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隋唐时期
一、隋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和机构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相国杨坚以“受禅”的方式夺取了政权,改元开皇,建立了隋王朝。建国之初,仍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开皇三年(583年)十一月以“郡县过繁”之故,诏罢诸郡,以州直接统县,实州县两级制。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两级制。变更名号的原因是由于刺史在历史上名分太大、品级太高,地方行政最高长官称太守为宜。太守官不过从三品,辖区不过数县,难以形成地方势力。
各郡设太守,置赞务佐之。后在太守之下赞务之上加置通守,形成了正副长官、助理长官共治一郡的格局。
各郡均置都尉、副都尉领兵,但都尉、副都尉均不受太守节制。
各郡每年年底都要由太守或通守进京述职,称为“朝集使”。朝廷还不定期地派司隶台官员或别使到地方巡察,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二、隋朝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隋初,承北周旧制。幽州仍设总管府,并委勋臣、宿将为幽州总管。大业元年(605年)正月隋炀帝诏废诸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改幽州为涿郡,仍治蓟城。
实行州县两级制时,幽州所属的燕郡、渔阳郡,玄州的安乐郡,燕州的昌平郡均废。将玄州自燕乐县(今北京密云县燕落村)徙治于无终县(今天津蓟县),在燕乐县复置檀州。
实行郡县两级制后,幽州、檀州、燕州皆废,幽州改为涿郡(治蓟)、渔阳郡(治无终),檀州改为安乐郡(治燕乐)。
涿郡领9县,蓟、良乡、昌平、怀戎、潞5县在今北京境内,安乐郡领密云、燕乐两县均在北京境内,渔阳郡、无终县的西北地区在今北京境内。
隋涿郡区划图
三、唐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和机构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唐朝。唐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初为州、县二级制,天宝元年(742年)二月诏“天下诸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
贞观元年(627年),于州上设道,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增为十五道。道初置之时本是依山川形势而划分的监察区,派巡察使定期巡视道下诸州。巡省的使节无论是什么职衔,都是朝廷遣派的监察官员。玄宗时期,监察使成为了有固定辖区、治所、职衔的采访使(后改为观察使)。
唐初,在缘边重镇及地势险要之地设都督府以统军戎,辖区为10州以上者为大都督府,不满十州者为都督府。玄宗时进一步规定户满两万以上者为中都督府,不满两万者为下都督府。
唐初,朝廷有时派遣文武大臣到边地总揽军戎,其称号为节度使。玄宗时节度使成了权任广泛的军事长官,称为方镇或藩镇。安史之乱后,从边疆到内地相继兴起了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史,都督府虽未明令废除,但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唐代后期全国划分为四十余道。每道皆置观察使,观察使例兼都团练使或都防御使。雄藩重镇则置节度使,由节度使兼任采访使,道、镇基本合一。
总的来说,唐代地方行政建置在安史之乱前是州、县两级制,安史之乱后是道、州、县三级制。据贞观十三年(639年)统计,全国有州358个、县1551个。
县的长官为县令,佐官有县丞、县尉、主簿等。丞为令之副,尉分判众务,催征租赋,主簿掌文书簿计。
州的长官为刺史,唐玄宗天宝年间曾改州为郡,郡的长官称太守。州(郡)的佐官有别驾、长史、司马(以上三职称为上佐)以及录事参军事和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田、司法、司士等六曹参军事。
诸道观察使一般是治所州刺史的兼职,其属除了刺史的佐官之外,还有一套文武幕职。属于武职的有都知兵马使、都押衙、都虞候、都教练使、都指挥使。属于文职的有副使、行军司马、判官、掌书记、推官、支使、巡官等。这些文武幕职经常被派往巡察属下州县,或兼任州县之职。
沿边地区的都督府和都护府具有管辖羁縻州的职能。羁縻州一般以少数民族首领为各级长官,可以世袭,内部事务也可自治,也不交纳承担贡赋和劳役。
四、幽州的重要地位
有唐一代,幽州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极为重要。
建国之始的武德元年(618年)恢复幽州的建置后,即在蓟城设幽州总管府,统领幽、易、平、檀、北燕、营、辽8州军事。武德六年(623年),幽州总管府升为大总管府,统领39州军事。次年,又改大总管府为幽州大都督府。
唐玄宗时,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改称范阳节度使),领卫、相、冀、博、营……24州军事,并统辖安乐都护府。幽州俨然成为了河北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成为安史之乱的发源地(详情见军事、政治章节)。
五、唐朝在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唐朝在今北京地区设置的州(郡)、县多变迁,但幽州仍为中心。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今北京境内分属幽州、檀州、妫州及饶乐都督府管辖。
幽州、治蓟。所领10县之中蓟、潞、良乡、昌平4县以及范阳(原涿县)县的西北部在今北京境内。
檀州,治密云。领密云、燕乐两县,均在今北京境内。
妫州,原治怀戎(今河北涿鹿县西南保岱村),长安二年(702年)移治清夷军城(旧怀来县城)所领怀戎、妫川(县治在今延庆县)二县均有辖区在今北京境内。
饶乐都督府管辖内附奚部落,今北京市北部山区以北的部分地区在其管辖之下。
唐幽州城郊图
六、唐朝在今北京地区设置的羁縻州县
唐初,北方沿边少数民族纷纷来附,于是设羁縻州来进行安置。武后时契丹李忠尽、孙万荣据营州(辽宁朝阳市)反叛,原置于营州的羁縻州纷纷内迁到河北、河南、山东之地。唐中宗神龙中诏令诸羁縻州北还,但一时又无法返还营州,于是寄治于幽州境内。唐玄宗天宝中侨置于幽州的羁縻州多达19个。这些侨置于幽州的北方少数民族羁縻州县和幽州属下行政机构共处一地,不但在唐代政区设置中有显著的特点,对今北京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也有深远意义。
侨置于幽州的19个羁縻州,其中有14个在今北京市境内。
燕州,寄治幽州境内,后徙治幽州北桃谷山(今昌平区东)所领辽西县侨置于今北京市境内。
顺州,寄治于幽州城内,所领宾义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鲜州,寄治于潞县之古潞城(今通州区古城村),所领宾从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崇州,寄治于潞县之古潞城,所领昌黎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归顺州,寄治于今顺义区城北门外,所领怀柔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带州,寄治于昌平县清水店(今海淀区太舟坞),所领孤竹县在今北京境内。
沃州,寄治于蓟县之回城(今大兴区大回城村),所领滨海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威州,寄治于良乡县石窟堡(今房山区佛子庄),所领威化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慎州,寄治于良乡县之都乡城(今房山区长沟),所领逢龙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黎州,寄治于良乡县之都乡城与慎州同治,所领新黎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瑞州,寄治于良乡县故广阳城(今房山区广阳城村),所领来远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夷宾州,寄治于良乡县之故广阳城与瑞州同治,所领来苏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归义州,寄治于良乡县之故广阳城与瑞州、夷宾州同治,所领归义县侨置于今北京境内。
七、蓟城的行政建置
唐代蓟城由蓟北县和幽都县在城中划界分治城区和郊区,两县在城中共辖二十六坊。唐代城市一般都划分为若干“坊”,坊与坊之间是封闭式的格局。唐代幽州城内有花严坊、辽西坊、铜马坊、蓟北坊、燕都坊、军都坊、招里、归仁里、劝利坊、时和坊、遵化里、平朔坊、归化里、肃慎坊、卢龙坊等。
“坊”不是居民区的自然划分,而是城区的行政建置,其布局、建筑、管理都十分严格。每个坊四周筑有围墙,坊的出口处有门通街,门上有楼,并悬挂坊额,坊门昼开夜闭,以便对居民进行管理。
“坊”中的居民都是特定的阶层或社会集团。蓟城诸坊中的居民,大多是幽州经略军及其家属,同时,胡商和羁縻州亦据坊而居。
唐代蓟城中的诸坊,今已难以考定其方位。根据清《京师坊巷志稿》作者朱一新的考证,铜马坊在广安门至右安门之间,蓟北坊在宣武区三庙街一带。
唐幽州城垣位置示意图 幽州城东城垣在今北京宣武区烂漫胡同与法源寺之间的南北一线;西城垣在白云观西土城台至小红庙村之南北一线;北城垣在白云观西至头发胡同一线;南城垣在今宣武区姚家井以北的里仁街东西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