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战略:人才战略规划、梯队、盘点及激活之道
- 何欣
- 7467字
- 2024-11-02 14:34:20
4B模型:人才供应链建设的四维渠道
关键词:能力的管道、偿付能力、人才培养的“三段”、看护成本
从目前企业人才供应的渠道来说,常规的人才供应链建设手段主要依靠外部招聘,但这些年的痛点越来越明显:人不好招、薪酬太高、忠诚度不够、流失率高,况且单纯以引进作为人才供给的渠道,很容易带来“水土不服”“文化稀释”等难题。一句话:仅靠招聘打造的企业人才供应链,是没有未来的。
人才供应链建设是一个多维度、结构化的工作。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如下三条建议:
➢建议1:不要仅考虑招聘这一条团队建设的途径,要多维度思考人才来源;
➢建议2:从投资角度,钱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但都能为我所用,人才也是;
➢建议3:要关注人才供应链建设过程中隐含的“魔鬼”——看护成本。
基于实践的应用,要想使人才供应链多维度、高效率、高品质、稳定性地打造,我提出人才供应链建设的4B模型(如表3-3所示)。
表3-3 人才供应链建设的4B模型
4B模型的四大工具,即“招培借留”。任何时候,我们看组织当中的人,其本质都是“能力的管道”,通过人本身的载体将能力输送给组织,为组织带来价值。其中,招聘(Buy)是购买能力的行为,主要从外部打造人才供给的管道;培养(Build)是打造能力的行为,主要从内部打造管道;借用(Borrow)是从内外部综合打造,但“有借必有还”,属于即时性打造的方式;保留(Hold Back)是一个重要的维稳手段,试想,组织一边在热火朝天地打造人才补充的管道,另一边却发现管道漏水了,这就会带来得不偿失的典型场景。很多企业一边“锣鼓喧天”地办员工入职,另一边“稀里哗啦”地办员工离职,这样的频繁变动,给组织带来的成本无疑是很高的。接下来我把这四个工具的关注点做一个整体分析。
先从招聘来说,它虽然看起来速度快,但主要关联企业的两大内在能力:薪酬的偿付能力与雇主品牌。很多企业进行薪酬的外部对标,希望找到一个行业合理的薪酬分位,这从理论角度来说可以给以薪酬吸引人才建立一个理论根基,但这里有个巨大的悖论:如果企业本身的偿付能力不够,即给不起钱,那么无论做任何的外部对标,都是没有意义的;而如果企业本身“不差钱”,无论其对不对标,都可以直接突破行业标准,超越性地吸引人才,达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目的。如果说,薪酬偿付能力是个硬性要素的话,那么雇主品牌就是软性要素。从雇主品牌上来说,很多企业本身薪酬不一定高,但胜在员工发展通道、企业文化、授权与信任等软性因素,依然能有不错的人才吸引力。有的企业薪酬高,但员工流动率也很高,极端的工作导向、杀伐决断的文化并不有助于留人,在“口口相传”之下,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也不见得高。随着职场年轻化的发展,大量年轻从业者追求的并不是简单的薪酬,反而对于企业是否有发展机会、是否能够对下一份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更为重视;而一些动辄杀伐决断的企业,即便提高了薪酬的偿付能力,反倒会给外部人才带来一种“有钱拿不一定有命花”的印象。因此,偿付能力与雇主品牌,一软一硬,两者都要做好,才能真实有效地做强企业在吸引外部人才角度的两个基本能力,为人才引进渠道的开拓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招聘有两个天生的短板。
第一,招聘是招不来忠诚度的。人才忠诚度的建设,需要在组织内部有效地磨合,需要培养以及时间的检验。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建设,核心就是对企业所塑造文化的忠诚度的建设。我们前面说过,忠诚度=情怀×制度,无论是情怀建设(团队建设、员工关怀、组织认可等),还是文化制度建设,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累积。在我看来,《基业长青》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告诉企业管理者文化对于塑造组织忠诚度的重要性,而文化的建设是长期的,文化对人的渗透在于日常。战国四公子手下的门客,各个身怀绝技,和雇主之间的忠诚度也很高,但这些都要靠人际磨合与时间沉淀。因此,组织内部由于一段时间进人太多而导致文化稀释、流动率高等现象,需要组织及时加强新人引导、文化融入方面的防控,不然很容易“管道两头通”,进人快、出人也快。这种“管道两头通”的情况,在企业内有两种现象。
现象A:“过水蟹”。企业本身看起来薪酬不低,“光环”也很强,但恰恰就是因为这两点,人才很容易进来“短期镀金”,既快速赚钱,又短期混个企业的名头,然后很快带着镀金之后的身段,去博取下一家更高的回报和起点。这就导致很多企业付出了较高的成本,依然没有什么人才的忠诚度可言。忠诚度是打造出来的,永远不是买出来的。你可以怎么买来,其他公司也可以怎么买走。
现象B:成为其他公司的人才基地。很多企业本身组织能力不错,标准建设也很强,但就是新人流动率高。组织内部缺乏对新人必要的引导、文化融入的机制,高管忙着做业务,也没时间去关注基层员工,导致很多一线人员在很短的时间里由于缺乏融入感而离开企业,将本企业强大的组织能力复制给了其他公司甚至竞争对手。这既和新人的忠诚度薄弱有关系,又和组织内部的激励与留人制度有关系。关于后者,我们会在“组织激活:七大引擎与留人的奥秘(激励与保留)”这一章里详细交流。
第二,你永远招不来一个老员工。有的企业管理者说,老员工走了无所谓,马上招一个就好。这一点对于替代性高的新人还算勉强说得通,但对于有经验的老员工而言,永远不可能实现。你可以招来一个专业能力和他差不多的,但新人对组织文化的了解、标准化打法的认知,则是全新的。所以,一方面要留住这些掌握了优秀经验、在组织工作时间长的老员工;另一方面要鼓励老员工在组织内部带人,并给予适度的激励。后者在“人才梯队:人才梯队建设的入库、在库与出库”一章里会详细交流。
再说说第二个工具——培养。很多企业之所以不重视梯队培养,有的甚至提出“只要能从市场上买到合适的人才,就不用培养人”之类的说法,是因为觉得培养太慢,要准备课程,要安排老师,要组织培训,要各部门通知人员,方方面面都损耗了组织大量的时间。这是对于培养动作的一个误判。实际上,按照时间的长短,组织中的人才培养有三段。
人才培养的一段——常态化培养。常态化培养对应的是纳入学习范围的全体员工。这一段比较常规,有四个步骤:学习、实践、转化、提升。以集中性的课堂培训为主要方式,学员先参加正式的学习,再进行行动学习、岗位实践等活动,通过活动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个人的能力,有了能力后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完善。常态化培养中的重要教学角色主要是内训师,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内训师队伍,以支撑常态化的知识及经验传承。
人才培养的二段——加速化培养。在上海和一家企业交流的时候,一位人力资源负责人问我:“何老师,我们公司的业务发展很快,行业变化也很迅速,常态化培养往往来不及。老板希望在半年内就能培养出一个分公司总经理,而且是越快越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种情况下,如果做常态化培养,学员们的能力参差不齐,显然是做不到加速的。我们需要反常规思考:如果将培养面缩小,打“局部战场”呢?
人力资源领域有一个经典的问句:如果你要培养两只动物上树的话,一只是松鼠,一只是猪,哪只动物更快一点呢?显然,松鼠具有上树的先发优势且具有潜力,可以更快学会并胜任;但猪除了学习必要的技能之外,还得先减肥才有学会的可能,这会消耗更长的时间。也就是说,要想做到“加速化培养”,选对人很重要,我们需要选出对应的后备人群当中最优秀的那几个人——他们具有加速的可能性(图3-2)。
图3-2 选对人才有加速的可能性
“选对人”之后,谁来带教,学员怎么成长呢?在有一年的论坛上,有人问某知名院校的校长:“既然你们学校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招一些社会渣滓过来,把他们培养成人才,这才能证明你们真的很牛;然后让那些‘状元’、优等生们去普通院校,因为他们本来就已经很优秀了。这样,我们社会的教育资源才达到了合理的分配。”不得不说,这位“挑战者”提的问题还是经过了一定思考的,也许当年没有考上这所院校是他心中最大的伤疤。校长应该怎么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校长说:“感谢您对我们学校的关注。我们作为一所世界优秀的高等学府,我们和所有‘985’‘211’,以及各类普通院校一样,都只有4年左右的时间来培养人才。如果我们敞开大门招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们可能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把他的基础提到中值以上,剩下的一点时间才有可能加速对他的培养,那么我们学校产出的就是普通人才。同时,环境是可以影响人的,去到普通院校的那批尖子生也很容易受到影响,而最终成为普通人才。那么中国的院校产出的都是普通人才,这样,国家是没有未来的。我们之所以要用最牛的学校配最顶尖的培养对象,再加上最牛的教授、最好的学习及研究环境,就是为了培养这个国家的精英人才,引领这个国家的未来——这就是‘国之重器’的作用。”
因此,要想真的做到“加速化培养”,这里有“四句箴言”:选最优秀的人,用最优秀的师傅,用耳濡目染的方法,培养为目标岗位。在组织当中选择那些后备人才中的“精英”或“头部力量”,在目标岗位当中选最优秀的人成为他们的师傅,通过在工作当中实际带教的方法(而不是天天坐在课堂里上课),迅速把他们培养为可以胜任目标岗位的人才。这样就需要把培训对象缩小,打“局部战场”,做“精英培养”。
人才培养的三段——极端加速法。很多公司都有这么一句话:“宁可人等项目,不能让项目等人。”人等项目,是公司战略投资上的问题,受市场、资金、投资策略等方面的影响;项目等人,则是组织能力本身不够造成的人才供应链的缺失。
经常有公司管理干部跟我探讨,在公司某个板块工作了一段时间,也得到了老板信任,但某天老板突然希望自己去管管整个部门或开展全新的业务,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不仅业务是新的、团队是新的,而且给自己的准备时间很短——可能半个月后就要赴任。如果拒绝,机会以后就不是自己的了;如果直接上,个人能力短板又很明显。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有人说,能不能跟老板说明一下,自己先去其他几个板块分别轮一下岗,如整个部门或公司有5个不同岗位,那么每个岗位轮1个月,这样做个半年左右等个人能力补齐了再上。这个观点属于典型的“木桶理论”的范畴:一个木桶的能力上限,是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很多人错误地将个人当作“木桶”,想将自己的能力“补全”,之后再迎接更新或更高一级的挑战。但现实是:一方面,各个领域都是有大咖的,都经过了长年的学习与实践,个人很难在那么短时间里通过简单地轮轮岗、看看书、上上课,就达到人家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水平;另一方面,一个组织的发展永远不可能等到人都准备好了才上,很多时候都是业务或组织结构突然发生了变化,公司、个人都没完全做好准备,在这个时候,盲目提出“补齐个人短板再上”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动辄就等个人准备好了再上,那么公司老板就很容易讲出那句话:业务发展太快,人才成长赶不上组织发展的速度。
因此,答案很简单——上了再说。但上了之后,如何面对个人能力不足的情况呢?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组织能力搭配法”:在个人能力不足的地方(短板)配上强人(长板),通过长短板搭配的方法,使组织这个“木桶”没有短板。换句话说:个人应该优先发挥长板,而团队不能有短板。如果遇到需要极端加速的情况,一个忠诚度高、综合能力不错的人,可以通过辅助角色(团队其他成员、师傅等),达到快速胜任的目的。《梯子定律》这本书告诉我们:人总会发展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段,这是组织发展给人带来的必然挑战。这时候怎么办呢?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扶上马、送一程”——潜力强的后备人才先上去,通过长短板搭配的方法做强组织的综合能力。读者朋友们里应该有很多当父母的吧?你想想,从你的小孩出生那天开始,你是否其实就是“不胜任”的父母?但你的周围有当过父母的人,他们总能跟你在经验、人手角度进行强弱搭配,让你能够有效地“软着陆”。很多组织、公司都会把忠诚度高、综合能力强的管理干部调配到不相关专业、部门或公司里去,结果很多人干得还不错。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这些人的适应能力强之外,组织能力的合理搭配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然,后备人才通过这种“极端加速法”上位之后,在不了解的专业上,除了进行短期长短板搭配之外,长期还是需要逐渐了解、掌握一些新专业知识的。这个时候就会用到另外一句话“学中干、干中学”:这位后备人才需要通过自己的下属、师傅或团队快速地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尊重专业人士、善于发问。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给专业人士发挥能力、建言献策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善于发问,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质疑的都提出来,也许一开始提的问题比较简单,但后面就有可能越来越复杂,假以时日,也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阅历。总之,这是需要后备人才上位之后边干边学的。
“极端加速法”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极致的手段,也很符合目前商业环境、组织业务变化的特征。敢用人、能用人、善用人,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进阶的必由之路。“野蛮生长”,也是一种生长的方法,只要路子对了,结果就是好的。
下面我把人才培养当中最重要的“三段法”的主要逻辑帮大家做一个整理(表3-4)。
表3-4 人才培养的“三段法”
关于人才的“借用”,属于即时性调整人员数量的方式,但功夫却在日常。外部借用主要涉及企业外部合作的人才代理机构、供应链的上下游,使用派驻、外包等方式来解决暂时性用工问题,同时也不改变内部人员编制。从内部借用来说,需要建立起内部人才交流机制,打破部门间、分公司间、子公司间人才流动的壁垒。这些年,很多公司在内部各业务单元、区域的人才交流,整合了内部人才资源,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率,打造了一个有效的内部人才市场。
根据不同企业内部的人才交流形式,我将其总结为“四种维度”“两个方向”,并将应用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表3-5),大家可以根据本企业实践,创造性地选择使用。
表3-5 企业内部人才交流常见方式
除此之外,“借用”的方法还是组织支撑新业务单元成长最快的方式。任何公司都会面临新业务单元快速成长的问题,新团队的摸索时间越长,所花费的学习成本越高。很多企业在新团队建立之后,希望通过简单的培训手段让大家快速了解企业文化、掌握标准化工作流程。实际上,在没有实践的基础上,这类培训式的活动最多只能解决两个问题:
➢问题A:初步了解企业LOGO,也就是大概知道企业是什么、干什么的;
➢问题B:缩短新人之间的情感尺度,或更进一步缩短新老员工之间的情感尺度。
而对于需要践行才能理解的文化、需要实操才能熟悉的标准化,简单的培训几乎无能为力。如果能够通过借用的方式,在关键岗位上安排几个老师傅,新老结合地运作,则新人的成长速度会快很多。通俗来说,新项目不应该都是新人操作,而应该“混编军团”式地操作。我将新项目快速成长的三个工具从实践角度做一下提炼:
➢1.混编军团(快):以轮岗、借调为主要方式,在业务发展初期在新单元关键岗位上安排成熟的老员工,新老混编、协同作战;
➢2.师带徒(中):设置新员工带岗人、专业岗位师傅、管理者导师;
➢3.复盘系统(慢):打造复盘系统,让老员工的经验可以脱离人的本体而存在,让新人快速学习。
最后,关于人才的“保留”,涉及“人才绑定”的策略、中长期的激励手段与情感留人,我们会专门拿出一章,在“组织激活:七大引擎与留人的奥秘(激励与保留)”里详细探讨。在这里,我们将“保留”开一个头,重点谈谈人才供应链建设过程中隐藏的“魔鬼”——看护成本。
看护成本是指组织用于吸引或留住人才的现金等价物,一个人越优秀,人才市场对他越透明,组织付出的看护成本就越高。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但我们回过头想想,蜀国作为一个建制齐全的国家,不可能没有“人事部长”这类职位,为什么要“董事长”刘备本人亲自去请呢?原因很简单,换个人请不来。对作为人才的诸葛亮来说,他的优秀到了一定档位,使得邀约他加入的条件也到了一定段位。我们在组织当中,千万别认为把“黄大仙”请来就完成任务了,一旦必要的看护成本没有付出,如人才得不到信任、必要的培训、发展机会等,依然有可能流失。
举个通俗的例子,我在会场里参加一个行业聚会,在我面前有一瓶被我喝掉了一半的水。假设我要离开这个房间10分钟,我要求对面一个朋友帮我把这半瓶水看住,不让别人喝掉,这位朋友会怎么回答?我想,大概率对方会觉得莫名其妙,并选择拒绝——除非我们是在沙漠里开会,或者我是某个大牌明星,不然这半瓶水是没有被看护的意义的:第一是不卫生,毕竟是被人喝过的水;第二是很易得,万一真的不慎被人喝掉,大不了这个朋友再帮我拿一瓶。那么,我们把这半瓶水比作人才,他会是什么人才呢?显然,应该是一种“高可被替代型人才”。
换个条件,这次留在房间的是我的一部正在充电的手机,那么这个看护要求就极有可能得到正常的、明确的回应。而“半瓶水”“手机”这两个东西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显然,就是价值的不同。如果我们把半瓶水比作“高可被替代型人才”,那么这部手机就是“低可被替代型人才”。人才的可替代性越低,价值就越高,对应组织要付出的看护成本就越高。
再往下延伸,如果我留在房间的是一个箱子,里面有100部iPhone手机,货值70万元,当我第三次请这位朋友看护的时候,他会怎么回答?我想首先他的压力会增加,如果不是关系特别好的话,他应该会拒绝。因为被看护物的价值已经高到了看护者本人难以承受的地步——任何一部手机的丢失,他都有可能要为此付出代价。因此,除非我再安排几个人一起看护,不然风险是很难消除的;而消除这个看护风险,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增加看护成本。当人才优秀到相对顶峰的高度,组织就需要付出超出一般优秀人才的看护成本——我们上面说到的刘备对诸葛亮,付出的就是超出一般的看护成本:当刘备亲自请来诸葛亮之后,明确表态让他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诸葛亮遇到任何组织内外的攻击时,刘备总是先表态力挺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前,也明确表态如果自己的儿子不行,他的位置就会直接留给诸葛亮。
显然,组织找到的人才越优秀,看护成本就越高,这是管理者保留人才的必要意识。如果组织自身没有实力付出看护成本,就很难有效留住人才。因此,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只是第一步,根据人才的可替代性付出对应的看护成本,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如果说人才引进前工作的重点在于合理的规划以及引进渠道的开拓,那么引进之后的重点就是看护成本的付出。
从流动性来说,人才来到公司之后,一旦培养、发展、激励等部分没有付出相应的看护成本,引发人才流失以后,看护成本会重新转移到招聘端——因为组织还需要补充下一个人才。总的来说,看护成本是流动在人才供应链当中的一个隐藏的“魔鬼”,组织如果在哪里忽视了它的存在,它就会在前面不远的地方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