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在孤独的静谧中怀一抹淡泊情怀

岁月易老,人生若欲望太多,又怎能得快乐?生活中,若懂得一个“淡”字,自然会天高海阔。

“淡泊”源于道家思想,老子曾言:“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人对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推崇备至,一如香山居士的“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就是对“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拘得失”这种淡泊意念的诠释和传承。

淡泊的人往往是孤独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是诸葛亮的《诫子书》,千年之后我辈读起,仍有清新澄澈之感侵入心头,似一汪圣水在洗涤心灵。遥想孔明当年,必是在草庐之中久念此语,于孤独中参悟着人生的真谛。

那时的孔明尚不得志,然不为志所屈,故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静待机缘。他依山结庐,潜心耕读,精研时势,广交名士。他读史于清风明月之中,对弈于竹林涧石之旁,不问名利,不求闻达,胸中旷世之才已在那青山绿水、一张一弛间浑然成就。

那一年,刘皇叔三顾茅庐,向孔明讨教匡汉之道。孔明有感于皇叔至诚,遂道出胸中浩瀚韬略,言若想一统寰宇,必先联吴抗曹,成天下三分之势,世称“隆中对”。从此,刘备的事业出现了转机。

也是那一年,孔明随皇叔而去,走时仍不忘叮嘱家人切勿荒废农事,此去若大业有成,届时再归于田园,享这恬适之乐。这一去,造就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名相。这一去,孔明再未回还,身后未留下一分私财,却留下了流芳千古的美名,以及那一句时时警示后人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此,“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便成了君子修身养性的一条准则。

然而,人性毕竟太过软弱,常经不起功名利禄的诱惑。于是有人贪恋富贵,遂被富贵折磨得寝食难安;于是有人沉迷酒色,从此陷入酒池肉林,日益沉沦;于是有人追逐名利,致使心灵被套上名缰利锁,面容骤变,一脸奴相……试想,倘若众生心中能够多一些淡泊,能参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意境,是不是就能在宁静中得到升华,抛弃了尘滓,从此变得清澈剔透?

纵观古今圣贤,无不以“淡泊、宁静”为修身之道。在他们看来,做人,唯有心地干净,方可博古通今,学习圣贤的美德。若非如此,每见好的就偷偷地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一句好话就借以来掩盖自己的缺点,这种行为便成了向敌人资助武器和向盗贼赠送粮食了。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文人,他满腹才学,却无心功名八股,安心做个靠教书评书养家糊口的“六等秀才”。在独尊儒术、崇尚理学的时风中,他偏偏钟爱为正统文人所不齿的稗官野史,被人称为“狂士”、“怪杰”。他对此全不在意,终日纵酒著书,我行我素,不求闻达,不修边幅。当时人记载,说他常常饮酒谐谑,谈禅说道,能三四昼夜不醉,仙仙然有出尘之致。

清顺治十八年二月,清世祖驾崩,哀诏发到金圣叹家乡苏州,苏州书生百余人借哭灵为由,哭于庙,为民请命,请求驱逐贪官县令任维初,这就是震惊朝野的“哭庙案”。清廷暴怒,捉拿此案首犯18人,均处斩首。金圣叹是为首者之一,自然也难逃灾厄,但他毫不在乎,临难时的《绝命词》没有一个字提到生死,只念念不忘胸前的几本书,赴死之时,从容不迫,口赋七绝。《清稗类钞》记载,他在被杀当天,写家书一封托狱卒转给妻子,家书中也只写道:“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憾矣。”

读书修学,在于安于贫寒心地安宁。美文佳作,却是人间真情。心地无瑕,犹如璞玉,不用雕琢,而性情如水,不用矫饰,却馥郁芬芳。读书寂寞,文章贫寒,不用人家夸赞溢美,却尽得天机妙味,体理自然。

由此可见,淡泊并非单纯地安贫乐道,也不是故作清高。淡泊实为一种傲岸,其间更是蕴藏着平和。为人若能淡看名利得失,摆脱世俗纷扰,则身无羁勒,心无尘杂,甘守孤独的一方净土,志向才能明确和坚定,不会被外物所扰。

孤独生宁静,宁静所求是心的洁净,其中禅意盎然。人心宁静,方不会流连于市井之中,不会被声色犬马扰乱心智。处于孤独,心中宁静,则智慧升华,人的灵魂亦会因智慧得到自由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