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油市场演化规律研究
- 田洪志
- 1546字
- 2024-03-28 20:00:03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原油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其价格波动会给世界经济发展与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带来不确定因素。因为世界原油禀赋分布的时空不均,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地区原油资源匮乏,而人口稀少、地缘政治不稳定的中东、北非、中亚与俄罗斯等地原油资源丰富,所以客观上将全球国家分为原油进口国与出口国。原油进口国为了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与经济稳定,原油出口国为了自身利益,均对原油问题倍加重视。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第一口油井开始产油,原油产品进入现实生产生活中。原油真正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始于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中东等国的原油禁运导致油价飙升了大约4倍,从原来的一桶3美元左右升至12美元左右。暴涨的原油价格对原油净进口国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影响,美国、日本等国家失业率上升,经济出现严重的倒退,而物价飞升甚至引起民众抢购物资的现象,社会整体呈现出停滞性通货膨胀的局面。此后世界范围内分别于1979年、1990年、2003—2008年出现油价多次上涨,不仅引发经济学界的持续关注,同时也给世界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而1986年、2008—2009年、2014—2016年油价的骤然下跌,给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叙利亚等原油出口国同样带来严重的经济影响甚至财政危机,更造成委内瑞拉国民经济崩盘。可见,虽然距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已经接近50年,但是作为最重要的国际大宗商品,原油的影响力依然巨大,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变量。
简单梳理国际原油市场的变化历程,大体上可以将其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1970—2002年:原油供给震荡、价格飙升后的相对平稳阶段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1978年的伊朗政治局势剧变、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与1990年的海湾战争无不发生在世界原油主产区,地缘政治激变引发的局部冲突或者局部战争破坏了油井、采油设备与管道系统、交通系统,致使国际油价飙升,原油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供给短缺导致以此时期内原油为主要消费能源的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大幅衰退。但是,在1986年后油价下跌,到2002年之前原油价格相对平稳,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如果说中东地区是世界安危的“火药桶”,那么原油则是世界经济震荡的“导火线”。
(2)2003—2008年:原油需求猛增、价格上升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东地区政治形势趋稳,纷争较20世纪有所减少,原油生产水平总体平稳,世界经济也迎来大发展时期。此时,包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在内的“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导致原油实际需求快速增加。同时,在国际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投机基金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的频繁进出、炒作加剧了国际油价的振荡频率与波动幅度。此时期内油价的持续飙升,倒逼非常规原油开采水裂压等技术的进步,从2008年开始页岩油实现国际原油市场的有效供给,其中美国的页岩油产量稳定,美国已成为主要的原油供给国之一。
(3)2009年至今:原油供给增加、需求萎靡、价格震荡阶段
在国际原油市场层面,在各大产油国不肯轻易放弃其既有国际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世界原油产量持续攀升,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全球经济环境层面,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随后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均造成了不同影响,2012年后除美国经济逐步复苏之外,欧洲、日本等经济体均深陷衰退泥潭,复苏步伐缓慢。而中国、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放缓节奏,引起国际原油消费需求锐减。所以在供给增加、需求不振的条件下,在全球经济未真正复苏的背景下,国际油价即使受到各种随机因素的短暂作用发生反弹,也不会再回到2008年之前每桶100美元以上的历史高位。
以上三个阶段既代表了40多年来国际原油市场的动态演化过程,也从侧面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因此,可以说全面、准确掌握世界原油市场的动态演化规律,是我们分析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大背景和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