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更始

  • 锦唐梦
  • 陈叔挚
  • 2274字
  • 2023-01-03 00:01:06

所谓:天下事,无非是戏;世上人,何必认真。不是执棋者,注定是无法纵观全局的。

裴炎也好,武承嗣也罢,不过是被眼前的利弊一叶障目。皇帝与武后之间争斗,早就从孝仁皇帝l离世的那一刻便开始了。

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疯狂的扩充自己的势力。最明显的是宗族方面,武后在提拔武氏子弟的同时,李守义也忙着重用宗室,而这次召回的是获罪的三王之后。

李承乾之子-李象、李厥;李恪之子-李仁、李琨、李璄;李泰之子-李欣、李徽;及他们各自的子嗣。

人生不过百,世事沧桑巨变,他们这三支本该是离宣政殿那把椅子最近的,可都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与这把龙椅失之交臂。

要说心里没点疙瘩,那是假的!

可几十年的颠沛流离,让他们见够了世态炎凉,看淡了功名利禄,无非是镜花水月,一场梦罢了。

拿李象来说,连太宗都曾对长孙无忌等近臣说:纵承乾不肖,尚有长孙。也就是说,少年时期的李象,当年也是简在帝心的存在。

四十年的蹉跎岁月,让五十二岁的李象,华发丛生,额间、眼角布满了皱纹。再大的意难平,也都被岁月的磨灭了。

但有一点,他们都没想到,先帝竟然放弃了年长的皇子,将皇位直接传给了孙子。

像李象这一辈的人,都是在李治阴影下长大的,他们的九叔刚愎雄猜,一代雄主,实在想不通,先帝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到底是先帝老糊涂了,还是这位新帝足够优秀?

更让他们搞不清楚的是,这位新帝竟然传召他们入京,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是觉得他们这些叔伯、兄弟碍眼,想着学秦二世把他们都咔嚓了?

也不对啊!就算要弄死他们,也不至于千里迢迢的把他们召到长安来,就地赐死,岂不是更方便。

就在诸人面面相觑,一筹莫展之时,内侍总管吴毅从殿中出来,笑道:“诸位爷,请进吧,圣人在里面等着你们。”

一进宣政殿,便瞧见李守义与一位朱袍中年,带着一群刀笔吏,在一张硕大的沙盘上比划着。瞧见诸人进来,便让他们自行其事,然后径直走了过来。

“臣等参见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自陈名之后,李守义笑道:“好了,都平身吧!”,话间,还命吴毅给他们看座。

落座之后,场面一度陷入了尴尬,李守义在打量他们,他们也同样在打量这位少年天子,尤其李象这一辈的人,看的尤为仔细。

呵呵,“怎么,朕的脸上有花,还是失仪了?”

没有,没有,诸人是连连摆手。最年长的李象,起身答道:“回圣人,臣等都在感叹大唐如初生少年,圣人德配天位。”

摆了摆,李守义笑着回道:“大伯,你这是逗朕开心呢!”

“朕虽然生的晚,但也知道你们都是皇权争斗的牺牲品。传书诏你们进京,也是奉先帝的遗诏,与你们开释。”

“先帝说,他死了,不想把秘密带到陵寝里,更不想你们带着包袱,过完下半生。”

在李治的弥留之际,交待后事之余,还给李守义交待了一下,李家的家规。与宗正寺里的那些陈词滥调不同,这条家规是关于传位的。

残酷的皇位淘汰制,具体内容不必多言,李象他们都心知肚明,无非是兄弟手足相残,重复着玄武门的惨剧。胜利者,踏着兄弟的头颅和鲜血,坐上皇帝的宝座,君临天下。

可诸人不知道的是,这种皇室口口声声避讳的人伦惨剧,竟然是太宗一手纵容的。

李守义曾经问过先帝,太宗皇帝为什么设置了这么残酷的皇位淘汰,先帝说其实那是一种告慰。

有人会问,这么激烈的淘汰,怎么会是一种告慰呢!

是的,这是就是一种安慰,是太宗对高祖的告慰。因为高祖就是用养蛊的方式,培养太宗、建成他们这一辈人的。

国史里写的清楚,高祖曾与裴寂说,若李氏的家业只是个国公的话,倒不必担心,亦不必相争。可现在争的是一把,天下独一无二的椅子,至高无上的皇权。

又有隋二世而亡的例子摆在面前,高祖不得把心一横,在利用两派平衡朝堂的同时,坐视东宫与秦王府之争。

太宗通过玄武门上位,灭亡东突厥后,志得意满,自以为是真命天子,他当皇帝,乃天命所至。

建成元吉不过是他登基之路上的跳梁小丑,心里对高祖那点愧疚也被功名渐渐冲淡了,去大安宫的次数也少了许多。

可在高祖弥留之际,把这层窗户纸,跟太宗捅破了。太宗才知道,他的一切早就在高祖的默许之内,否则武德九年秦王府的那点人马,不会平安的穿过北苑,抵达玄武门。

高祖崩逝的次年,文德皇后也香消玉殒。太宗在伤心之余,也在担心自己的身体,毕竟过去打仗时,落下不少亏空,担心哪天无常索命,不能安排好后事,贻误家国。

所以,他也跟高祖一样,把目光瞄向了自己的儿子们。......,才有了贞观末期,残酷且激烈的争储之事,而这争储的风波甚至波及到了永徽一朝,李恪就是这么死的。

.......

轮到李仁,李守义诚恳道:“三伯,先帝说他当年是想保下你父亲的。可他当时,也是受制于人,没有办法。”

“先帝让朕,代他跟你们道个歉,希望你们不要恨他。”

这话一出,李仁、李琨、李璄齐齐的跪在地上,委屈的哽咽起来。是的,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父亲没有谋反,也有不少人为李恪喊冤。可涉及皇权,谁又能为他们的父亲正名呢!

李守义温声道:“朕即刻下旨,追加李恪为司空-太子太师,改以亲王之礼迁葬昭陵,将爵位、封地还给你们。”

“新朝新气象,朕替先帝与你们更始了。过去的事,就让它烟消云散,随风而去吧!”

“什么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在朕这统统不作数,你们不要有包袱。”

朝廷对李恪的平反,却好像更是为了衬托长孙无忌弄权。即便在显庆五年的恢复了他皇族的身份,也并未赦免他们兄弟。

父亲被赐死时身份是庶人,追赠后安葬之礼,也仅仅是国公规格。甚至将郁林郡王的爵位送给了李孝恭的孙子,三兄弟能不委屈吗?

要不是李守义登基,大赦天下,让他们摆脱了罪臣的身份,他们还不知道要在烟瘴之地待上多久呢!

终于,这次的平反朝廷不是嘴上说说,是真心实意的平反,他们的父亲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激动之下,三兄弟把头磕破了,齐声哽咽道:“谢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