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序三 生命的灯塔

刘镔锐

(归宁堂健康产业集团)

我与邵老师的因缘特别深,他的出现是我生命的转折点,甚至可以说,是他让我获得了重生。我们相识时,我正处于事业三起三落的低谷,当时我的内心充满迷茫,对过去和自我产生了种种怀疑,对未来也产生了种种疑问。可是,虽然身处低谷,而沉湎于自我之中的我,却依旧是那么的桀骜不驯。一照面,我便向他发起了挑战,先后几个回合下来,我被彻底征服。其后,我的内心始终有着一个强烈的声音:这个人能够将我引向光明。

这些年,邵老师对我的学习可谓是煞费苦心,时而鼓励,时而敲打,时而启悟,时而指引,让我渐渐明白了生命的真相,也愿意努力去履行生命的真义。然而,因为习气深重,我时常会有反复。邵老师则从不放弃,一次又一次寻找机会或创造机会来启发我,在他的不懈坚持下,我慢慢走出了私欲的阴霾,开始窥见许些本心之光。每每想到这一切,我便会与友人戏言:为了撬开我内心裹着的层层“铠甲”,邵老师的“斧头”都快被崩坏了。

去年年底,为了激发我们进行系统的修身,并提供一个鲜活的生命榜样,邵老师决定为我们讲述阳明先生“致良知”的一生。为此,他撰写了系列讲义,将阳明先生由凡即圣的一生分为六讲:立志、龙场悟道、的见良知、事上磨炼、随顺良知与纯然良知。对阳明先生在各个阶段的修身工夫及具体教法,皆作了深入细致的讲述,从中可见阳明先生的修身进程实是步步为营,次第谨严的。在正式开讲之前,他让大家先温习讲义,读了讲义之后,殿军、愉强、银明诸兄皆颇有感触,我也深深地为阳明先生所折服。写这篇序言时,阳明先生的种种经历始终在我脑海中的浮现着。

动笔之前,我静坐在书桌前,内心充满敬畏,久久不敢下笔,又觉得有太多的话想要表述,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回想过去,不知敬畏,只用大脑不走心,感觉满脑子都是词汇,张口就来,下笔就写,现在着实不敢了。最终我决定顺着本心流淌,把《致良知——王阳明修身六讲》的读后体悟实事求是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对读者有一些价值。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孔子说“志于道”,什么是道,道又在哪里?阳明先生在十多岁时,便已经立志成圣,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求索,终于在三十四岁那年立定志向。其后,又经历了多番磨难,终而在龙场悟道。他之所以能够在种种磨难中依旧勇猛精进,决不放弃,自然是源于其笃定的向道之心。道不远人,我们又应该从中感悟到些什么呢?

过去的我,曾经被成功学严重侵蚀,思考的焦点都聚集在如何取得成功上,总是围绕着所谓的清晰目标下工夫,却从没有考虑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时的初心,其实就是追名逐利。正因为此,以往也曾读过一些阳明先生的传记和文集,对阳明先生的卓绝事功敬佩不已,但对阳明先生的学问本身却漠不关心。这些年,在察端扩充上切实下了一些工夫之后,再读邵老师所撰写的这一系列讲义,更加笃定认识到修身应当“居敬持志”,读书应当“循序致精”,必须把私欲意识扔到一边,不起妄念,不生算计心、计较心、功利心,并时不时叩问自己:志向为何,吾志为何?从而让志向从内在生发出来。如此立定志向,生命也就有了根,从此生命的力量将不再源于自我私欲,而是源自无我的良知,这份力量平和有力,并且无穷无尽。

当然,立志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所谓的聪明人而言。世人大多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下。阳明先生则截然反之,“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因为“聪慧警捷”者,往往以虚为盈、以无为有,而不能够“笃志力行,勤学好问”。当初,我就是这样,常常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经过邵老师多次“扒洋葱”,内心渐渐生起惭愧心,想起以往所做的诸多龌龊之事,时常自感禽兽不如而痛哭流涕。知耻而后勇,正是因为这番体悟,让我更加坚定了明志立志、改过从善的决心。

因为志向笃定,阳明先生才有了妇孺皆知的龙场悟道,那么,他又到底悟到了什么?悟了以后又能怎么样呢?邵老师讲得很透彻,也很全面。首先,我们应当知道,对于生命而言,悟道只是一个节点,而不是终点。悟道的体验,往往是豁然贯通的,刹那之间,领悟了心即理,理即道,而本心与天理浑然合一。在这样的体验中,无需太多思量,也不带有自我意识,只是从本心自然流淌出来的对事物的判断,应人应事,当喜则喜,当怒则怒。阳明先生将这种状态称作为良知的发用,而致良知是时刻都保持在这样的状态。悟道是让我们体认到自身具备良知,良知是实实在在的。这是个人修身的起点。

悟道明理是修身的基础,这样修身便有了指引和方向。然而,要的见良知,需要“去恶”“为善”,也就是“去私欲,存天理”。这需要长期坚持省察克治工夫,省察的是私欲,克治的也是私欲。人的起心动念非公即私,往往就在刹那间,生起许多念头,面对这些念头,不要急也不要乱,只是去观察它们,先不做任何判断。如此一来,慢慢对念头的观察就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敏锐。等到了了分明的地步,会发现自己对每个念头都会有一个油然而生的判断,是或非,善或恶,都会明白清楚。接下来再去省思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是源于好色的念,还是本于好利的念,抑或是来自好名的念?这样持续用功,最后就可以做到在每个念头升起时,都能够即时察觉,即时内省。到了这一步,省察工夫才能入门。我现在的状态,应该算是基本入门,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念念省察,本于私欲的妄念也越来越少,大脑也不像以往那般杂乱不息了,做事大多可以依理而为,自感生命状态越来越好,时刻都能清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能在每一个当下都保持一定的觉知。

邵老师讲克治私欲,天理自然呈现,而的见良知,工夫虽然已经很深,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到事上去磨练。惟有在经历挫折之时,在颠沛流离之间,在仓促匆忙之中,都能守定良知,才算是良知的发用,才算是良知的落实。关于这一点,我的体会很深。习气是很狡猾的,很多时候看似已经克治了,其实只是潜伏着、隐藏着,一旦遇事,还是会冒出来滋长。不经过事上磨练,是很难将习气除尽的。邵老师提供了一个事上磨炼的诀窍,那就是以良知为名师——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交给良知作主。

随顺良知,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如今“知行合一”四字很热,可是又有几人真能懂得这四字?大部分人可能跟以前的我一样,要么只是把知行合一当作口号,要么就是理解为知道了还要做到。其实,知行合一绝非此意。邵老师讲得很清楚,要理解阳明先生所提倡的知行合一,根本在于理解他所说的“知”和“行”。阳明先生所说的“知”和“行”,并非知道与行动,也不是知识与行为。邵老师说:“知是良知之知,行是良知之行,知、行都是良知之用,又如何会是二分的呢?”这段话对我的启发很大。知、行之本,都是良知,自然是合一的,因此“知行合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修身要求。要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去致良知。

邵老师认为阳明先生晚年已经抵达纯然良知的生命状态,已经入于圣人之境。这种状态很微妙,只有亲证的人才能够讲清楚。所以,他也只是讲述了阳明先生晚年的几个事件略作论证。但是,他讲到了阳明先生所遗留下来的志愿“大同”,也谈到了阳明先生的期待:“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并发出了强烈的号召:“期待诸位能够愤然而起,共襄此大同志业!”说实话,在读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被震撼到了,感觉到儒家文化复兴了,儒家精神复活了!

现在,我将这一系列的讲义视作为人生的灯塔,每当遇到困惑时,都会拿出来翻一翻,总能够将我引领到良知的道路上来。因此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