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后世医药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发展,使之日趋完善。

一、含义

升降浮沉是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是药物作用的定向理论。一般而言,升,即上升提举,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敛藏,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内。升降浮沉分别表示药物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立的,而升与浮,沉与降,既有区别,又有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在实际应用中,升与浮,沉与降常并称。按阴阳属性区分,则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二、确定依据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一旦发生异常,就会表现出向上、向下、向内、向外等不同的病势趋向。中药的趋向性作用,主要以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理论和病势上下内外逆顺的理论为依据,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功能效应而概括出来的。大凡药物能针对病变部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发挥治疗作用者,其作用趋向多确定为升浮;凡药物能针对病变部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发挥治疗作用者,其作用趋向多确定为沉降。由于药物的作用具有多效应、多层次的特点,故有些药物具有二向性。如川芎上达颠顶,善治头痛;下行血海,长于调经。而有些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不明显,如消食药、外用药等。

一般而言,升浮药主上升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沉降药主下行向内,有潜阳、降逆、泻下、利水、收敛等功效。

三、临床意义

升降浮沉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临床用药,根据病势趋向,调节脏腑气机紊乱;或根据病变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总的应用原则是:逆其病势,顺其病位。

1.根据病势趋向不同,逆其病势选择用药 大凡病势下陷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势上逆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宜选用升麻、柴胡等升浮性质的药物以升阳举陷;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宜选用石决明、代赭石等沉降性质的药物以平降肝阳。目的在于遏制病势的逆转,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顺其病位选择用药 大凡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风寒表证,宜选用麻黄、紫苏叶等升浮性质的药物以发散风寒;胃肠积滞,大便秘结者,宜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性质的药物以泄热通便。目的在于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四、关联因素

升降浮沉是药物的固有属性,多与药物的气味、质地密切相关。

1.气味 《本草纲目》云:“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大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主升浮,如麻黄、升麻、黄芪等;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主沉降,如大黄、芒硝、乌梅等。

2.质地 《本草备要》云:“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大凡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主升浮,如紫苏叶、菊花、蝉蜕等;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的药物大多主沉降,如紫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

升降浮沉药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人为加以干预,改变药物作用的趋向,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诚如《本草纲目》所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1.炮制 《本草纲目》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说明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改变药物作用的趋向。一般而言,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炒则下行。如大黄苦寒沉降,泻下通便;通过酒炙,则性偏上行,长于清上焦火热。

2.配伍 一般而言,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即少数药物的作用趋向往往随多数药物而改变。此外,某些药还可引导其他药上行或下行,改变其作用趋向。如桔梗“为肺部引经,与甘草同为舟楫之剂,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本草经疏》)。故治疗胸膈以上的病证,多用桔梗载药上行。牛膝“能引诸药下行”(《本草衍义补遗》)。故治疗腰膝以下的病证,多用牛膝引药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