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际竞争力理论:从国家到企业
1.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核心竞争力概念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Prahalad & Hamel,1990)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反映客户长期最看重的价值,对客户的核心利益有关键性的贡献;二是具有独树一帜的能力,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三是具有延展到更广泛市场领域的能力。
莱昂纳德·巴顿(Leonard Barton,1992)认为,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它有雇员的知识和技能、物理的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和规范四个尺度,前二者构成重要的知识储备库,后二者组成整理和控制知识系统。
库柏斯(Coombas,1996)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力的一个特定组合,是企业、市场与技术相互作用的特定经验的积累。
贾维丹(Javidan,1998)从资源、能力、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四个层次来论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各个单位的竞争力的协调与整合。
陈清泰(1999)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
蓝海林(2000)指出,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不仅在于拥有多少资金、人才、设备和原材料资源,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资源是否集中于关键环节或领域,同时,核心竞争力还应该具有很高的保持性。
陈佳贵(2002)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他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
王毅(2007)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能力及能力构架与层次组成的一个两维知识系统。
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关注点各有不同,正是这种多视角的研究将核心竞争力推向了研究的高峰。
2.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国际竞争力原指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之后随着学者的研究拓展衍生出产业国际竞争力、企业国际竞争力等理论。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一直在不断地演化。
其中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定义的有三个。一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U. S.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1992),它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既能提供满足国际市场检验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又能长期持续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二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2003),它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与保持一个能够使企业持续产出更多价值、人民拥有更多财富的环境的能力;三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5),它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在自由公正的市场条件下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些产品和服务既能达到国际市场的检验标准,又能使该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实际收入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突破各种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方法来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典型代表,是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他在1980—199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中,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家或地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其决定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等四个内生变量,以及政府、机遇两个外生变量,这就是为分析国际竞争力提供新范式且具有奠基意义的“单钻石模型”。基于此,众多学者又依据不同侧重点和研究对象,考虑更多的新因素,使其不断演变和拓展,以更科学地解释国际竞争力,并衍生出国际化钻石模型、北美钻石模型、一般化双重钻石模型、九要素模型、双重双钻石模型等。
无论学者们如何界定国际竞争力,我们都可以看出它是由多重因素构成的,因此如何评价国际竞争力又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世界经济论坛(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其中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四个因素构成,分别是经济运行竞争力、政府效率竞争力、企业效率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增长竞争力指数和企业竞争力指数两大指数系统组成;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额、制造业增加值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等指标构成。随着学界对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认识的不断拓展,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模型仍会持续改进。
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者开始对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主要聚焦于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评价体系。
王与君(1999)认为,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对国家而言,无论是其长期增长的基础,还是对企业创造价值提供的环境支持都可以包括在方程之中;对企业而言,无论是在国际市场上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价值的能力,还是将现有资产成功地运用于创造增加值的转换过程,都能够纳入方程之中。
李京文等(2001)认为,国际竞争力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人口结构素质是影响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要素状况、中国文化及发展环境看,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领域中众多“软指标”仍处于落后状态,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还存在一些劣势因素。
裴长洪等(2002)认为,从经济学视角看,关于各类竞争力的讨论分别对应着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在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下设立的经济分析范式既可以用于分析以国家为主体的产品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于分析企业国际竞争力。
卢进勇(2003)认为,应将企业国际竞争力分为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和企业国际投资竞争力两个方面。企业国际投资竞争力与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展示企业的项目投融资、技术、管理和品牌方面的竞争力,而后者主要代表的是产品、价格、质量、服务、营销和品牌等方面的竞争力。
刘文炳(2011)从论述并购重组与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出发,揭示了并购重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理,构建了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中央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典型并购重组案例进行比较,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赵昌文(2014)主编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及全球竞争力》详细阐述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评价、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提升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两个方向、进一步完善企业国际化的体制与政策环境等内容。该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承担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及全球竞争力”课题研究的成果。
国际竞争力研究领域,除了上述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企业国际竞争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分支,就是产业国际竞争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亦称产业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其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其两大理论支撑分别为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国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活跃于21世纪初期,2000—2001年我国召开了中国产业国际高峰会议、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讨会;2001年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完成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完成了“WTO与中国工业竞争力问题研究”课题。
金碚(2003)将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某一产业能够比他国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综合素质。
王丽萍等(2006)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了汇总和回顾,认为国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试图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范围包括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结果、竞争态势、竞争构造和竞争评价等多个方面,特别是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芮明杰等(2010)所著《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研究视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构成要素、生态特征、演化机制等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最后对中国汽车产业和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给予分析和评价。
李钢(2012)认为,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将迎来质量型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新的20年战略机遇期,这将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源泉。
同时,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学者普遍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微妙的博弈关系,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国际竞争力反映除企业国际竞争力以外的其他方面的产业特性,如企业结构、企业集中度、产业政策等,因此,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不等于产业内所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