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要盲目加入“制造神童”的行列

“神童”是育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从三天掌握基因表达技术的昆明少年,到每天创作2000首诗的浙江女孩,“神童”一词持续拨弄着众多父母的心弦。“神童”带来的高曝光度和社会关注,使他们的发展前景远胜于寻常孩子,但父母盲目“制造神童”的背后是否真的百利而无一害?

天资聪颖的张世林在父母的辅导下轻松完成了小学三年级的学业。之后,父母经过与老师的协商,让他两连跳直接进入了初中。但新学科突增使他的成绩一落千丈,始终在及格线徘徊。为此,父母为他报了三个补习班。从此,他所有的周末、假期都在补课中度过。这让他对补习产生了抗拒,但遭到了父母的反对。直至高考结束,15岁的他成功被大学录取。

面对记者的提问,张世林的父亲颇为自豪地回答说:“他从小就喜欢挑战困难,对已经完全掌握的知识毫无兴趣,为了让他更好地学习,我们才选择让他跳级。”

但对于张世林而言,跳级给他带来的则是难言的漫长孤独。不断跳级意味着与同学相处的时间很短,根本没有时间去交朋友。而自己的不同,让自己收到的也都是同学异样的目光和不想靠近的疏离。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小学的一堂体育课,同学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只有自己独自站在一旁,无人理会,而这一幕在他的学生时代出现了很多次。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可以重新来过,他更愿意慢慢升学。

“神童”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天赋异禀,能在年龄尚幼时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值得父母庆幸的是,在人为干预之下,一些孩子也能够成为常人眼中的“神童”。但在荣耀的背后,这些被誉为“神童”的孩子同时也承受了与年纪不符的压力。如果“制造神童”成功,光环会掩盖孩子内心的伤痕。可一旦失败,给留下孩子的就只有在重压之下形成的自卑和怯懦,从而导致自我价值感缺失。

重要的是,“神童”仅仅是千万孩子中的特例。但在媒体的宣传之下,让很多父母误以为“神童”其实离自己很近,这使得很多父母盲目加入了“制造神童”的队伍。

“制造神童”观念的出现,究其根本,源自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所产生的焦虑情绪,一方面在于父母的炫耀心理,从根本上说是虚荣心;另一方面在于脱离原生阶层的强烈期盼。

先说炫耀心理,孩子是父母的骄傲,尤其是格外优秀的孩子。当“晒娃”“晒孩子”成为生活的常态,朋友圈的点赞和夸奖能够极大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同时,下意识的比较也会加剧父母的心理落差。为了使自豪感得以持续填补落差,父母只能不断提高孩子在周围人眼中的优秀程度。可以说,父母的这种炫耀的心理恰恰成了“制造神童”巨大的驱动力。

再来看脱离原生阶层的强烈期盼。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精英”的期盼,比如,常年打工或田间劳作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够闯出名堂,不要重复自己的老路,向着更高的社会阶层努力。但是,有些孩子天生在某些方面能力平庸,或者说无法适应这种教育模式。而父母超出实际的期盼,只会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直到孩子因为无法承受而崩溃。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神童”现象?

>>>警惕“神童”背后的利益收割链

客观地说,“神童”的出现并非偶然,基本上所有“制造神童”的信息都带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因此,父母应警惕所谓“神童”背后的利益收割链,除了急功近利的父母,还有追逐利益,贩卖各种焦虑的投机商人隐藏在暗处推波助澜。一些站在聚光灯下光鲜亮丽的“神童”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就像一种牟利的工具一般,在展现出“7岁背诵唐诗近千首”“12岁准备本硕连读”的才智后,紧接着背后的推手就将其教育孩子的理论高价售出,获得暴利。

常人视线中的“神童”,观其共性,不外乎背后始终站着一位又一位的“造神者”,而他们所求无非利益二字。如果父母盲目加入“制造神童”的行列,很可能会掉入投机者的陷阱,成为他们眼中的“韭菜”。对于父母来说,越是希望子女成才,就越要警惕被“神童”的表演蛊惑心智。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神童”不过只是在某一个方面天赋异禀,却并非自身的各项素质都远胜常人。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人一旦盲目或者过度追捧,就容易导致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难以自处。在“神童”光环的加持下,众人的保护、忍让都将使他们滋生出任性、自大的性格,当他们踏入社会的那一刻,失去光环的作用,身边的矛盾和冲突都将让他们难以适应心理的落差,这些所谓的“神童”反而会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难以很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