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不走寻常路
——生命的另一种成长

如果说,教育有成功的标志,那么,在我看来,便是你有没有培养出你崇拜(此处崇拜之意为喜欢、欣赏和极度佩服的多重叠加)的学生。是的,你没看错,是崇拜。

我之所以愿意用“崇拜”一词,是因为我暂时抛离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仅从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角度而言。在这一点上,我是十分幸运和自豪的,我拥有了我“崇拜”的学生——张朔宁。因为我知道,我可能再也遇不到在小学就接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学生了,再也遇不到那么热爱哲学的学生了,再也遇不到那么热爱思考的学生了!

所以,读者们就很容易共情理解,今天我为张朔宁同学的书写处女序(这本书是朔宁的处女作,这篇序也是我的处女序),该是多么欢欣的一件事!

2022年3月,我收到朔宁同学的一段微信文字。

文字内容大概是:“老师,我将我在高中阶段的哲学思考写成了一本书,您有无兴趣读读,并为书写个序?”

当收到这条信息时,我的惊讶不亚于突闻外星人造访地球。我心中有无数个惊奇:一名尚未高中毕业的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中,竟然写出了一本书,而且还是一本纯哲学书,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然而,我很快又平静了下来,哦,对,这是张朔宁,是我眼中那个极有个性、极有思想张力、极爱阅读、极爱深思的张朔宁。在他身上,又有什么不可能呢?请原谅我的无知,我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成就在他身上达成的可能性为零。

所以,我作为他的老师,心里是特别乐意看到这本书的出版!

拿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我开始读了起来。读着读着,不知为何,我便开始回忆起了我们的初遇、初识、初知。

时空的轴线,把我带回了那个我们“相识”的难忘场景:记得那是2016年,我在办公室看书,突然一位同事找到我说:“余博士,我们班有个孩子写了一篇我看不懂的哲学作文,您帮我看看?谢谢。”于是,我到了同事的办公室,拿到了那篇文章并读了起来。

当我读完这篇关于康德思想的作文,我心里受到了“一万点伤害”和“无数次的灵魂暴击”:如此小的年龄(当时张朔宁应该是12岁,属小学六年级),竟然能把康德的哲学思想写入一篇文章。而我六年级在干什么?放牛?觅食?还是无魂游荡?到底是什么魔力和心智力量,让这个孩子竟然在小学就触及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带着这些惊奇和狂喜,我在同事的帮助下,找到了张朔宁:一个戴着黑框眼镜,高高的、瘦瘦的、说话声音低低的、头发略微有点弯曲的、低调内敛的斯文男孩!这个印象太符合人们心中的哲思范和哲学味了,果真,智慧是写在脸上的。而我说的第一句话则是:“张朔宁,到我的哲学社团来上课吧!”就这样,我把张朔宁收归“门下”。

后来,朔宁转学继续深造。在那之前,朔宁专程来看我,向我告别。在办公室,我们谈了1个多小时,从道路选择到人生理想,从宇宙星空到社会现实。

我们在校门口拍了一张特别的合影,很少发朋友圈的我竟也忍不住发了一条。就这样,我们暂时分开了。然而,亦师亦友的情谊并没有因为时空阻隔而淡化,我们之间依然密切联系:我们经常交流哲学文章,经常交流社会变化,经常交流人文思想,经常交流人生困惑……

记得有一年的春节,我邀请他到我家吃饭。我问他看了哪些书,有什么样的新思想和观点。经过交谈,我欣喜地发现,朔宁对哲学的热爱始终未变,实属难能可贵。他对哲学的思考更为深入和广阔。

这本书,就是他在高中学习期间哲学思考的呈现。这本书主要聚焦道德哲学和知识哲学的图谱展开,延展到科学哲学,从柏拉图到桑德尔,从亚里士多德到波普,从康德到皮尔士,呈现出了朔宁的哲学追求。我们可以看到,青年朔宁在努力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哲学之路。或许书中的某些观点可能青涩和偏颇,但我们大可不必求全责备。

出于教育工作者的本能,我也将朔宁作为研究个体生命成长的极佳样本。我经常在想:是什么造就了张朔宁?其成长经历背后,又能给我的教育研究一些什么样的启思?

无疑,除了他身上些许自然溢出的哲学禀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教育:来自社会的多元宽松环境,来自家庭父母的大力支持,来自学校教师的无比信任。如果没有宽松的环境、民主的教育、信任的支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张朔宁。

虽然时代在迅猛前进,但教育的信条却相对简单:信任、宽松和民主,发现、引导和支持。然而,就是这些看起来再也简单不过的教育信条,在教育实践中很难落到实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扪心自问:我们是在用正确的方式培养人才吗?我们又做到了什么程度?璞玉有没有可能在我手上蒙尘?

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不能没有思想者。青少年是社会未来之所在。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支持,更需要共情,更需要呵护。

我希望朔宁这本书的出版,为其哲学思索开启一个美好的开端,也是其思想河流之滥觞!

我希望朔宁未来朝着把思想写在星空之上的目标努力,不止步于当下,给我们再造一个新哲学。

忝以为序!!!

余国志博士
北京中学政治教师
于北京朝阳日新斋
202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