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重奏音乐

十七世纪上半叶的巴黎,在法国王室宫廷和宫廷以外范围的巴黎其他城市有三种器乐重奏类型。在宫廷芭蕾、其他音乐盛典和普通舞会中上演的重奏团被称为“国王的二十四把提琴乐队”[Vingt-quatre Violons du Roi],或者简称“大乐队”[Grande Bande]。根据之前的记载,这种乐队表演的是五声部记谱:(1)六把小提琴;(2)四把中提琴;(3)四把中提琴;(4)四把中提琴;(5)六把低音提琴(大形制大提琴)。十七世纪上半叶这种重奏乐队的音乐曲目似乎仅仅限于舞曲。这时期在意大利流行的两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伴奏的奏鸣曲和坎佐纳显然在法国没有出现。

室内乐队的管理是与大乐队分开的:其中包括若干独唱歌手、琉特琴手、键盘手、独奏木管号手和一个维奥尔琴重奏组。歌手、琉特琴手和键盘手的演奏曲目已经讨论过了。而典型的维奥尔琴重奏组是由三到六件三种形制的维奥尔琴组成(见图5-11)。图5-6中也有一件低音维奥尔琴。这一时期法国维奥尔琴音乐的特征性音乐类型是带有模仿和对位织体的无通奏低音伴奏的重奏幻想曲。

A.43是一首出版于1610年的为四件维奥尔琴而作的幻想曲,由厄斯塔什·迪·科鲁瓦(Eustache Du Caurroy,1549—1609)创作。他是王室乐队的作曲家、亨利四世的宫廷音乐主管和少数派贵族成员。这首作品基于一个随处可见的音乐原型,旋律上做倒置或者片段化处理。与文艺复兴晚期的成熟风格的作曲相关,像科鲁瓦这样的作品也展现出十七世纪早期通过强度和精确而将对位的设计显现出来的趋势。我们看到在弗雷斯科巴尔第的一些对位作品中有这种倾向。

A.44是埃提恩·莫里涅(Étienne Moulinié,约1600—1669)较晚创作的一首幻想曲(1639年)。他是创作宫廷埃尔曲重要的作曲家,在路易十三的弟弟、安茹公爵加斯通·奥尔良[Gaston Orléans]的家中担任音乐指导。这首作品是基于意大利坎佐纳的模式,并带有二拍子的对位结构的两端部分和三拍子更富主调特点的中间部分。作品中的其他乐段则包含速度和织体上的对比,这标志着此位作曲家要比迪·科鲁瓦年轻,而且是一个接触过意大利音乐的人。

图5-11 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维奥尔琴

法国王室宫廷的第三个管理单位是“大马厩的音乐”[the Music of the Great stable],由演奏小号、木管号、长号、肖姆管、古大管、风笛、小横笛、鼓、克罗姆号和海号独弦琴[trumpet marine]的演奏者组成。海号独弦琴是一种大型的、单弦的演奏和声的弓弦乐器。这些乐器有时在马背上演奏,有时出现在宫廷军事活动的庆典中,同时也出现在其他室外游行和庆典形式之中。这类重奏音乐从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才得以保留下来。

巴黎城中的器乐重奏团受一个名为“圣朱利安游吟诗人协会”[Confrérie de Saint-Juilien-des-Ménétriers]的行会的管理,由一个全能的“游吟诗人之王”或者“小提琴之王”为领导。这一组织控制了所有婚礼、集会、宴会、化妆舞会、街头小夜曲和正式音乐会的音乐合同。之前讨论过皮埃尔·弗朗西斯科·卡鲁贝尔的舞曲,他是这一行会的成员,他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在这些城市社会事件中表演音乐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