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诊断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李灿东 方朝义主编
- 1906字
- 2023-08-24 15:16:08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象思维为特征,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采用直观比较的方法从总体上看待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构成了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时空统一的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因果联系,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和全身是统一的,机体的外部和内部是统一的。因此,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局部的表现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审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种疾病现象,在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思考,便可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在认识事物时,我们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外测内,观察事物表现的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改变看出反常的所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便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内
外,指因疾病而表现出的“症”,包括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状态和病理本质。由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故《灵枢·论疾诊尺》说“从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察其外部的征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化情况。
《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这说明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了解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认清内在的状态和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证候。《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二)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的、微小的变化,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局部的细微变化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这些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中医对脉、面、舌、耳等的诊察,都是这一原理的体现。
例如,《灵枢·五色》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而在其中头面、手足、脏腑、胸背等整个人体皆有相应的分属部位,称之为“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是察面部以知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
又如脉诊,《素问·五脏别论》便有“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说,《难经·一难》更强调“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并得到历代医家的认可。于是,详察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另外,诸如耳为宗脉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临床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有诊断全身疾病的意义。因而有人提出,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做脏腑的“缩影”。
(三)以常衡变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辨别、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意思就是通过对色、脉的诊察比较,来揣测推断正常与否。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才能知常达变。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用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原理。
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色泽的不同,脉象的虚、实、细、洪,都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做出的判别。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也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四)因发知受
“发”指人在疾病中出现的证候表现,“受”指感受的邪气和机体的反应状态。因发知受,是根据机体在疾病中所反应的证候特征,确定是寒是热,是风是湿,这种寒、热或风、湿,不是根据气候变化或气温、湿度高低做出判断。各种外来的邪气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邪正斗争的结果。邪气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对证候的辨别确定的,如天气突然变化,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感受外邪,是否感受外邪、感受何种邪气,主要是由机体的反应能力、反应状态决定的,必须通过人体表现的证候做出判断。正如清代钱潢《伤寒溯源集》言:“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
中医学这种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为“审症求因”。《伤寒论》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即通过审察临床所表现的证候推求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本质。这与西医学通过检测病原体而判断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在思维和诊断依据上有着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