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微 旨

原文: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39条)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40条)

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41条)

《素问·六微旨大论》

注释:

①纪:规律。

②标:标示,六气之本以三阴三阳标示。《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

③移光定位:圭表测影,观察日光成影的位置。

④本: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素问·天元纪大论》云:“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⑤中:即中气。

导读:

本段论述了天道六六之节的运行规律,也就是客气的运行规律,并提出了标本中气理论。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是说以人的主观命名六气之标。正立而待之,即面北观。是以太阳形成的客观光影作为记录。

原文: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45条)

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46条)

《素问·六微旨大论》

注释:

①六节:六:六气;节:节气。

②气位:气,五行之气;位:位置。

③复行:再行。

④亢:超过正常限度。

⑤承:顺应,承袭。

导读:

提出了地气应天之六节气位规律,也就是主气的运行规律,符合五行克制规律,天地之气互相制约,方能维持动态平衡,一旦有一方亢胜,则生邪害,生化疾病。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说明人体之气与地气相承。

对显明的解释,王冰注为春分。《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日出谓之显明,则卯地气分春也。自春分后六十日有奇,斗建卯正至于巳正,君火之位也。”张介宾注:“显明者,日出之所,卯正之中,天地平分之处也。”显明指太阳所出的正东方卯位。从春分上推,木气所始,起于大寒。地气始于大寒的根源在于王冰对显明的解释。显明为日出之所与运气理论没有任何联系,运气理论是以节气为时间坐标。而且,本文所论也很明确:“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讲的就是地气运行遵循六气节气(二十四节气)规律。因此,作者认为,显明为见于清明。显,见也。《尔雅·释古》:“显,见也,光也。”明,清明。将显明之右释为见于清明之右,则木气所始,起于春。如此,则天地之气起源一致,同起于立春,符合经文原旨。

原文:

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55条)

《素问·六微旨大论》

导读:

将此文前提,说明六气各步运行时间。

原文:

帝曰:何谓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65条)

《素问·六微旨大论》

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66条)

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67条)

《素问·六微旨大论》

导读:

把“初中”前提,补充完善天地六节、六步规律,阐明天地初中之气的升降规律,说明六气中每步再分初气和中气,初气是地气,中气是天气。一气之中,天地之气主导各半。个人理解,初者地气,为天气下降,客气主导前三十天;中者天气,为地气上升,主气主导后三十天。此处“中气”与标本中气之“中气”不同。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王冰注曰:“气与位互有差移,故气之初,天用事,气之中,地主之。地主则气流于地,天用则气腾于天,初与中皆分天步而率刻尔,初中各三十日余四十三刻四分刻之三也。”王冰注与《黄帝内经》所论不同。

东汉《易纬·河图数》云:“五运皆起于月初,天气之先至,乾知大始也。六气皆起于月中,地气之后应,坤作成物也。”《易纬·河图数》与《黄帝内经》也是同时代作品,提出五运起于月初,六气起于月中,与《黄帝内经》认识也不同,这需要在临床实际中去观察、去研究。

原文:

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治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56条)

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问也!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57条)

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所谓六二,天之数也。(58条)

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五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所谓六三,天之数也。(59条)

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所谓六四,天之数也。(60条)

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61条)

帝曰:愿闻其岁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巳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62条)

《素问·六微旨大论》

注释:

①上下:上指天气;下指地气。

②岁立:立岁,确定岁之开始。

③甲子:指六十甲子,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天地之气之起始。

④岁候:候岁。如何测量每岁的天气。

⑤日行一周:一周,指一年。太阳运行一年的周期。

导读:

此文论述了六气应五运之变化,明确了五运六气运行交接时刻。

天气从甲开始,地气从子计时,子甲相合,开一岁之始,即以天干、地支明岁始。

天之六气的起始时刻,论中交代亦很清楚,如“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天数即天气之数,从立春日计。六十甲子不同的年份,运气起始时刻有同有不同,作者根据经文,列表以示,由表1、表2所见,相同的周期,五运、六气起始时刻是相同的。

问题是后世很多医家从大寒日计,混淆了天地之气数,而《黄帝内经》所论述的六气主客是以天气为主导的。可能与观察起始时刻所在地的经纬度有关,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

关于交运时刻,是五运六气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但是自古存在三种主要学说,一说大寒,一说立春,一说冬至。源于立春说(含正月朔日说)符合经旨,源于冬至说为汪机所倡,源于大寒说基于仲景和王冰,目前大寒说成为主流。

表1 天气六步交司时刻表

表2 五运起运时刻表

原文:

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63条)

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64条)

《素问·六微旨大论》

注释:

①天枢:张介宾:“枢,枢机也,居阴阳升降之中,是为天枢。”作者认为,天枢指岁半之日,司天、在泉交接之时,为天地之气交接之枢。

导读:

以上二条论述了天地六气的应用,指出言天气求本,言地气求位,言人求气交。提出气交概念,气交乃天地之气相交,人之气与自然万物都从于气交。

全篇导读:此篇论述了天道六六之节的运行规律(即客气的运行规律)和标本中气理论;提出了地气应天之六节气位规律(即主气的运行规律),人体之气与地气相承,符合五行克制规律。天地之气互相制约维持动态平衡,有一方亢胜,则自然界产生邪害,影响人体生化疾病;天地六节、六步规律,每步运行四个节气,即六十度而有奇。

论述了初气和中气,初气是地气,中气是天气,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此处中气与标本中气之中气不同。

论述了六气应五运之变化。明确了五运六气运行交接时刻:天气从甲开始,地气从子计时,子甲相合,为一岁的开始,即以天干、地支明岁始。明确了天之六气的起始时刻,如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并以此循环类推;天气之数从立春日开始;六十甲子不同的年份,运气起始时刻有同有不同;相同的周期,五运、六气起始时刻是相同的;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论述了天地六气的应用,指出言天气求本,言地气求位,言人求气交。提出气交概念,气交乃天地之气相交,人之气与自然万物都从于气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