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译者序

这本书翻译之际,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之时。在身体健康面临挑战的同时,心理健康也面临着挑战。很多个体化的情绪和心理偏差,在疫情期间,伴随着社会性的焦虑浮现出来。这种情况,反而让我在翻译此书时,能更加认真,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疫情中的社会众生相——勇敢的、奉献的、普通的,抑或是沉默不语的,甚至是蔑视的画面。

在这种明确的灾难性事件面前,处于巨大社会群体或者较小群体中的我们,为什么会存在行为差异呢?这无疑是社会心理学多年来一直探索的众多重要问题之一,但要完全弄清楚这个问题又谈何容易?影响个体行为的变量多如星辰,且会随着个体和周遭的变化而改变。虽然包括这本书在内的已有的著作都不能一言以蔽之,但这本书确实给了我一些新的感悟和思维的火花。翻译完这本书,那种“这会是一个值得每个人思考,值得感兴趣者去研究的话题”的想法,无疑比之前更加明确了。

作为犯罪心理学方向的一个研究者,我一直将群体行为的动机以及心理作为重要的研究部分。恐怖组织、群体暴力、传销、邪教,甚至是青少年的群体违法活动,还有校园霸凌,这些都是我需要去关注的。大量社会心理学著作告诉我们,当我们处在群体中时,理智、克制、正义感可能都会随着我们对群体的趋同而离我们远去。在历史上的一些群体事件中就能看到这种现象,甚至在如今这个人口流动越来越快的时代,这些情况也时有发生。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揭开了这些现象成因的一角。当然,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做出的审视。

抛开一些违法犯罪,或者暴力行为,其实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个体的从众行为基本上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最基本的过马路闯红灯,到拥挤着上公共交通工具,再到工作或学习中小组讨论,甚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选择,从众现象一直都有。但这些很少触发这本书中讨论的旁观者效应,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涉及紧急或有受害者的情况。很多时候,我们只把这种从众理解为一种选择。但是在紧急情况下,或者违法犯罪的情况下的旁观者则不同,里面很可能涉及高帮助成本,以及利益的受损。这时候就会产生旁观者趋同。

趋同,被这本书的作者凯瑟琳·A.桑德森教授称为“人类自然的倾向”。这也是她想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的核心——是什么导致了个体在群体中对紧急情况和违法犯罪或不道德行为无动于衷。

这本书不单单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审视,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作者亦从脑科学的角度,认真地对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做了思考和研究,并发现我们的大脑在我们处于群体中且面临紧急情况时所发生的变化。脑区活跃程度的不同、对相关事件所展现出的电位[1]的不同,都影响着我们当下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决定着我们对权威人士的意见与群体的意见趋同与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作者以多年研究为基础,对旁观者趋同进行了多个维度的解释。难得的是,由于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引用和介绍了很多实验,还有一些场景的描述,所以对现象的解释看上去并不会特别学术化,其中有些实验和场景看上去甚至有点好笑。我在翻译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跟着一起笑。但就是这样的实验和场景,往往可以为读者呈现一幅明确的、易懂的画面,让这本书变得易读、易懂。可能看到这里的读者会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本书就是一本浅显的、初级的科普读物了?

它并不是。在我翻译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这本书是夹在科普和实用类手册之间的产物,是一个综合体。

书中存在着大量对“怎么做”这个问题的建议,这确实符合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我们在了解的同时,也要懂得怎么去规避,或者怎么去改变——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人。而且,有些实验和措施看起来真的不值一提,乍一看可能觉得并不会有什么显著的作用,但效果非常惊人。比如,在一些场所张贴海报,就可以根据海报的内容去影响个体的行为。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改变旁观者,让更多的人敢于直言,敢于挺身而出,其实并不一定需要很大阵仗的计划,根据条件,完全可以从细微之处做起。

这不是作者所写的第一本这个领域的图书,但其中已经留了足够的篇幅去说明在各种场景中共情的重要性。这几年,随着各种出版物的出现和学者们的涌现,共情越来越被重视,很多时候甚至成为一个独立的裁判标准。共情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但是本书中并没有把它作为重中之重去阐述。我比较倾向于这个方式,就是多因素的并行不悖。在关注共情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个体的自尊水平、道德勇气、对他人看法的认知等,这些对于旁观者的态度转化来说,都非常重要。

同样需要关注的,还有我们始终绕不过的惧怕——对挺身而出所要承担的社会后果以及要付出的代价的惧怕。很多案例都在提醒我们,在一些情况下挺身而出,甚至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或者会引起那些旁观者对你的孤立、嫌弃和污名化,这是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仅感到惧怕并不能获得任何帮助,惧怕会限制我们的行为、局限我们的认知、模糊我们的判断。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营造一种不旁观的文化,这本书中会有一些方法。

与其他讲旁观者效应的社会心理学图书相比,我觉得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更多地涉及了在紧急情况下或者违法犯罪行为中的无所作为和趋同。杀人、性犯罪、财务诈骗、校园霸凌……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这种事情离我们很远,因为我们都是守法的好人。但是,犯罪就一定是我们认为的那些坏人做的吗?在一些情况下,我们的无动于衷也会促使犯罪行为的发生,也有很多人就是在这种旁观中跨出了违法犯罪的第一步。站在这本书所阐述的层面,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

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给我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对我长时间对着电脑一声不吭的理解。另外,在前后经历的几次校对中,机缘巧合下,我得到了庄韶婷的支持。她严谨、缜密地从一个读者的视角给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让这本书在不失专业准确度的同时,更加贴近读者的阅读逻辑和风格,这是我不曾想到的。

希望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读者也可以轻松地理解旁观者的转变对我们周围现实世界的重要性,更好地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做出示范,更好地对抗不良的群体影响。无论你正处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求学中、在职场拼搏中,抑或平稳的生活中,都可以减少霸凌、职场犯罪、歧视的发生,在成为道德先锋的路上,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张蔚 中国政法大学 犯罪心理学博士生

2022年11月1日 于深圳

注释

[1]事件相关电位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当人们对某课题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