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瑶医医道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民族医药加大投入,传统瑶医瑶药继承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吸收和安排了一批瑶医

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批辛勤耕耘在瑶医药百花园中的民间瑶医先后被吸纳到卫生系统,被安排在民族中医院或乡镇卫生院等,专门从事瑶医瑶药的发掘整理、开发应用及临床诊疗等工作。瑶医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道德风范,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为传统瑶医瑶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批民间验方、单方、秘方资料

对瑶医常见病的有效治疗方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1985年5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明确要求运用传统和现代方法和手段对瑶医等民族医药进行发掘、整理。1989年研究所内设立瑶医研究室,又相继设立民族药生物研究室、瑶医门诊部。一些瑶族聚居县,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陆续成立瑶医研究所及瑶医门诊部,配备专职科技人员,从基础到临床对瑶医药进行调查整理研究。至此,瑶医药从自生自灭的民间流传状态登上大雅之堂,开始有了自己的临床及研究基地。目前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初、中、高级职称科技人才,从而结束了瑶医没有专家、教授的历史。

近年来,瑶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在加紧进行,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其中既有文献理论研究,也有瑶药开发研究。《中国瑶医学》《中国瑶药学》《实用瑶医学》《实用瑶药学》《中国现代瑶药》《观目诊病》等一大批论著都已相继出版。

(三)传统瑶医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一些瑶族自治县纷纷成立瑶族医院和民族中医院,或者在中医医院内设立瑶医瑶药专科门诊,用瑶医瑶药为广大患者治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德坤瑶医医疗集团已在北京、大庆、沈阳等地开设了多家瑶医分院,在国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为传统瑶医瑶药在临床应用、专科发展和发挥疗效等方面树立了标杆。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包括瑶医药在内的民族医药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瑶医药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加上科学技术与传统医药的结合,瑶医诊疗治法、瑶药的使用等将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瑶医医道也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更为广大民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