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周祯祥 唐德才主编
- 3865字
- 2023-08-04 18:07:07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学与临床中药学相关概念
概念是理论思维的细胞,名词术语是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教材是名词术语的重要载体。因此,规范中药名词术语,《临床中药学》教材务必先行。
一、中药及其相关概念
(一)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的部分天然物质。
正确理解中药的概念,应该准确把握以下基本要素。
1.理论基础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表达方式和运用形式。中药必须赋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功效等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有内涵,并用以阐述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揭示中药的应用规律,指导中药的临床实践。这是中药有别于西药及天然药物的显著标志。
2.实践基础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历史悠久。相传“(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就是我国古代劳动者在与自然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认识药物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数千年来,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中药具有广泛的医疗作用,既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也可用于亚健康人群的康复和保健。
3.物质基础 中药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中药不仅具有天然产物的自然属性,更具中医所独有的特质。据调查,目前所知的中药资源仅12800余种。无以数计的天然产物尚待挖掘和整理,并逐步提升为中药。因此,中药仅仅是天然产物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中药与天然产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澄清。
1.中药就是中国所产的药物 中药的“中”不是一个“地域”概念。我国是世界上药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药主产于中国,但并非中国所独有。如乳香、没药、西洋参等就是国外生产的,也是常用的中药。即便是中国产的药物,若不赋予药性理论的内涵,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也不能称为中药。因此,药物是没有国界或地域之分的。中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必将造福于人类。
2.中药就是中医使用的药物 中药的“中”不是一个“使用者”概念。尤其在当代,由于中医和西医所掌握的医药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医使用西药或西医使用中药的现象极为普遍。中药的使用者是姓“中”或是姓“西”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使用者是否按中医药理论来指导用药。因此,不能简单以使用者的身份来判断其使用的药物是中药或是西药。
(二)中药材
中药材是指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采集后经洁净、干燥等简单处理,未经特殊的加工炮制,不能直接用于配方或制剂的原料药材。
(三)中药饮片
“饮片”一词始见于宋代。如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有“熟药圆散,生药饮片”的记载。所谓饮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指出: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饮片大多是单味药,也可以是复方,如神曲、六一散。饮片大多是固体状的,也可以是半流体或液体状的,如蜂蜜、竹沥。饮片大多是片状、块状、节段状、颗粒状的,也可以是粉末状的,如滑石粉。现代临床常用的还有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和中药超微饮片等。2015年2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首次明确将中药饮片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
(四)中成药
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中药方剂的基础上,按处方标准制成的一定剂型的现成中药,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中成药的出现较早,如《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可谓是最早总结的中成药的制剂理论。中成药是中药单方或复方使用的现成药剂,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制药工业的进步,以及中成药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中成药必将成为中药走向世界的先导。
(五)草药
“草药”之名使用较早。可见于梁代(约500年)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其载:“若筛散草药,用轻疏绢,于酒服则不泥。”对于草药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①指植物药。如清代吴敏树《杂说》云:“有号草药者,俗相传取诸草,名不在《本草经》者,以治疾,尤有奇效。”②泛指主流本草尚未记载,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机构和人员中应用不普遍,多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药物。总之,草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中草药
对“中草药”的认识,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①其是中药和草药的混称/合称。②其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在历版《中国药典》中,“中草药”之名始见于1977年版。该版将所收载的药品统称为“中草药”。在其后的历版《中国药典》中,“中草药”之名逐渐被淡化和边缘化,常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取而代之。如1985年版~2000年版《中国药典》称“药材”或“中药材”,2005年版和2010年版《中国药典》将其统一规范为“药材和饮片”。
随着中药名称术语的不断规范,草药和中草药之名逐渐被淡化,统称为中药。现代中药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其中,中药材是中药的原料药,中药饮片是可供直接使用的中药,中成药是现成制剂的中药。
二、中药学与临床中药学
(一)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一切与中药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中药学(代码为1008)归属于“医学(代码为10)”学科门类,与中医学(代码为1005)并列为“一级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相关学科渗透融合,促进了中药学科不断分化和发展。2012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中医药学科建设规划指导目录》明确中药学一级学科涵盖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药用矿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理学、临床中药学8个二级学科和3个三级学科。
(二)临床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012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中医药学科建设规划指导目录》明确将其划归为中药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
临床中药学具有学科与课程的双重属性。作为学科,它是中医学与中药学联系的纽带,是中医基础与临床贯通的桥梁,在中医学和中药学两大学科群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课程,它既是中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又是中药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附:药品、处方药、非处方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
1.药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处方药(PD)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潜在的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非处方药(OTC)具有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特点。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1996年)的规定,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OTC)。其中,甲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红色,乙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绿色。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4.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中药饮片部分)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是指保证职工临床治疗必需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给付范围内的药品。2009年1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包括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三个部分。中药饮片部分所列中药饮片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中药饮片,包括中药饮片127种及1个类别。其中,单方不予支付的有99种;单、复方均不予支付的有28种和1个类别。
(1)单味或复方均不予支付费用的中药饮片及药材 白糖参、朝鲜红参、玳瑁、冬虫夏草、蜂蜜、蛤蚧、狗宝、海龙、海马、红参、猴枣、琥珀、灵芝、羚羊角尖粉、鹿茸、马宝、玛瑙、牛黄、珊瑚、麝香、西红花、西洋参、血竭、燕窝、野山参、移山参、珍珠(粉)、紫河车,各种动物脏器(鸡内金除外)和胎、鞭、尾、筋、骨。
(2)单味使用不予支付费用的中药饮片及药材 阿胶、阿胶珠、八角茴香、白果、白芷、百合、鳖甲、鳖甲胶、薄荷、莱菔子、陈皮、赤小豆、川贝母、代代花、淡豆豉、淡竹叶、当归、党参、刀豆、丁香、榧子、佛手、茯苓、蝮蛇、甘草、高良姜、葛根、枸杞子、龟甲、龟甲胶、广藿香、何首乌、荷叶、黑芝麻、红花、胡椒、花椒、黄芥子、黄芪、火麻仁、核桃仁、胡桃仁、姜(生姜、干姜)、金钱白花蛇、金银花、橘红、菊花、菊苣、决明子、昆布、莲子、灵芝、芦荟、鹿角胶、绿豆、罗汉果、龙眼肉、马齿苋、麦芽、牡蛎、南瓜子、胖大海、蒲公英、蕲蛇、芡实、青果、全蝎、肉苁蓉、肉豆蔻、肉桂、山楂、桑椹、桑叶、沙棘、砂仁、山药、生晒参、石斛、酸枣仁、天麻、甜杏仁、乌梅、乌梢蛇、鲜白茅根、鲜芦根、香薷、香橼、小茴香、薤白、饴糖、益智、薏苡仁、罂粟壳、余甘子、鱼腥草、玉竹、郁李仁、枣(大枣、酸枣、黑枣)、栀子、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