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营养与饥饿

饥饿(starvation)是指食物供应受到限制以至于断绝,或者食物摄入受到影响,进食困难以至于不能进食,从而使机体处于能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或缺乏的状态。饥饿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按照饥饿的程度,在机体完全得不到或完全无法摄入食物时称为完全饥饿状态;能够得到或摄入部分食物,但又不能完全满足机体需要时称为不全饥饿状态。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消瘦、低血糖、高血尿酮症、脱水、抵抗力下降、精神不振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最终将导致死亡。正常机体体内由于具有一定的能量物质储备,因此,短期内通过动用体内储备,加上合理的应变措施,不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成功地维持生存,而且还可以保持一定的生理功能。

饥饿产生于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战争年代、野外作业、旅游遇险时等。历史上有不少因自然灾害或战争状态造成的饥荒记载,如汉武帝时期建元三年的春天,因黄河决口引起“大饥”,造成“人相食”事件;明末时中国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连年低温和旱灾,因饥荒和战争造成中国人口急剧下降;1845—1850年间,爱尔兰出现大饥荒,俗称“马铃薯饥荒”,造成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战争状态下,部队正常饮食往往得不到保障而出现饥饿,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食物供应的限制造成俄军出现大量非战斗性减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在后送的伤员中48.9%是由于饥饿造成的营养不良;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由于食物供应得不到有效保障,部队产生了因不全饥饿造成的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严重削弱了部队战斗力。此外,临床上一些病人因不能进食或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乃至于丧失也可发生饥饿,减肥病人也可能有类似情况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营养工作者在波士顿几家大医院的调查中发现,约半数左右的病人因饥饿或不全饥饿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由此引发了临床营养的“首次革命”。

由于饥饿对人类的影响,研究和认识饥饿对机体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橚编著的《救荒本草》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后来还流传到国外。该书分上下两卷,共记载植物414种,每种植物以图片展示,并附文字描述其形态,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方面均有介绍。此外,该书还记载了一些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食用的有毒植物,在饥荒时期借以充饥。20世纪20年代,美国Benedict等进行了人体全饥饿研究;30年代,中国侯祥川等在上海收治了许多营养缺乏病患者,报道了各种临床表现与诊治措施,后编著出版了《营养缺乏病纲要及图谱》;40年代,美国Keys等进行了半饥饿研究,编著出版了The Biology of Human Starvation(人体饥饿生物学)专著;80年代,中国出版了《中国野菜图谱》。此外,外军和我军先后研制了各种救生口粮,供军事人员在特殊情况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