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市场经济规律不包含目的性或主体尺度,揭示的是商品经济形态生成、发展、周期性危机直至走向灭亡的本质性联系,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所述;描述的是商品经济形态存在、变化、供求、均衡、波动和周期等重复往返现象的内在联系,如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所述。不论是本质层面的规律揭示还是现象层面的规律描述,其共同点都是以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及其客观尺度为准绳。市场经济行动规律虽然包含目的性或主体尺度,但出于不同目的且依据不同层面的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行动规律也有所不同。譬如,在西方国家,为了实现个人、企业利益最大化诉求,往往遵循崇尚自由竞争的行动规律;为了使市场失灵导致的各种危机不致引发市场经济的系统性崩溃,往往遵循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行动规律等。在我国,当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时,为了更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里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有三项:①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②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的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负或压迫,换言之,就是设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③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当然,为了维持政府的尊严,还需要有一些其他的花费。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现象。《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由于马克思没有在《资本论》中以专门的篇幅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论述,而是将这个问题的阐述分散于《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有关章节中,西方一些经济学者便认为马克思没有创立一种完整连贯的经济危机理论。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便在繁荣与萧条中交替运行,由此产生了各种解释经济危机成因的理论。其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西方各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更为深远,其突出贡献是运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解释了自由市场调节下的均衡为什么在通常情况下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对经济危机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马克思指出:“驱使生产过剩突破资本主义界限的必然性,同时也一定会随着这种过剩而发展,也就是产生贸易过剩、生产过剩、信用过剩。同时,这种现象必然总是在引起反作用的各种形式上出现。”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是萨伊定律最常见的表达形式,不过,如果因此误认为所有商品生产以后一定能够销售就误会了定律的含义。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是这样说的:“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谁也不为生产而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中间、中介的活动,目的是消费。”詹姆斯·穆勒的这段话说明了生产者是为了达到消费目的、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才进行生产性的劳动,至于为何创造了“自己的需求”,原因在于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引起了对其他生产者的商品需求,整个经济体系也就实现了循环,某一数量商品的供给也就带动了对相同数量某些商品的需求。于是,古典学派经济学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生产过剩不可能在流通过程中发生。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如是说:“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售则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在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在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的两个原始形成要素。”恩格斯对劳动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和技术)视为财富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来源。可见,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包括与劳动的社会、经济及技术等因素相关的人力、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据此,所谓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质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无形物。或者说,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可以用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积累的一种客观存在,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资源是一切可被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非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经济学解说》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这一定义很好地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学内涵,从本质上讲,“资源”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按照常见的划分方法,资源被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加工资源。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和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这些生产要素进行市场交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

在经济学中,均衡一般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实现平衡,因而变动的净趋向为零的状态。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概念。均衡的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理论是对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就是对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假设市场上的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