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高声音质量的方法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能够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载体。语音必须标准规范、清晰圆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音训练。

(一)控制气息

气乃声之源。一个人气量的大小、能否正确用气,对语音的准确、清晰度和表现力都有直接影响。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过:“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控制好气息,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声音。在语言交流中要想使声音运用自如、音色圆润、优美动听,就要学会控制气息,掌握呼吸和换气的技巧。

呼吸的紧张点不应放在整个胸部,而应放在丹田,以丹田、胸膛、后胸作为支点,即着力点。力量有支点,声音才有力度。

微课堂 控制气息

1.吸气

吸气时,要双肩放松,胸稍内含,腰腿挺直,缓慢平稳地吸气。要领是:气下沉,两肋开,横膈降,小腹收。这样随着吸气,人会有明显的腰部发胀、向后撑开的感觉。注意不要提肩,也不要让胸部塌下去。当气吸到七八成时,利用小腹的收缩力量控制气息,使之不外泄。

2.呼气

呼气时,要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两肋不要马上下塌。小腹始终要收住,努力控制胸、腹部,将肺部储存的气慢慢放出,均匀地向外吐出。呼气要用嘴,做到匀、缓、稳。在呼气过程中,语音随之连续发出,从而使有声语言富有节奏。

小训练

假设桌面上有许多灰尘,要求吹走灰尘而又不能吹得尘土飞扬。练习时,按吸气要领做好准备,然后依照抬重物的感觉吸足一口气,停顿两秒左右,向外吹气。吹气时要平稳、均匀,随着气息的流出,胸腹尽量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尽量吹得时间长些,直至将一口气吹完。

3.换气

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口气将所要说的内容说完,常需要根据不同内容和表情达意的需要做时间不等的停顿。许多停顿之处就是需要换气或补气之时,以保证语气从容、音色优美,防止出现气竭现象。

换气方法有大气口和小气口两种。大气口是在类似于朗读、演讲这样的表达时,在允许有短暂停顿的地方,先吐出一点气,再马上深吸一口气,为下面要说的话准备足够的气息。这种少呼多吸的大气口呼吸一般比较从容,也比较容易掌握。小气口是指表达一段较长的内容时,气息用得差不多了,但句子未完而及时补进气息。补气时,可以在话语停顿的地方急吸一口气,或在说完一个字时不露痕迹地吸入一点气,以弥补底气的不足。小气口要求吸气无声,又音断气连,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换气方法。

气息控制训练可以把握“深、通、匀、活”四字方针,注意气息和内容的结合。单纯的语音、气息训练效果并不好,需要大家在实际朗读过程中不断体会、揣摩。

(二)训练共鸣

这里的共鸣指人体器官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在音色上进行润饰,使声音圆润、优美。科学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音色,同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延长声带的寿命。声音的共鸣以口腔共鸣为主。一般提到的共鸣腔有头腔、鼻腔、口腔、胸腔。声乐学习中还提到腹腔共鸣,不过有些人不赞同这个提法。

要想声音圆润集中,就需要改变口腔共鸣条件:发音时双唇集中用力,下巴放松,打开牙关,喉部放松,颧肌、颊肌、笑肌同时运动,嘴角上提。可以通过张口吸气或用“半打哈欠”体会喉部、舌根、下巴放松的感觉,这时的口腔共鸣会加大。在打开口腔的同时注意唇的收拢。这里着重介绍一下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

1.鼻腔共鸣

鼻腔共鸣是由鼻窦实现的。鼻窦中的额窦、蝶窦、上颌窦、筛窦等,它们各有小小的窦口与鼻腔相连,发音时这些小窦口起共鸣作用使声音响亮、传得更远。运用鼻腔共鸣时,软腭放松,打开口腔与鼻腔的通道使声音沿着硬腭向上走,使鼻腔的小窦口处充满气,头部要有振动感。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会有弹力。但要注意,鼻音色彩不能过重,过重就会形成“囔鼻音”。

2.口腔共鸣

口抬起,呈微笑状,使整个口腔保持一定张力,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声带发出的声音会随气流的推动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部引起振动,形成共鸣效果。共鸣时要把气息弹上去,弹到共鸣点。声音必须集中,同时还要带上感情,兴奋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好的共鸣效果。

小训练

词组朗读练习:澎湃 冰雹 拍照 平静 抨击 批评 哗啦啦 哽咽

绕口令:山上五株树,架上五壶醋,林中五只鹿,柜中五条裤,伐了山上树,取下架上醋,捉住林中鹿,拿出柜中裤。

3.胸腔共鸣

胸腔是指声门以下的共鸣腔体,属于下部共鸣腔体,它可以使声音结实浑厚、音量扩大。运用胸腔共鸣时,声带振动,声音逆着气流的方向通过骨骼和肌肉组织传到胸腔,这时胸部会明显感到振动,从而产生共鸣。胸腔的空间及共鸣能量越大,发出的声音越有深度和宽度,声音越浑厚、宽广。

在进行共鸣训练时,扩大共鸣腔要适度,不能无限制,要以不失本来的音色为前提。同时,应该学会控制共鸣腔肌肉的紧张度,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另外共鸣腔各部位(包括肌肉)要协同动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声音的质量。

(三)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是汉语(汉字)的发声法则,即出字和收字的技巧。我们把一个字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三部分,吐字是对字头的发音要求,归音是对字腹尤其是对字尾的发音要求。

1.吐字

吐字也叫咬字。一定要注意口型,口型该大开时不能半开,该圆唇的时候不能展唇,要做到吐字清晰,发音有力,找准部位,蓄足气息,干净利落,富有弹性。只有这样吐字才能使声音圆润、清楚。

小训练

读下面的绕口令。先慢读,注意分辨声母,发好字头音,读准声调,读几遍后再加速。

(1)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2)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2.归音

字尾是字音的收尾部分,指韵母的韵尾。归音是指字腹到字尾这个收音过程。收音时,唇舌的动作一定要到位,字腹要拉开立起,即在字腹弹出后口腔随字腹的到来打开适当的弧度,共鸣主要在这里体现。然后收住,要收得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但也不能草草收住。如“天安门”三个字收音时舌位要平放,舌尖抵住上齿龈,归到前鼻韵母“n”音上。只有这样归音才到位,才能使声音饱满,富有韵味。

小训练

读下面的绕口令,注意“n”和“ng”的收音。

梁家庄有个梁大娘,梁大娘家盖新房。大娘邻居大老梁,到梁大娘家看大娘,赶上梁大娘家上大梁,老梁帮着大娘扛大梁,大梁稳稳当当上了墙,大娘高高兴兴谢老梁。

(四)节奏练习

有声语言的节奏是语言中的音节排列组合后呈现出的一种均衡和谐的美。节奏的构成主要有重音、停顿、语速、抑扬等。

1.重音

重音是指在句子中某个词语说得特别重或者音调特别长。重音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与句子的结构有关,叫作结构重音;另一类与强调的某个潜在的语义有关,叫作强调重音。在说话人没有强调任何意思时,句中的结构重音就起作用了,这时的重音是句中成分之间相比较而存在的。例如,在简单的主谓句中,旨在说明主语“怎么样了”时,相比之下,谓语重些,如小王了(重音在“买”)。如果句中有宾语,则宾语较重,如小王买计算机了(重音在“计算机”)。如果句中有修饰语,则修饰语较重,如楼上的小王买计算机了(重音在“楼上”)。强调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是根据表达者所要强调的潜在语义决定的,但强调重音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决定。例如,我们要起诉施虐者(实施起诉的不是别人);我们要起诉施虐者(不是采取别的行为,而是起诉);我们要起诉施虐者(起诉的对象是施虐者)。

小训练

说出下面的话,注意重音。

吃了一块蛋糕。

了一块蛋糕。

他吃了一块蛋糕。

他吃了一块蛋糕

2.停顿

停顿是指在语言交流中的语句或是词语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我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起到控制节奏、强调重点的作用,同时也能给听者一点思考、理解和接受的时间,使听者更好地理解语义。

停顿有以下多种类型。一是语法停顿,这类停顿基本依据标点来处理,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停顿就要比顿号、逗号、分号的长。二是层次停顿,语义的层次需要停顿来表达清楚,这既包括语言中大的语义层次,如一节或一段,也指一句话中的语义的层次。三是呼应性的停顿,如果是一大段的语言内容,往往会出现整体性的呼应或是局部呼应,这种情况声音必须停顿,否则就会造成呼应中断,影响语义的表达,如: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郑振铎《海燕》)。四是音节性停顿,这主要是指朗读节奏感比较强的诗词时,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五是强调性停顿,即为了突出句中的某些重要词语,而在这些词语的前或后稍加停顿,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3.语速

语速是指语言节奏的快慢。它是体现语言节奏、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兴奋、激动时,语速就会加快;而沉思、平静时,语速就会变慢。因此一方面语速的运用要与内容、情感有关,另一方面也受不同场合的影响。做报告、播音时的语速就相对较慢,而讲课时的语速则要快一些,语速更快的则常常是我们听到的体育赛事的转播解说。

4.抑扬

抑扬是指语调高低升降的变化。声音抑扬顿挫才会引人注意。下面几种语言节奏较为常用,应注意掌握。

(1)高亢型。声音偏高,起伏较大,语调昂扬,语势多上行。多用于鼓动性强的演说,叙述一件重大的事件,宣传重要决定或使人激动的事。

(2)低沉型。语速偏慢,语气压抑,语势多下行。多用于悲剧色彩的事件叙述,或慰问、怀念等。

(3)凝重型。声音适中,语速适当,既不高亢,也不低沉,重点词语清晰沉稳,次要词语不轻不促。多用于发表议论和某种语重心长的劝说,或抒发情感等。

(4)轻快型。多扬少抑,说起来不费力。日常性的对话、一般性的辩论都可使用这种语言节奏。

(5)紧张型。语速较快,句中不停顿。多用于重要情况的汇报,必须立即加以澄清的事实申辩等。

(6)舒缓型。声音不高也不低,语速从容,既不急促,也不大起大落。说明性、解释性的叙述,学术探讨等适用。

在不同的场合,要注意运用有效的发音。坚毅激进的声音可以给人一种奋进感;柔和清脆的声音使人愉快;低缓忧郁的声音让人感伤;粗俗急躁的声音使人愤怒。所以,要试着克服自己的发音障碍,调整节奏和音色,使有声语言富有节奏,展示出声音的和谐之美,做个说话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