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国际化理论:从经典到创新

1.企业国际化的基本概念

关于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卡尔森(Calson,1975)、约翰森(Johanson)和维德斯海姆·保罗(Wiedersheim Paul)等北欧学者基于企业行为理论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的渐进演变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

瑞典学者约翰森和马特森(Johanson & Mattsson,1988)认为,企业国际化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

英国国际商务教授斯蒂芬·杨(Stephen Young,1989)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跨国经营的所有活动方式。这些活动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管理合同、交钥匙工程合同、国际分包合同、生产特许经营等。

芬兰学者韦尔奇和罗斯坦蒂恩(L. S. Welch & R. K. Luostatinen,1993)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过程,它包括两种地理导向:内向型视角和外向型视角,内向国际化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国际商务教授包铭心(Paul W. Beamish,2006)结合大量案例研究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逐渐增强对国际经济活动影响其前景的认识,并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建立关系和进行交易的过程。

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主要围绕某一个关键点展开,其代表性观点如下:

梁能(1999)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也就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怎样从一国走向世界的问题;二是企业自身的国际化,也就是一个原来土生土长的地方性企业,如何向跨国公司演变的问题。

鲁桐(2000)提出了“国际化蛛网模型”,从跨国经营方式、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结构、人事管理和跨国指数考察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该学者认为,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衡量仅仅用个别综合性指标是不够的,应该对国际化经营进行数量化的结构性分析,这样才能进一步揭示不同企业国际化的不同特征。

李海舰(2001)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其销售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研发国际化。广义的企业国际化,不但包括对外投资,而且包括对外贸易;不仅包括境外合资,而且包括国内合资。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现实运作,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分为两大层面:一是“引进来”的企业国际化战略;二是“走出去”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赵曙明等(2010)认为,广义上,企业国际化是产品、服务、技术、劳动力、管理及企业本身进入国际市场开展竞争与合作;狭义上,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到国外投资,设立生产经营机构,向境外延伸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合理配置资源等。[1]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越来越认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

2.不同视角的国际化理论研究

基于企业国际化的动因、进程、演变方式、研究对象等不同视角,目前国际学者对于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国际贸易的企业国际化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学者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1966年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认为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密切关系,在不同阶段,产品的技术特点、市场供求关系、卖方市场竞争状态各不相同,于是生产者要选择不同的生产区位,而影响投资区位的最重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和市场信息。

● 边际产业扩张论。边际产业扩张论是关于从边际产业开始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1977年提出,从宏观角度解释了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在于比较成本优势。该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应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些边际产业也是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该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2]

(2)基于跨国经营行为的企业国际化理论。

● 企业国际化阶段论。该理论是本领域理论研究的开创性成果。20世纪70年代,以约翰森和瓦尼(Johanson & Vahlne,1977)为代表的北欧学派使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又称乌普萨拉模型(Uppsala model)。该理论认为,随着市场知识的积累,企业海外经营的不同发展阶段具体为: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海外直接生产和制造,并认为这四个阶段是“连续”和“渐进”的过程。

● 出口行为理论。在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之后,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卡瓦斯基尔(Cavusgil,1980,1982)对其加以延伸并提出了出口行为理论,把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过程分成五个阶段:国内营销阶段;前出口阶段;试验进行阶段;积极投入阶段;国际战略阶段。该理论与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的相同之处是都强调过程的“连续”和“渐进”特征,但是该理论侧重于对企业国际化出口阶段的描述与分析。

● 关系网络理论。企业国际化的关系网络模型由瑞典学者提出,主要代表有哈格和约翰森(Hagg & Johanson,1982),哈马克威斯特(Hammarkvist,1982),约翰森和马特森(Johanson & Mattsson,1985,1986)等,他们应用网络理论分析产业内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该模型认为,企业在网络中通过分工合作彼此依赖和相互作用,产业是由众多从事生产、销售及服务等活动的企业组成的,即构成企业的关系网络。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生产或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关系网络的过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和发展其在关系网络中的位置。

●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管理理论。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钱德勒(Chandler)提出了“结构跟随战略”与“公司的战略必将决定其结构”的著名论断,在该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此后,斯坦兰德斯科夫(Strandskov,1985),阿辛(Axinn,1988),莫林(Melin,1992),明茨伯格(Mintzberg,1994),韦尔奇和劳伦斯(Welch & Lawrence,1996)等著名管理学家又进一步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相结合,提出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管理理论。[3]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高度依赖战略规划的过程,因为其既确立了企业的总体经营方向,又提供了对经营活动的具体指导。[4]而且,跨国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有着不同的战略倾向,具体可分为母公司中心型、多中心型、地区中心型、全球中心型。

(3)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关于垄断优势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于1960年提出垄断优势,并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海默认为,企业国际化(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是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市场不完全,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获得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金和货币优势、组织管理能力优势等;跨国公司倾向于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利用其独特的垄断优势。后来,麻省理工学院金德贝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20世纪70年代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垄断优势理论。

● 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是关于跨国公司的内部化理论,由英国雷丁大学学者巴克利(Peter J. Buckley)和卡森(Mark Casson)于1976年提出。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生产以外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培训等,与中间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结合在专利权、人力资本中的各种知识)密切相关。中间产品市场尤其是知识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不能有效利用外部市场来协调其经营活动,这是构成内部化的关键前提。当内部化过程超越国界时,跨国公司便应运而生。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是为了避免因交易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高交易成本。[5]

●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建立在垄断优势理论及内部化理论基础上,是关于国际生产的统一的、综合的理论。由英国学者邓宁(J. H. Dunning)在1977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从事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由该企业本身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大基本因素共同决定。企业若仅具备所有权优势,则选择技术授权;企业若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则选择出口;企业若同时具备三种优势,则选择国际直接投资。[6]

(4)基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实践的企业国际化理论。

● 小规模技术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由美国学者刘易斯·威尔斯(Louis Wells)于1977年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利用小规模生产技术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这种低生产成本与其母国自身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就地取材和同种族(在国外生产民族产品,服务于国外同一种族团体);产品生产成本低,物美价廉。[7]

● 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桑杰亚·拉奥(Sanjaya Lall)于1983年提出用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拉奥深入研究了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得出结论:尽管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化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

●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英国学者坎特韦尔(John A. Cantwell)和托伦蒂诺(Paz Estrella Tolentino)基于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用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加速增长的趋势。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而且是可以预测的;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发达国家凭借大量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掌握尖端高科技并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而发展中国家缺乏很强的研发能力,主要依靠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掌握和开发生产技术。

(5)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快速国际化成长理论。

● 国际新创企业理论。美国著名学者奥维特和麦克杜格尔(Oviatt &McDougall,1994)发现,随着低成本的通信工具和交通方式的普及,一个仅拥有少量资本但富有国际经验的人,很容易发现海外市场的机会,创建一家跨国企业。这与资源导向的成熟企业国际化有本质的区别。该概念是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难以解释的,因此成为企业国际化领域研究的革命性成果。他们还提出了可持续的国际新创企业的特质:部分交易的内部化、网络以及许可协议等可以选择的控制结构、海外地点优势、独特的资源。

● 国际创业理论。国际创业理论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快速更新的理论。赵曙明等在《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一文中是这样总结的:Morrow(1988)首先提出国际创业的概念;而Oviatt & McDougall(2003)认为,国际创业是“跨边界”机遇的发现、激发、评估和利用,以创造未来的产品和服务。该理论研究基本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资源观。Autio,Sapienza & Almeida(2000)认为,新创企业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加快企业的国际扩张。二是网络观。Coviello & Munro(1995)认为,国际社会网络在认识和把握国际市场机会、获取国际创业信息和知识、建立信任关系等方面影响国际创业行为。三是组织学习观。Zahra,Ireland & Hitt(2000)认为,新创企业在新环境中的快速学习能力使它们掌握了创造知识的优势,这种优势促进了新创企业的国际扩张。四是机会观。Dimitratosa & Jones(2005)认为,取得国际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敏锐地感知海外市场机会,并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8]

3.企业国际化常见市场进入模式

目前,从国内外企业国际化的实践经验来看,主要市场进入模式包括贸易型、契约型、投资型三种,这三种模式又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市场进入子模式(见图1-1)。了解不同市场进入模式,是企业有效利用自身资源与条件正确选择市场进入方式并赢得市场的前提。那么,不同的市场进入模式具有哪些特征?

图1-1 企业国际化常见市场进入模式

(1)贸易型进入模式。贸易型进入模式主要是指产品在本国生产在目标国销售的进入模式,形式上分为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两类。间接出口是指企业通过国际进出口贸易公司把自己的产品销往外国市场,企业并不参与具体的商品销售和外国市场渠道拓展。按照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当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时,该市场进入模式是风险比较小、资源投入比较少的一种适宜选择。直接出口是指企业直接参与海外市场销售渠道建立的市场进入模式,其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设立海外独家经销商。主要是指目标国企业与本国企业签订商品的买卖合同成为海外经销商,在合同有效期内,海外经销商从本国企业处购买商品,然后作为该商品在约定区域内的唯一指定经销商承担此商品的销售任务。

● 设立海外独家代理商。主要是指国内企业和海外代理商签订代理合同,海外代理商在合同授权下代表国内企业和海外市场的客户直接签订购买协议,其中海外代理商只是充当中介商的角色,根据销售量的大小收取一定的佣金。和设立海外独家经销商相比,设立海外代理商由于涉及第三方,违约风险比较大。

● 设立销售办事处。主要是指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直接设立管理这个区域商品销售的直属机构。本国企业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进入目标国市场,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国的市场环境和需求。

● 设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主要是指在海外设立独立的直属于母公司的法人机构,该机构拥有和海外贸易公司相同的法人待遇,在海外市场直接销售本国企业的产品,是企业在海外拓展销售渠道的一种有效方式。

● 组建联合出口组织。主要是指本国同产业内的多个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出口组织,该组织有统一的组织规则和章程,以组织的名义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各企业之间相互独立。

贸易型进入模式是企业进入海外市场一种比较保守的方式,安全、高效、成本低,特别适合企业国际化初期,该阶段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缺乏国际化的实践和经验以及控制风险的能力。不过,贸易型进入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信息的缺乏,企业对海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敏感;对产品销售的控制程度下降;进入目标国时面临关税壁垒和配额限制等,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各种贸易型进入模式的特征分析和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各种贸易型进入模式的特征分析和比较

资料来源:鲁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契约型进入模式。契约型进入模式是一种在国际上日渐流行的市场进入模式。作为一种非股权安排,其重要性在企业的国际化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得到凸显,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许可证方式、特许经营方式、交钥匙合同经营模式等子模式。

● 许可证方式。许可证方式是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达成转让协议,本国企业按协议向外国企业转让其自身无形资产使用权,例如专利、商标、企业名称等,并收取一定的转让费用。

其优势主要有:首先,许可证方式转让的是企业自己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可以看作出口商品的一种替代模式,企业自身不用投入大量的资源,不用面对海外贸易壁垒和市场风险,有着预期的固定收益。其次,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技术创新已成为跨国企业提升其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但技术创新伴随着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科技转化风险,而通过许可证方式,企业之间可以相互授权,以低成本方式获取对方的技术,从而加快技术创新速度,快速进入国际市场。

其劣势表现为:首先,许可证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一般都面临其产品的本土化问题,要满足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文化传统,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转化成本。各国之间产品差异很大,导致许可证方式的实现难度加大。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国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转移双方对技术的内在价值存在不同的评估,并且与直接投资和出口等方式相比,许可证方式的收益水平比较低。最后,在该方式中授权方对受权方经营策略的控制程度很低,直接影响了授权方根据企业经营绩效而能获得的预期收益,而且在长期的技术转移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外溢导致严重的外部性,为企业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

● 特许经营方式。特许经营方式是契约型进入模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据国际特许经营协会(IFA)的定义,特许经营是一种扩展产品和服务销售渠道的手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特许者向受许可者转让商标、技术、标准的商业运营模式;二是受许可者按照合同在支付使用费和加盟金的条件下从事特定的经营活动。

其优势主要有:首先,特许经营方式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特许者只需要按照合同转让商标等无形资产给受许可者。受许可者是企业的出资者和拥有者,在特许者帮助和指导下建立标准的商业运营模式。特许经营不受企业自有资金规模的限制,企业可以迅速扩展进入国际市场。因此,特许者可在全球建立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特许系统,易于扩展和学习,特许经营方式实现难度相比许可证方式而言比较小。此外,特许者需要对加盟企业进行生产和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相比许可证方式其对受许可者的控制程度更强。如果受许可者不按协议要求经营,企业有权终止双方之间的合同。而且,特许经营面临的经营风险比较小,可以绕过贸易壁垒和对外国企业的政策限制,更有利于其产品销售渠道在目标国的延伸和拓展。

其劣势表现为:首先,由于特许经营有着标准统一的商业运营模式,如果一个加盟企业出现问题,会对特许者和其他加盟者的形象和声誉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特许者要对受许可者进行资金融通、员工培训、流程设计等方面的帮助,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技术外溢风险。其次,特许经营有着全球统一的特许系统,在进入不同的国家时会由于限制条件不同而产生本土化问题,利益双方形成复杂的博弈关系,从而影响其经营绩效。

● 交钥匙合同经营模式。交钥匙合同经营模式是指企业为目标国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建造、运营,并且在试运营一段时间以后,把该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整体转让给目标国的一种市场进入模式。交钥匙合同经营模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如下两种方式。

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BOT)是主要用于承建目标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市场进入模式,主要涉及项目投资方、目标国政府、项目融资银行和工程承包商四个利益相关方。目标国雇主为项目提供特许经营协议以作为企业融资的基础,项目投资方进行融资、工程设计、建设,并在工程完成后进行一段时间的经营,然后把项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转让给目标国雇主。

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EPC)是BOT模式的延伸,不仅包括BOT模式的所有流程,而且包括整个项目前期的策划和管理。目标国雇主只要大致说明自己的意图和要求,其余的一揽子工作都由企业完成(材料和设备采购也包含在内),雇主只需要给出承包项目的固定总价。由于EPC模式几乎包括项目的所有环节,因此标准的过程控制和专业的分包商对其相当重要。

交钥匙合同经营模式在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系统性、有效性的原则,专业分工明确,资源配置优化,并且组织灵活。一般采用工作组模式,项目完成后工作组即可解散,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在众多的市场进入模式中,这种模式的风险性是最高的。交钥匙合同涉及项目的每个环节,建设周期长,政治、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大,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交钥匙合同的利益相关者很多,协调起来难度很大。

(3)投资型进入模式。投资型进入模式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在目标国对生产性实体拥有控制权的一种市场进入模式。和其他市场进入模式相比,它是一种股权投资,企业能够直接参与目标国的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等过程,控制程度很高。但同时企业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需要对经营后果承担责任。投资型进入模式主要包括新建和并购两种形式。

● 新建。新建是指企业在目标国直接投资建厂,它们是和目标国企业具有相同法人地位的经营实体。从组织结构、制度设计、人员配置、设备采购到组织生产,全由企业自身承担。企业以市场价格获得所需的投入,和并购相比具有比较精确的市场估值。新建公司的整体设计可以完全按照企业本身的战略规划和市场需求来进行,灵活性比较高。但新建的时间周期比较长,投入成本比较大,不可控因素比较多。新建同时又可以细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类。

企业是否选择新建方式取决于如下因素:

一是企业拥有的技术优势。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等专有资源越多,越倾向于选择新建方式进入,以避免技术外溢所造成的风险。

二是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及国际化实践经验。国际化初始阶段,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新建方式以控制经营风险,而跨国经营经验丰富的企业通常会选择并购方式。

三是企业对国际化发展速度的追求。企业国际化的后来者,要想在短期内赶超竞争对手,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并购来获得其他企业的专有资源,从而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加快国际化发展速度。

四是目标国对新建方式的支持态度。无论目标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对新建方式持比较鼓励和欢迎的态度,因为它可以为东道国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当地收入。但是对跨国并购则多会设立很多政策限制,企业要面对严格的调查和审批,很容易陷入法律纠纷。

● 并购。并购是指企业通过付出一定的代价而获得目标国企业控制权的一种市场进入模式,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让渡过程,一般分为吸收合并和股权置换两类。吸收合并是指一家企业被另一家企业兼并,被兼并企业不再是独立法人,兼并后的企业以兼并者的法人身份继续经营。股权置换是指企业之间互换股份,建立一个新的法人主体,是新设合并的一种形式。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横向并购是具有相似业务范围的企业之间的并购,纵向并购是位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混合并购是以多元化经营为目标的企业之间的跨行业并购。

企业发生并购行为一般是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一是发展规模经济。在某些行业存在规模经济,企业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从而形成先进入者的垄断优势,特别是在能源和电信行业,并购是达到此目的最便捷、高效的手段。

二是巩固垄断势力并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本国宏观经济波动性加大,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上市企业可能会出现资产估值过低,此时正是实现并购的最好时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巩固自己已有的市场垄断势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绕过目标国贸易壁垒。在目标国政府对新建方式有诸多产业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并购成为有效进入市场的一种替代方式,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整合自己的战略资源。


[1] 赵曙明,等.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

[2] 陆雄文.管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3] Welch D E,Lawrence 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and networks:a strategic management perspectiv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996,4(3).

[4] 赵曙明,等.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

[5] 陆雄文.管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6] 陆雄文.管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7] 陆雄文.管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8] 赵曙明,等.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