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屠户后生当大帅

黄巾军眼看打到洛阳了,灵帝慌了,吃喝玩乐、琴棋书画他都擅长,打仗他却不行,也没想过。

宦官也慌了神,别看他们权势很大,钩心斗角有一套,但他们这些人整天生活在深宫里,眼前就是那一亩三分地,头上只有巴掌大的一片天,缺乏见识,更没有真才实学,又天生胆小怕死,黄巾军一闹,他们被吓住了。三公九卿多是宦官的党羽,在激烈的官场斗争中能跻身上位,靠的不是能力,而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关键时刻大多也拿不出手。

灵帝召开御前会议,研究如何对付黄巾军。

参加这次会议的想必有很多人,灵帝的老师杨赐此时已改任太尉,司徒是陈耽,司空是张济,作为三公他们应该都在场,其他还应该有袁隗、刘焉等朝廷的大官们甚至赵忠、张让等宦官,至于曹操,由于品秩还比较低,参加这次会议的可能性不大。

开会的人很多,但除了会议主持人灵帝外,史书只记下了一个与会者的名字,他叫皇甫嵩。

皇甫嵩字义真,凉州刺史部安定郡人,名将皇甫规的侄子。皇甫规是“凉州三明”之一,一员宿将,在叔父的影响下皇甫嵩少年时既好诗书,也好弓马,是一个文武全才,目前担任北地郡太守,该郡属北部边境地区,郡太守除了管理政务还要配合正规军作战,有一定的军事经验。

皇甫嵩是来洛阳公干的,因为长期在边防作战,又是名将之后,所以被灵帝点名列席会议。会上,其他参会者都说不出所以然来,基本上都听皇甫嵩一个人阐述了。皇甫嵩根据他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应对方案,要点有好几条:

一是下诏各州郡组织地方武装,因地制宜,修筑防御工事,制造军器(修理攻守,简练器械),做好打大仗、打久战的准备;

二是加强洛阳周边的防御,确保首都万无一失,具体做法是利用洛阳特有的山川地利条件,在四周8个方向各构筑一个战略据点,形成八关,每关设一个都尉,负责军事,无论如何不能放黄巾军的一兵一卒进入八关之内;

三是组建讨伐兵团,对能抽调出来的朝廷中央军进行整合,南军远水解不了近渴,就从北军以及天子的御林军中抽调,同时临时组建其他队伍,用它们讨伐黄巾军发展势头最迅猛的冀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颍川郡等重点地区,其他地方先自行与黄巾军周旋;

四是为保证讨伐行动的顺利进行,鉴于朝廷财政已经面临破产的严峻形势,请灵帝把西园的钱拿出来,还有西园里的厩马,用来充实军力;

五是调动所有力量对付“蛾贼”,除了出钱组建队伍,还要广泛征召各种人才,现在有大批人才仍被禁锢着,没有政治权力,不能出来为朝廷效力,应当立即推行政治改革,解除禁锢,重新任用党人。

对于这些条件,有些是灵帝不情愿的,比如从西园里拿钱,那是他的小金库,他看得比命还重;再比如党锢,那是他亲自定的,现在要解除,等于打自己的脸。

但是没有别的办法,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光和七年(184)3月,讨伐黄巾军的兵团组建完成,灵帝让毫无带兵经验的何进来挂帅。

何进字遂高,荆州刺史部南阳郡人,出身屠户家庭。何进也是杨赐的学生,当年杨老师在华光殿给灵帝上课,一同听讲的还有他,算是灵帝的陪读。他还有一个身份,是灵帝的何皇后同父异母的哥哥,这是他当初能进入华光殿听课的原因。

自从妹妹进宫得宠,原来不名一文的何进也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先在禁卫军中担任了武官,后来下派到豫州刺史部颍川郡当太守。不久前因为妹妹被册立为皇后,何进改任河南尹。

河南尹的品秩只有二千石,大将军的地位比三公还高,品秩超过万石,屠户家出身的这个小子一步迈过了好几个台阶,迈进了帝国的核心权力层。

何进上任后,把指挥部设立在洛阳城内的都亭。

汉末三国出现了一大批都亭侯,亭侯以上的爵位一般都有对应食邑,按照这个原则都亭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是属于乡下面的行政建制。但是,都亭如果在洛阳,类似于洛阳的一个街道办事处或者居民委员会,那么它不可能是众多都亭侯的共有食邑。

其实,都亭也大量出现在洛阳以外的其他很多地方,看来都亭应该是城市里普遍都有的一个地方,亭的本意是驿舍,都亭或者是类似于政府开办的宾馆、招待所之类的地方。按这样的理解,何进的司令部应该临时设在朝廷开办的洛阳宾馆。讨伐兵团由3支人马组成,总兵力约5万人。灵帝下诏,任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由他们分别掌管这3支人马。

当时黄巾军的主力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张角的家乡冀州刺史部,另一个是何进刚刚卸了职的豫州刺史部颍川郡,卢植一路负责讨伐冀州刺史部的张角,皇甫嵩、朱儁两路人马负责讨伐豫州刺史部的黄巾军,重点是颍川郡。

读史书,最头疼的是地名和官名,古今差异太大。

官职名称中军职更麻烦,更为繁乱而缺少头绪,比如上面提到的大将军、中郎将,还有以后会大量涉及的各类将军、司马、校尉等,不弄清他们的含义从而建立起一个相对直观的认识,读史的乐趣至少减少了一半。

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呢?有,虽然不一定精确,但很实用。

现代军队编组的方法,由上到下通常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些常识会下军棋的小孩都懂。东汉军制里没有这些名目,但有类似的叫法,从上到下依次是军、营、部、曲、屯、队、什、伍。

东汉军制中最下面的伍,就是5人组成的战斗小组,是最基层的战斗单位,主官为伍长。

二五为一什,主官为什长。

二什为一队,主官为队率。

二队为一屯,主官为屯长。

五屯为一曲,主官为军侯。

二曲为一部,主官为司马。

司马是东汉军中重要的军职之一,许多名将军旅生涯起始阶段都担任过该职。算下来,一曲的人数是500人,一部的人数为1000人,与现在一个团的编制相近。所以,部的指挥官司马手下有1000人,可以看作团长,佐军司马相当于副团长,别部司马相当于独立团团长。司马往上,五部为一营,是5000人,主官为都尉或校尉,相当于旅长。二营为一军,人数为1万人,主官一般是各类将军,相当于军长,裨将、偏将相当于副军长。比如水淹七军,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一共淹了7个军,7万多人。

最常见的还有一个中郎将,具体统属不详,从史书记载的情况看都尉、校尉任中郎将算升迁,中郎将任偏将、裨将也算升迁,所以它应介于都尉、校尉和偏将、裨将之间,可以看作师长。

中郎将的属官里有一个军司马,和司马不是一回事,是军事长官的主要助手,相当于文职里的长史,即秘书长,军以下的单位通常不设参军,军司马或者干脆理解为参谋长。

这些还好说,因为相对比较固定,东汉军制里最复杂的是各种将军,名号多而泛滥。现在的部队都是以番号相区别,如第一军第10师、第105师第2团等。过去没有,打起来比较乱,为了区分就给它们起个名号,比如荡寇军、伏波军,其军长相应地就叫荡寇将军、伏波将军,这些被称为杂号将军。军以上现在称兵团、军区,东汉则由四方、四征、四镇等将军统率。

四方将军指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四征将军指征西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北将军。

四镇将军指镇西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北将军。

以上这12位将军相当于东、西、南、北各军区司令,这些军区司令不常设,也不全设,设不设、设多少根据需要来定。在地位上四方将军高于四征将军,四征将军高于四镇将军。同一个军区,设哪一种司令要看任职者的资历,不够四方将军的,先任命个四征、四镇将军。也有一种情况,同一个军区四方、四征、四镇将军中设了两位以上,那么地位最高的相当于司令,其他的受他节制,相当于第一副司令、第二副司令。这些军区司令再往上,依次是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到大将军,就到顶了。

皇帝是天子,主宰一切,但名义上他不兼武装部队的统帅,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大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相当于副总司令。大将军地位崇高,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地位与三公相当,车骑将军、卫将军的地位略低于三公,在朝廷的九卿之上。

这些高级军职也都不常设,不全设。如果不设大将军,骠骑将军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的代理总司令。如果大将军、骠骑将军都不设,车骑将军就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的代理总司令,依次类推。

之所以费劲梳理这些,是因为不弄清楚真不行。

经过以上梳理,现在对灵帝组建的这个讨伐兵团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讨伐兵团司令由大将军何进兼任,指挥部设在洛阳城内的都亭,兵团的主力是:

北中郎将卢植,进兵冀州刺史部;

左中郎将皇甫嵩,进兵豫州刺史部颍川郡;

右中郎将朱儁,进兵豫州刺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