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能量平衡

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过程中,能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消耗能量,同时又从摄入体内食物中蕴含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中获得新的能量。大部分成年人机体处于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状态,即机体的摄入食物能量与消耗能量之间是平衡的,仅存在2%的累积差异。体重是判断能量平衡与否的一个常用指标,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体重不变,说明该段时间内机体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基本相等,处于平衡状态,一般体重的增加在每年±1~2kg的范围内即为能量平衡;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体重减轻,说明该段时间,机体内能量摄入低于能量的消耗,机体动用储存于体内的能源物质供能,使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相反,如果一段时间内体重增加,说明该段时间内机体能量摄入高于能量消耗,多余的能量转变为脂肪在贮存于体内,此时机体处于能量正平衡状态。
一、能量的动态平衡
机体的能量平衡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平衡。处于一种能量平衡状态的人如果每天多摄入少量的能量,经过短时间的能量正平衡状态后,机体的能量储存(脂体重和瘦体重)增加,导致体重的增加,在新的体重基础上,其能量消耗也会增加,因为体重增加,相应的基础代谢及身体活动能量代谢等也会增加。最终,机体会再次达到一个新的能量平衡状态,但此时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虽然相等,但均因能量储存的增加而高于上一个能量平衡状态。因此,体重增加是最初小幅度的能量正平衡,以及最终能量平衡的恢复机制共同作用的动态过程,而并非是静态的平衡。如果按静态的平衡理论,比如一天多摄入420kJ(100kcal)的能量,40年后,体重将增加189kg(按每多摄入32MJ能量体重增加1kg算),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必须考虑体重增加基础代谢和身体活动能量代谢也随之增加。
二、脂肪平衡
有人提出能量平衡其实是脂肪平衡。因为机体有严格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平衡的调节机制,当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摄入超过需要时,机体会通过加强氧化作用,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平衡,摄入的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很少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有研究显示,一次性摄入8600kJ的单糖,仅会有几克的脂肪合成,即使是极大量连续几天,每天摄入20 000kJ的碳水化合物,使糖原合成达到饱和状态,也仅会有约150g/d的脂肪合成,而这种情况在正常生理状态基本不会发生。蛋白质的摄入是比较稳定的,摄入的蛋白质仅用于结构蛋白及酶的新陈代谢,剩下的氧化后用于代谢所需,基本不会转变为脂肪储存。如果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摄入正平衡后,机体有负反馈机制,通过减少能量的摄入而达到碳水化合物和蛋白的平衡。但脂肪却没有这方面的机制。如果脂肪摄入出现正平衡,机体脂肪氧化并不会加强,过多的脂肪很容易储存在体内导致肥胖。有研究者提出,由于脂肪的能量密度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一般用脂肪替代碳水化合物的膳食即高脂膳食,与低脂膳食即以碳水化合物替代脂肪的膳食相比,相同的重量,高脂膳食的能量要高。而人体进食时,习惯吃等重量而不是等能量的食物,因此,在自由进食的情况下,吃高脂膳食的人要比吃低脂膳食的人摄入的能量高,长期如此,会由于能量正平衡导致体重增高。此外,高脂膳食由于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导致糖原储存的减少,也会引起机体碳水化合物的负平衡,为了达到糖原的平衡,机体会摄入更多的食物,进一步导致能量摄入的增加。但也有研究显示,对于肥胖者进行减重干预,减少能量的摄入对减重的效果是等同的,无论膳食宏量营养素的结构如何,即不管摄入的是高脂膳食或是低脂膳食,只要减少能量的摄入,都可以减轻体重。因此,能量平衡对体重的作用应该高于脂肪平衡。
三、能量平衡的调节
机体本身具有严格调节能量平衡的机制,能量平衡由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两个因素组成,其中能量摄入主要通过摄食完成,因此,能量平衡的调节与摄食调节密切相关。
摄食行为是机体维持生存的基本活动,属于本能行为,主要受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的调节,也受后天的环境因素影响。在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feeding center),下丘脑腹内侧核存在饱中枢(satiety center),摄食中枢和饱中枢存在交互抑制。摄食中枢兴奋时,食欲大增,摄入食量显著增多,可导致体重增加,造成能量正平衡。饱中枢兴奋时,食欲下降,摄入食物量减少,导致体重减轻,造成能量负平衡。杏仁核基底外侧核群、隔区能易化下丘脑饱中枢,并且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正常情况下,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的功能活动受血糖水平的影响,使机体摄入食物量维持在正常范围,维持机体的能量平衡。
机体通过释放一些信号因子,调节进食和能量消耗,从而维持能量稳态并控制体重相对稳定。如果这些调节因子失衡,会影响机体的能量平衡,导致肥胖等疾病的发生。
瘦素(leptin)是一种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激素,通过与下丘脑的瘦素受体结合,达到抑制食欲,促进脂肪氧化,增加能量消耗而减轻体重的作用。此外,瘦素还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导致外周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激活脂肪细胞膜上的β 3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贮存在脂肪中的能量转变成热能释放,达到增加能量消耗、降低体脂的作用。但肥胖人群饱腹感机制发生损伤,他们血中瘦素浓度很高,但依然食物摄入增加,导致脂肪的积累。
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由下丘脑漏斗核投射到室旁核和背内侧核的神经元合成,由3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广泛分布于种属和外周组织。NPY具有刺激摄食,抑制交感神经活动,使褐色脂肪组织产热减少,减少能量消耗,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NPY与瘦素存在相互作用,NPY能减少瘦素分泌,瘦素也能抑制NPY的合成。
饥饿素或称生长激素释放素(ghrelin),是一种在胃、肠、垂体、下丘脑等调节能量平衡的重要器官中广泛表达的胃肠激素,具有刺激食欲,提高食物摄入量,促进脂肪合成并增加体重的作用。研究显示,肥胖人群的空腹饥饿素浓度降低,但进食及摄入能量增加,可能是由于机体对饥饿素的反馈损伤,对饥饿的抑制作用降低。
解耦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s,UCPs)是线粒体内膜上一种具有调节质子跨膜转运作用的转运蛋白,它可以消除H +在线粒体内膜两侧的电化学梯度,使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和ATP的合成解耦联,使H +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而不生成ATP。研究显示,UCP表达量升高,使能量消耗增加,体重减轻,血糖水平降低,改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
此外,胰岛素、脂联素、增食因子(orexin)等调节因子在能量平衡中都起重要的作用。
也有学者提出,规律的身体活动也会影响机体的能量平衡调节。首先,身体活动可以增加能量的消耗,有助于能量负平衡及减少体脂,其次,身体活动可以改善食欲调节系统,虽然高身体活动增加了总能量的摄入,但高身体活动可以增加饱足感,抑制摄食过量,从而维持积极的能量平衡状态。
总之,影响能量平衡的因素很多,但具体的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