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特有的蚕丝

蚕丝,又称天然丝,是蚕结茧时分泌的丝液凝固而成的长纤维,这应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天然蛋白质纤维之一。以蚕丝织成的织物轻薄舒适,有光泽,吸湿透气,故而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蚕丝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并且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唯一种植桑树,并懂得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素有“东方丝国”之美誉。

一、蚕丝起源

在中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蚕丝的记载。如《礼记·月令》《诗经·郑风·将仲子》等对“树桑”的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发明养蚕历史之久远和蚕丝业发达之程度。

中国神话传说中将嫘祖视为养蚕缫丝的创始者。嫘祖是黄帝的元妃,或许是人们认为黄帝发明了造车造船,那么他的妻子应是最早的养蚕倡导者。

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蚕、帛、丝等字。商周时期,采桑养蚕纺织已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每年春耕时节,国王、王后要亲自扶犁和养蚕,以动员天下男子耕种和女子养蚕纺织。当年的上等桑蚕纺织品为贵族阶层所用,而一般的丝织品民间也广泛使用。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验证了中国蚕丝业的起源之早。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半个长1.36厘米、宽约1厘米的经人工割裂的蚕茧,从形状看可能是人们在取丝时食蛹而有意切开的。这为5600—6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即开始训蚕提供了实证。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陶纺轮、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石纺轮、山东城子崖出土的纺织用骨梭和陶纺轮等,都足以说明原始社会晚期,纺织缝纫已有显著进步。1958年浙江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掘一批盛在竹筐中的丝织品,表明已很光洁、精致,包括绢、片、丝线和丝带等。经鉴定,原料是家蚕丝,绢片为平纹组织,时间约为公元前2750年,是迄今为止南方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1984年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公元前3500年的丝麻织物,也为早期实物例证。

河南辉县和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时期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上描绘了当时人们采桑劳作的真实情景。(见图1)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正是蚕丝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浙江余姚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时期的蚕纹象牙饰品的出土更说明养蚕历史的久远。1959年,江苏吴江梅堰遗址出土的黑陶上,刻有蚕纹,描绘具体真实,反映出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蚕形的熟悉程度。

图1 四川成都出土《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纹壶》图案局部

从以上出土文物和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参考神话传说,可见中国的桑蚕资源丰富,桑蚕业起源至少要追溯到7000年以前。

二、古蚕丝生成机制

蚕丝生产有其独特的生成机制,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兴起和发展。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处于气候温和的中纬度、暖温带地区,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阳光和雨水充足,温度和湿度分配良好,并且有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地势和地貌特征,为农业文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桑蚕业兴盛的区域。中国境内不同的地域,也形成了不同的养蚕区域,如北方干旱蚕区、长江流域蚕区、南方中部山地丘陵红壤蚕区、华南平原丘陵蚕区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蚕丝生产经历了利用自然资源到蚕的家养阶段的演变。

桑树的种植在中国最早的农书《氾胜之书》曾有记载:“种桑法:五月取椹著水中,即以手渍之,以水洗取子,阴干。治肥田十亩,荒田久不耕者尤善,好耕治之。每亩以黍、椹子各三升合种之。黍、桑当俱生。锄之,桑令稀疏调适。黍熟,获之。桑生正与黍高平,因以利镰摩地刈之,曝令燥。后有风调,放火烧之。桑至春生,一亩食三箔蚕。”6《齐民要术·种桑柘篇》记载了五种桑树品名和两种桑苗繁育的压条法和播种培育实生苗法,详细介绍如何修剪桑树和收获桑叶。

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天蚕、木薯蚕、樟蚕、栗蚕等。桑蚕是由野生蚕驯化而来。最初的丝源,完全来自野生蚕。随着丝绸制作的发展,需求量不断扩大,于是开始驯养野生蚕,从而出现了家蚕。

西周时期,基本上已有养蚕、选茧、剥茧、缫丝等工序。据《周礼》记载,春天为缫丝帛季节,夏秋为染色季节。抽出茧丝,借由丝胶黏合而成丝条,称为蚕丝。在中国使用最多的是桑蚕丝,其次是柞蚕丝。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先缫丝后染色的方法。

蚕丝有光泽、触摸柔软、容易上色等优点,是高级织物的好质材。千百年来,织工们不断改进织机和织法,使得蚕丝织物愈加华丽美观。

三、中国特色蚕丝制品的发展

《诗经》《仪礼》等书多处提到蚕、桑、蚕丝、丝织品等,丝绸已成为当时统治阶层的主要衣料来源。战国蚕丝业继商周之后,有了显著发展,产地普遍且品种繁多,尤其注重染色和纹饰的艺术效果。当时山东一带的“齐纨鲁缟”曾赢得“冠带衣履天下”的盛名。

秦代丝织品大多为平纹织法,但质地细腻,为汉代丝织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汉代,织绣的品种和质量都有很大发展,官营手工业中,丝织业占据重要位置,汉代少府属管的东织室、西织室就专门负责生产高级的缯帛文绣以供皇室使用。此时是中国织绣史的重要时期,确立了中国丝织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丝织品,是西汉织绣水平的代表作。墓中出土了百余件丝质衣被、鞋袜、手套、整幅或半幅的丝帛及各种杂用织物。这些丝织物色彩斑斓,纹样丰富,技法多样。仅凭视觉能够识别的颜色就有近20种,如朱红、深红、绛紫、墨绿、棕、黄、青、褐、灰、白、黑等。纹饰的加工技法有织花、绣花、泥金银印花、印花敷彩等。花纹图案除了传统的菱形外,还有各种变形动物、云纹、卷草纹、点、线等几何图案。技法从缫丝、捻丝、纺线,到织、印、染、绣,以及相应的设备、材料,每个环节都更加专业化。

该墓出土的素纱襌衣,面料为素纱,丝缕极为精细,衣长160厘米,袖筒长195厘米,重仅48克,较之现代的真丝织物还要轻许多,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代表了西汉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融合,丝织品在民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1964年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前凉末年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双织出“富且昌宜侯王天命延长”铭的织成履。它用褐红、白、黑、蓝、黄、土黄、金黄、绿八种丝线织成,出土时色泽如新。

隋朝时期,官办作坊成为丝织品的主要生产部门。农村的庄园和城市里的专业作坊以及家庭副业等遍布全国,产量和质量均为前代所不敢想象。隋王朝丝织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相传隋炀帝去江南游玩,他命令嫔妃着绫罗绸缎,随行船只头尾相接200余里。大船纤绳均为丝绸所制,连船帆亦用彩锦制作,两岸树木以绿丝带饰其柳,以彩丝绸扎其花,可见隋朝丝绸产量惊人。

唐代的丝织业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产地遍及全国,而且质量上乘。这一时期织绣品大量用金,在绫罗上用金银两色线刺绣或以金银色描花,是当时流行的装饰手法。撮金线、压金片的技术已相当高,铺绒绣技法也已能表现颜色的退晕和晕染的敷彩效果。此时的捻金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

宋代,中国丝织业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北宋屡屡向辽王朝妥协纳贡,南宋时在沿海广开对外贸易,需要大量丝绸,促进了宋代丝织业的发展。北宋在开封、洛阳、益州、梓州和湖州等地设有大规模丝织作坊;南宋以苏州、杭州和成都三大锦院最为著名,院内各有织机数百台,工匠数千人,花色品种非常丰富,仅彩锦一类,北宋就有40多种,到南宋已达百余种。此时还出现了在缎面上再织花的织锦缎,在罗纹丝绸上再织花的名贵品种有孔雀罗、瓜子罗、菊花罗、春满园罗等。宋代的缂丝技术已能够“随心所欲,作花鸟禽兽状”,把丝织品原来无法表现的绘画艺术巧妙地在织物上体现出来。

1988年5月在黑龙江阿城巨源金代齐国王墓中,发掘大量女真人丝织品服饰。丝织品中有绢、绫、罗、绸、纱、锦等;图案主要为夔龙、鸾凤、飞鸟、云鹤、如意云、团花、忍冬、梅花、菊花等;技法有织金、印金、描金等。所出土服饰具有北方民族特点,是女真族的丝织服饰精品。

元代崇尚加金织物,除沿袭金人风俗外,与上层社会占有大量黄金有关。一种用金线与其他丝线一起织锦的加金织物“纳石失”在元代大量生产。据《元史·镇海传》记,元代在弘州设纳石失(即织金锦)局,从西域迁入金绮丝工300余户,由镇海掌管。《马可·波罗游记》也曾记述,元代的几个大城市中都有大量的织金锦生产作坊,《元典章》中还专门记录了丝织物的具体花纹名目。

有着悠久历史的丝织业,到明清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官营织局建立很多,民营作坊亦遍地皆是。明初苏州一处专为宫廷织造御用丝织品的工场就有织机170多张。清道光时,南京一地仅缎机一种就有5万多张,可见当时生产规模之大。

四、亚欧丝绸之路及其影响

提到蚕丝,便不得不说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汉代丝织品种类多,产量大,为国际交往中重要的交流物。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大月氏国,从而得以与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一些国家建立联系,开辟了一条沟通中原与中亚、西亚文化、经济的大道。虽说这是一条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通道,但因当年往返商队主要经营丝绸,而丝绸又由此引起西亚、南亚以及欧洲人的浓厚兴趣,故得名“丝绸之路”。通过丝绸的传播,中西方建立了一条沟通和交流的道路,从而打开了通向彼此的大门。自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大量精美的丝绸远销中亚、欧洲,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养蚕制丝技术和蚕种被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各国,以丝绸为代表的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逐步展开。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洛阳,经甘肃、新疆,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到达中亚、西亚、欧洲,并连接地中海各国。在张骞到达西域后,还发现巴蜀地区经缅甸、印度而传播到西域大夏国的丝绸,可见南方亦有一条早已存在的丝绸之路。除陆上丝绸之路外,亦有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绸之路亦有三条路线,分别从中国沿海港口东至朝鲜、日本,西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南至东南亚诸国。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中国与印度、斯里兰卡、中东、非洲、欧洲之间的交流与贸易迅速发展。西方商人和旅行家逐渐改为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由于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陆上丝绸之路呈时盛时衰之势,但海上丝路并没有完全取代陆路,陆上丝绸之路一直作为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而存在。

在西方,中国被称为丝国。古罗马时,丝绸成为人们狂热追求的对象,蚕丝曾与黄金等价,可见当时丝绸之金贵。这也造成了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以至于元老院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着丝衣。丝绸的大量流入,促进了罗马丝绸市场的形成,从事丝绸交易的商人越来越多,罗马还出现了专销中国丝绸的市场。罗马的黄金、玻璃、珊瑚、珍珠、亚麻、羊毛织品,甚至有一技之长的奴隶也被输入中国,只是相对丝绸来说规模不算大。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还运到马来西亚、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等国,换来异国珍宝和奇石怪物等贵重物品。

唐代建立了稳定而有效的统治秩序,控制着丝绸之路上西域和中亚一些地区,使得丝绸之路更为畅通。中国大量先进技术传播到其他国家,并广收博纳他国文化。

印度是丝绸之路东段上的重要国家,印度史诗中有对中国蚕丝的记载,并且梵文中与“丝”相关的字,皆以Cina为组成部分,可见中国蚕丝对印度影响之大。印度最有特色的国服纱丽,为丝绸制成专供贵族和贵妇人穿用,可见中国丝绸之金贵。

受到丝绸之路巨大影响的国家还有日本。日本宫廷冠服和朝服制度,是模仿隋代的服饰制度。日本和服的形成,受中国唐代服装影响很大,吸收了唐装的精华,贵妇所穿和服,均由丝绸制成。此外,与和服配用的锦袜、木屐,也与中国的影响有关。日本最大的宗教——佛教,即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走了很多西域文物到日本奈良。奈良正仓院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路终点。日本蚕丝业教科书中记载有江苏、浙江一带丝织工人将丝织技术带入日本的故事。

越南在服饰上,特别是古代宫廷服饰、皇帝朝臣的朝服,几乎照搬汉代宫廷服装,最具传统的民族服饰奥黛也多为丝绸制作,最初的样式也是借鉴了汉服的特点并融合越南民族特色。

朝鲜文化是世界上移植和融合中华文化规模最大、受影响最深远的文化。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置郡县,任命汉人为四郡及各县的官吏,持续四个世纪之久。朝鲜的民族服装不仅从纺织面料本身,同时也从款式上继承了汉代服饰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