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就湖湘学术文化的历史演进来看,实是经过周秦汉唐几千年的积蕴,从宋明开始不断发展,入清以来逐渐繁荣,最终在晚清至民国的百余年间走向鼎盛。究其原因,在于近代中国遭遇千古变局,学术文化领域发生空前激烈的中西、古今、新旧之争,西学东渐,新学竞爽,“美雨欧风渐,中文旧学衰”[96],以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为核心的旧学一落千丈,前途堪忧。然而,正当旧学不绝如缕之际,在一向不受重视的湖湘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饱学之士,他们前后踵继,在经学、史学、诸子、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版本、目录等领域勤奋耕耘,融贯旧学新知,取得超过前人的成绩,声震寰宇,使近代湘学得以雄视天下,甚至在国内学界一跃而占居鳌头。湘省这批各有专精极诣的学术大师与名家,和扭乾转坤的湘籍军政英雄豪杰一起,共同铸就了湖湘学术文化在近代百余年间的辉煌。


[1] 朱汉民《湘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4、28页。

[2] 民国时期专文探讨湘学的有李肖聃《最近湘学小史》(长沙《大公报》十周年纪念特刊,1925年)、陈鼎忠《论湘学》(《湖大期刊》第5期,1931年)、李肖聃《湘学新志》(《世界旬刊》第1、2、3期,1932年)及《近数十年湘学叙录》(长沙《大公报》二十周年纪念特刊,1935年)、黄光焘《湖南学派论略》(《国专月刊》第3卷第3号,1936年)、秦熏陶《湘学述要》(《湖南教育通讯》1946年第5、6期)、曹典球《我所知道的湘学及其未来》(长沙《中央日报》1946年双十节特刊)、贺学恒《湖南人文述略》(《读书通讯》第141期,1947年)等,专书有刘茂华《近代湘学概论》(1938年)、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1943年)、李肖聃《湘学略》(1946年)等,均未论及民国湖湘学术文化。张晶萍对清代至民国“湘学观”的建构与演变作了追踪,其中专门论及李肖聃、刘茂华、钱基博等研究湘学的成就,从中也可见民国湘学并未进入其视野,详参《近代“湘学观”的形成与嬗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

[3] 彭政枢《楚南经师记序》,《船山学报》第1卷第7期。

[4] 卞宝第等修《湖南通志》,清光绪十一年刻本。

[5] 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63页。

[6] 彭政枢《楚南经师记序》,《船山学报》第1卷第7期。

[7] 纪昀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第5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第24、26页。

[8] 纪昀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第3册,第231页。

[9] 纪昀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第10册,第264页。

[10] 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饮冰室文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76页。

[11]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38页。

[12] 参见肖永明主编《湖湘文化通史(近古卷)》,岳麓书社,2015年,第98—113页。

[13] 参见王兴国主编《湖湘文化通史(近代卷上)》,岳麓书社,2015年,第236—284页。

[14] 王先谦《葵园自定年谱》,梅季标点《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年,第796页。

[15] 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范文澜全集》第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16] 何键《影印光绪十一年重修湖南通志序》,《湖南通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卷首。

[17] 颜昌峣《礼运大义》,《船山学报》第14期。

[18] 李肖聃《劝学浅语之一》,《李肖聃集》,岳麓书社,2008年,第355页。

[19] 马宗霍《通经致用说》,《制言》第37、38期合刊。

[20] 陈天倪《六艺后论·开宗明义》,《尊闻室賸稿》上册,中华书局,1997年,第10页。

[21] 陈天倪《六艺后论·儒效引义》,《尊闻室賸稿》上册,第291—292页。

[22] 骆少宾讲、李昌瑛记《假借与形声》,《湖南大学季刊》第1卷第4期。

[23] 纪昀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第33册,第45—47页。

[24] 纪昀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第13册,第270页。

[25] 夏剑钦《明代湘人的三种音韵学著作》,《船山学刊》2012年第3期。

[26] 纪昀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第13册,第249页。

[27] 万里主编《湖湘文化大辞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52页。

[28] 夏剑钦《明代湘人的三种音韵学著作》,《船山学刊》2012年第3期。

[29]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第1061—1062页。

[30] 石广权《自叙》,《六书浅说》,商务印书馆,1929年,卷首第2页。

[31] 郭嵩焘《罗研生墓志铭》,《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第445页;杨树达《曾星笠传》,《积微居小学述林》卷七,中华书局,1983年新一版,第310页。

[32] 罗克进《湘潭罗府君行状》,罗汝怀《绿漪草堂文集》,光绪九年罗氏家刻本,卷首“行状”第5页。

[33] 李肖聃《说文系传引经考证序》,《李肖聃集》,第128页。

[34]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第109—110页。

[35] 石广权《自叙》,《六书浅说》,卷首第2页。

[36] 石广权《老学今诠·老学发凡》,苍石山房刻板,长沙罗博文堂1932年承印,第5页。

[37] 尹桐阳《老子玄诂附韵学叙》,《老子玄诂附韵学》,长沙大成丰印刷局,1937年代印,卷首第2页。

[38] 尹桐阳之子尹诗雅在《老子玄诂附韵学》卷末附记,《老子玄诂附韵学》下篇,第19页。

[39] 尹桐阳《合音例证叙》,《合音例证》,北平民国大学印刷部,1927年,卷首第1页。

[40] 辛德勇《在书市的最后一个秋日里》,《蒐书记》,九州出版社,2017年,第26页。

[41] 刘若云《老子玄诂跋》,尹桐阳《老子玄诂附韵学》,卷末第1页。

[42] 张舜徽《忆往编·湘贤亲炙录》,《旧学辑存》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42页。

[43] 郭复初《小学初告序》,孙文昱《小学初告》,湘潭孙氏家塾1926年刻本,卷首第2页。

[44] 孙文昱《小学初告》卷六,第7页。

[45] 张舜徽《忆往编·湘贤亲炙录》,《旧学辑存》下册,第1143页。

[46] 胡棣华《文字源流》,湖南官书报局,1913年,第1页。

[47] 石广权《自叙》,《六书浅说》,卷首第2、3页。

[48] 石广权《文字谈几条发刊的意见》,《六书浅说》,卷末第1、4页。

[49] 马宗霍《音韵学通论》卷三,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4页。

[50]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第1289页。

[51] 马宗霍《音韵学通论》卷三,第5页。

[5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第1269页。

[53] 顾炎武《富平李君墓志铭》,华忱之校注《顾亭林文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0页。

[54] 刘鼒和《商君书斠诠序》,《商君书斠诠》,长沙宏文图书社,1915年,卷首第1页。

[55] 李肖聃《王启湘〈商君书发微〉序》,《李肖聃集》,第139—140页。

[56] 尹桐阳《老子玄诂附韵学叙》,《老子玄诂附韵学》,卷首第2页。

[57] 易白沙《述墨》,《新青年》第1卷第2号。

[58] 颜昌峣《管子校释序》,《船山学报》壬申年第1册。

[59] 李肖聃《颜息盦〈管子校释〉跋》,《李肖聃集》,第276页。

[60] 尹桐阳《老子玄诂附韵学叙》,《老子玄诂附韵学》,卷首第2—3页。

[61] 胡适《先秦名学史导论》,《胡适文集》第6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62] 颜昌峣《管子校释序》,《船山学报》壬申年第1册。

[63] 李肖聃《谭氏墨学叙》,《李肖聃集》,第306页。

[64] 颜昌峣《例言》,《管子校释》,岳麓书社,1996年,第4—5页。

[65] 李肖聃《湘学略·葵园学略》,《李肖聃集》,第96页。

[66] 王啸苏《叶郋园先生遗书序》,王逸明主编《叶德辉集》第一册,学苑出版社,2007年,卷首第21页。

[67] 卞宝第等修《湖南通志》卷二百五十《艺文志·史部·目录类》,清光绪十一年长沙府学尊经阁刻本,第16—17页。

[68] 彭维新《历代著述人名书目序》,罗汝怀辑《湖南文征》卷六十《序》五,清同治十年刻本,第28—29页。

[69] 以上各家书目,详见郑伟章、姜亚沙《湖湘近现代文献家通考》,岳麓书社,2007年。

[70] 参见郑伟章、姜亚沙《湖湘近现代文献家通考》,第84页。

[71] 王闿运等纂《湘潭县志》卷八《列传》第三十三,清光绪十四年刻本,第138页。

[72] 叶德辉《郋园读书志》卷二,上海澹园1928年铅印本,第26—27页。

[73] 李希圣《雁影斋题跋自序》,《雁影斋题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15页。

[74] 袁宝璜《碧琳琅馆藏书目跋》,《寄蛣庐文集》下卷,吴门袁氏1936年仿宋聚珍版印,第10页。

[75] 李希圣《雁影斋题跋自序》,《雁影斋题跋》,第315页。

[76] 傅增湘《雁影斋题跋序》,《雁影斋题跋》,第314页。

[77] 叶启勋《拾经楼紬书录自序》,《拾经楼紬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页。

[78] 傅增湘《长沙叶氏紬书录序》,《拾经楼紬书录》,第3页。

[79] 傅增湘《长沙叶氏紬书录序》,《拾经楼紬书录》,第3页。

[80] 叶启发《华鄂堂读书小识序》,《华鄂堂读书小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69—170页。

[81] 曹典球《华鄂堂读书小识序》,《华鄂堂读书小识》,第168页。

[82] 叶启勋、叶启发的生卒年,据叶运奎《长沙叶氏后人考》,见王逸明编《叶德辉年谱》,学苑出版社,2012年,第489页。

[83] 张舜徽《八十自叙》,张君和选编《张舜徽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

[84] 张舜徽《八十自叙》,《张舜徽学术论著选》,第2页。

[85] 许崇熙《郋园先生墓志铭》,闵尔昌纂录《碑传集补》卷五十三,民国二十一年刊本,第39页。

[86] 叶德辉《郋园六十自叙》,王逸明主编《叶德辉集》第二册,第139页。

[87] 刘肇隅《郋园读书志序》,《郋园读书志》,卷首第1—2页。

[88] 刘肇隅《郋园读书志序》,《郋园读书志》,卷首第2页。

[89] 杨树达《郋园全书序》,《积微居诗文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3页。

[90] 叶德辉《观古堂藏书目》卷二《史部·叙例》,叶氏观古堂1916年排印本,第2—3页。

[91] 叶德辉《观古堂藏书目》卷三《子部·儒家类》,第3页。

[92] 刘肇隅《郋园四部书叙录》,王逸明主编《叶德辉集》第一册,卷首第8页。

[93] 叶启勋《郋园读书志跋》,《郋园读书志》,卷末第2页。

[94]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卷二十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77页。

[95] 张舜徽《忆往编·湘贤亲炙录》,《旧学辑存》下册,第1141页。

[96] 蒋德钧《公益图书寮》,《求实斋类稿续编》卷五,民国初年刻本,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