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肾同调攻治肾病及疑难杂症:国家级名老中医高惠然学术经验录
- 李林运 卞华 赵青春主编
- 5118字
- 2023-09-28 17:04:21
三、师从万希文教授领悟运用仲景《伤寒》方论治内科疑难杂症
万希文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名老中医,早年拜于江南名医周海文门下,尽得亲传,其勤求古训,精究方术,造诣颇高,在运用仲景《伤寒》经方论治内科疑难杂症和“寒温并用”(《伤寒》方与《温病》方合用)治疗高血压合并热病方面具有独特经验,高教授有幸从师学习,亲聆教诲,深有体会。在2005年冬的一个深夜,高教授正在电脑前处理一例瑞士远程患者时,电脑邮箱中突然收到一封来自上海的邮件,是万希文教授的外孙女季唯一发来的一封感谢信,此时万希文教授已经仙逝,细心的外孙女在悲痛之余整理万老的遗物时,发现万希文教授珍藏了多年,高教授为他整理的验案和发表在《新中医》(1985年)和《浙江中医杂志》(1987年)上的文章,还有高教授与他的来往书信等,季唯一代表万老全家深表感谢,并邀请高教授来沪做客,定尽地主之谊!
附:随诊万希文教授验案心得
今选随诊万希文教授临诊中所遇验案数则,介绍如下,以见一隅,并以此怀念万希文教授。
案一 温心阳,益气阴,治愈病窦
患者王某,女,54岁。1982年5月19日初诊。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史多年,外院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阿托品试验阳性,心电图曾提示室性早搏,完全性右支传导阻滞。经阿托品治疗两年余,疗效差,目前服阿托品仍心率缓慢,夜间平静时心率每分钟40次左右,白天活动后心率每分钟50次左右。今做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1次/分),低压趋势。
诊见头昏乏力,气短口干,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薄,脉迟。
辨证:心阳不振,气阴不足,此乃心阴、心阳、心气皆虚之证,心阴虚则心失所养,心阳虚,心气虚则鼓动无力,故见心动过缓之症。
治法:温运心阳,补益气阴。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炙甘草汤加减。炙麻黄、桂枝、白术、茯苓、生地黄、熟地黄各9g,附子5g,细辛3g,炙甘草、黄芪各10g,大枣5个。8剂。
二诊(5月26日):药后自觉好转,守原方加玄参10g,麦冬9g,7剂。
三诊(6月2日):已停服阿托品,心率升至56次/分,诸症悉减,舌红苔薄,脉迟。药证既合,毋予更方,守方继服14剂。
后又守方略加出入续服140余剂,至1982年11月17日心率恢复到76次/分,诸症大为改善,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改服建参片等成药以巩固疗效,于1983年2月7日复查示心电图正常,心率保持在每分钟60~76次,随访半年未发。
按语:病窦综合征多系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所致的窦房结起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初期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伴各种心律失常,如不及时治疗,可进而发生心、脑、肾等供血不足症状,甚至可发生阿-斯综合征或猝死,因本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最后多安装起搏器来维持心脏的功能,但此法往往不被患者接受,本案诊前选服西药不效。万希文教授采用温运心阳,补益气阴之法则获良效,方选《伤寒论》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炙甘草汤加减,既可温心阳,又可补心气、养心阴,仲景之麻黄附子细辛汤本为少阴兼太阳证而设,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其证之形成乃素体阳虚,感受风寒而致太、少同病。尤在泾论此证云:“此寒中少阴之经,而复外连太阳之证,以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其气相通故也,少阴始得本无热,而外连太阳则反热,阳病脉当浮而仍紧,少阴则不浮而沉,故与附子、细辛,温少阴之经,麻黄兼发太阳之表,乃少阴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法也。”
结合现代医学分析,有不少心脏疾患的初期多发于外感表证(如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或素有心脏疾患复因外感表证则加重或诱发心脏疾患(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而病窦综合征虽无外感表证可见,但其原发病因也是由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所致,故万希文教授取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该病是有理论根据的,证明了仲景之《伤寒》方不仅仅只治外感时病,六经辨证亦不单对外感而设,对内科杂病同样效验。方中麻黄炙用,意不在解表,而取其鼓动阳气也。现代医学证明,麻黄素有增快心率的作用,附子温肾扶阳,细辛温经散寒,桂枝通阳复脉,四者配合,有较强的温运心阳之力;再配黄芪、白术、茯苓、大枣、炙甘草以补益心气;玄参、麦冬、生地黄、熟地黄以滋养心阴,诸药相伍,恰中病机,故能获效,使极复杂之证渐而向愈。
案二 补阴气,安心神治早搏
患者张某,女,52岁。1982年12月1日初诊。有冠心病、心绞痛及早搏多年,1980年又患病毒性心肌炎。曙光医院心电图提示房性早搏。近来早搏频繁,症见心悸气短,头昏胸闷,神疲腿软,难寐多梦,口干,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而结代(脉率88次/分,律不整)。
诊断:频发房早、连搏、短房速。
辨证:气阴两虚,血脉不和,心神失宁。
治法:益气养阴,和血通脉,宁心安神。
处方: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炙甘草、五味子各6g,麦冬10g,太子参、炙黄芪、紫丹参、北沙参、炒酸枣仁各12g,当归9g,淮小麦、大枣各15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4剂。
二诊(12月13日):心悸、早搏好转,唯口干、难寐、多梦尚存,再守上方出入。
处方:炙甘草、太子参、麦冬、柏子仁各10g,酸枣仁、苦参片、潼白蒺藜各9g,降香6g,火麻仁12g,夜交藤30g,4剂。
三诊(12月17日):自觉畏寒,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偶有结代。守方加紫丹参15g,杜仲12g,5剂。
四诊(12月22日):早搏消失,心率84次/分,律齐,唯口干难寐,舌红苔白,脉细。守12月13日方加磁石30g(先煎),生地黄、玄参各12g,继服5剂,先后经2次复查心电图均正常,随访至今未发。
按语:西医之早搏与中医之“脉结代”极为相似。《伤寒论》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细究其文,言简意赅,文中“伤寒”即病因,“脉结代”是体征,“心动悸”为症状,“炙甘草汤主之”乃治法也,仅仅14字,将本病之病因病机,症治方药,总结得如丝如微,深刻明细,可见医圣仲景对中医理论造诣之精深,其临床实践经验之丰富。本案之脉证与炙甘草汤脉证大致相符,所不同的是炙甘草汤证为阴阳两虚,本案则为气阴两虚。正如病案所论,前有病毒性心肌炎,所见“伤寒”之太阳表证则恰为病因,继而由表及里,由太阳传入少阴,久之形成气阴两虚之证,心阴虚则心失所养,心气虚则无力鼓动,故见“脉结代,心动悸”。而取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主之,方中以炙甘草为主药,配黄芪、大枣以补益心气;配生脉散、北沙参以滋养心阴;配当归、丹参以和血通脉;配酸枣仁、龙骨、牡、淮小麦以宁心安神。诸药相伍,共奏补益气阴,和血通脉,宁心安神之功,而使早搏渐消而愈。
案三 健心脾,清血热,升血小板
患者顾某,女,18岁。1982年11月22日初诊。患者9月中旬偶然发现下肢有皮下出血斑,9月19日又因拔牙出血量多而检查血小板,只有1.8×109/L。平素有齿衄,8月行经达12日之久,此次月经先期,色红有块,舌质淡苔薄,脉滑数。曾经用强的松(40mg/d)治疗无效,而来求治于中医。
辨证:心脾两虚,冲任失调,脾失统摄。
治法:调经益脾,养血止血。
处方: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当归、制香附、震灵丹(包煎)、陈棕炭、藕节炭各9g,女贞子、旱莲草、茜草根、制首乌各12g,生地黄炭10g,川芎、升麻炭、煨木香各6g,仙鹤草30g,4剂。
二诊(11月26日):药后月经3日即清,经事已调,齿衄、苔脉如前。证属脾不统血,血虚胃热,故治以健脾清胃,滋阴养血。
处方:二至丸合玉女煎加味。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干芦根各12g,太子参、玄参各10g,麦冬、知母、牛膝、茜草根、藕节各9g,仙鹤草、石膏(先煎)各30g,大枣5枚,7剂。
三诊(12月3日):药后齿衄好转,原方再进7剂。
四诊(1983年1月28日):药后齿衄已止,紫癜渐消,舌尖红苔中灰两侧黯,脉细无力,血小板4.7×109/L,守方再服7剂。
五诊(2月4日):齿衄已止,紫癜消失,昨日行经,色红量多,难寐多梦,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数。证属心脾两虚,血不循经,目前天癸临期,先拟调经理冲任为法。
处方: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当归、赤芍、牡丹皮、焦山栀各9g,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各12g,茺蔚子10g,仙鹤草、茅根、夜交藤各30g,藕节15g,5剂。
六诊(2月9日):齿衄及紫癜消失后均未复发,月经已净,以往每次行经10余日方净,且腹痛难忍,而用中药后行经3~5日即净,腹痛亦很轻,唯觉头痛耳鸣,舌苔薄微腻,脉细。病机同上,守上方加川芎茶调散9g(包煎),10剂。
七诊(2月18日):自无所苦,2月7日复查血小板7.7×109/L,强的松量减为10mg/d,苔薄脉细,守方再服7剂。
八诊(2月25日):症情稳定,复查血小板11×109/L,强的松量渐减为2.5mg/d,逐渐停用。守方继服巩固,血小板一直稳定在7.4×109~11×109/L,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本案所见齿衄、皮下紫癜、月经过多等出血性表现,皆因血小板减少引起,其病机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因血热妄行而溢血,继而出现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之症;久之则见阴血不足,血不循经之象。三者可彼此影响而加重,如血热妄行而出血,出血久之则心脾失养,心虚则无权主血,脾虚则失去统摄之权,久病伤阴则阴血不足,久病及肾则冲任失调,经血淋漓。总之出血乃其主要矛盾,故整个治疗过程中抓住心脾两虚、冲任失调、阴虚血热为主证,以健益心脾、调理冲任、滋阴凉血止血为法,仅服药47剂便获效,守方继服调理则疗效巩固,愈而不发。
案四 高血压合并外感
患者叶某,男,61岁。1983年4月4日初诊。素患高血压病。昨晚7时许发热恶寒,测体温38.8℃,化验血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淋巴细胞百分比15%,单核细胞百分比6%。诊见面红,纳差,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浮弦。血压160/100mmHg。
辨证:素体肝肾阴虚,又外感风热之邪,寒热风扬,新邪外束。
治法:治标(表)为先。取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疏风息风。
处方:栀子豉汤合银翘散加减。淡豆豉、全瓜蒌各12g,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蔓荆子、炒荆芥、炒防风、六神曲、焦山栀各9g,蒲公英30g,淡竹叶6g(后下),荷叶一角。服药2剂后热退而愈,标证已去,改治本病。
按语:本案素患高血压病,正值血压升高之时而感受外邪,其本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其标外感风热之邪,外风与内风相合,寒热风扬,则热势炽盛,故以清热透表,疏风息风之法获效。
案五 高血压合并外感
患者吴某,女,52岁。1983年4月4日初诊。素有高血压病史,今发热恶寒4日,经服西药不退,头痛骨楚,咳嗽痰多,咽红咽痒而干,小溲灼热,舌质红,苔薄,脉浮数(脉率104次/分)。测体温38.3℃,X线胸透见心肺正常,主动脉弓迂曲增宽。
辨证:风热束表,肺气失宣。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化痰。
处方:栀子豉汤合银翘散加减。淡豆豉12g,焦山栀、金银花、连翘、荆芥、防风、牛蒡子、蔓荆子、桑叶、桑白皮、枇杷叶、前胡、百部、杏仁各9g,蒲公英30g,淡竹叶6g,薄荷5g(后下),2剂。
二诊:热退,咳嗽减轻,咳痰减少,舌质偏红苔薄,脉弦滑,证药合意,再以前法出入,守方去豉、薄、荆、防,加紫菀9g,继服5剂。
于1983年4月27日随访,愈后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素体肝肾不足,发热4日,经服西药而未解,风热之邪留恋于肺卫,故见咳嗽、咳痰等肺卫之症,方以清热解表之中加入宣肺化痰之品而调理取效。
案六 喉痹
患者吴某,男,12岁。1983年6月6日初诊。发热6日,经西医治疗仍热势不退。诊见恶寒发热,体温38℃,咽喉疼痛,吞咽痛甚,头昏,鼻衄,二便尚可,舌质红,脉浮弦。检查见咽红充血,左侧扁桃体见脓性分泌物。
辨证:风热内蕴,壅结于喉,肺失清肃。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处方:栀子豉汤合银翘散加减。淡豆豉12g,焦山栀子、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防风、黄芩、六一散(包煎)各9g,蒲公英、大青叶各20g,薄荷(后下)5g,桔梗、淡竹叶、甘草各6g,芦根12g,3剂。
二诊(6月9日):药后热退,喉痛消失,鼻衄亦止,唯觉纳差,乏力,面黄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证属热邪初退,胃阴已伤,脾失运化,故转法以清养胃阴,健脾助运。
处方:太子参、土炒白术、玄参、麦冬、天花粉、六神曲各9g,生地黄、谷麦芽各10g,桔梗、甘草各6g。再服3剂以调理善后。
按语:本案乃喉痹之证,经西医诊治6日仍热势不退,此因风热内蕴,壅结于喉,故见喉痛、乳蛾化脓等症,治以宣肺透表,清热解毒,仅服3剂而愈。
小结:万希文教授认为,以上三例尽管症情不尽相同,但其病因同属外感风热之邪,风与热皆为阳邪,两阳相劫,犹如风火相煽,风与热邪合而为患,则热势炽盛,故三案均以栀子豉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而获愈,《伤寒论》栀子豉汤既可清热除烦,宣散胸中郁结与肺卫之邪,又可清解气分之热,以防热邪由表及里,此乃治未病也,尤在泾谓:“栀子体轻、味苦微寒,豉经蒸熟,可升可降,两者相合,能彻散胸中邪气,为除烦止燥之良剂。”《温病条辨》银翘散以辛凉解表,疏风散热,吴鞠通论此方云:“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故两方虽出于不同时代,但联合应用,恰到好处,取效甚佳,此可见单以中医中药论治发热疾患是颇为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