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据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10%~20%需经手术治疗[1]。而传统开放式手术创伤大、脊柱稳定性破坏严重、硬膜外纤维化及术后并发症多[2]。因此,临床医生一直在寻找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既能达到神经减压目的又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脊柱稳定性的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深入人心,光学、影像学引导等技术的进步,脊柱内镜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章将介绍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国内外最新进展。

1934 年,Mixter 和Barr 首创采用椎板切除术治疗19 例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疼痛,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效果[3]

1951 年,Hult 开展经前外侧腹膜外路径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并首次提出椎管间接减压的概念[4]

1973 年,Kambin 采用Craig 套管针经皮非直视下椎间孔入路行微创椎间盘髓核切除术,以达到经皮椎管间接减压的目的;提出安全三角概念,并详细描述安全三角工作区[5]

1983 年,Forst 和Hausman 首次提出可视化微创髓核切除术理念,并采用特殊改良的关节镜进入椎间盘行髓核切除术[6]

1988 年,Kambin 首次提出椎间盘内镜的概念,并强调椎间盘镜可视化技术在纤维环周围区域操作中的重要性[7]

1990 年,Kambin 首次描述了安全三角即Kambin三角,其外侧边为出孔神经根,下边为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和终板,内侧边为椎管内随行神经根[8]

1993 年,Mayer 和Brock 发明了一种镜头带一定角度的双通道内镜,可将视野集中在背侧纤维环[9]

1996 年,Kambin 和Zhou 首次提出椎间孔成形术的概念,并在一定角度内镜下使用特制髓核钳和环锯切除突出的骨面及骨赘,对侧隐窝狭窄部位的神经根管进行减压[10]

1999 年,Yenug 首次详尽介绍了YESS(Yenug Endoscopy Spine System)内镜系统,该系统采用多通道广角内镜。随后对该内镜系统下椎间盘切除术的有效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其有效性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当[11,12]

2003 年,Yeung 设计出脊柱内镜手术的标准器械——Yeung 脊柱内镜系统,并详细介绍术中椎间盘造影术、椎间盘热凝成形术、纤维环成形术以及使用磨钻、环锯和激光行椎间孔成形术[13]

2005 年,Ruetten 针对临床中脊柱内镜经后外侧入路到达硬膜外间隙的视野狭小,影响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神经根减压效果以及难以摘除脱出和游离的椎间盘组织等问题,提出经极外侧内镜椎间孔入路,并很好地解决了硬膜外间隙视野狭小的问题[14]

Hoogland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出一套不同直径的椎间孔环锯,通过逐级扩大椎间孔,将工作套管直接置于椎管内,在椎间孔内镜的辅助下,经硬膜前间隙直视下行神经根松解和减压的THESSYS(Thomas Hoogland Endoscopy Spine System)技术[15]

2006 年,Ruetten 等[16]报道了采取椎板间隙入路完成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即iLESSYS(Interlaminar Endoscopy Spine System)。该手术不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可忽略不计。国内脊柱微创外科专家刘尚礼教授率先开展了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内镜激光辅助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 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满意疗效[17]

近年来,随着器械的发展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脊柱内镜技术在国内外脊柱微创治疗领域蓬勃发展:从非直视下切除中央髓核的间接减压发展到直视下切除椎间盘髓核;从直视下摘除中央椎间盘髓核发展到精确靶向髓核切除;适应证从局限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扩大到腰椎管狭窄症病例、腰椎滑脱病例及脊柱感染性病例等[18-22]

(樊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