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 旁观者效应
- (美)凯瑟琳·A.桑德森
- 2162字
- 2023-09-27 18:47:22
2017年8月25日,我和丈夫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帮我们最大的孩子安德鲁安顿下来,他马上要开始他第一年的大学生活。我们去沃尔玛买了一个小冰箱和地毯,在他的床头贴上海报。当然,还参加了必不可少的家庭告别午餐。随后,我和丈夫驱车回到了我们的家——一个似乎比之前稍微安静了一点的家。
两周后,安德鲁打来了电话。这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因为他和大多数青少年一样,都沉迷于发短消息沟通。电话那头传来了安德鲁断断续续的声音,他悲伤地告诉我,他宿舍的一个同学刚刚离开了人世。
从他在电话中的描述可以判断,他们俩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是新生,都来自马萨诸塞州,都曾经就读于大学的预科学校。并且,他们都是做哥哥的人。
“发生了什么事?”我问。
安德鲁告诉我,那个同学周六出事前,一直在和其他同学喝酒。到了周六晚上9点左右,他喝多了,摔了一跤,磕到了头。他的朋友、室友和曲棍球队的队友们照顾了他好几个小时,担心他翻来覆去地呕吐,会被呕吐物卡死,还在他的肩膀处垫了一个背包,并且隔一段时间就要确定一次他是不是还在呼吸。
但是,他们遗漏了一件事,就是在这个同学摔倒磕到头之后的近20个小时内,没有人拨打911。
一直到周日下午4点左右,这群照顾他的人才决定打电话寻求帮助。但是,显然为时已晚,这名学生被送往医院,接上可以维持他生命的器械,仅仅是为了可以挺到他家人飞过来和他见最后一面。
现在回头去看,我们已经不太能确定所谓及时的医疗护理是否真的能挽救他的生命了。也许并不会,但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不及时求助,导致这个孩子错过了生的机会。而那些大学生在类似的严重或紧急的情况下无所作为的故事,其实并不罕见。
不作为的,不仅仅是大学生。为什么当一名男子被强行从联合航空公司的航班上拖下来的时候,大多数乘客都默不作声地坐着,而这种情况被录成视频之后又以非常快的速度传播开来呢?当我们周围有人进行谩骂或对他人进行骚扰时,是什么导致人们保持沉默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教会领袖多年来都对天主教牧师的性侵犯行为视若无睹?
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20世纪90年代,我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在过去20年里,我是阿默斯特学院的教授——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规范所带来的影响上,这是塑造我们行为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则。虽然说人们会遵循这些规则来适应他们的社会群体,但他们也可能在社会规范的理解上存在重大的偏差。我越是思考这些看似完全不同的人们未能采取行动的例子,就越认为这种行为是由同样的因素驱动的: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困惑、个人责任感的缺乏、对社会规范的误解,以及对后果的恐惧。
我通过自己的工作发现,教育人们了解社会规范的力量,指出我们在感知这些规范时经常犯的错误以及我们对社会规范的误解所带来的后果,会有助于人们采取更好的行动。我的一些研究表明,那些对校园社会规范如何导致不健康身体意象(Body Image)目标有所了解的新入学的大一女生,以后患有饮食紊乱的概率会更低。研究还表明,那些对现在普遍存在的、同龄人与心理健康问题斗争的情况有所了解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有着更积极的看法。帮助人们理解导致他们误解周围人真实想法的心理过程(比如,相信所有女性都想变瘦。又如,其他大学生从来不会感到悲伤或孤独),减少了我们对他人做出的错误举动和误解,并能改善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它能推动我们采取行动。
1987年,我在斯坦福大学读本科时第一次接触心理学,尤记得当我了解到处在一个群体中对我们个人的行为会产生多大影响时的那种着迷。更幸运的是,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他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至今仍然是心理学界最著名和最有争议的研究之一)成为我的教授,这简直就是对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再好不过的介绍了!
那时,研究人员可以设计实验并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观察,但我们无法通过这些行为去解释它们出现的机制,因为我们看不到大脑里发生了什么。不过,近期神经科学研究上的突破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一点。现在,我们有可能实时地看到某些情景、压力和经历在大脑中的作用过程。正如我将在本书中描述的那样,这些结果揭示了一个事实,就是许多不作为不是通过仔细思考后做出的决定,而是在大脑中自动产生的。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在面对不良行为时保持沉默这一倾向背后的心理因素,并把沉默在不良行为持续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本书的前半部分,我描述了情境和心理因素是如何导致好人做出不良行为的(第一章),或更常见的,在面对他人的不良行为时保持沉默(第二至五章)。接下来,我展示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在不同的现实环境中抑制行为的,包括校园霸凌(第六章)、大学里的不当性行为(第七章)和工作场所中的不道德行为(第八章)。最后,我对那些更能为他人挺身而出的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进行了考察,并把我们能从这些道德先锋身上学到的东西做了梳理(第九章)。在最后一章(第十章),我对我们都可以使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不管我们的个性如何,来增加我们在那些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直言不讳并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我希望的是,让人们洞悉到那种阻碍我们行动的力量,并提供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抵抗这种压力的实用策略,这将让这本书的读者站出来做正确的事情,即使这么做可能会让我们觉得真的很难。最后,告诉你们一个打破旁观者沉默的秘密——确保“没有人会在严重受伤后必须等待20个小时才有人拿起电话(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