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望色

望色,是指观察人体皮肤色泽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又称“色诊”。色是颜色,即色调变化;泽是光泽,即明亮度。除了皮肤色泽之外,望色还包括对体表黏膜、排出物等颜色的观察,但在临证过程中望色的重点是面部皮肤的色泽。

望色诊病的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十分强调望色对于临床的重要性,指出诊病必当察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内容上,《素问·五脏生成》具体描述了五脏常色、善色、恶色等表现,《灵枢·五色》对面部分候脏腑的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后世医家也普遍重视色诊在临床诊病中的运用,在历代诸多医著中对望色论述甚多,使之得以逐步丰富完善。

(一)望色的原理及意义

1.望面色的原理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这说明面部色泽是由气血上荣于面而成。由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特别是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分布于面,故面部的血脉丰富,脏腑气血充盈而为之所荣。同时,面部皮肤色泽变化易于观察,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出来,因而临床上将面部作为望色的主要部位。

2.望色、泽的意义

(1)颜色 一般将皮肤的颜色划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色调。颜色可以反映气血的盛衰和运行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病证。五脏之气外发,五脏之色可隐现于皮肤之中,当脏腑有病时,则可显露出相应的异常颜色。

(2)光泽 皮肤的光泽是脏腑精气盛衰的表现,《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这说明人体的皮肤随着精气的充养而有光泽,而精气是由脏腑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因此,肤色的荣润或枯槁,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凡面色荣润光泽者,为脏腑精气未衰,属无病或病轻;凡面色晦暗枯槁者,为脏腑精气已衰,属病重。

《四诊抉微》说:“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临床所见凡有色有气,表示脏腑精气内藏未衰;若有色无气,表示脏腑精气泄露衰败。气与色相比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比色更为重要。五色之中,凡明润含蓄为气至,晦暗暴露为气不至。正如《望诊遵经》所说:“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临床诊病时,必须将泽与色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3.面部脏腑分候 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面部的一定区域与某一脏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故而通过观察面部不同部位色泽的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情况。面部分候脏腑的方法,按照《黄帝内经》的有关论述,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灵枢·五色》所提出,其方法是对面部的不同部位进行命名,分别配属不同脏腑,具体对应关系见图1-1和表1-2;另一种是《素问·刺热》所提出,以面部分候五脏,其对应关系为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通常而言,《灵枢·五色》分候法多用于内伤杂病,《素问·刺热》分候法多用于外感热病。尽管面部分候脏腑的方法可作为临床诊病的参考,但应用时不可拘泥,应以观察患者面部整体色泽变化为主,分部诊察为辅。

img

图1-1 《灵枢·五色》面部分候脏腑示意图

表1-2 《灵枢·五色》面部名称及所候脏腑

img
(二)常色

常色,是指人体健康时面部皮肤的色泽。我国正常人的常色特点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即是面部红润之色隐现于皮肤之内,由内向外透发,是胃气充足、精气内含的表现,故《四诊抉微》说:“内含则气藏,外露则气泄。”明润含蓄,即面部皮肤光明润泽,神采内含,是有神气的表现,说明人体精气充盛,脏腑功能正常,故《望诊遵经》云:“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

由于体质禀赋、季节、气候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个体面色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常色包含主色和客色两部分。

1.主色 个人生来所有、一生基本不变的肤色,称为主色,属于个体肤色特征,多由于种族、禀赋等原因影响,导致个体肤色出现偏青、赤、黄、白、黑的差异,如某些家族性肤色偏白、偏黑等。正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所说:“五脏之色,随五形之人而见,百岁不变,故为主色也。”

2.客色 因季节、气候、昼夜等外界因素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的肤色,称为客色,如春季可面色稍青,夏季可面色稍赤,长夏可面色稍黄,秋季可面色稍白,冬季可面色稍黑。正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所说:“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常,故为客色也。”

(三)病色

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露的色泽,称为病色。凡面色晦暗枯槁或暴露浮现,皆属病色。晦暗枯槁,即面部肤色暗而无光泽,是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的表现;暴露浮现,即某种面色异常明显地显露于外,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如肾病患者出现面黑暴露、枯槁无华,即为真脏色外露,或如假神之颧赤泛红如妆,为虚阳浮越之兆。

1.病色善恶 根据有无光泽,病色分为善色与恶色。

(1)善色 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亦称“气至”,《素问·五脏生成》中形象地描述为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善色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见于新病、轻病,其病易治,预后较好。黄疸患者面色黄而鲜明如橘皮色,即为善色。

(2)恶色 凡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亦称“气不至”,《素问·五脏生成》中形象地描述为青如草兹、赤如衃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炲。恶色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多见于久病、重病,其病难治,预后不良。鼓胀患者面色黄黑、晦暗枯槁,即为恶色。

《素问·脉要精微论》和《素问·五脏生成》中对面色的“平、病、善、恶”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表1-3)。

表1-3 《黄帝内经》论述面部色泽变化归纳表

img

2.五色主病 根据患者面部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称为五色主病,又称“五色诊”。关于五色主病在《黄帝内经》中即有丰富记载,如《灵枢·五色》云:“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亦云:“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这说明五色变化不仅可以代表不同脏腑的疾病,而且可借以推断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

(1)青色 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由于寒邪凝滞,或气滞血瘀,或因疼痛剧烈,或因筋脉拘急,或因热盛动风,致脉络阻滞,血行不畅,故见青色。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多属阴寒内盛、疼痛剧烈,可见于寒盛所致的骤起脘腹疼痛患者,如寒滞肝脉等证。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多属心阳不振,心脉闭阻之象,可见于胸痹、真心痛等患者。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气、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者,多属肝郁脾虚、血瘀水停,可见于鼓胀,或胁下癥积的患者。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或欲作惊风之象,可见于高热抽搐患儿。

(2)赤色 主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之戴阳证。

患者面色红赤,多因热迫血行,面部脉络扩张充盈,血色上荣于面所致。其中满面通红、目赤,为实热证,因热性炎上,血行加速而充盈于面,可见于脏腑火热炽盛或外感邪热亢盛患者;午后两颧潮红,为虚热证,因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所致,可见于肺痨病等患者。

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时而颧赤泛红如妆、游移不定,为戴阳证,是因久病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浮越所致,属真寒假热之证,多见于久病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患者,为病情危重征象。

(3)黄色 主脾虚、湿证。

患者面色发黄,多由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不足,无以上荣于面所致;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以致脾土之色外现而见面黄。

面色黄而枯槁无光,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因脾胃虚衰,无以运化水谷精微,气血化生无源,机体失养所致。

面色黄而虚浮者,称为黄胖,属脾虚湿蕴,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所致。

面目一身俱黄者,称为黄疸。其中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称为阳黄,多由湿热蕴结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称为阴黄,多因寒湿困阻而成。

(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

虚证患者见面色白,是因气血亏虚,或失血、夺气,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寒证患者见面色白,是因寒凝气收,脉络收缩,血行迟滞;或阳气虚弱,推动无力,以致运行于面的血液减少,故亦见白色。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气血不足,或见于失血患者。

面色img白者,多属阳虚寒证;img白虚浮者,则多属阳虚水泛。

面色苍白伴大出血者,为脱血;面色苍白伴四肢厥冷、冷汗淋漓等,多属阳气暴脱之亡阳证。

(5)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疼痛。

肾属水,其色黑,故肾虚患者多面见黑色。肾阳虚衰,阴寒内盛,血失温养,或寒凝经脉,瘀阻不通则痛,或阳虚水饮内停,皆可导致脉络拘急,血行不畅,故寒证、痛证、血瘀、水饮患者皆可见面色黑。

面色黧黑晦暗,多属肾阳亏虚,为阳虚火衰,失于温煦,浊阴上泛所致。

面色黑而干焦,多属肾阴亏虚,为阴虚内热,虚火灼精所致。

面色紫暗黧黑,伴有肌肤甲错,多属瘀血,为瘀阻脉络,肌肤失养所致。

眼眶周围发黑,多属肾虚水饮内停,或寒湿带下。

(四)望色十法

望色十法,是根据面部皮肤色泽的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十类变化,以分析病变性质、部位及其转归的方法。望色十法见于清·汪宏《望诊遵经》,其根据《灵枢·五色》中“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归纳总结而成。

1.浮沉分表里 浮是面色浮显于皮肤之外,多主表证;沉是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多主里证。面色由浮转沉,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沉转浮,是病邪自里达表。

2.清浊审阴阳 清是面色清明,多主阳证;浊是面色浊暗,多主阴证。面色由清转浊,是病从阳转阴;由浊转清,是病由阴转阳。

3.微甚别虚实 微是面色浅淡,多主虚证;甚是面色深浓,多主实证。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而致实;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而转虚。

4.散抟辨新久 散是面色疏散,多主新病,或病邪将解;抟是面色壅滞聚结,多主久病,或病邪渐聚。面色由抟转散,是病虽久而邪将解;由散转抟,是病虽近而邪渐聚。

5.泽夭测成败 泽是面色润泽,主精气未衰,病轻易治;夭是面色枯槁,主精气已衰,病重难治。面色由泽转夭,是病趋危重;由夭转泽,是病情好转。

(五)望色的注意事项

1.排除非病理因素的影响 气候、昼夜、情绪、饮食等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气血运行而使面色发生相应的变化,故临床望色时应注意排除这些非病理因素对面色的影响,以免造成误诊。

(1)气候 如天热时面色可稍赤,因热则脉络扩张,气血易充盈于面;天寒时面色可稍白或稍青,因寒则脉络收缩,血行迟缓而运行于面减少。

(2)昼夜 昼则卫气行于表,故面色更显光华;夜则卫气循于内,故面色略为沉暗。

(3)情绪 例如,喜悦之时,神气外扬,可致面色稍赤;抑郁之时,肝气不舒,可致面色稍青;思虑之时,脾气结滞,可致面色稍黄。

(4)饮食 例如,饱食之后,胃气充盈,故面色稍红而光泽;过饥之时,胃气消减,故面色稍淡而少华;饮酒之后,脉络扩张,则易见面红目赤。

2.注意色与脉症互参分析 临床望面色,常须结合患者的脉象、症状等表现,全面分析判断。通常情况下,疾病所表现的色、脉、症大多是一致的,如发热患者,面见红赤,脉亦数而有力,伴见口干、尿黄、便秘等症,辨证当属实热证。但若患者虽面色红,脉却浮大而数、按之空虚无根,伴见发热反欲近衣被、口干反欲热饮等症,则属真寒假热证。因此,在诊病过程中,必须全面观察,综合分析,特别是在病情表现较复杂时,更需色、脉、症互参,方能做出准确诊断。

3.综合判断病色生克顺逆 前人根据五行理论,对病与色不相应时,提出按照五行生克关系以判断其顺逆,可作为临床诊病的参考。方法:若某脏患病,所见面色为其相生之色,则属顺证;若见相克之色,则属逆证。例如,脾病见面色赤,为顺证,其病较轻易治;脾病见面色青,为逆证,病多难治。必须指出,实际应用时不可过于机械,应当四诊合参,灵活运用。诚如《望诊遵经》所说:“倘色夭不泽,虽相生亦难调治;色泽不夭,虽相克亦可救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