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研究意义

只有在认识、掌握国内外原油市场动态演化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研究油价波动的经济影响,继而洞察世界经济演变趋势,给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合理措施。因此,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与方法意义分别如下:

首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大经济体,原油需求量巨大,2017年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并且每年的进口量还在递增。世界原油的整体供给虽然稳定,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进口原油价高质低,且进口源地区政治形势大多不稳定,进口原油的约85%需要依靠水路运输,多数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地缘敏感地区。可见,在70%以上的消费原油需要海外进口的前提下,原油安全问题是中国能源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发达国家普遍拥有90天净进口量的储备规模,而中国2020年大约为80天的储备量[2],如何保障中国海外原油的稳定供给,以及国内充足、安全的原油储备,并且大力增加民间储备,是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

其次,21世纪后油价上涨带来的经济影响程度较第一次(1973年)、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年)显著减弱,油价冲击经济效应的时变性已充分体现。但是,目前理论上依然未能有效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对相同油价涨幅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例如,原油消费的99%需要进口的日本,其经济体系竟然抵御住了历次油价上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又如,虽然油价从2014年开始下跌,但是中国经济并未因此提升,这背后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特点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本书尝试以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特征视角来弥补油价波动经济效应中的理论空缺,以上是本书研究的理论意义。

最后,虽然1970年后现代计量方法突飞猛进,各种新模型、新算法层出不穷,但是时间序列分析中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只能针对整个样本区间给出一个笼统的整体结论,既造成了数据的浪费,也未能观察到样本区间内各变量在具体时点上的真实波动情况,使得研究结果缺乏具体时点上的微观信息,无法与现实的各类影响因素相匹配。本书充分挖掘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中残差序列中所蕴含的时点信息,将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测算对象从样本整体扩展为每一个子样本,构建波动因素时点分解方法,实现了真实时间点上某一变量波动的分解,以上是本书研究的方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