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各个民族,无论其文化和生产方式如何,男尊女卑的观念均普遍存在。而在十三世纪崛起的蒙古民族,虽然靠的是男人们的刚强,但在这刚强背后,总有女性的温柔和智慧起着重要作用。蒙古民族对于女性有着超越其他民族的尊重和重视,其起源的传说中,便有阿阑·豁阿夫人以母亲身份“五箭教子”,而不同于其他民族,如吐谷浑、日本等,其“折箭教子”的记载是体现在父亲身上。
蒙古妇女在儿女、家庭生活、财产分配上,与丈夫有同等的权力,在家庭内部的事务上,丈夫要与妻子商量着处理。在大蒙古国建立和扩张的过程中,蒙古妇女更是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职责。在贵由汗时期出访蒙古的意大利传教士柏郎嘉宾在其《柏郎嘉宾蒙古行纪》中记载:“男子除了从事造箭或照料畜群的某些轻微劳动外,一般均不参加任何其他劳动。”而“他们的妻子从事各种劳动,如缝制皮袄、衣服、鞋、马靴和各种皮货,甚至还会驾驭大车和进行维修,为骆驼装驮,在一切工作中都很敏捷和迅速。所有的女子都在家中大权独揽,某些人还像男子一样射箭”。宋人赵珙在出访蒙古后,著《蒙鞑备录》,其“妇人”条中记载,蒙古人“其俗出师,不以贵贱,多带妻孥而行,自云用以管行李衣服、钱物之类。其妇人专管张立毡帐、收卸鞍马、辎重、车驮等物事,极能走马”。
可见,蒙古民族人口不过百万,一旦爆发战争,青壮男人均要成为士兵,而国家管理、军队后勤等,都是由女性来承担。当时和后世很多人都惊讶于蒙古人何以能够用如此少的人口征服大半个世界,其中蒙古女性可谓居功至伟。
作为统治阶层的蒙古贵族女性,其地位崇高,影响力巨大,在军国大事上更是有着不凡的表现。她们辅助丈夫,教育子女,并经常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起到男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在众多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蒙古贵族女性中,唆鲁禾帖尼可说是最杰出的一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唆鲁禾帖尼是拖雷的妻子,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生母。蒙哥是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忽必烈是元朝开国皇帝,旭烈兀在西亚开创了伊儿汗国,阿里不哥1260年在蒙古本土被部分宗王贵族推举即位,并和忽必烈争位达四年之久。由于她的这四个杰出的儿子都做过帝王,因此她被称为“四帝之母”。
唆鲁禾帖尼是克烈人,其父亲是克烈部贵族札合敢不。在成吉思汗统一之前,克烈部是蒙古高原上最为强大的部落。克烈部的可汗脱斡邻勒是成吉思汗的义父,在草原上被尊为“古儿汗”,即众汗之汗,还被称为“也客汗”,也就是大汗,后来被金朝皇帝封为王,因此被称为“王汗”。有这么多尊号,可想而知其曾经的辉煌。
随着成吉思汗的崛起,克烈部不可避免地与蒙古展开争夺霸权的战争,最终战败亡国。克烈部灭亡后,其可汗脱斡邻勒的弟弟札合敢不向成吉思汗投降,成吉思汗为了表示优容,便让札合敢不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幼子拖雷,成为拖雷的正妻。
虽然嫁给拖雷使得自己地位尊贵,再加上连连生下儿子,正妻的地位也很巩固,但毕竟是亡国臣虏之女,唆鲁禾帖尼一直以低调和顺为准则。她的父亲札合敢不后来又因不满自己的地位而叛逃,更使得她这个女儿处境尴尬,不得不更加谨慎小心,凡事循规蹈矩,不越雷池。
可命运似乎总和唆鲁禾帖尼过不去,当她年纪渐长,儿子们逐渐成才,丈夫也成为大蒙古国最有权势的人,原本以为可以岁月静好、安然度日之时,又一场噩耗却突然降临——丈夫拖雷不明不白地暴死。
众多史书都在试图说明窝阔台和拖雷这对兄弟之间十分友爱,拖雷最后还主动喝下符水替窝阔台“升天”,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因为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有着“守灶”之权,继承的军队和部众最多,自己又骁勇善战,已经直接造成了对窝阔台的威胁。很多史家推测,拖雷之死,很可能是窝阔台假借天意的谋杀。
按照蒙古的传统,“夫死以后,带领年幼子女的寡妇,全权掌握家庭财产,直到儿女长大成人以后,各自婚嫁为止,因此寡妇享有其丈夫的地位与权力”。唆鲁禾帖尼不得不接过丈夫的重担,成为拖雷家族的大家长。
拖雷实力雄厚,因此才被窝阔台汗所忌。如今拖雷虽死,其家族实力并未削减,窝阔台汗自然不能心安,于是下令将拖雷家族属下的逊都斯两个千户及雪尼惕一个千户拨给自己的次子阔端。
这种擅自改变家臣归属的做法,立即遭到了拖雷系众臣的强烈反对。拖雷麾下的万户长、千户长聚集在拖雷遗孀唆鲁禾帖尼面前,指出这些属民是成吉思汗诏敕给拖雷家族的,窝阔台汗的做法是“违背成吉思汗诏令”的行为,要到窝阔台汗那里去抗议,而唆鲁禾帖尼为了避免和可汗的直接冲突,劝阻众臣才平息了事态。之后,唆鲁禾帖尼主动割让逊都斯两个千户及雪尼惕一个千户,以换取家族的安宁。
仅仅几个千户的归属并不能彻底削弱拖雷家族的势力。窝阔台汗为了一劳永逸,便想强迫唆鲁禾帖尼改嫁给自己的长子贵由,以便名正言顺地将拖雷系所有财产军队划归自己家族管辖。
这一次,关系到拖雷家族的存亡,唆鲁禾帖尼不再让步了。她绵里藏针地回复说希望能够抚养拖雷的孩子们到成年之后再考虑改嫁的事,委婉地予以拒绝:“怎么能违悖诏命呢!但我有一个愿望,要抚养这些孩子,把他们带到成年和自立之时,竭力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养,彼此不分开,相互不离弃,从他们的同心同德中得到好处。”
在政治斗争中辛苦周旋之余,唆鲁禾帖尼非常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考虑他们和丈夫留下的军队的食品和装备时,建立了严格的核算措施,使任何欺骗都不可能得逞”。
波斯史学家志费尼在他的名著《世界征服者史》中,记载了唆鲁禾帖尼治家的风范:“至于她对她儿子们的约束和管教,虽则他们每个都是汗和具有智力的人物,而且就机智聪慧说胜过了所有的王子,然而,每因发生驾崩,他们等候新汗时,她不允许违反或变动旧的律令和札撒,尽管在事实上,他们有发号施令和裁决的特权。因此例如说,当贵由汗被推上汗位并且追查有哪些宗王违反了札撒和既定法令、擅发牌子和札儿里黑时,她下令把可汗去世后颁发的每道敕令和牌子收回。于是在库里勒台上,当着所有人的面,他们颁发的有关征税和任免税吏的敕令,被放在诸王面前,人人都感到难为情,唯有别吉和她的儿子们除外,他们没有丝毫违背法令,而这是因她的大智、自行约束和对事情后果的斟酌,哪怕贤明和老练的男人都忽略这些的。”
这样的严格教育,给拖雷的孩子们以极深的影响。蒙哥在日后成为大汗后,立即便扭转了窝阔台汗、贵由汗时期财政窘迫、政出多门、中央软弱无力的局面,不但控制滥赏,整顿财政,而且事必躬亲,“凡有诏旨,必亲起草,更易数四,然后行之”。这样的勤政,中国历史上恐怕也只有秦始皇、明太祖和清世宗可以相比。忽必烈更是“思大有为于天下”,最终完成了“使一个分崩离析了370年之久的中华之邦重新走向统一”,缔造了前无古人之大一统王朝的伟业。旭烈兀则在波斯建立了绵延近百年的伊儿汗国,成为“堪称蒙古统治的最优秀的典范”,被称为“伊朗诸朝代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阿里不哥虽然争位失败,但也是不甘居于人下,希望成为有所作为的人物。
作为一个贤明的女性政治家,唆鲁禾帖尼的不凡还在于不但保住了丈夫的遗产,成功教育了子女,而且在帝国的各派势力中折冲樽俎,获得了极高人望,为儿子夺取最高权力铺平了道路。
1241年,窝阔台汗去世,窝阔台家族爆发汗位继承之争。唆鲁禾帖尼趁机支持贵由继承汗位,扭转了家族的危机。贵由才能有限,在位时间又短,对拖雷系已经没有了威胁。到他去世时,汗位传承又出现了问题,唆鲁禾帖尼联络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家族的掌门人拔都,使他支持自己的长子蒙哥。同时,“她恩赐她的族人和亲属,犒赏军队和百姓,获得了各方面的拥戴,因此使所有人听从她的旨意,并在每人的心灵中种下了感情和恩义,以致贵由汗死时,大部分人对于把汗国的权柄交给她的儿子蒙哥可汗,一致赞同,同心拥戴”。终于,她一举掌控了帝国中央权力,让蒙哥成了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
值得一提的是,唆鲁禾帖尼不但深谙政治权术,还有着长远的政治眼光。她敏锐地看到了随着汉地领土的不断增加,仅用蒙古贵族不能有效治理汉地,于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她开始了对汉人的重用。当时,真定藁城是拖雷系的采邑地,而藁城有著名的董氏家族。董氏家族的家长董俊早年便投降蒙古,在灭金战争中立有大功,被木华黎封为龙虎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左副元帅,其部众号为“匡国军”。董俊有九子,分别为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毅、文振、文进、文忠、文义。其中董文用学问很好,文武双全,被唆鲁禾帖尼专门擢拔重用,所谓“时以真定藁城奉庄圣太后汤沐,庚戌,太后命择邑中子弟来上,文用始从文炳谒太后于和林城”。
在母亲的影响下,忽必烈倾心于汉法,将唐太宗李世民看作自己的偶像。“上(指忽必烈)之在潜邸也,好访问前代帝王事迹,闻唐文皇为秦王时,广延四方文学之士,讲论治道,终致太平,喜而慕焉”。从而“始居潜邸,召集天下英俊,访问治道,一时贤士大夫云合辐辏,争进所闻”,在他身边“论定大业,厥有成宪”,聚集了一批“亡金诸儒学士及一时豪杰知经术者”,这些人才对他日后夺取汗位,创立元朝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正是有了唆鲁禾帖尼这样的母亲,拖雷的四个嫡子都成了大器,在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建立了不亚于父祖的功业。
不过,儿子们都不甘于人下,乃至于为了权势手足相残,这恐怕是唆鲁禾帖尼始料未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