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统制陶工艺调查点及主要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我们对傣族传统制陶工艺的调查研究特选择景洪市的曼斗寨作为制陶工艺的主要调查点,与此同时,还对景洪市的曼阁寨、景洪市勐龙镇曼龙扣村委会的曼飞龙寨、勐海县勐混镇勐混村委会的曼扎寨的制陶工艺进行了调查,在对上述各个村寨的制陶工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各个村寨制陶工艺的相关资料加以比较。

一 制陶工艺调查点概况

(一)曼斗寨概况

曼斗寨是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曼阁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辖的一个居民小组,位于景洪市澜沧江北岸,距离景洪城区6公里。该村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傣族村寨,1996年以来随着景洪市城市建设的发展,村里的水田、菜地全部被政府部门征用,村民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现在的曼斗寨变成了一个城中村,从景洪市中心乘2路公交车大约20分钟便可到达村寨门口。

据2012年的相关统计,全寨共有289户,1260人。村民之间主要使用傣语作为交流工具,但由于多民族聚居,汉语也是该村居民惯用的语言之一,除少数60岁以上的老人不太会讲汉语外,大多数傣族村民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

图1-11 曼斗寨大门 金少萍摄

曼斗寨傣族村民主要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村寨内建有佛寺和佛塔,在泼水年、关门节、开门节等节庆时都要进行赕佛活动。

图1-12 曼斗寨的佛寺 金少萍摄

图1-13 曼斗寨的佛塔 金少萍摄

此外,村民仍保持着原始宗教的信仰,其原始信仰主要体现在对寨神(傣语称为“丢不拉曼”)和寨心(傣语称为“宰曼”)的祭祀方面,平时由各家各户自行祭拜,凡遇家人生病、出远门、盖新房等大事时,都要前去祭拜寨神和寨心以及家神(傣语称为“丢不拉”),以保佑家人出入平安、事事顺利、身体健康。也有全寨集体性的祭祀,每年祭两次寨神,时间是公历的1月和8月,而对寨心的祭祀则是三年一大祭。按照传统习俗,祭寨神和寨心前均要封锁整个寨子,外来人一概不得入内,村寨内的人也不能外出,现在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许多禁忌和规矩都发生了变化,如祭祀时间大大缩短,仅是半天,而过去则是通宵达旦。祭祀时仅是封锁通往寨神和寨心处的主要路口,并有专人把守。

据曼斗寨的村干部介绍,曼斗寨现在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橡胶和出租房屋,有的村民则兼营小本生意。2012年全寨有1000多亩橡胶林,多的每户有30亩,少的则有5亩,房租也是一项重要的收入,如某村干部家有3幢楼房,共有100多个房间,租户有30~40人之多,平均每间房每年300元左右,临街铺面的价格更高些,每间房每年平均为1500元左右。与我们第一次调查的时间2008年相比,曼斗寨变化较大,到处大兴土木,高楼林立。由于大规模建房,外来人口急增,2008年我们调查时曼斗寨外来人口有2241人,而2012年外来人口有20000多人,短短几年增长了近10倍。

(二)曼阁寨概况

曼阁寨是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允景洪街道办事处曼阁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辖的一个居民小组,位于景洪市澜沧江北岸。从景洪市中心乘1路或2路公交车10多分钟即可到达村寨门口。据我们2013年的调查统计,曼阁寨有土地2400多亩,全寨有268户,共900余人,村民90%以上是傣族,主要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村庄的主要经济来源与曼斗寨相似,主要依靠出租房屋和种植橡胶以及年轻人外出打工来保障基本生活。宗教方面,曼阁寨有一个寨心、一个寨神、一座佛寺。寨心祭祀与曼斗寨无异,寨神祭祀有所不同,曼阁寨的寨神祭祀仪式是每年一次,祭祀期间杀鸡拜神,活动基本与其他傣族村寨相同。每当有人外出探亲或做生意时,都要用蜡烛等祭祀寨神,以祈求平安顺利。曼阁寨的佛寺傣语叫“洼曼阁”,意为中心佛寺,是云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914年,1598年迁至此,有戒堂,总面积达2300平方米。佛寺外墙壁上有正方形的隔间,用于供奉原始宗教的神,彰显出傣族村社原始信仰与佛教信仰的交融。

图1-14 曼阁寨的佛寺 金少萍摄

(三)曼扎寨概况

曼扎寨隶属于勐海县勐混镇下辖的勐混村委会,位于勐混镇政府驻地东南方向2公里处,有320省道从村后穿过,属坝区。在傣语中,“曼”是村寨的意思,“扎”则是指炊事,“曼扎”即炊事寨之意,历史上该寨有村民在宣慰府担负炊事劳役,因此得名。曼扎寨原本是一个自然村,后分为三个村,称景勐混6组、13组、14组。其中,6组和13组有慢轮制陶艺人。如今各村寨都有一个寨心和一个寨神。6组的寨心金黄色,呈圆塔状,底座大,中部粗,顶部尖,四周有方形的铁栅栏环绕。旁边墙上是村务公开的宣传栏,贴有村务通告、公开选举等相关内容。6组的佛寺位于村子正前方,这是一座典型的傣族乡村佛寺,历史悠久,佛寺周围树林密布,菩提树、大榕树、杨梅树等要好几个人才能围起来。走进佛寺,映入眼帘的有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管、卫星电视等设施,但佛寺中没有佛爷,也没有和尚。

图1-15 曼扎寨的寨心 余卫平摄

比较独特的是,这个佛寺中佛塔的周边还建有围栏。在佛寺的外围,我们还看到了拆毁的房屋,几个灶台清晰可见。向村民询问,称这原来是一个餐馆,当时生意很红火,但因距离佛寺太近,对佛寺造成污染和不良影响,后来被拆除了。现在,村民的经济来源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茶叶、甘蔗为辅。以前,主要种植单季水稻,近两年开始尝试种植双季水稻。昔日村中盛行的副业砖窑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很大的扫帚编制厂。如今,村中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是该扫帚编制厂的主要员工。

图1-16 曼扎寨的佛塔 金少萍摄

(四)曼飞龙寨概况

曼飞龙寨隶属于景洪市勐龙镇曼龙扣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勐龙镇的北边。距离村委会1.50公里,距离镇2.00公里,面积4.24平方公里,海拔600米,年平均气温21.40 ℃,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有耕地700亩,其中水田650亩,旱地50亩,人均占有耕地0.91亩;有林地2300亩,全部种植橡胶。

据2011年统计,全寨经济总收入为41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7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26.1%;畜牧业收入83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20.2%(其中,当年出栏肉猪268头、肉牛21头、鸡3600只);渔业收入6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1.5%;林业收入83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20.2%;第二、第三产业收入46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11.2%;工资性收入22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5.4%;其他收入63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15.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37元。

曼飞龙寨的村民属于傣族的傣泐支系,据2012年统计,全寨有156户,772人,其中男性385人,女性387人,有劳动力474人。傣族有758人,占总人口的98.2%;汉族有14人,占总人口的1.8%。

宗教信仰方面,村民均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寨里有一座佛寺和一座佛塔,佛寺仿照泰国风格,围墙上有两条金碧辉煌的长龙环绕佛寺,一眼望去,佛寺凸显端庄肃立。曼飞龙寨的佛塔较为有名,建筑风格独特,造型别致,佛塔位于曼飞龙寨的后山顶上,由主塔和8座小塔组合而成,宛如一丛春笋破土而出,傣语称之为“塔糯”,意为笋塔,是一座金刚宝座式的群塔。始建于傣历565年(1203年),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民还信奉寨神和寨心神,曼飞龙寨的寨心比较独特,建在一棵大树前,寨心两边有八字形的护栏。寨神距寨心有几十米,背靠一户民宅。

图1-17 曼飞龙寨的寨心 金少萍摄

图1-18 曼飞龙寨的寨神 余卫平摄

该村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挂牌在传承人玉南恩家,还有传习户三户,分别挂牌在玉南罕、玉拉、玉问这三户人家。

图1-19 曼飞龙寨的“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 金少萍摄

二 制陶工艺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我们的调查涉及的制陶工艺传承人有:曼斗寨的玉勐、曼阁寨的岩罕滇和玉章凤、曼扎寨的玉章冈和玉涛、曼飞龙寨的玉南恩和玉南罕等。

(一)曼斗寨制陶工艺传承人:玉勐

玉勐,女,傣族,1954年出生,现在居住在曼斗寨。全家有七口人:玉勐本人、丈夫、儿子、儿媳、孙女、女儿和外孙女。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于20多亩橡胶地、房屋租金和制陶收入。玉勐的制陶手艺主要得益于祖辈的传承。由于她心灵手巧,勤于学习,现在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傣族制陶工艺传承人。1996年,玉勐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举办的“世界陶瓷博览会”,现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展示了慢轮制陶和“土馒头”式的薄壳窑的烧窑方法,完整保存并再现了传统制陶技术,被专家美誉为“古代云南人的高超智慧”。

图1-20 玉勐赴日本参加“世界陶瓷博览会”的证章 金少萍摄

玉勐2005年被西双版纳州政府命名为“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2007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和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9年玉勐赴北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其土陶制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并获得收藏证书。

图1-21 曼斗寨制陶艺人玉勐的命名状 金少萍摄

追溯玉勐的学艺经历,我们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当时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制陶主要是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对外主要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80年代以后才开始陶制品的买卖。玉勐的父亲曾告诉她:“有了制陶手艺,以后就有米有盐不愁生活。”于是,玉勐就去景洪市学习制坯,当时的规矩是3年做工,5年教徒。那时做工很苦,尽是挖泥巴之类的苦活,玉勐在此待了3年。玉勐说,她当时并未看到过制陶的工艺流程,更别说学到真正的制陶技术。玉勐制陶的手艺,主要是从家庭内部祖辈那里学来的,“不要跟我们受苦!”祖辈们也曾因制陶太辛苦而心疼玉勐,不愿让她学。但是,玉勐认为,“既然是认定的事,就应该坚持下来”。1986年以后,玉勐开始步入制陶卖陶的生涯,但在1986年之前,每个陶罐价格不超过3元,现在,一般的都要100元左右,大的200~500元。1991年,景洪市政府利用傣族传统泼水节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养家糊口,玉勐白天制陶,晚上织锦。两年后当地织锦的人渐渐增多,玉勐就没有再从事织锦,从此专心制陶。

图1-22 曼斗寨玉勐夫妇在和泥制作陶器 金少萍摄

对于制陶技艺的传承,玉勐一直保持积极态度。早在1994年她开始将自己娴熟的制陶手艺传给女儿和儿媳,并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组织的文化传承活动。自从1996年赴日本参加世界陶瓷博览会后,玉勐名声大振,并应邀参加了一系列各级政府组织的展演活动,包括:①2007年11月在昆明参加“首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展演活动;②2009年2月在北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③2009年10月在昆明参加“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暨旅游文化商品博览会”;④2012年6月受聘为景洪市第四中学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基地的辅导老师;等等。在玉勐家,我们也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执行总导演董浩珉先生留下来的名片等。原来,2006年、2007年,央视《百科探秘》和《探索·发现》栏目组曾以玉勐和她的制陶技艺为主题拍摄过专题片。此外,当有外人前来学习制陶工艺时,只要有时间、有条件,玉勐都会欣然答应。玉勐家人说,前来玉勐家学习制陶的人很多,有旅行社带来的,有中学生,有其他村的制陶艺人,也有前来调查研究的学者等。由于来过的人太多,玉勐家又没有记录,日子久了也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很多人来过。我们收集的相关资料显示,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如汪宁生教授、李晓岑教授夫妇、徐康宁教授等都曾到过曼斗寨以及玉勐家调查傣族传统制陶工艺。

为了保护和传承傣族慢轮制陶工艺,西双版纳州文化体育局和民族宗教事务局建立了3个傣族传统制陶工艺的传习所,曼斗寨玉勐家是其中的一个传习所,其他的两个传习所,一个是曼阁寨岩罕滇家,另一个是曼飞龙寨玉南恩家。景洪市第四中学则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传习基地,此外,还在曼飞龙寨发展了3个制陶技艺传习户,其挂牌上用西双版纳傣文和汉文两种文字写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

如今玉勐已是西双版纳地区颇为有名的传统制陶艺人,不仅曼斗寨的村民购买和使用她制作的陶器,周边村庄的人们也会前来购买和定做。随着茶叶经济的兴盛,利用传统陶制器皿盛茶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茶商们纷纷开始订购玉勐制作的陶器,这也给玉勐的制陶工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曼阁寨制陶工艺传承人:岩罕滇

岩罕滇,男,傣族,1951年出生于景洪市曼阁寨的一户陶艺世家,他的爷爷苏塔翁、父亲岩帕、母亲玉波罕都是景洪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土陶艺人。由于出生在陶艺世家,岩罕滇从小就在家中帮助大人制陶,耳濡目染渐渐学会了制陶技艺。1988年正式开始制陶。现在岩罕滇家有五口人:他本人、妻子、儿子、儿媳及孙子。此外,他还有两个已出嫁的女儿。岩罕滇制作的陶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生活用品;另一类则是民间工艺品,如佛寺屋顶的装饰——龙、鸟、鸡、象、麒麟、孔雀、凤凰等各种动物造型的陶泥雕塑。

在制陶工艺上,岩罕滇家的制陶作坊既秉承祖业、传承傣族古老的制陶技艺,又在器皿的造型和纹饰上大胆创新,其家庭作坊设计和制作的陶器略显夸张,既有现代时尚的元素,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他制作的佛寺屋顶上的各种动物装饰栩栩如生。1987年,西双版纳州文化馆选送其作品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时,社会各界人士对他的陶器赞不绝口,所有展出作品迅速销售一空。1999年6月,岩罕滇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2005年被西双版纳州政府命名为“民族民间美术传承人”。2009年,岩罕滇受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邀请,为学生讲授制陶工艺的理论与实践,展示了傣族制陶工艺的整个流程。2010年,岩罕滇家的制陶作坊被西双版纳州文化体育局和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

图1-23 曼阁寨岩罕滇家制陶技艺传习所的挂牌 金少萍摄

图1-24 曼阁寨岩罕滇家的制陶作坊 金少萍摄

由于岩罕滇制陶技艺高超,客源市场广泛,不仅有周边村寨的傣族、布朗族客源,还有省内外以及缅甸、泰国的客源。岩罕滇家的制陶作坊目前是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的形式,岩罕滇是主要的制作者、统筹者、组织者,现在岩罕滇又将制陶工艺传承的重担交给了二女儿玉章凤。其产品不仅销往周边各地,还远销老挝、缅甸,还有很多被民间陶艺爱好者收藏。而且除了在景洪市民族工艺品市场中的一个固定销售点外,岩罕滇家的陶器在淘宝上也能买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岩罕滇家制作的陶器已经在传统与市场之间找到了一条新路。如今,制陶收入已经成为他们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

岩罕滇的儿子岩扁是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的美术老师,他不仅是岩罕滇制陶技艺的传承人之一,还擅长艺术设计,正好成为陶器器形、纹饰等方面的设计师,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图纸制作陶器,他所制作的陶器曾在西双版纳州的比赛中获奖。岩罕滇的小女儿玉章凤在陶艺上很有天分,六七岁开始,先跟奶奶学习制陶,后来又随父亲学习制陶,近年还在西双版纳州妇联的组织下,前往建水县学习建水紫陶技术一个月,回来后学以致用,对傣族传统的制陶技术进行改造、创新,现在能制作出镂空、浮雕、贴花、残贴和彩绘五种样式的陶罐、灯饰、花瓶等。玉章凤嫁到夫家后,开办了自己的制陶作坊。大女儿玉香囡在景洪市民族工艺品市场开了一家陶器工艺品商店,负责父亲和妹妹家陶器的销售。总的来说,岩罕滇的下一代一儿两女都继承了他制陶的手艺,只是在分工上各有侧重,在发展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调查中,玉章凤告诉我们:“因为市场需求量的增大,我们的作坊特意从建水和景德镇请了9位工匠,负责打泥、拉坯、雕刻等工作。工资按熟练程度而有所不同,打泥工每月最低的1000元,最高的能拿到2000多元;拉坯工按件计工资,一般技术要求比较高,每月最高的能拿到5000元;雕刻工每月3000元。”

岩罕滇家的制陶作坊在村寨中算是规模较大的私人企业,半机械化生产,品种丰富,制品精致细腻,样式造型既有传统的元素,又有现代时尚的气息,有很多酒店都愿意定做一些大型的陶制花瓶和灯饰。一般的灯饰800元/个,镂空的1200元/个,更大一些的2000元/个。销路方面,岩罕滇家的陶器以外来客户居多,特别是一些高档的别墅、餐厅都会前来订货,有的甚至是外地的公司,需要他们制好成批的大型陶制品,发货到外地。

图1-25 岩罕滇家制作的新式陶器 金少萍摄

岩罕滇家的制陶理念比较符合市场规律,他们认为需要不断变换制陶的式样来吸引和满足客户,走向市场,提高销量。他们在保持傣族传统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傣族传统制陶探索出了一条新出路。在他们的作坊中有精心准备的各类陶罐、灯饰、花瓶样式的成品册,以方便客户选购,也可以根据客户意见随时改进陶器的形状和装饰。此外,从经济成本问题上看,他们善于节省资金,烧陶一月一烧,装满窑才烧,不买木料做燃料,专门购买砍伐的干橡胶树或是装修的废木料等作燃料。

图1-26 曼阁寨的镂空陶灯饰 金少萍摄

图1-27 曼阁寨的现代陶罐 金少萍摄

据了解,前来岩罕滇家学习制陶的人很多,有做茶叶生意的商人、学校的学生、寨子里的村民、制陶兴趣爱好者,前来调查研究的学者也很多。其中,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投资机械建设,在岩罕滇家的制陶作坊挂牌成立教学实习基地。

(三)曼扎寨制陶工艺传承人:玉章冈和玉涛

玉章冈,女,傣族,1947年出生,家住勐海县勐混镇曼扎寨。她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共有七口人,分别是:她本人、老伴、儿子、儿媳、孙子、孙媳、曾孙。家有摩托车、小轿车、农用车各一辆。据了解,玉章冈老人是勐混当地陶艺精湛的能手,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慢轮制陶工艺。儿媳玉帕是曼扎寨制陶能手玉涛的女儿,也擅长制陶。玉章冈老人说:“现在科技发达了,外边东西多,生活基本用不上了,只有祭祀的做一点。”所以,只有在傣族传统节庆或祭祀活动前有人前来预订时才做。制陶的陶土来自本村,她们说村寨周边这样的黏土很多,所以不用担心原料来源。拌在陶土里的沙子是河沙,以前到河边取,现在是买来的。沙和土的比例是1∶5(1碗沙,5碗土)。

一般而言,她们主要在傣族传统的关门节和开门节期间制陶,主要用来祭祀,大小都做,按套售卖,每套30元,包括烛台、小锅、甑子、四个小碗、小油灯、小火炉、水罐等。前来预订陶器的有本寨的,也有周边村寨的,现在周边村寨已经没有人会做了,但祭祀方面的陶器又不能少,所以前来订购的较多。近几年,自从玉章冈的老伴生病后,她自己的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不再继续从事制陶。如今只有儿媳玉帕一人接过担子,继续制陶。

图1-28 曼扎寨的制陶工具 金少萍摄

玉涛,女,傣族,1934年出生,家住勐海县勐混镇曼扎寨,曾经是勐海地区傣族慢轮制陶技术比较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不少学者到勐海地区调查傣族慢轮制陶工艺都曾访问过玉涛家,据我们所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李晓岑教授夫妇、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的唐立教授等都曾到过玉涛家调查傣族慢轮制陶工艺。2008年我们也曾到过曼扎寨玉涛家调查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并为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购买了一个玉涛亲自制作的、她们家用了几十年的陶水罐。2013年1月我们再次拜访玉涛时,玉涛老人已不再制陶。由于慢轮制陶工序繁杂,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十分辛劳,女儿们心疼老母亲,坚决反对其继续制陶。2012年玉涛的老伴离世后,她也听从了家人的建议,现在,她在村内的一个私人作坊制作扫帚。女儿玉帕已经传承了慢轮制陶手艺,每逢傣族传统节日来临,她都会制作一批供祭祀的陶器,以满足村民和周边村寨的需求。玉涛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玉帕嫁给玉章冈的儿子,另一个在家招了上门女婿,现在玉涛家有4口人,分别是女儿、女婿、孙女及她自己。家里种植水稻和茶叶。以前水稻种一季,现在改种两季,产量高,也种糯米。还有部分茶叶地,种得不多,收入也不高。

图1-29 调查组成员2013年与曼扎寨制陶艺人玉涛合影 余卫平摄

(四)曼飞龙寨制陶工艺传承人:玉南恩和玉南罕

玉南恩,女,傣族,1970年出生,家住景洪市嘎洒镇曼飞龙寨。2005年玉南恩被西双版纳州政府命名为“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2009年10月,西双版纳州文化馆在曼飞龙寨举办“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培训,玉南恩参加了培训。2010年,玉南恩家的制陶作坊被西双版纳州文化体育局和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2012年玉南恩被云南省文化厅、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以前,玉南恩曾去建水县以及景洪周边的曼阁、曼斗等寨学过制陶技术,如今,勐海、勐遮等地的制陶者相继来她家进行陶艺技术的交流与学习。2013年1月18~23日,西双版纳州文化体育局在玉南恩家的制陶作坊举办了“西双版纳州傣族慢轮制陶传承人及生产性保护培训班”。在玉南恩家,我们观察到,其所制作的陶器主要有作料罐、烟杆斗、茶罐、香炉、花盆等生活用具。此外,还有从景德镇购来的电动快轮,并从外面请来师傅[5]从事快轮拉坯。

玉南罕,女,傣族,1973年出生,家住景洪市嘎洒镇曼飞龙寨,她家是慢轮制陶手工技艺的挂牌传习户之一。家中除了玉南罕能够制陶,妹妹也逐步掌握了制陶要领。玉南罕主要制作罐、锅、壶、碗、花盆等生活用品,陶制品多数由餐厅、茶商订购。我们在玉南罕家调查时,她们正在烧窑,玉南罕称她们以前都是采用平地堆烧的方法,在田坝中烧陶,而现在已经掌握了州文化馆向她们传授的薄壳窑的烧制方法,因此就在自家的院落内烧陶。另外,州文化馆还向她家的陶艺作坊赠送了铸铁小轮盘。

图1-30 曼飞龙寨玉南罕的制陶作坊 金少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