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空间意境

(1)意象的含义

《辞海》中,“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意象是通过人心中的思想或情绪通过外在的物象来表现的,而外在的物象也因为人赋予的情绪而成为意象。另外,在《中国美学范畴词典》中,意象定义为“主观心中的情感和意义与客观物体相融合而成”。在《中国的传统造景文化》中,意象定义为“外界景物的形象和(人类)主体的情感相互融合形成的充满主体情感的形象”。

① 所谓“意”指的是意向、意念、意愿、意趣等主体感受的“情感”,意象中的“情感”是通过对社会情感与自我情感的解读来体现,如图1-10所示。

图1-10 “意”与“情”

a.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凝结在古典建筑的符号、色彩、营造法则以及结构体系中,这需要欣赏者通过自身的建筑史修养以及建筑常识来理解。由于建筑中体现的社会情感是历史条件下、文化背景中建筑设计师群体意识的反映,这意味着,欣赏者对社会情感的理解是判断性的、单向的、被动的,它反映给欣赏者更多的是一种知识体系,即我们欣赏古典建筑时得到的传统观念、文化内涵以及科技理性与历史相吻合。

b.自我情感 社会情感只是自我情感的基础,欣赏者不能仅仅停留在社会情感的获知上,而应在社会情感这一背景中,深入挖掘古典建筑的自我情感。自我情感是审美的、多元的、主动的。创造者的自我情感在解读中与欣赏者的情感相互契合、互相塑造。这种契合与塑造的过程是古典建筑意境结构的精髓。

② 所谓“象” 有两种状态:物象和表象,如图1-11所示。

图1-11 “象”与“景”

a.物象 物象是客体的物(自然物或人为物)所展现的形象,是客观存在的物态化的东西,通常很容易找出它的原型,或借助自然形态,或传继已存在的建筑类型。

b.表象 表象是知觉感知事物所形成的映像,是存在于主体头脑中的观念性的东西。通常表达抽象的意念(虚空、消失等),或联系典故传说,注入时间意识和生命感,表达孤寂的情绪或体现禅味。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表象,是形象与情趣的契合,是景和情的统一。

客观存在的象与赋予它的意向或情绪相结合,构成意象,如图1-12所示。人在场所内通过感官的感受和审美体验相结合,主体(意)与客体(象)相互融合的结果,并依据物质超越物质达到的精神境界。即情和景的融合形成“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即“景生情,情生景”,通过情与景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的内在情绪与外在景物之间相互触发产生的高层次精神情感。

图1-12 意象的构成

(2)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而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最后构成的并不仅仅是意象的组合,还包括各个意象以及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所引发的想象和由此触动的心理状态。

意境是由意象组合而成的,如图1-13所示。袁行霈说:“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座建筑的一些砖石。”

图1-13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

陈植锷认为,“意象是表现型艺术形象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意境的元件。意境与意象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从专家的观点里不难看到,意象是意境的结构单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能成就意境。意境是经过体系化的意象群落,是若干意象的有机组合。

相比较而言,“意象”的“象”偏重于艺术形象的显现方面,其审美意蕴是在“象内”。而“意境”的“境”则指“象外”所存在的虚境,没有“象外”,也就没有“境”,形成“象内”和“象外”即实境与虚境的二重组合的艺术世界,一方面是具体可感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实中寓虚,以虚为重。“象外”就是对超于“象”追求,蕴含了对宇宙和人生更深层的“意境”。叶朗先生解释道,这可以看作是对于“意境”这个范畴最简明的规定。“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境”当然也是“象”,但它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趋向于无限的“象”,也就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常说的“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境”是“象内”和“象外”虚空的统一。

(3)空间意境的概念

空间意境是指超出具体物象之外,是主体微妙、独特的内心观照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表现在建筑作品中,往往是一种情景一体的浓郁氛围,也可以说建筑作品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建筑物本身,更是侧重于一种可以意会而难以言说的虚幻特征。空间意象指的是建筑空间的艺术形象,而空间意境是人们对建筑空间情感化、心灵化的一种精神感知和心理体验,在人与建筑空间的互动中产生的各种精神因素。

具体的人在具体的时间体验某个具体的空间,人通过感知客观空间,得到审美体验,在意识里逐渐建立起情境意象。将孤立、静止的古典建筑符号、空间层次、布局变成相关联的逻辑序列时,建筑已不是静态的观照物,而是与时间相联系的运动的空间意象序列。空间意境的生成就是这种审美过程作用的结果,这种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且分许多层次,层次越高,主观的成分就越大。例如,古典园林中借景、对景、障景、框景的建筑手法将亭阁、走廊、围墙、假山、水池、花木构筑成有机的空间意象,欣赏者漫游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空间审美体验,随着时间推移转化成一种类似生命的时间意象,一幅流动的卷轴山水画,使欣赏者流连忘返。

“意象”是空间的外在形象表达,是人们可以直观感知的,“情境”是对意象的情感化,加入了人的感知、情感和活动、体验。黑格尔认为,某种普遍的精神力量转化为艺术形象时需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情况”,包括地域文化、时代特征、生活观念等,在这里,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情况”就是“情境”。情境意象是人对客观事物主观化的情感片段。当多个情境意象通过空间关系相互组合,就会形成复杂的、多情感化的空间意象。在主体对空间意象“由眼观物”到“由心观物”的审美升华过程中,空间意境形成,并呈露着情景交融、境生象外、虚实相生的特征。其关系如图1-14所示。

图1-14 情境意象-空间意象-空间意境之间的关系

(4)空间意境的形成

先有建筑空间意象而后才能产生建筑空间意境,“意境”可以说是由“意象”转化而成。空间意境是创作者或体验者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空间场所诱发情感的知觉体验。情景意象和空间意象都是体验者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精神上的感觉。体验者在对空间的理解和解释中,通常掺杂着他们的主观感受。观察事物的角度和程度与体验者的出生地区、时代、当时的心境等要素有关,即情境意象。而且这种艺术欣赏不是由主观因素决定的,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人们走进有感染力的空间时,会不断提升自身体验和知觉,产生情境意象。随着视线转移、欣赏空间、感受氛围,空间意境便在这种欣赏感受过程中形成。

① 知觉、体验——情境意象

a.知觉 人的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如表1-5所示。知觉的关键作用就在于它在调动了人的感觉器官的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既非现存物质的、又非人主观臆想的空间意象,一个人与其体验的事物共有的生活空间。知觉元素具有特定的时间和地域属性,四季的转换所带来的变化,天空、植被甚至是水体的色彩与光影等为建筑周边环境增添和定下了某一特定地域的审美情调,而知觉元素自身也在随着空间序列的演绎,转化为一种情感意象。因此恰当地利用知觉元素,有助于强化空间场所的生命力和地域性,加强空间体验的丰富性、时间性。

表1-5 知觉在空间中的对应元素

情境意象形成和各种元素相互作用有关,当体验者所面对的是一系列现象的呈现,他们所要解读的,是这些现象综合演绎的结果,在思索这个结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联想与解读的空间就是无限的,意象就产生于这个无限的空间中。若能恰当地在空间中注入一些地域自然元素,将有助于加强空间的地域场所感,从而丰富空间自身的生命力和丰富性,激发欣赏者自身产生美好的情感。由于地域、时间的不同,对于相同的自然元素的理解和感受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这些自然元素的运用,从而形成不同的地域特色,如图1-15所示。

图1-15 情境意象形成过程

b.体验 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在实践中感受事物、感悟生命。体验是人们感受空间场所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揭示了生活中某个具体事物,而是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并从某个角度揭示出整个人生的意味。体验者对空间的理解和解释常常夹杂主观色彩,理解的角度与程度和体验者的地域背景、所处时代、当时心境等因素有关。但是这种审美的理解不完全取决于主体因素,而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体验者被意境的美感染,积极地调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空间的意境,这个过程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c.记忆 记忆是人们过去留在内心深处的某种“意象”,体验者面对开始搜寻与现实景象相关联的信息,并带着自己以往的经验和记忆,加强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d.象征 象征即古人所言的“比、兴”手法,将元素赋予个性气质,利用物象刺激幻象感受的形成,暗示某种哲学思想,体现历史传统及文化价值,同时也寄托自我情感和社会情感,从而给体验者留下深刻印象,提供咀嚼回味的余地,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常见的应用如中国园林中,用竹子来隐喻主人修身于世的高尚情操,以荷花作为和平、和谐、团结的象征。象征并不是抽象和无形的,而是一种有形的想象。它可以反映出人最深层的体验和意识。

e.想象 想象离不开以往的经验和记忆,也离不开对现实场景的感知。人们容易对自己的国家、地区、民族,或是长期的居住环境有特殊的关注和偏爱。那些具有丰富内涵的空间场景很容易引发人们遥远的记忆和想象,以增强人们的空间体验,同样,当体验者充分调动回忆、联想和情感时,也就更容易融入场所,从而得到审美的升华和体验的愉悦。

② 空间、场所—空间意象

即使再深刻的内涵,再美妙的图景也都要通过空间的结构组合、主题、场所精神、事件等加强场所认同,实现在空间情境上的“地域化”。营建能引发共鸣的空间是空间意象的目的,更是意境产生的前提。作为空间意象主角—人,总是和特定的地域文化相联系的,无论是以创作者或体验者的身份出现,建成后的空间中总是混合着与特定文化背景有关的人类情感表达。要想成功塑造象征着某种地域文化的空间意境,就必须首先创造出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场所。无论是空间的创作者还是空间的体验者,他们的情感和思维都与他们生活的地域背景存在着某种关联,无形之中影射着地域文化的影子。

a.主题 主题是创作者思想及自我情感的综合,是贯穿整个建筑创作的主旨。创作者需要主题来概括自己的创作理念,拥有主题概念的空间必然能蕴含着特定的内涵和思想,也就有了引导体验者想象、思考、参与体验的可能性。主题的来源广泛,可来自宗教、礼仪、神话故事、心理学与哲学启示,或者取材于其他相关领域。

b.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是一种集体文化意识在空间中的体现,代表了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精神意义,它使场所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特性,可以深刻地提醒人们自我意识,唤醒人们身体对生活的知觉。场所精神是建筑创作最重要的根基,任何创作都必须融入每一个具体的时空中去,这就决定了任何设计都要融入当地的文化。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认为场所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是由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它以一定的方式聚集了人们生活世界所需要的事物,反映了在某一特定地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自身的环境特征。

c.事件 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说:“建筑或城市的基本特质就是由哪些不断发生在那里的事件所赋予的。”创造空间的意图就是为了组织和制造发生事件的可能,特定空间具有容纳特定事件的能力,人们对空间的认知,通过事件获得,从而从行为上更进一步地体验到场所精神。事件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同时,营造了场所,它将社会与文化意义提取抽象和再现在场所之中, 改变了场所的形象特性和记忆。

d.空间情感序列 在空间情感序列中,主要由中心、节点、路径、边界区域四个要素组成。

中心可以是单体建筑的主体空间或一系列建筑群体空间的主体建筑,中心还表现为在人的情感体验中体现为情感的高潮阶段,它容纳了空间中最主要的情感,最能刺激空间体验并升华到一定的层次。

节点可以被视为是某些空间,也可以被视为在路径中出现的转折处,也可以表现为各处空间不同的光线、材质等,空间情感序列的高潮通常需要必要的铺垫、过渡和烘托,情感节点的作用就在此,它将促使一系列均衡空间共同烘托同一创作主题并促使“意象链”的形成。

路径的安排在建筑中十分重要,一方面它是作为设置建筑空间组织的“内在结构”,按照功能的合理性将各个空间组织在一起,另一方面创造出从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的关联性,提升空间体验的连续感与趣味性。

空间中能与相邻的空间或外部环境产生关系的区域,称为边界区域,它的作用是可以加强或隔绝空间的联系,关系到空间的领域感和场所感,为空间与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性格属性、结构秩序、情感交流提供可能。

人通过感知客观空间要素,获得审美经验、记忆或想象,在意识中逐渐构成其情景意象。如果把孤立、静态的空间主题、场所精神、事件等空间层次和布局相互融合串联起来,建筑就不是静态的观造物,是随着时间变化而移动的丰富空间,即空间意象。空间意境便是从人们审美过程中形成的连续空间意象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图1-16为空间意境的形成过程。

图1-16 空间意境的形成过程

(5) 空间意境的特性

情景交融是创造与生发意境的重要手段。意境的创造,并不是对自然美景、实境的逼真描摹,而是要从主客观的结合、情景交融中产生。创作者将“情”结于空间,寄托于物,体现在空间设计上,可以表现为联系记忆经验,基于群体性意识使用情感符号,这样才能引起大多数体验者的共鸣。或者使用象征或隐喻的手法,将设计意图结合物象在空间中象征化、隐喻化,试图借助空间物象表现出心理意象,可以是光影、树木、水、风等元素,并使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能把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相关联,将此空间与其他空间相连,把可感知的物象与未知隐藏的意象联系起来,激起人们深埋心底的记忆和情感。需要结合体验者在空间中的感官感受与审美体验,主体与客体相融相感得到的依托于物质而高于物质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① 虚实相生 虚、实建筑空间的相互转换,创造出虚实交替变化的序列空间组合,使空间和时间、静态和动态等多重感觉糅合在一起,这些感觉形成了审美主体对于情景交汇的一种把握,让审美主体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使建筑发挥了其审美价值。审美主体对于建筑中的虚空间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同时,建筑实体的形象存在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有形的实,那么无形的虚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有了实的印衬,虚才有了想象的价值,虚空间也蕴含了实的部分。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例,建筑墙体表现为实,而墙体上开窗、开门用来采光和通行的部分则表现为虚,由于空间围合程度的不一样,虚实对比关系也有所不同,形成虚实不定的景象。

② 形神兼备 细节是空间意境最具体和最形象地表达,它所承载的人类情感和地域文化,有助于营造空间的整体气氛,加强场所特征。细节清晰地呈现出物象之间的联系,也拉近了人与空间的距离。细节融入空间中的各个部分,它总是能够达到深化场所气氛的效果。细部设计力求表现地域性,并使这些元素融入场所中,加强场所特性,使各种符号元素都消隐在空间场所之中,与空间环境中的各种物象一起构成具有关中特色的整体空间。从而加强体验者的空间感受,调动体验者的记忆和联想,达到体验的升华和审美的愉悦。

(6)园林空间意境

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克服狭窄有限空间的限制,从模仿山水的“形似”升华为“写意”。创造了无尽山水的意象和流连忘返的空间景观,体现了一个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高度自然精神境界”概括地表现了中国自然哲学思想在造园实践中体现的“意境”美学本质。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提到“园林意境是造园者对向往世界的表达,观赏者通过园林中景观意象而引起情感共鸣,眼前的情境与造园者产生同样的感情升华”。图1-17为园林意境的形成过程,首先,园林的构成要素—园林景物起到了形而实之的作用。园林景物本身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有一个物理存在。但在造园者营造园林空间关系并赋予园林景物特殊含义之后,简单的园林景物会产生有意义的情感意象,即园林意象。这是虚像,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将多个园林意象相互结合,形成园林意境。这里园林意象是园林构成要素的总称,可以分为园林情景意象、空间意象、建筑物意象、植物意象、溪流意象、岩石意象、虚景意象等。

图1-17 园林意境的形成过程

造园者设计园林时,在假山、水、植物、亭子、回廊、厅、堂等各种园林元素上赋予自己的情感或意义形成意象。多种意象根据空间组合营造进行协调配置构成园林意象。观者欣赏园林景色,产生造园者想表达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心理共鸣,情感升华,体会到园林意境。

(7)建筑意境

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与梁思成合著的《平郊建筑杂录》中首次将“意境”概念引入建筑领域:“有一种‘建筑意’使土木营构充满生命感……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诗意’ ‘画意’之外,还有一种‘建筑意’的愉快。”建筑是以实用性为出发点的,因此建筑意境体验比文学和绘画等领域的意境体验多了另一层的含义,需要结合建筑体验者在空间中的知觉感受与审美体验。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建筑意境的产生并不是某种感官的单一功能,而是建立在众多感官的联通作用下,构造出审美意象,然后经历进一步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升华。“最终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着许多耐人寻味的建筑空间意境,现代建筑的未来将会在中国园林建筑中发现。建筑空间意境正是基于对地域文化,对场所现象的关注,寻找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试图探索建筑空间设计手法。即通过营造空间意境,加强人的感知和体验,唤起人的记忆,激发人的情感,引起人的共鸣,从而创造出为人们所认同和依恋的、美好的具有地域性独特美感的建筑空间。

建筑意境最终是要产生于人在体验建筑时,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知觉活动的过程中。知觉复杂性决定了人在体验的过程中并非只有一种单一的知觉在起作用,除了对应于感觉器官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人的知觉大多数情况下是所有感觉联合一起的综合活动,通过这一系列连续的活动,人类不仅能把握世界,更创造了有关世界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联系。建筑创作者在基于对人类自身存在世界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文化背景,明确创作意图,促成自我情感和社会情感的融合。把握空间主题,注重场所精神的营造,绘制空间情感地图,巧用虚实相生和情景交融情感的手法表达,化解于元素之间的演绎,专心于建造细节的合理表达,建成后的建筑将是基于整体体验之上的各种最佳关系的和谐建构,这会是一个能提供丰富体验、激发想象与美好生活愿望、具有生命力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体验者将体验到历史场所的深渊回忆,能够对空间形成一种理性的认识,从而体验到空间的意义与场所精神的“审美升华”,既而体验到建筑创作者想要传递和表达的“意境内涵”。

在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意境被看作是最高追求,而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面对当今世界建筑多元文化的影响,意境成为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同时,意境也是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建筑空间创作手法联系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