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脊柱内镜技术,以其显而易见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其颠覆了传统的手术方式,由直视下逐层切开暴露病灶变为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到病灶基底部(靶点),再从1mm 的圆点同轴扩张到直径75mm 的工作区。由于镜下操作存在二维视频和三维空间的转换、组织结构的正确辨识等难点,使得脊柱内镜技术的学习曲线陡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承蒙同道的厚爱及认可,本人应邀至40 余家三甲医院进行脊柱内镜技术演示。在与国内外同道的交流学习中,发现脊柱内镜技术正在逐渐被推广、普及,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放大适应证、错误选择术式、并发症频发等。国内外有许多关于脊柱内镜技术的文献资料和书籍可供参考,但为什么真正掌握该技术的医生却为数不多? 经过分析后认为,除脊柱内镜技术本身的学习曲线陡峭,难以通过传统的进修、观摩、短期培训等模式掌握以外,运用传统手术思维进行微创手术而引发的理念冲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将脊柱内镜技术的操作步骤分解、细化,逐步树立微创手术理念并进行系统地培训,应该是解决脊柱内镜技术学习困难的好办法,由此萌发了写此书的念头。之后得到吴兴盛教授、佘守章教授的鼓励,才放下种种顾虑,下决心动笔。
本书共十五章,第一章:概论,系统介绍了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简史;第二章:仪器和设备,针对目前脊柱内镜领域器械名称混乱的现象,进行了统一命名,便于交流、使用;第三章: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解剖,对工作路径的微创解剖进行了详细描述;第四章: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的选择关键在于手术有明确的靶点;第五章:术前准备,着重阐述医、护、技三位一体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有效地沟通,使其明白椎间盘突出症不能根治、有复发的可能,从而达到降低期望值、提高满意度的目的;第六章:麻醉及药理,针对脊柱内镜技术的麻醉要求,介绍本人采纳的麻醉方法;第七章:相关操作规范,将内镜技术操作步骤精细化、规范化;第八章:不同术式介绍,重点介绍本人改良的脊柱内镜技术,力求学习曲线扁平化;第九章:操作流程与质控,通过学习牢固树立起“流程错,结果对,还是错! 流程对,结果对,才是对!”的理念;第十章:手术病例个体化方案的设计与应用分析,通过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流程演示、剖析关键点,并总结临床经验;第十一章:并发症及其防治,学习一项技术,首先要了解其风险及防治,精准的脊柱内镜技术也不例外;第十二章:围术期护理流程与疗效评价,面对退变性疾病的护理,怎样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精准的脊柱内镜技术,需要精细的护理团队配合,个体化的手术需要个体化的护理;第十三章:器械的清洗保养与灭菌,脊柱内镜系统是贵重精密的仪器,正确的清洗、保养与灭菌,可以延长使用寿命;第十四章:培训,脊柱内镜技术的培训要通过有别于传统手术的方式进行;第十五章:应用展望,就脊柱内镜技术器械的改进、介入方式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进行了畅想。
应当指出,医师如果仅仅学会脊柱内镜技术,充其量只是个手术匠,所谓“医病医身医心”,手术做得再好,患者的社会角色、心理状态,仍会影响其满意度。更何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组综合征,除髓核压迫、刺激神经根引起疼痛、麻木外,窦椎神经的牵涉痛、继发于椎间隙高度丢失的关节突关节综合征、黄韧带皱褶、肌肉痉挛、筋膜炎也会引起疼痛,不可能通过单一一项脊柱内镜技术去解决。术前必须与患者进行充分有效地沟通,结合患者的生物模式、社会角色和心理状态,综合判断,并在说服患者之前说服自己,才能提高脊柱内镜手术术后的满意度,从而使脊柱内镜技术升华为脊柱内镜艺术。
本书由疼痛科、骨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个专业的专家共同编写。内容突出技术的前沿性,并结合本人多年的体会与经验,采用操作示意图、影像学资料和镜下操作截图对不同术式进行深度剖析,图文并茂地阐述关键步骤的操作细节和并发症的防范方式等。本书旨在帮助脊柱内镜技术的学习者实现学习曲线扁平化和操作流程规范化,便于本技术的系统学习与培训。本书适合志在掌握和提高脊柱内镜技术的疼痛科、骨科和神经外科医生阅读与参考。
本书完稿之际,本人要感谢各位编者出色的工作。由于编者们都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写书时间非常有限,为完成书稿的编写,常工作至深夜。同时要感谢康曦及其朋友们对图片、视频拍摄制作所付出的辛劳,以及余婷婷为本书所绘制的精美插图。最后,要感谢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疼痛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
本书写作时间仓促,各位编委亦欠缺编写经验,不妥或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道给予批评指正。
康健 樊碧发
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