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周祯祥 唐德才主编
- 2245字
- 2023-08-04 18:07:09
第二节 五味
五味的起源多与烹调、饮食有关。自《神农本草经》提出了“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并将其作为药性标注以来,历代本草均遵循之,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逐步完善了中药五味理论。
一、含义
五味,是指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前人受五行学说影响,将淡附于甘、涩附于酸。尽管五味涉及七个方面的内容,但习惯上仍称五味而不称七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二、确定依据
1.口尝之味 最初,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即由人体味觉器官直接感知。如黄连味苦,乌梅味酸,生姜味辛,甘草味甘等,皆“入口则知其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随着实践中用药知识的不断积累,发现滋味与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不同的滋味具有不同的功能效应。如《素问·脏气法时论》将其概括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2.功能之味 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用药经验的逐渐积累,对药物功效的认识不断丰富,发现建立在真实滋味上的味效关系对很多药物的功效已难以阐释。如山楂味酸,却并无收敛固涩的功效。因此,就采用了以功效类推定味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抽象之味。如麻黄并无明显的辛味,因其具有较强的发散作用,故定为辛味;白芍并无甘味,因其具有补血之功,故定为甘味。由此可见,药物五味经历了“味(口尝之味)——功能——味(性能之味)”的认知过程。尤其是性能之味,已经脱离或部分脱离口尝直接感受之味,是药物实际效用的总结,对临床用药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
总之,五味既是药物滋味的真实反映,又是药物功能的高度概括,后者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临床意义
《药品化义》指出,“凡药品之功,专在于味。一味之中,又有数能”。五味是药物功效的重要标志,不同的药味代表不同的功效。
1.辛味 “能散、能行”。“散”即发散,主要用于表证。如生姜、薄荷发散表邪。“行”的含义有二:一是行气,主要用于气滞证。如木香、陈皮行气。二是行血,主要用于瘀血证。如川芎、红花行血。一般而言,解表药、行气药和活血化瘀药多具有辛味。
2.甘味 “能补、能和、能缓”。“补”即补虚,主要用于各种虚证。如黄芪补气、当归补血。“和”的含义有二:一是和中,调和药性,主要用于缓和某些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并顾护中焦。如大枣“调和百药能缓猛药健悍之性,使不伤脾胃”(《医学衷中参西录》)。二是调和药味,主要用于调整或矫正方中药物的滋味,便于服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指出,“百药气味不齐,而甘能调之”。“缓”即缓急止痛,主要用于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常用药物如甘草、白芍等。一般而言,补虚药多具甘味。
3.酸(涩)味 “能收、能涩”。即收敛固涩。主要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证。如五味子敛汗,乌梅敛肺止咳,肉豆蔻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赤石脂固崩止带等。一般而言,收涩药多具有酸味或涩味。
4.苦味 “能泄、能燥、能坚”。“泄”的含义有三:一是清泄,即清热泻火,主要用于火热病证。如栀子、知母清热泻火。二是降泄,即降逆。主要用于肺、胃气逆之证。如苦杏仁降肺气、半夏降胃气。三是通泄,即泻下通便。主要用于便秘。如大黄泻下攻积。“燥”即燥湿,根据其药性寒温之不同,又有苦温燥湿和苦寒燥湿之分。前者多用于寒湿证,如苍术苦温燥湿;后者多用于湿热证,如黄柏清热燥湿。“坚”即坚阴,又称泻火存阴。多指苦寒药物通过清热泻火作用,以利于阴液保存,治疗阴虚火旺证。如“黄柏能制膀胱命门阴中之火,知母能消肺金制肾水化源之火,去火可以保阴”(《本草正》)。一般而言,清热药、泻下药、止咳平喘药、降逆止呕药、燥湿药多具有苦味。
5.咸味 “能下、能软”。“下”即泻下,主要用于便秘。如芒硝泻下通便。“软”即软坚散结,主要用于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如海藻“专能消坚硬之病,盖咸能软坚也”(《本草新编》)。一般而言,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药物多属于咸味,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除芒硝等个别药物外)一般多属于苦味。
6.淡味 “能渗、能利”,即渗湿利水,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如“猪苓、茯苓、泽泻,三者皆淡渗之物,其用全在利水”(《本草思辨录》)。一般而言,利水渗湿药多具有淡味。
总之,五味是显示药物功能的主要药性。根据五味所代表的不同功能特点,为临床有针对性选药处方提供了重要依据。如外感表证、气滞证、血瘀证宜选用辛味药物,各种虚证宜选用甘味药物,体虚滑脱证宜选用酸味或涩味药物等,热证、湿证、便秘、气机上逆的病证宜选用苦味药物,痰核、瘿瘤、癥瘕痞块宜选用咸味药物,水肿、小便不利宜选用淡味药物等。
《本草经疏》指出,凡“物有味必有气”。气味是构成药物性能的重要元素,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药物气味相同,其功用相似。如麻黄、紫苏叶辛温,都能发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黄芩、黄连苦寒,皆可清热燥湿,用于湿热证。②药物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其功用同中有异。如生地黄与黄柏,同为气寒,均能清热。然生地黄味甘,黄柏味苦,前者偏于滋阴清热,后者长于清热燥湿。又如生姜与薄荷,同为辛味,均能发散。然生姜性温,薄荷性凉。前者以发散风寒为优,主治风寒表证;后者以疏散风热见长,主治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③药物气味不同,其功用有别。如大黄苦寒,功能泄热通便,主治热结便秘;黄芪甘温,功能补中益气,主治脾肺气虚证。④药物一气多味者,则功用广泛。如当归味甘、辛,性温,既能补血,又能行血,兼以祛寒,可用于血虚、血瘀、血寒所致的多种病证。因此,临床用药必须重视气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