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死者身份
- 被刑部侍郎刁难的日子
- 搞定小鲜肉
- 3063字
- 2022-09-14 11:37:11
秋夜漫长,弄玉轩寂静无声,隔壁拜月楼里人进人出的,本就睡不着觉的姜棠警醒起来,倚在窗边听隔壁动静。
明儿一早,老汉吊死在刑部衙门前的事就会传遍大街小巷,摸清老汉底细,得知冤案详情,都是迫在眉睫的事。应硕系上鸦青色披风,开口问:“霍达,有没有叫人去请仵作?”
“应侍郎,您教过属下遇到死人的案子,先请仵作验尸准没错。我先叫人去请仵作了,再来请您的,只是没惊动吴尚书。”
死人……验尸……刑部又出什么案子了?
“吴尚书年纪大了,再过一个时辰就要起床上朝,衙门和午门来回折腾,哪里吃得消?不必惊动他,我去就好。”
姜棠自忖吴尚书要上朝,应硕也要上朝的。他没睡多久就急忙赶往刑部衙门,说明事出突然,案子不小。
横竖她睡不着,等他们说话声听不清楚时,便立刻梳洗打扮,换上厚衣,坐应府的马车赶往刑部衙门。
衙门前,霍达正专心致志地撒生石灰。一听见马嘶声,扭头望去,正见姜棠从马车上下来。而车夫提的灯笼,上有应府字样。
“姜姑娘,你怎么坐着应侍郎的马车来了?”
姜棠总不好亲口承认住在应府,随意回话:“我怕路上遇到巡夜的盘问,就叫车夫弄了个假灯笼。对了,我看着地上有血迹,你往上撒生石灰,可是有人死了?”
“唉,今儿也不知倒了哪门子的霉,有个老头在这吊死了。应侍郎正和仵作一起验尸,你要不嫌晦气,可以去停尸房瞧瞧。”
她直奔刑部停尸房,果然一堆人围着仵作验尸。
应硕抬眸,低声问:“你怎么来了?”
“我右眼皮跳个不停,坐卧难安,怀疑出了案子。这一来,果真出了命案。”
躺在木板上的老头年事已高,头发稀疏发白,牙齿全掉光了,脸上瘦的只剩一点皮。他严重驼背,背后鼓起一块大圆包像龟壳似的,没法正儿八经地平躺,仵作便由他侧身缩着。
仵作脱下老头的藏青色短褐,肚皮上一道旧疤,长约半臂,从左胸延伸到肚脐眼,像一条蜈蚣趴在那,触目惊心!他的肚皮干瘪着凹了进去,一看饿了好几顿。
那些罪大恶极要被砍头的犯人,临行前还能吃顿断头餐,而这老头年纪这么大,竟当了个饿死鬼!姜棠悲从中来,转身去门外,掩面低泣。
应硕紧跟着走出停尸房,带上门,心疼又不解地问:“姜棠,你哭什么?”
“我哭……”哭这世上太不公平!多少达官显贵一天倒掉数不清可口美味的饭菜,老头却水米未进,黄泉路上也是饿死鬼。他老成那样,孙子辈的差不多都有她这么大了,怎么家人不在身边,就这么孤苦伶仃地死去?
“应侍郎,发现一封信!”
应硕立马推开停尸房的门,姜棠也不再哭哭啼啼的,擦干眼泪跟着进去了。
“老头穿得破破烂烂的,脚袜却新得很。一脱下与他穿着不符的脚袜,就发现这封信了。”
黄色信封被卷成火折子形状,小心翼翼地捋平,信封的边角位置已有些磨破了,红火漆封口上写有四个红字:刑部亲启。
应硕剥开红火漆,打开信封,抽出信纸,蹙眉阅看。
老汉朱兴国,刚过古稀,乃安徽省池州府九华山人。
一家老小十一口人,悉数被邻人害得坐了十六年牢。老汉无依无靠过了十六年,怎么求县令也没法翻案,便强撑着一口气上京求刑部大人们替老汉讨回公道。
老汉太过想念家人,又无颜面对,待案子大白于天下之时,还请家人们到老汉坟头撒一杯酒,告慰老汉在天之灵。
这封信的字大小不一,横无力,竖不直,显然是开蒙没多久的孩童写得。应硕凝神望着讨回公道四个字,怔怔地出神。
仵作往老汉身上盖了一床白布,开口道:“死者七十岁,舌头伸出,脸色发白,脖子上有勒痕。他死时趴下的地方,有一堆屎尿。因吊死者死后会全身放松,导致大小便失禁,毫无疑问是吊死的。只是,死者与普通的悬梁自尽不同。”
“死者生前没吃饭又年迈,没有足够大的力气把麻绳丢到房梁上自缢,就用麻绳一端绑住了石头,另一端绑住脖子,再趴在地上,让石头滚下衙门前的那些台阶。石头那么重,瞬时就把麻绳给拉直了,他的喉咙被勒紧,很快就死了。此外,小的未从他的鼻子与嘴巴里检出毒药之类的东西,他身上的疤痕多不胜数,悉数为陈年旧疤,可以断定他是在三四更天之间自尽的。”
人活七十古来稀,朱老汉却被邻人害得仅剩自己苟活于世。他在当地求人无路,拖着老弱的身子从安徽赶往京城,这一路得吃了多少苦,从福建老家来京城的姜棠再清楚不过。她红了眼眶,眼泪在打转。
若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又岂会孤注一掷地吊死在刑部衙门前,用一条人命来换取刑部彻查案子?
“朱老汉的这个案子,必须彻查,还朱家人一个公道!”应硕斗志昂扬,再问:“姜棠,你誊抄卷宗时,可有看过朱老汉一家人的案子?”
“不曾。”
“既是陈年旧案,定还在卷宗室。”应硕点了两个值夜衙役,“你们跟姜棠一起去找卷宗。”
早前为了翻找卷宗方便又不那么占位置,姜棠特意把所有卷宗按省划分,这安徽省的案件,全部搬出来一一查找,有三个人一起找也不是什么难事。
一盏茶的功夫后,姜棠找出了朱老汉所说案子的卷宗,名为九华山棺材案。
卷宗显示,十八年前,朱老汉的棺材放在邻居金家人的地界上,两家为此大打出手,朱家三人受重伤,金家的上门女婿金炳刚被打瞎了一只眼。两家就此生了嫌隙,常有朱家偷金家的牛,金家往朱家人吃水的井里丢毒蛇之类的案子,县令认为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事,给两家和稀泥就那么过了两年。直到十六年前,金家的上门女婿金炳刚被人毒死,毒药从朱家搜出,县令命人逮捕了朱家人。因朱老汉被女婿接进城里看脚痛的毛病,才得以全身而退。县令审案时,朱家人口供错乱颠倒,本着法不责众的理由,便一直把朱家人给羁押在县牢。
霍达气愤地喊道:“当初断案时,县令稀里糊涂拎不清。如今过了十六年,要想查清楚,越发难了。我就奇怪了,老头怎么不去大理寺和都察院上吊,专门吊死在咱们刑部?”
“霍达,你切不可有这种想法。不论大理寺、都察院还是咱们刑部,大家每个月领的薪俸,皆是平头百姓纳的赋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案子来了,认真查明,方对得起所领薪俸。”
霍达被说得心服口服,“应侍郎所言极是。”
“眼下正是秋后问斩之际,又多了几起宰白鸭案件需要查明,各司处事务繁忙,须得尽心尽力办好。此案,仍由我携卷宗室三人去查明。”应硕分派了任务,吩咐姜棠:“我这就准备上朝了,待李赫和朱益群来点卯,你叫他们收拾一下细软。等我下朝,便一同启程。”
又要出去查案了,姜棠再无第一次去钱塘县的紧张与激动,只盼着快快度过难捱的赶路时光,早点抵达九华山,查清案件。
这会儿天色将明,她有点头昏脑胀,步行走出刑部,沿街找吃早饭的摊子。路过廖记豆汁时,看见一帮遛鸟的老大爷们围着喝豆汁吃焦圈,甭提多满足。她又想起第一次见应硕喝豆汁的情形,明明不想喝豆汁,双脚却不听使唤,挪到了空位上,坐下便喊:“来一碗豆汁,一个焦圈。”
“昨晚咱们京城出大事了。”
“天上下金子了?”
“瞅你这点出息,除了金银财宝,你就不能想点其他的东西?实话告诉你,今早碰到更夫,他说刑部衙门前有个老头吊死了,你们说邪不邪门?”
喝个豆汁也能听到这等大案!姜棠望着端上来的成色如绿豆汤的豆汁,捏着鼻子叽里咕噜地喝了两口,与上次食不下咽全吐出来不同,这带着点酸味的,竟然有点好喝了。
“那有啥邪门的?难道你忘了,前几年,有个人一头撞死在大理寺门口的石狮子上?”
“当然记得!那个男人也是窝囊的,自个儿媳妇被大理寺主簿给搞大了肚子,生下了个野种也替人养,只求媳妇别离开他。可人升官了,去沧州当知府,把女人也给带走了。这男的丢了媳妇,又狠不下心掐死野种,一时想不开就撞墙了。”
“老伯,那大理寺主簿才从七品的官,就不怕男人告状到大理寺卿那,治他一个生活不检点之罪?”
“姑娘,你到底是年纪小。这年头,笑贫不笑娼,没钱的人家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儿,就跟武大郎娶了潘金莲一样,终究是没命享受,死路一条。”
一早接连听了两个案子,姜棠不禁疑惑了:这世间公道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