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生态管理时代的流程思维

席酉民

西浦大学执行校长、和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组织的基本要素是流程、关系和角色,其中流程是价值创造的根本,关系和角色是流程得以实现的保证。尽管在UACCSUACCS是Uncertainty(不确定性)、Ambiguity(模糊性)、Complexity(复杂性)、Changeability(多变性)、Scarcity(稀缺性)的首字母缩写,这个概念由席酉民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编者注时代,三者也越来越易变和柔性化,并推动了网络组织和生态管理的流行,但确保流程对准客户需求且得以有效实现,依然是组织价值创造的基础出自席酉民202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何为:一个“理性主义”践行者的人生告白》与《产业新生态》2022年第三期《数智时代产业家与生态红利创获》一文。

流程是一切管理的基石

多年前,《管理学家》杂志曾刊登了我与时任中国航空工业副总经理张新国先生的一段深度对话,主题是“流程是一切管理的基石”。在相对稳定和简单的环境下,绝大部分组织领导者都能清晰地勾勒出其组织体系,企业通过流程实现组织价值创造也相对容易。但随着环境日益UACCS化,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组织在不断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经过持续拓展、迭代和升级,边界日益模糊,运行中充满流程创新、关系柔性、角色多维,因而,日益立体网络化,管理趋向生态化,清晰规划和设计组织价值创造流程面临困难,甚至“组织里究竟是什么在创造价值”这个根本问题也越来越不清楚。因此,组织中的每个人可能都很忙碌,但其实是在做冗余的工作,只制造成本,而并未创造价值。那么,在数智时代,如何在网络中识别关键流程并围绕这一系统筹划价值网络,以防止缺乏价值创造的组织虚假“繁荣”,已成为当代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尽管组织形态不断演变,演化思维和生态思维持续升级,把握流程和驾驭价值网络日益困难,但实现客户价值的根本目标未变,以流程支撑这个目标的实现仍是管理的基石,我们只是需要利用数智时代的技术和逻辑,恰当地运用流程思维,持续创新和升级管理。

从流程管理到流程思维的创新

随着流程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和演进,很多组织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流程的逻辑、步骤、活动上,强调过程的刚性化和管控,从而导致了组织的僵化,甚至使流程成为官僚的代名词,使管理者失去了对流程本质思想的理解。

我很高兴地看到,葛新红女士和王玉荣女士在《流程思维》中,能追本溯源,从流程管理的核心思想出发,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基于对流程本质的思考,提炼出了一种流程思维。具体讲,这种流程思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客户价值创造为目标导向的过程协同

UACCS时代要求组织具有更好的柔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但传统的流程观多关注活动,导致在设计新的流程时,重视内部的审批和管控,而不能实现快速的协同响应。要跑赢数智时代,一定要以客户价值创造为主线,以终为始地将活动的价值链连接起来,所有人关注结果、对结果负责,从而最大可能地消除过程中所有冗余的环节,实现端到端全链条的最优化。换句话说,瞄准为客户创造价值应成为当代管理者的一种习惯或思维模式。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如何实现流程思维与演化思维、生态思维的自洽与融合。

2.流程管理的系统观和全局观

流程管理虽关注的是流程,但强调的是系统,即流程与战略、组织、运营等管理体系之间的适配和一致性关系。围绕企业使命,把各项业务活动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流程实现管理体系的融合和集成,进而形成一体化的行动指南,方可消除从战略到执行的鸿沟,提升组织的执行力。书中提到的企业“流程运营全景图”让人印象深刻,它如同一张作战地图,可以让管理者清楚地了解组织的整体作战系统及各系统之间的关联影响,让企业中的每个部门/岗位,都可以找到自己在整体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定位和归属,以避免出现舍本求末、为管理而管理的情况。需要深思的是,当企业不断接入产业系统,运营管理的复杂性、创新性和敏捷性日增,构建流程运营全景图时,该如何考虑流程的柔性和涌现性。

3.互联网时代的连接与开放式创新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带来的连接革命,组织的边界不断被打破,两位作者没有局限于单一组织内部的流程优化,而是从更广泛的端到端视角,提出从企业价值链到整个产业链生态的价值创造优化。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实现“更快速地感知、更高效地连接、更敏捷地响应”;通过连接进行价值链端到端的延伸,实现“端到端的边界越宽,整个链条能够带来的优化空间也就越大”的预设;通过打破组织边界,与客户和生态伙伴建立更多交互的流程,实现开放式创新……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流程思维的新变化。当然,我们也会心存疑惑:在动态连接的过程中,流程运营全景图应如何及时扩展和升级。

4.流程上的知识创新与迭代演化

屡见不鲜的管理疲劳和惰性会导致流程僵化或固化。如何避免此类现象出现,让组织创新发展?两位作者提出了流程与知识创新的融合。首先,通过减少流程上的刚性管控节点,增加更多的知识管理活动,从而在流程的节点活动上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其次,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流程上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复用,使组织成为一个知识可持续积累和不断赋能的平台;最后,作者还提出在流程创新中的规划与迭代演化,这也是我们和谐管理理论所追求的,即围绕和谐主题,利用优化设计的谐则与能动致变的和则互动耦合,提升组织的整体性、应变性以及对不确定因素的应对能力。但不可否认,这种设计优化与耦合极具挑战性。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如何实现流程思维与演化和生态思维的智慧耦合。

流程思维助力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的报告曾罗列未来需要的一些能力,其中获得大众普遍认可的比较重要的能力有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他人协同工作的能力、活动的沟通与管理能力、技术的使用与发展能力、核心文化能力等。在知识获取日益便捷的今天,传授知识以消除无知已不再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如何帮助人们正确选择和运用知识来有效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更为关键。从教育方面看,以兴趣驱动(Interest-driven)、研究导向(Research-led),并基于项目(Project)、问题(Problem)和产品(Product)的教育无疑有助于这些能力的有效提升,而流程思维可以是这些教育技术的具体抓手。

另外,作为未来教育的探索者和引领者,西浦大学于2016年提出了“融合式教育”(Syntegrative Education,SE)详细内容可见席酉民2020年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和谐心智:鲜为人知的西浦管理故事》一书。,即在进一步加强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将专业教育、行业教育、管理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精英人才。上海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MT)作为西浦大学融合式教育的创始机构之一,与西浦大学共建了产金融合学院,并成立了西利企源产教融合公司,将大量产业的前沿实践引入学校;与此同时,还帮学生走进企业实践,全面推动融合式教育的实践创新。两位作者基于多年的企业咨询实践和对流程领域的深入研究,打造了“流程思维与流程管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大一的流程思维课程,帮助学生搭建企业商业逻辑的认知框架;再通过大二深入企业的课题实践,帮学生梳理行业(企业)价值链构成,使他们具备结合实际场景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包含了两位作者在AMT多年管理咨询实践中对企业管理变革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洞察和理解、顾问式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参与西浦大学融合式教育的实践心得。其特色有二:一是多个领域的实践积累形成的融合创新成果,不仅适合企业管理者,也适合商科领域的学生和老师阅读;二是源于实践、反哺实践,针对每一个理论方法和实践工具,都配有具体的场景和案例来进一步阐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易于操作和学以致用。总之,本书为流程思维的掌握和践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