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差一点儿没结婚——语言的奥妙

有一个人说:“我差一点儿结婚了。”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还没结婚。但是如果他说:“我差一点儿没结婚。”这句话就费解了,因为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结婚了,二是没结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再比方说香港足球队与广东足球队对阵,香港队队员冲到广东队的球门前,广东队的后卫上来阻拦,香港队队员凌空就是一脚……这时,只听到电视评论员在说:“差一点儿没踢进!”那么请问,这个球到底踢进去了没有?回答可能有两种,关键是看说这句话的人是哪一方的球迷。如果是香港队球迷,那么,可以肯定球是已经踢进去了;如果是广东队球迷,那么,这个球肯定没有进去。

为什么同样一句话,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请比较下面两组实例:

六个例句的肯定式都表示否定意思,这没有什么疑问。问题在于否定式的语义可能有不同的理解。A例的“降级”、C例的“受伤”,以及E例的“打破杯子”,都是人们不希望的,而B例的“升级”、D例的“考上”,以及F例的“打破纪录”,都是人们向往、企求的。我们发现,凡是人们不希望的事情,用了“差一点儿没”,表示的意思跟肯定式一样,也是否定的;而凡是人们企望的事情,用了“差一点儿没”,则表示的是已经实现了的。所以A/C/E的否定式语义也是否定的,B/D/F的否定式却是肯定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差一点儿没结婚”,如果说话的人是父母包办婚姻,他根本就不愿意结婚的,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没结婚”;如果说话的人是自由恋爱,心甘情愿结婚却又碰上了某些挫折,那么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已经结婚了”。

汉语就是这么有趣:有时,肯定式和否定式所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有时,却又相反;有时,相同的形式,却又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例如:

(1)好漂亮=好不漂亮 (都是“漂亮”)

(2)好热闹=好不热闹 (都是“热闹”)

(3)好容易=好不容易 (都是“不容易”)

(4)小心=小心别 (都是“小心”)

(5)难免=难免不 (都是“难免”)

要把这里面的道理都搞清楚,没有相关的语言基础知识,显然是办不到的。可见,除了语言本身之外,有时说话人的心理趋势、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对语义的理解也是至关紧要的。如果我们稍微留心一下日常的语言交际现象,你就会发现很多非常有趣并值得深思的语法规律和倾向。比如说:

(1)我让你哭!让你哭!

(2)看把你说得!

例(1)明明是“让你哭”,可是实际上却是在警告,不许对方哭。例(2)表面上是个“把字句”,但是句子却表示一种埋怨、不满的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