者用了宾格,或者用了物主代词。于是知道:他真的没有掌握“动词前面的人称代词用主格”这个知识点。
我抱着孩子们的练习卷进教室,发下去订正。
我坐在教室门口的一张课桌前,等待批改他们的订正作业。我这样嘱咐孩子们:“批改订正作业时请有序排队,排我右边。”
然后唤一声:“立,请你带着练习卷过来一下。”
他正茫然,对着满纸的“红叉”。
“老师发现你人称代词都不会正确运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给他细细讲解,边讲边在他练习卷的空白处写我当时的板书——相关知识点。讲完,问他:“会订正了吗?”
立的眼神渐渐明亮起来,坚定地回答:“会。”
我叮嘱他:“你下去订正完一大题就过来给我批改一大题,请你排我左边。”
需要订正练习卷上作业的孩子们渐渐开始过来排队了。每次英语作业,总是有很多孩子有错误,虽然只错一处、两处,但在我右边等待批改订正作业的队伍还是排得挤挤挨挨。
立在我的特别关照之下,成为唯一一个排在我左边的学生。每次订正一大题就过来请我批改一大题,一次又一次。
于是,他成了那个很早订正完作业的孩子。
看到了他的释然。
微笑起来的居然是我。
立,讲评过的家庭作业你还错那么多,我当然不能纵容你上课如此不认真。可是,我不想直接批评你。如果可以,我愿意让你自己感知羞愧,而不是惧于成年人(爸爸妈妈和老师)声色俱厉的批评。
课间,请立到我办公室,让他自行找出今天的课堂作业——还来不及整班批改。这样对他说:“老师想帮你先批,好让你成为第一个完成课堂作业批改的孩子。”
他不说什么,却难掩偷偷喜滋滋的心情。他快速地找出课堂作业,我安静地给他批改,指出该订正的地方,然后他去订正,我再批改。
订正、批改完毕,在合上他课堂作业本时,我微笑着问:“立,今天家庭作业练习卷,老师讲评过了你还错那么多,沈老师怎么做的?你有什么想法?”
他的声音小到几乎听不到,我却字字听真了:“老师,我觉得很羞愧。以后我会好好写作业、好好听讲评、好好订正作业的。”
感悟
帕尔默说过:好教师是源自教师对自身的认同。其实,好孩子也该源于儿童对自我的认同。如果孩子懂得羞愧并因此开始积极主动地努力,其意义该远甚于被教师训斥之后的消极被动的妥协。
“老师,我觉得很羞愧。”立,你可知道,老师就是想要你把这样的话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