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骑行系统的内涵

骑行系统的内涵,是指骑行系统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正确理解骑行系统的含义,了解骑行系统的特点和价值,对于我们正确把握骑行系统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也更能使我们了解到骑行系统为什么能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1.2.1 骑行系统的含义

在讨论骑行系统的含义之前,我们要先对骑行的概念形成准确的认识。

1.什么是骑行

骑行,顾名思义是人借助非机动交通工具(例如,自行车)实现空间上的移动。狭义的骑行是指人借助自行车完成短程的交通出行。广义上的骑行,在交通工具的选择范围和出行功能的实现上,形成更广泛的外延。骑行工具不局限于自行车,还包括助力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滑板车,实际上也可被划入骑行交通工具的范畴。因此,骑行广义上包括旅游观光、锻炼身体、社会交往、表演竞技等。

2.什么是骑行系统

人要实现骑行的目的,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在一定的公共空间内完成骑行活动。人(骑行主体)、骑行工具、骑行空间和骑行活动,综合起来便是骑行系统。

骑行系统同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骑行系统,是指城市为满足居民骑行需求而设计和建设的骑行交通网络(包括自行车骑行通道、过街设施等),而广义的骑行系统,是指城市为满足居民骑行功能实现而构建的一切实体和虚拟设施,其中不单有骑行交通网络,也包括连接骑行交通网络的城市绿地绿道、公园景观、商场商圈等基础设施,以及物联网、智慧交通指挥标识等技术支持设施。

3.慢行系统中骑行系统的管理现状

相比步行交通,骑行交通的经济性与社会公益性更强。例如,共享单车对慢行系统的管理规划、运营方式、流量控制,以及政策法规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自行车保有量基数大,但慢行系统的发展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慢行系统的发展主要是受城市管理模式的影响。

城市规划与管理需要多个部门之间通力合作,但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各个部门之间存在行业分割与职能交叉的情况,这导致我国的城市慢行系统状况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例如,各城市目前倡导的“慢行交通+公共交通”出行模式,其中,公交车由交通运输部管理,非机动车道的规划与建设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管理,道路安全由公安部管理。只有依赖这些部门的紧密合作,市民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的环保理念才有可能得到践行。现实中,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仅限于在自己的管理范畴内使用,在其他部门是缺乏权威性的,导致不同的规划方式与发展理念难以统一协调,因此慢行系统,尤其是骑行系统的发展仍然需要各地形成系统性的联合工作机制。

1.2.2 骑行系统的优势

骑行系统作为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骑行工具在功能上的特殊性,天然具有适合短途出行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在短距离出行或与公共交通接驳时,将骑行作为首选。骑行系统也因其具有通达性、灵活性、环保性、趣味性,在城市的交通出行体系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1.通达性好

骑行系统贯穿于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将公共空间与邻里空间的每个角落连接起来,既是城市区域内出行的重要方式,也是机动化出行的必要补充和衔接。四通八达的骑行系统,能将居民带入不同的城市空间,尤其在机动化出行方式无法直达的区域(例如,窄巷、拥挤的步行街等)更是如此。整体来看,骑行系统完全能有效弥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不足、步行出行距离不长的缺点。

2.灵活性高

骑行系统依赖的工具大多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其静态占地面积较小,相较于机动车出行所占用的土地资源,骑行车辆所需要的土地资源和其他配套设施资源也相对更少。自行车停放、取用方便,几乎不受城市道路拥堵的影响,在路权得到平等保护的前提下,骑行系统的准时性和灵活性要比其他出行系统更强。

3.环保性好

骑行不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作为动力来源,而是借助人力或电力等,具有低排放、低能耗(甚至是零排放、零能耗)的优点。因此,骑行又被称为绿色出行方式。

在传统能源消耗巨大的现代社会,世界上主要工业国家将能源安全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内容。传统的机动车出行系统均离不开化石燃料的支持,而骑行系统则因不消耗传统能源受到青睐。此外,骑行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所占用的资源较少,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噪声等,在环保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4.趣味性强

骑行相较于机动车出行,速度较慢,时间约束性不强,出行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因此,骑行系统除了承担交通出行的功能,也承担了居民休闲娱乐、强身健体、旅游购物等功能,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骑行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骑行中获得与他人沟通交流的社交体验。

骑行系统还将城市绿色景观、商业购物等不同的区域串联起来,居民还可以在骑行过程中实现观光、购物、健身、交友等目的,将骑行活动变为趣味横生的出行活动。

针对城市慢行系统发展受限的问题,我国机构曾对市民的骑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如果城市的骑行环境得到优化,接近87%的市民会考虑全程骑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出行,不考虑骑行的仅占7%。这充分说明,城市慢行系统的发展直接影响市民的骑行意愿,因此推动城市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的关键在于提高城市慢行系统的完善程度。

1.2.3 骑行系统的价值

骑行系统之所以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在于其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人的内在自发需求,骑行系统所蕴涵和体现的价值,也是其受到越来越多人重视的根本原因。

骑行系统的价值可以从个人、城市、社会3个角度予以分析。

1.个人角度

个人是骑行系统服务的主要对象,骑行系统的价值也应先从个人角度加以解读。

(1)满足出行需求的价值内涵

骑行系统是城市慢行系统的一部分,由于其通达性、灵活性等特点,成为居民短距离独立出行、与公共交通衔接的接驳性出行、欣赏城市人文自然景观的休闲性出行的主要方式。

(2)满足休闲需求的价值内涵

在经济快速发展、个人需求多元、自我个性张扬的现代社会里,衣食住行不再是个人发展的主要追求,个人需求的满足更多取决于精神层面,即能否将工作生活之余的休闲活动,作为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措施。骑行系统不仅能让个人锻炼身体,也能轻松实现购物、观光、出行的有机结合,使休闲需求得到满足。

(3)满足社交需求的价值内涵

高度商业化的现代社会,城市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在某种方面成为禁锢人们交流的枷锁,更多人呼唤和渴望人际交流。骑行系统作为连续且完整的公共空间体系,为人们加强交流提供了重要的集体空间。

借助骑行系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轻松,骑行系统为人们在公共空间的交流增加了可能性。

2.城市角度

城市是交通系统的舞台,骑行系统的价值解读离不开城市这一大背景。

(1)构建完备的慢行交通体系

骑行系统承担了慢行系统的主要职能,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步行系统、机动车出行系统(主要是私家车、出租车)等,共同构造了城市交通系统。如果将公共交通系统比喻成城市交通系统的“骨骼”,那么机动车出行系统就是“血管”,骑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组成的慢行系统,则构成了城市交通系统的“毛细血管”。这些不同方式的出行系统,共同组成了灵活有序的城市交通系统。

(2)塑造合理的城市功能组合

每个城市都由多种功能区域(例如,办公区域、商业区域、休息区域等)组成,城市居民需要在不同的区域中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骑行系统能将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域贯穿连接在一起,让居民在功能区域之间自由流动,促使城市功能组合更加合理。

(3)促进城市品位的整体提升

骑行系统和步行系统因出行距离短、出行速度慢等特点,被统称为“慢行系统”。“慢”更符合当下城市发展注重个人感受的趋势,也更侧重于对城市品位的提升过程。骑行系统将城市绿地、商业、办公、学校等区域连接起来,并侧重于打造城市自然水系和绿色空间之间的关联,有效塑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魅力。

3.社会角度

交通系统是社会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产生的社会价值也构成了自身的内涵。

(1)体现人文关怀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大量的社会资源被分配给公共交通等机动化出行方式,导致慢行系统的路权被不平等对待。骑行系统的完善运行,也直接要求城市管理方对慢行主体的路权平等对待。这不仅促进了现代城市交通的合理有序运行,更展现出了现代城市的人文关怀。

(2)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骑行系统具有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的特点,能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加入其中。骑行环境的持续改善,能促使人们摆脱拥堵、噪声等干扰,增加出行乐趣。同时,骑行活动的开展,也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加骑行系统所串联的商业场所的活跃度,促进整个城市商业的繁荣。

(3)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骑行系统占地面积少,使用清洁能源,避免了汽车尾气和噪声的困扰。骑行系统的建设,侧重于与城市原有的水系、山脉、绿地等自然生态相关联,加强了自然生态的保护。此外,在建设过程中,骑行系统还能融入对当地历史人文特色加以发扬传承的构思,既能解决城市建设与历史人文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上实现重要探索的成功。

案例: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销量迎来逆势增长

自2020年年初开始,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受到的限制最大。对于大型城市而言,每天运输的乘客人数达数亿次甚至数十亿次,巨大的出行需求隐藏着较大的健康风险。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搭乘私家车出行,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加剧,甚至出现交通瘫痪的情况,这给城市交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同时,大量的尾气排放使城市的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为避免交通拥堵,践行绿色低碳出行的理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更加便捷与绿色的慢行交通工具,而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便是首选。对于大部分城市居民而言,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足以应付短途日常出行和通勤需求。

在欧洲,大部分人倾向于选择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出行。数据显示,2020年之前,德国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销量每年下降15%。而2020年后,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原本很多倒闭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零售店重新开业,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销量迎来逆势增长,其中电动自行车的销量首次超过自行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出行,道路拥堵加剧,出行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大部分人选择更加省时省力的电动自行车;另一方面,越是发达的城市,市民的环保理念越强,更加倾向于选择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出行。

相比之下,我国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并没有出现增长,因为供应链的中断和抑制,不少厂家出现销量大幅下滑的趋势。欧洲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能在2020年后逆势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先进的自行车制造产业和健全的骑行系统,例如,完善的过街设施、自行车骑行通道等。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很多城市的交通发展是以机动车为主体,自行车的发展空间不断被挤压,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路权的变化。很多城市的自行车道不断被压缩,甚至没有自行车道。人们想要骑行,就不得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合理的交通规划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许多城市开始禁止电动自行车的销售,这样的政策虽然减少了一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但人们在骑自行车出行时仍然会面临没有路权的窘境,因此想要提高出行效率、践行低碳理念也就无从下手。

近年来,由于外界客观原因的变化,我国更多地区的城市交通规划开始重视慢行系统,尤其是骑行系统的建设,社会大众对“双碳”的意识和观念不断加强,市民的出行需求、城市的交通状况和生态文明的保护迎来了更加和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