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影像医学·骨肌系统卷(第3版)
- 徐文坚 袁慧书主编
- 1030字
- 2021-12-10 19:49:21
第七节 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是从骨折后血肿吸收机化开始,骨痂形成、骨痂连接和骨痂改建的渐进过程。骨折愈合可以顺利,可以延迟,也可以不愈合。
一、骨痂形成
骨折后,骨痂形成来源于膜内成骨与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①膜内成骨是骨折两端未剥离的骨膜中的间叶细胞增生、分化为成骨细胞,直接形成骨痂。②软骨内成骨是来自剥离骨膜中的间叶细胞增生,先分化成软骨,然后再由软骨形成骨痂(图8-7-1)。骨痂也来自血肿吸收机化过程中由新生血管旁细胞分化为软骨而后骨化形成骨痂。皮质旁的骨痂为外骨痂,髓腔内的骨痂称为内骨痂。
二、骨痂形态
由两种成骨方式形成的骨痂,在X线表现上有两种不同的形态:①膜内成骨形成的骨痂,X线表现为骨折上下段皮质旁出现光滑整齐的骨膜反应。骨折愈合顺利者,在骨折后7~9天即可见到骨膜新生骨痂。②软骨内成骨形成的骨痂,开始呈不均匀钙化。早在骨折后10天,在骨折端旁或在错位的两骨折顶出现不均匀的骨痂“托”。随后不均匀钙化的骨痂逐渐增多,密度增高。在骨折后两周,如果出现这两种形态的骨痂,是骨折愈合顺利的先兆(图8-7-2)。
三、骨痂连接
一般在骨干骨折后3~4周,骨折上下段的骨膜新生骨痂与骨折端不均匀的骨痂融合,连接成桥,这是伤员可以扶拐持重、早期活动的指征。
四、骨痂改建
这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过程。骨干骨折连接的两种骨痂密度逐渐增高,骨折后3~4个月,骨痂结构趋于一致,骨痂表面变光滑。半年后骨痂吸收、缩小,逐渐变为增厚的致密骨。骨痂改建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轻微成角或轻度错位的骨折愈合,数年或数十年后,仍可改善一些原有畸形。
应指出的是,骨干骨折是以外骨痂愈合为主,松质骨骨折是以内骨痂愈合为主。内骨痂的来源是由骨髓内新生血管旁细胞直接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的。
图8-7-1 实验骨折愈合
兔胫骨干骨折后两周组织切片,微血管显影:上骨折端(U)及下骨折端(L)均有无血管软骨团(细长黑箭)形成软骨痂,托住两骨折端,称为软骨痂托,这是骨折软骨痂愈合期,注意上骨折端两旁有膜成骨痂(白箭)为未剥离的骨膜形成的骨痂,距骨折端较远
图8-7-2 股骨干骨折软骨痂骨愈合
男,25岁,车祸,大腿骨折。A.左股骨干中下1/3交界处短斜形骨折;B.经卧床牵引治疗2周,骨折端有较多不均匀钙化的骨痂生长,已连接成桥。上部骨痂呈带状或条状钙化(弯箭),下部为多发小环形钙化(弧白箭)均为软骨痂之初期钙化阶段;C.骨折3个月显示软骨痂已完全骨化,骨折愈合,并已进入骨痂吸收改建阶段。此例说明:股骨干骨折大腿肌肉多,骨痂出现早,骨折愈合以软骨痂骨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