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与手的杰作: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工艺
- 金少萍等
- 3409字
- 2022-04-11 17:45:10
第一节 传统制陶工艺概述
一 制陶工艺历史发展简况
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中,从纯粹手捏到慢轮制陶,进而再到快轮制陶,这是陶器工艺演变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慢轮制陶技术历史悠久,目前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如壶、罐、盆、盘、杯、瓶、钵、碗等。
图1-1 曼阁寨镂空花纹的陶器 金少萍摄
图1-2 曼斗寨条状纹样的陶罐 金少萍摄
傣族制陶秉承制陶技术的文化传统,历史悠久,早在傣族的创世神话中就有记载,如《巴塔麻嘎捧尚罗》第十三章“人类大兴旺”第九节“制作瓷器、陶器”中完整记载了傣族先民制作陶器的历程。“人每天吃饭,人每天喝水,没有碗和锅,用什么来装?叶片太软,树皮太脆,装不了汤水,快用土做碗”,“水边有黑土,水边有黄土,黄土和黑土是大地的污垢,人啊去取来,用它捏‘万’,用它捏‘莫’,用它捏‘盎’”。[1]其中,“万”“莫”“盎”皆是傣语,分别指碗、锅和盆。在神话中神的指点下,傣族先民开始学习制陶技术。“土碗不好、土盆不好,被水吃啦,随水跑啦,端着也重,不如用叶,不如用皮”,生动记载了傣族学习制陶的历程并不顺畅,“千亿万年前,神火烧大地,大地变硬了,漂在水中,不被水吃掉。如今土做碗,也得晒干后再用火烧它,使土变硬,使碗变硬,装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人们听了高兴,就照着做……从那时候起,人学会了捏碗,人学会了烧锅,一代教一代”。[2]最终,傣族先民学会了制陶,制陶工艺在傣族社会中世代相传,沿袭至今。
傣族制陶有汉文文献记载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明代,如明代的文献《百夷传》中就有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的记载,可见当时陶器的制作与使用在傣族传统社会中已经十分广泛。
关于傣族制陶,在西双版纳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很久以前,曼勒寨有一对傣族夫妇,在澜沧江畔以摆渡为生。夫妻俩因嫌回家麻烦,每天都用竹筒做饭、用竹筒烧水,久而久之,他们觉得用竹筒做饭、烧水只能使用一次,需要经常上山砍伐竹子,很不方便,于是便仿照烧饭竹筒的模样,用黏土制成了傣族的第一个土锅,并试着烧水,可是土锅在火上烧了一会儿,便炸裂漏水了。不过,有几块碎片摔在火堆里,被烧成了坚硬的陶片,经火烧过的陶片,不易破碎,就这样,傣族妇女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慢慢知道了土锅必须经过火烧制,才能制成陶器,用来煮饭、烧水。其后,大家纷纷效仿,并延伸发展出了其他的陶制器皿。随着傣族村社之间婚丧嫁娶、人口迁徙等,曼勒寨的制陶手艺传遍整个西双版纳,成为傣族村寨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整个西双版纳地区,傣族慢轮制陶曾经是村社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陶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用品,或用于炊煮,或用于盛物和盛水,或用于祭祀。因此,许多村寨都有擅长制陶的民间艺人,而且制陶工艺也是传统农耕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属于家庭手工副业,并体现了傣族传统社会分工的大致趋向,主要由妇女群体来制作陶器。还由于傣族社会封建领主制经济的特征,有的傣族村寨甚至被列为专门为封建领主召片领或召勐土司制作陶器的徭役寨,如景洪地区的曼勒寨,曾经是专门为召片领及其家属居住的傣王宫制作陶器的村寨,勐腊县勐仑地区的曼扎寨也曾经是专门为勐仑召勐土司制作陶器的徭役寨。因此,古老的传统制陶技艺在傣族社会的各个家庭中世代传承和沿袭。
二 制陶工艺分布状况
据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调查的相关资料,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保持较好的村寨主要有景洪市的曼斗寨、曼阁寨、曼峦寨、曼弄枫寨、曼飞龙寨等,勐海县的曼扎寨、勐龙寨、曼贺寨、曼么勒寨、曼各寨、曼郎寨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变迁,傣族传统制陶渐渐淡出傣族社会的日常生活,只是由于宗教的需求等因素有少部分村寨仍然保持着这一传统技艺。景洪的曼斗寨是目前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保存较为完好的傣族村寨之一。据相关资料记载,曼斗寨的制陶工艺是由原景洪土司的制陶徭役寨——曼勒(土锅寨)传入的。[3]20世纪60年代曾有学者到曼斗寨调查,当时有13户人家制陶;80年代时,有4户人家制陶;2000年调查时就只有1户人家制陶。[4]目前全寨也只有1户人家沿袭着传统制陶技艺。曼阁寨如今也只有1户人家保持着传统制陶工艺。曼飞龙寨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在制陶。而勐海县只有曼扎寨和曼郎寨的几户人家还保持着传统制陶工艺。傣族传统制陶工艺的普遍消退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向。
三 制陶工艺的传承方式及传承人名录
(一)制陶工艺的传承方式
在傣族的传统生活中,制陶工艺体现着传统的社会分工,制陶的技艺主要是由妇女来传袭的,制陶属于家庭中的手工副业,因此一般是在母女或是婆媳之间传承,历经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口授相传的阶段,直至掌握制陶技艺。如勐海曼扎寨的玉涛自小随母亲学习制陶技术,长大成人后一直利用农闲从事制陶,后来成为勐海地区有名的制陶艺人,2008年我们到勐海县曼扎寨调查时玉涛已经是古稀老人,仍在从事制陶工艺的劳作。2013年我们再度到曼扎寨调查时,玉涛已经是80岁高龄的老人,她不再从事制陶工艺,已将她的制陶技艺传授给了她的两个女儿,她们一个留在家里招女婿,另一个嫁到同一自然村曼扎寨,现在周边傣族赕佛时需要的陶器主要由这两个姐妹制作。制陶技艺在有的村寨中则是由男子来承袭的,如景洪曼阁寨的岩罕滇,其制陶手艺就是由父亲和母亲共同传承而来的。而现在他又将他的手艺传给了他的两个女儿,特别是小女儿玉章凤的制陶手艺已十分精巧,在当地颇有名气。
图1-3 调查组成员2008年与曼扎寨制陶艺人玉涛夫妇合影 李兴力摄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带动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制陶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相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5年),并命名了制陶技艺的传承人,给传承人适当的生活补助等。西双版纳州地方文化部门于2009年和2013年先后举办过两次传统制陶技艺培训班,促进了景洪、勐海、勐腊各县傣族制陶艺人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只是,由于制陶工序复杂、劳动艰辛,并且成本较高,能够坚持下来并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并不多。为了保护传承慢轮制陶技艺,地方政府通过一些措施,如建立制陶技艺传习所、传习户,在中小学建立制陶技艺传习基地,以及举办培训班等,加大制陶工艺的社会传承和学校传承的力度,因此,传统制陶工艺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变迁,不再局限于傣族家庭内部的传承,而是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学校传承等多种传承方式并举。
图1-4 2013年在曼飞龙寨举办制陶培训班 余卫平摄
(二)主要传承人名录
1.景洪市的主要传承人
玉勐,女,1954年出生,居住于景洪市景洪社区曼斗寨。2005年被西双版纳州政府命名为“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2007年被云南省文化厅、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西双版纳州文化体育局、民族宗教局在玉勐家挂牌,建立“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
图1-5 曼斗寨制陶艺人玉勐 金少萍摄
岩罕滇,男,1952年出生,居住于景洪市景洪社区曼阁寨。1999年被云南省文化厅、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2005年被西双版纳州政府命名为“民族民间美术传承人”。2010年西双版纳州文化体育局、民族宗教局在岩罕滇家挂牌,建立“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
图1-6 曼阁寨制陶艺人岩罕滇的命名状 金少萍摄
玉章凤,女,1977年出生,居住于景洪市景洪社区曼阁寨。系岩罕滇的女儿,虽没有被命名为传承人,但其制陶手艺已经在当地颇有名气,并勇于开拓创新。2012年被聘为景洪市第四中学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基地的辅导老师。
玉南恩,女,1970年出生,居住于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寨。2005年被西双版纳州政府命名为“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2012年被云南省文化厅、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西双版纳州文化体育局、民族宗教局在玉南恩家挂牌,建立“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
图1-7 曼飞龙寨制陶艺人玉南恩 金少萍摄
玉南罕,女,1973年出生,居住于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寨。2010年西双版纳州文化体育局、民族宗教局在玉南罕家挂牌,建立“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户”。
图1-8 曼飞龙寨制陶传习户玉南罕家的挂牌 金少萍摄
2.勐海县的主要传承人
玉章冈,女,1947年出生,居住于勐海县勐混镇曼扎寨。2009年被命名为“西双版纳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图1-9 曼扎寨制陶艺人玉章冈 金少萍摄
玉涛,女,1934年出生,居住于勐海县勐混镇曼扎寨,没被正式命名为传承人。
图1-10 曼扎寨制陶艺人玉涛 金少萍摄
玉帕,女,玉涛的女儿、玉章冈的儿媳,居住于勐混镇曼扎寨,没有被正式命名为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