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思乱想消除指南:用认知行为策略走出情绪困境
- (澳)萨拉·埃德尔曼
- 1410字
- 2023-05-19 18:39:58
序
人可以通过改变心态来改变生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
——美国作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你是否曾花费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苦苦思索某个问题,后来却意识到它其实并不重要?或者因为某个问题感到心烦意乱,于是去跟朋友谈心,结果他们提供了某些你从未想过的角度,让你感觉好多了?通过和朋友交谈,你发现了思考自己处境的另一种方式。而当你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你的感受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每天的经历都可以证明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的思考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感受。事情会出问题,人会利己,失望也时有发生。这些情况是否会让我们苦恼、有多苦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它们。有时候,即使情况没有那么糟糕,消极、自我挫败的思考方式也会让我们感到非常痛苦。我们或许会将自己的不快乐归咎于他人或生活中的烦心事,但实际上,是我们的信念造成了这种痛苦。
这其实是个好消息,因为我们虽然可能无法改变他人或我们生活的客观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对这些因素的看法。我们如果能学着以一种健康、均衡的方式思考,就可以不再庸人自扰。
换一种方式思考,感受就不同了。这个简明的概念便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CBT)的核心原则。认知行为疗法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应用于心理治疗和压力管理中(“认知”一词指的是思维过程。认知疗法就是帮助我们转变思维的治疗方法)。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行为疗法已经成为业内最普及的心理治疗形式,这是因为世界各地的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惊恐发作、睡眠问题、恐惧症、人际关系障碍、羞怯、进食障碍、愤怒、药物滥用、酗酒、性功能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慢性疼痛、健康问题、双相情感障碍和社交恐惧症。尽管治疗不同的心理问题时会用到认知行为疗法的不同部分,但治疗核心始终是改变认知和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被称作“活疗法”,因为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进化”。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对认知行为疗法现行的诊疗技术进行了评估,并将结果与候选对照组、其他心理疗法、虚假治疗和安慰剂治疗进行了比较。这些研究成果已在心理学期刊上接连发表,并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展示。通过这一过程,新疗法得以发展,早期疗法也得到了修正和改进。心理学家们因而得以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更新诊疗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虽然原本是用于治疗特定心理障碍的,但现在已经在希望减轻压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大众中得到了普及。它有助于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不管是小麻烦还是大挑战。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并不难掌握,因此非常适合作为自助工具使用。
近年来,基于正念(mindfulness)的诊疗方法被广泛用于心理治疗之中。正念源于古代佛教禅修,因马萨诸塞大学名誉医学教授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的大力推崇而在西方广受欢迎。目前,有大量检验正念对各种心理状况的影响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有新证据表明,正念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因此,本书增添了关于正念的章节。
本书介绍了如何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来应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压力事件。读者将学习识别自己固有的、会造成无谓忧虑的思维模式,并运用策略来修正这些模式。可利用的策略包括采取某些行动,以及反驳会引发不快的想法和观点。
本书属于自助类读物,但并不能代替心理治疗。如果读者有某种心理问题或障碍(如抑郁症、强迫症、进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请接受合格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治疗。本书有助于强化患者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接收到的信息,但不会针对某一障碍给出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