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知识以立命
- 修心:南怀瑾讲国学智慧
- 徐枫编著
- 25024字
- 2021-11-24 22:05:30
□不要太高看知识分子
南怀瑾先生说:知识分子批评都很刻骨,但本身最了不起的也只能做到清高。严格来说普通一般的清高,也不过只是自私心的发展,不能做到“见危授命”,不能做到“见义勇为”。所以古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也是从人生经验中体会得来,的确大半是如此。屠狗辈就是古时杀猪杀狗的贫贱从业者,他们有时候很有侠义精神。历史上的荆轲、高渐离这些人都是屠狗辈。虽说是没有知识的人,但有时候这些人讲义气,讲了一句话,真有去做了;而知识越高的人,批评是批评,高调很会唱,真有困难时去找他,不行。
在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是受重视的。为什么呢?按照传统的说法,知识分子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良知,又掌握着人类最先进知识,所以,历来受到尊重,这当然与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关系。尤其传统社会,知识分子更是受尊重的阶层。因为那时,读书是入仕,是提高社会层次和地位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读书,人生是无望,没有前途的。
所以,几千年的读书人,能够耐得住寒窗之苦,为的是一朝能得“跳龙门”,金榜题名,步入达官显贵之列,显身扬名,光宗耀祖,此乃人生最大幸事。当然,也有不少读书人,如“范进中举”一样,一生执著地要考取功名,以致心理变态,乐极生悲,可见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的穷通荣辱,对于读书和考取功名,寄予了多大的厚望。
直到今天,虽然经济至上了,甚至物欲横流,人们对于文化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人生成功的路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但对于读书入仕,对于知识分子,总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情结。别看社会上有钱的大款们风头日进,很多人对于“君子固穷”的知识分子的穷酸也表示不屑,但对于专家和学者们,还是心怀了比大款们更多的尊重和敬意的。从现实的角度,可能他靠向大款,因为有钱毕竟可以过得更舒服;而从精神层面,他可能更愿意向知识分子靠拢,因为有知识,精神上的富有毕竟才是真正的富有。
那么,知识分子凭什么就受尊重呢?仅仅因为掌握着知识吗?当然不是,主要还是其品格和精神。传统社会中,知识分子必须以“君子”自居的,也以此要求自己。古人以“玉”来比喻君子的品格,又以梅、兰、竹、菊、荷花、松、柏等比喻君子,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其纯洁无瑕,坚贞而淡泊,而且耐得住风霜和寂寞,保持自己的本性不改,在纷扰竞争的俗世,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原则,有一份“出淤泥而不染”的独立自由的精神和气质,这是大多数人们所向往的但难以做到的,所以他们受到人们的佩服和尊重。虽然那种“穷酸”和“硬骨头”的固执让许多想改变他们的人愤愤无奈,但毕竟是拿他们没办法的,在内心里也不能不对他们表示佩服。
孔子所谓“富而不仁,于我如浮云”,孟子所谓“舍生取义”,又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很明显。所以,屈原被放逐而保持如“芷兰”般的操守,不屈投江自灭,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近代王国维殉身于学问思想,等等,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气质一脉相承。也正是他们,无论穷通,都保持着那份对修身和对家国的情怀,所以成为社会的良知,成为精神的贵族,所以,对他们表示出尊重和高待,也是中国历来的传统。上自君王,下至百姓,无不对他们尊敬有加。所谓“用师者王”,古代的帝王将相,身边都有一个“老师”或“军师”的,这就是对知识分子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和运用。
但是,知识分子当然也有自身难以突破的局限。不要说这一群人中,有不少是滥竽充数的所谓知识分子。就单说那些真正的知识分子,也难免有让人不满的表现。首先,是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就是一个大毛病。喜欢纸上谈兵,不重视实践,甚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理论一大套,实事做不来。他有知识和思想,但行动力和执行力差,理想化但现实性不足。所以,知识分子的思想,既要有理论的指导性,也该有现实的操作性。这样才能产生出现实的力量。
虽说传统的知识分子有“舍生取义”的精神品质,但是现实中,有很多所谓的知识分子,因为软弱,在面对问题时就开始违心了,有时立场不坚,有时会骑墙,失去仗义,以明哲保身为上。没有文化的人,有时可能保持着更天然的淳朴、善良和仁义。比如,社会底层,甚至是黑暗势力中,也存在着侠义精神,但知识分子中,这些可贵的精神却早已被知识和文明的虚伪所掩盖。
知识和智慧同样是把双刃剑,利用好了,才能起好作用。知识分子如果使起坏来,可能危害更大。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知识分子好为人师,动辄以布道者和说教者自居,喜欢品评是非,对人评头论足,不注意考虑别人的角度、感受和立场,而自己却可能言行不一,却不加反省。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专家”,有时突然站出来说话,对人品评是非对错,甚至有的爆出粗言污语,完全不注意自己知识分子的文明形象,很难说他的目的是纯粹的。又比如电视上盛行的很多专家讲堂,讲历史,讲养生等,告诉人们怎么怎么样,实在难说结论的科学性。甚至有的起了误导,或者引起更大的是非,所以,此类专家就很难让人尊重了,难怪时下有人称专家为“砖家”了。不珍惜自己的羽毛,如明星一样,迷上走穴,出名赚钱,唾液满天飞地四处演讲,在家里坐不住,一有人请就觉得社会需要自己了。而自己的学问是否到家了呢?只有他自己知道。
第三,知识分子之间不大和睦,经常是互相咬耳朵,打口水仗。按说知识越高,觉悟越高,宽容越多,但是知识分子间,却互相不服、不齿。不服什么呢?主要是学问和思想;不齿什么呢?主要是指责对方的人品修养上不去,言下之意是自己的人品学问高。因为知识分子最大的贪欲就是“名”,名声对他们来说是衣裳,当然要美化了。大概诋毁另一个人的名声,可能就会加大宣传自己的令名。加之知识分子多是些心思缜密的人,对别人可能心胸修养宽容能上去,唯独对于同类不能相容,这真是个有趣的现象。所以,代代知识分子难免“文人相轻”的毛病。因此,我们看到,越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就越是有着不大光明的钩心斗角,甚至是阴谋诡计,并不见得有那么和谐和团结。
第四,知识分子也容易牢骚满腹,他得遇时,当然诗情大发,但要怀才不遇时,就要对社会人心生出些牢骚怨恨,如怨妇,甚至生出仇恨心理。这也反映了他们心胸狭窄,眼光短浅,修养不够的一面。
以前的知识分子相对纯粹,尚且免不了这些毛病,更何况是现在名利心超越了名节心的知识分子们呢?所以,南先生说,不必太看重知识分子。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识分子,是就其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而谈的,并不包括其中那些精英人物,即坚持仁义道德,做人做事不失气节和骨气的知识分子。
南先生在说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解译时,曾经自嘲说:“今古学术知见,大概都是时代刺激的反映,社会病态的悲鸣。谁能振衰补敝,改变历史时代而使其安和康乐?要依赖实际从事工作者的努力。我辈书生之见,游戏文章,实在无补时艰,且当解闷消愁的戏论视之可也。”由此可见,先生的自知之明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百无一用是书生
南怀瑾先生说:我有时也不大喜欢读书太过用功的学生,这也许是我的不对。但我看到很多功课好的学生,戴了深度的近视眼镜,除了读书之外,一无用处。据我的发现是如此,也是我几十年的经验所知,至于对或不对,我还不敢下定论。可是社会上有才具的人,能干的人,将来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并不一定在学校里就是书读得很好的人。所以功课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将来到社会上做事会有伟大的成就。
南先生同时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
以前在X大考一个研究生,拿硕士学位,很惭愧的,我忝为指导老师。还好最后以八十五分的高分通过了。这个孩子书读得非常好,但是我看他做事,一点也不行,连一个车子都叫不好。
南先生认为,书读得好,不见得能成为救国救世的人;而书读得不好的人,将来也可能做出一番大事业。认为“一个人书读得好,学问好,才具好,品德也好,那才叫做文质彬彬,叫做君子,算是一个人才”。
所以,南先生由此谈到一个人的成材问题,他建议“家长们不要把子弟造就成书呆子,书呆子者无用之代名词也。试看清代中叶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以后,有几个第一名的状元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宋朝有一个文天祥,唐朝有武进士出身的郭子仪。只有一两个比较有名的而已。”
也就是说,一个人读书好,未必能力强;有知识,不见得有能力;有品德,不见得有能力,有能力的,不见得一定有道德。一个人如果真想成大事,需要德才兼备,学识修养都要上得去。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说一个人读书好,即使倒背如流,而不能举一反三,不付诸实践,没有行为能力,就成了死读书,读死书,没有用的。如果不加以纠正,如此下去,不仅越学越笨,而且造成“知障”,掩盖了自己的天性和聪慧,那样就得不偿失了。这就是常说的“读书读傻”了。如孟子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样读书,成了不通世务的书呆子,真是还不如目不识丁的老农生活得快乐呢!
元顺帝天顺年间,有一名进士,叫陈音。他倾心经术,一心攻读,不问世事,终于学有所成,满腹经纶。
据说,陈音读书,十分专心,可真是专心致志,几乎达到了忘我之境。
有一天,陈音整理书籍时,发现一本书里夹着一张宴帖。他没大仔细看上面落款的日期,就到人家里赴宴了。
就这样,他匆匆赶到下请帖的朋友家。走到客厅,寒暄过后,久坐而不走了。朋友感到纳闷,问他:“您有什么事吗?”
陈音说:“我是前来赴宴的啊!”
那位朋友听了此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真是莫名其妙,我没向他下帖子啊。但又不便详问,只得备酒款待了一番。
事后,那位朋友才想起,去年的今天,曾宴请过陈音。你说这个陈音呆不呆?陈音经常犯这种糊涂事。
还有一次,陈音上朝回来。路上,他跟下属说,要去拜访一位同僚。但侍从没有听清,仍然牵马带他回家了。
到得家里后,陈音还没反应过来呢,以为到了同僚的家。步入客厅,他环顾四周,说:“这客厅的格局与我家的相同啊。”然后,他又看见了壁画,又疑惑地说:“怎么这幅画,也和我家的相同呢?”
此时,恰好家童从内屋出来,陈音看到,赶忙呵斥道:“无礼狂徒,你怎么在这里?”家童回答:“这本是你的家嘛!”陈音这才恍然大悟。
不知道的,还以为陈音读书做事如此专心,以为美德呢?岂不知,这是他受脑中的知识和事情所遮蔽,头脑智慧一时失聪了呢!
历来的读书人,最忌讳的就是这点了。古代有沈括的纸上谈兵,头头是道,实战起来却败得丢盔弃甲;现在有为了考试而读书,高分低能的好学生,都不是真正会读书的人。所以,我们看到,那些死读书的人,也许因为成绩好,早早达到了超越常人的成绩,少年出名,英雄出少年,但是,当他真正走向社会后,往往经不起考验,很快销声匿迹了。这说明什么呢?有知识,没学问;有知识,没能力;学问上去了,做人没上去,修养没上去。其实,真正的学问是与做人做事紧紧相连的,否则不扎实,又没有积累,当然经不起社会和时间的考验。相对而言,厚积薄发显得更有说服力。而这个,却不只是书本知识,更有生活的磨砺,还有修养的深度而来的。
由此可见,读书的本身,当然是一门学问。绝不能就读书而读书。读书的过程,不仅与思考相结合,能举一反三,而且要与生活和实践相结合,会学以致用。孔子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了学思要并用的道理。而陶渊明的“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更说明了读书要有选择性,要适合自己的天性,随自己的兴趣,在充实自己的同时,更能启迪自己,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智慧。这个很重要!否则,你看到再多的知识,都把它们装到了脑子里,又有什么用呢?——因为那只是知识而已,纵使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也没什么了不起——因为那不是你的,是别人的;是别人的,说明你没学会读书,没有真正的所得。
说到读书的选择性,十分重要。古今中外的知识,洋洋大观,浩如烟海,面对人类博大精深的文明,真是汗牛充栋啊。对于一个求知好学的人来说,怎么学习呢?人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而且每个人的聪明也有局限性,那么,面对这么多的知识,这么多的书,都看当然不可能,也没必要。所以,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感兴趣的,能让自己的天分和优势充分发挥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知识不是学问,学问关乎做人,不仅有知识,有理论,更要有思想,有活生生的,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体验和感悟,那才是自己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所有既有的知识,也是别人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得出的,不是你的。虽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自己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在利用这些共同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发挥自己的独有天分和聪明才智,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发出自己的声音,丰富共有的知识和思想宝库,这才是自己真正的贡献。
所以,读书学习,在学习借鉴别人的同时,目的不是装别人知识,而是吸收别人思想,结合自己,升华出自己的思想。把书本越读越薄,越读越少,越学越感到自己的无知,越学越空,这才是真正的会读书。
如果,你通过学习,加之生活和修养,越来越喜欢平凡而简单的道理,变得越来越简单朴素,说明你认识越是深刻的越是简单的,真理寓于平凡的道理,那么,你的修养和智慧就提高了;如果你的文章也不再刻意规划,不再讲究遣词造句之功,不再追求华丽和引经据典,而是让思绪和写作都流于自然的流露中,那么,你就算真正会读书,会学习了。道家所谓的“顺其自然”,的确是十分深刻的智慧。任何事情,包括读书,注重形式,刻意为之,将不会达到最好的结果。
□怎样才算知识分子
南怀瑾先生说: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这里所讲的士,不是上古时代的士,而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所以他是说一个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格。
那么,怎么叫“弘毅”呢?南先生解释说:“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
我们上面说过,知识分子常常有软弱性的一面,而且好为人师,经常互相诋毁。往往没有决断,缺少气魄,而且心胸狭窄,容易牢骚抱怨。大概是曾子早就发现了知识分子的这个普遍弱点,而提出这个“弘毅”的标准吧。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知行是一致的,言行是统一的,是内外兼修的。不光学知识,有学问,更要会做人,善于做事。学问上有自己的见地,做人做事上更有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光说不练,不是纯粹唯心的,更不是纯粹理想化的,形而上学的,或者是高高在上,漂在空中,不接地气的。
这就是说,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学问是知识与做人,与修养的结合,而不是纯粹的所谓博闻强记的知识桶。他的学问既是理想的,理论的,前瞻的,有引导性的,更是关注现实的,生动的,有操作性,有行动力,可以转化为推动现实的进步力量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当然不是书呆子,而是有行动力,知行合一的。比如孔子、孟子等先哲,他们做学问,搞教育,但他们的学问从来是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不仅关注知识和道理本身,更关注家国的现实。所以,他们的学问思想十分深刻而生动,十分具有说服力,直到今天,还在折服着人们。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此之谓“大丈夫也”,就是说的真正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君子,当有这种气节和骨气。这种精神与“弘毅”一脉相承,说明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应当是软弱的,没有决断和行动力的;更不是狭隘的,没有气度和眼光的。
为什么要有此要求,除了力求克服自身的弱点,也是基于知识分子追求的初衷,即志向所求。既然,你要当一个知识分子,那么就当有应当的责任和使命。而这个责任和使命与其他职业相比,有更多的沉重担当和艰辛道路。
所谓“任重而道远”,知识分子的使命是十分艰巨的。你要代表社会的良知,那么你就得说真话,而说真话,是不那么容易的,既不容易做到,也不容易坚持。首先要求自己要做到,否则有什么资格去引导并要求别人说真话?其次是要坚持做到修养自己,坚持一生的修养,这个就是很难的了。社会现实十分复杂,人总有难以自主把握时。做好事难,做一辈子好事更难;做好人难,做一辈子好人更难。坚持就是克服一切阻碍的力量,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撑,这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而强大的内心力量,不仅需要理想和原则的动力,更需要修养和智慧的弹性把握,如此在现实中才能保持张力和强大的能量,让自己屹立不倒,真诚地做人做事,对己对人都无憾,做一个大写的人;尽职尽责,尽力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不失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当然,作为知识分子,如不以行动的实践为上,他们的所谓学问难免就容易流于形式化,或者理想化,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并不容易。孔子的学说,当年也是寂寞的,虽然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但他学问中理想化的东西,直到五百年后,才真正地转化为现实。所以,理想化和高尚往往也因其与现实的矛盾,而显示出其前瞻和高尚的力量。但前提是,要坚信它的真理力量,坚信它的普世价值,相信它会成为现实。真正的知识分子,如果没有这份追求和自信,也不算真正的知识分子。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并非他自己所说的,都是“贾雨村言”(假语村言),而是赋予这部宏伟巨著以深刻的人生和社会意义的。否则他怎么可能在十年的清贫岁月里,以卖画为生,坚持“十年增删”,倾力打造一部并无现实意义的《红楼梦》呢?他也不是没有别的出路啊。除了知识分子的一份“立言”之不朽追求,曹雪芹当然还有别的寄望,希望这部作品,不仅只是引起人们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社会的思想,更有对于知识分子命运,对于家国命运的思考。而且,他相信这部作品的普世价值和未来的长久生命力。所以,他才能坚持长期的艰苦写作。他的为人和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追求。
青年时代的曹雪芹,就显示非同一般的才华,诗、文、画皆精,在当时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当时,有人看到他家已经败落,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就好心地给他介绍皇宫书院里画师的工作,而且收入颇丰。但曹雪芹没有答应,而是坚持着自己清贫自守,过着继续呕心沥血写作《石头记》(即《红楼梦》)的日子。以他的脾气,他才不会去伺服达官贵人们。自己的生活虽然清苦,但独立而自由,而且有写作的动力,自己以此为乐,而且自得其乐,感觉其乐无穷呢。如果让他失去尊严和人格,过那种陪伺别人的生活,纵使再多钱也不会去干的。但是,生活终是清贫,总要过下去啊。后来,他找到一份在贵族子弟学校任职的工作。在这里,他结识了敦诚、敦敏兄弟,成了终生的好友。
但是,他的生活还是清贫,加之他自尊很强,从不求人,所以,就更加无人知道他的苦境了。后来,为了专心写作,也为了节省开支,曹雪芹便搬到香山卧佛寺附近的红叶村居住。由于贫病交加,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据敦诚、敦敏的诗里所说,曹雪芹一家三口常常喝粥。曹雪芹爱喝酒,却没钱买,于是便赊酒喝,待卖了画再还钱。
所谓“君子固穷”,但以曹雪芹的才华,完全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他还是不改初衷,坚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节操和使命。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他依然能够“并不足妨我襟怀”,自得其乐,硬是坚持写作《红楼梦》。
约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秋天,曹雪芹的儿子因得痘疹死了。曹雪芹十分哀伤。不久,他自己也因贫病交加,无钱医治,竟在除夕这一天,当别人家都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悄然离世……
曹雪芹的生前,是如此的清贫寂寞,甚至在我们常人眼里,是悲哀的。做人又何必这样呢?然而在他个人看来,却是应职应分的,是值得的。事实证明,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一个中国典型知识分子的精神和节操,他以自己的力量,达到了很多知识分子难以企及的高度,完成了几代知识分子都没完成的使命。他的《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其中深蕴的艺术和思想价值,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为他个人树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南先生说:知识分子在此历史变局中,既不应随波逐流,更不要畏惧踟趄,必须认清方向,把稳船舵,无论在边缘或在核心,都应各安本位,谨慎明敏的各尽所能,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时代的要求。那是任重而道远的,要能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事。
看当下社会的知识文化界,心中并非没有过高尚的理想,可能在民间也潜藏着坚持坚信的力量。但是,让人担忧的是,不仅这种力量缺少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甚至几乎要被现实中的热闹的繁荣景象所淹没了——受时风影响,整个知识文化界浮躁成风,耐不住寂寞,学者明星化,而且自降格调,日益走向媚俗,以哗众取宠为荣。与传统的知识分子相比,少了许多“穷酸”和所谓的“臭骨头”脾气,不再清高自许,不再以精神贵族自居,倒是越来越平民化了,这是一个进步;行动力也越来越强了,坐不住冷板凳了,耐不住清贫和寂寞了,开始学着演艺的明星“走穴”了,到处演讲,讲学,急于把学问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变为实实在在的名利双收。商家有需要,社会有需要,为什么不呢?至于什么社会的良心以及文化使命,这些虚而不实,艰难痛苦的道路,让别人去走吧!不如现实点。
所以,南先生在说到教育时,曾婉讽说:“‘知识就是钞票’,学一样东西,先问学了以后能赚多少钱。”
在说到知识分子的使命时,南先生说:一个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对国家社会挑那么重的责任?为什么要为历史、为人生走那么远的路?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的责任。什么是仁?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天下。儒家的道统精神所在,亲民、仁民、爱物,由个人的爱,发展到爱别人、爱世界,乃至爱物、爱一切东西。西方文化的爱,往往流于狭义;仁则是广义的爱。所以知识分子,以救世救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担子是挑得非常重的。那么,这个责任,在人生的路途上,在历史的道路上,要挑到什么时候?有没有得退休呢?这是没有退休的时候,一直到死为止。所以这个路途是非常遥远的。当然,要挑起这样重的担子,走这样远的路,就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以及正确的见解等形成的“弘”、“毅”两个条件。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南怀瑾先生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八个字是引用古诗里的原句。这诗是讲做玉石的方法,如花莲的玉石,最初是桌面大的一块石头,买来以后,先将它剖开,里面也许能有几百个戒指面,也许只有十个八个也说不定。做玉器的第一步,用锯子弄开石头叫剖,也就是切;找到了玉,又用锉子把石头的部分锉去,就是第二步手术叫磋;玉磋出来了以后,再慢慢地把它雕琢,琢成戒指型、鸡心型、手镯型等一定的型式、器物,就是琢;然后又加上磨光,使这玉发出美丽夺目的光彩来,就是磨。切、磋、琢、磨,就是譬喻教育。一个人天生就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学问就越难。
玉不琢,不成器。人也是一样,虽有天赋存在,但并不能生而知之,很多能力,都是要靠后天培养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不容易,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之路是漫长而艰难的。不仅需要自觉的学习,而且更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严峻考验。一个人的成长很难,而在竞争的社会,成功就更难了。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只有不断磨砺自己,否则,难以成大器。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你看他唱戏时,那眼神,是那么传神,其顾盼流转,真是妖娆多姿,令人迷醉。但是,他的眼睛,原来可并不是那么有神采的。
据说,梅兰芳小时候,相貌并不出众,眼神还有些呆板,性格也不是那么人见人爱的,见人也不大会说话。
他八岁那年,家里的私塾请来了一位有名的朱素云先生,由他来教梅兰芳学戏。第一出开蒙戏是《二进宫》,老师反复教他,但梅兰芳就是不能上口。朱先生见他进步太慢,认为他不是学戏的材料,再不教他了。临走时,将梅兰芳叫到跟前斥责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说完,拂袖而去。
但是,梅兰芳表面看上去没什么个性,但在心里,可不是一个没主意的孩子。他的自尊心很强,而且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朱先生的话,像一根针刺一样,深深刺疼了他的心。
梅兰芳心想:难道别人能学会的戏,我就学不会吗?难道我比别人少点什么吗?他努力寻找自己的缺点,认为并没有什么不能改善的地方。于是,他暗下决心:非要做出个样子来不可。一定要为自己争口气,让那个老师对自己刮目相看。
不久,梅兰芳进入“云和堂”学戏,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这位吴先生,对梅兰芳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甚至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是,梅兰芳并不怕苦,总是按老师要求,咬着牙完成所有的动作。
吴先生的功夫中,最厉害的一手是跷功。有一次,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着一块砖头,让梅兰芳脚踏两根米来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他站一炷香的工夫。
开始,梅兰芳站上去,心里十分胆怯,总是战战兢兢的。不到三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因为一炷香烧不完,是不准下来休息的。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但他从不喊苦。经过一段基本功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
秋去冬来,他在庭院里找块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光洁如镜,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踏上高跷,到冰场上去跑圆场。高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吴先生看在眼里,也不免怜惜心疼起来,他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决地说:“先生,您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说得声音响亮,让先生也心生赞赏无奈,只好让他继续练下去。
就这样,他练了一次又一次,努力克服心理障碍,不断激励自己,终于拿下这项硬功夫。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在晚年,他曾多次说:“幼年练跷功,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六十多岁时仍然演出《醉酒》、《穆柯寨》一类刀马花旦戏,就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
由梅兰芳,这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我们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古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都是说明一个人只有刻苦学习,精进不已,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人虽有天赋存在,但人与人之间的聪明,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基础相似的人,成长到后来,却有了天壤之别!这是为什么?是后天对自己的艰辛打造。打造,不仅要琢磨,更有磨砺。不只是学业成长,更有生活阅历,人生经验上的历练,还有自觉的修养。纵使你有成玉之质,也需要琢磨的。所以,后天的努力是我们必然的,没办法选择的,只要是活着,不想苟且而活,就要努力;而要想成功,做点事情,则必须要吃苦。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人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活出精彩人生的。人生一世,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对于一个想成功的人呢?自然就更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心存侥幸不行,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儿;成功没有捷径,也没人可以依靠,只有靠自己。即使有一时的幸运,但不能说明从此可一劳永逸,高枕无忧。所以,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有多少天资和后天的条件,要想成功,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除了行动上的努力,更要有心理上的准备和承受力,否则,成功是不可能的。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然后……”古今中外成就非凡的人,无一不是走过艰难困苦,经历过大风大浪,有过非同一般经历,在行动和心理上都超越了平凡的人。
北宋的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1052),工于诗词散文,有《范文正公集》留世。我们知道他发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座右铭,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也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范仲淹可不是一个单纯的文人,他还是一位有着时功的大政治家。可以说,像他这样,有文名又有实绩的知识分子是不多的,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成功人物。
让我们看看他的仕途履历,看起来真是一帆风顺:太宗祥符年间中了进士,然后,由晏殊推荐为秘阁校理。后来,他又被拜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主张推行新政,改革吏治,提倡农桑,减轻劳役,加强军备,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但最终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做了最大的努力,也做出自己的贡献,成就自己的不朽之名。
但是,在成功的背后,你也许想不到,他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
范仲淹的祖上,原来也是官宦之家。五代时期,他的爷爷范赞,时任吴越国秘书监。父亲范墉,任武宁军(徐州)节度掌书记。范仲淹就是范墉在徐州所生的第三个儿子。
但可悲的是,范仲淹在刚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不久便开始走向衰落。母亲谢氏为了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给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东)朱氏,更姓朱,名说(中进士后恢复本姓)。
幼年家贫,但范仲淹从小就很有志气。他曾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南)醴泉寺读书,因家庭贫苦,每天只能煮一盆薄粥,分作四份。早晚各两份,切一点荠菜,加一点盐来,就着吃。就这样,苦学了三年。
后来,他得知家世后,十分难过,哭着辞别了母亲,到南都(今属商丘)学舍读书。学习更加刻苦,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有时通宵达旦。在五年苦学的时间里,范仲淹没有脱过衣服睡觉!可想他的学习精神。
由于范仲淹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并“学而优则仕”,一步步晋身为国家中枢的重要官员,推行改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济世为民的理想。
范仲淹不仅人穷志不穷,从小有骨气,有志气,而且从小就怀有伟大抱负。当他还是个秀才时,就“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后来,他当了谏官,曾大胆揭发吕夷简滥用职权,任用私人,受到贬谪处分。后来,他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又回朝任副宰相。然后,他抓住机会,施展抱负,积极推行新政,改革时弊。虽然因触犯一部分权贵利益而遭到排挤而不得不废止,但毕竟树立了他在政治上的青史之名。
后来,他在岳州做官的老朋友滕子京,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篇纪念文章。范仲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他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应该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这句话,不仅是范仲淹对自己的鞭策,更是对中国所有知识分子的激励。一千多年来,这句话成为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名言警句。
据说,范仲淹一生艰苦朴素,经常把自己的薪俸分给乡亲,深得人民拥戴。他“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人民“哭之如父”。
他以自己刻苦求学上进的经历,激励着无数清寒的学子们,发奋努力,实现自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为学和为官使命。
□坚持做人做事的节操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南怀瑾先生在解释这几句话时说: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做人做事。
“贤贤易色”:“色”指态度、形色。我们看到一个好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遍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对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事父母能竭其力”:是讲孝道。孝道也是要量力而为的,孝要竭其力,不要过分了。古人有对联为: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家贫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重在有孝心,否则穷人家里没得孝子了。
“事君能致其身”:中国文化中的“君”,也不是皇帝的专用词。不论朋友或同事,既已答应帮忙完成一件事,要抬轿子就规规矩矩一定尽心,答应了就言而有信。就好比结婚从一而终。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说,尽管这人没读过一天书,我也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绝非读死书呀。
见贤思齐,人心向善,想得自然好。做起来,难。忍得一份苦,耐得一份甜,种种诱惑磨难,来历练强者人生。
子夏以事亲以孝,事君以忠,交友于义,见贤思齐,作为一个人真正有学问的标准,同时也说明真正的知识不是学问,学问的目的是做人做事。
求学本不易,而为人也何其难也!子夏提出的这个标准固然不错,但也不免有理想化的成分,真正做起来是不容易的。毕竟人生活在俗世中,面对各种诱惑,面对各种进退取舍之选择,能够保持一份纯粹有多么困难!而知识分子也是人,而且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期望和要求,就更难免掉入欲望的陷阱中不能自拔。所以南先生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则很是难了。
人都有难以超越的自身局限性,能够节制自己,除了一份坚守外,更需要修养和智慧的把握。大千世界,世象纷繁复杂,要做到明辨是非,抵抗各种诱惑,做到进退自如,穷通淡然,没有相当的修养和智慧,是难以把握的。所以,做人是需要修炼功夫的。君子之为人处世,当有自己操守和风格。
面对人生富贵,孔子说:“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也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独立人格和精神的坚持,不受外在的左右,坚持学问和做人的格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以学问为人生理想,那人生的奋斗和成就之路,就显得更加不容易了。孔子为了学问追求一生,寂寞一生,即使不遇,也不肯放弃人生理想,五百年后,其学说才得到真正的发扬光大。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所能做到的。要不然,怎么叫圣人呢?
圣人之境界给人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但作为知识分子,应当以孔子自励,达不到那样的高度,至少也要尽力而为,以孔子为榜样,在有生之年,学问知识,做好自己,安身立命,修身齐家,完成一个人的使命。
但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份功名思想,而且重名节,最难克服的就是功名的诱惑。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最好的办法就是入仕;也只有此路,才能让他的学问转化为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个人意愿,实现济世济民的爱国理想。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很多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
为官一任,造福百姓,利国利民,成就功名,如果再能成就一番不世功业,则更是光宗耀祖的人生之大幸事。所谓“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既能实现现实名利,显身扬名,又可实现人生理想,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历来的知识分子,不仅乐于诗文和道德文章的学问之事,更表现出对于功名的汲汲追求。
只是,官场风云多变幻,高处不胜寒,竞争更加残酷。人在官场,总有身不由己之感,太忠正不行,太廉洁不行,太耿直不阿不行,其中的分寸把握,只能靠自己的小心和智慧了。儒家所谓的“外圆内方”固然不易,但如果能做到善于中庸为人处世,善于明哲保身,知进退荣辱,能持盈保泰,坚持做人的纯粹性,就已经算是难能可贵,算是相当了不起的人了。他们把自己的知识学问和做人连在了一起,因而成就了成功的人生。
而另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运用自己掌握的那点学识和头脑中那点所谓的智慧,干谒权贵,摇尾乞怜,充当权贵的狗头军师;或者巧言媚上,取悦于人,充当权贵的捉刀手,为权贵歌功颂德。他们的所谓学问,最终因为做人做事的不到位,而出卖了他们——抵抗不了名利金钱的诱惑,迷失了自我,人生归于败局,悔之晚矣。所谓“君子固穷”,这个穷,不仅说的是能够耐住寂寞,能够“安贫乐道”,更有一种坚持自我节操,不向权贵妥协的尊严和骨气。
所以,孔子当年就对一些读书人“急于仕进,志有利禄”的人表示不屑,而对一些安心学问的人发出赞叹,他说:“数年发愤,勤奋苦读,而不想做官发财的人,真是难得呀!”后来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过清贫淡泊的生活,也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操守。这种操守是什么?就是高扬的尊严和做人做事的原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也。
真正的学问,目的是做人做事;做人做事,不仅是学识和才干问题,更有人品、修养和智慧的问题。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官从政,能做到不失独立不倚的人格精神,才不失为真正的知识分子。
□以德树人,得英才而乐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对此,南怀瑾先生说:“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但是如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一苦也”!教育的事有时真使人厌倦不堪。尤其是现在青年的教育,从小底子打得太差了,几乎必须重新打基础。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有舍身饲虎、火海救人牺牲精神才行,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西,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但有许多学者有了学问,却当成千古不传之秘,不肯教给别人。
对于教育,孔子是把它作为自己学问和思想的重要阵地来支持的,与他虔诚求学为学一样,孔子对于教育,有一番“诲人不倦”的宗教情怀。所谓“因材施教”,他不仅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而且乐于教学相长,善于向学生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孔子的谦虚好学精神,他的这种言传身教,直接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和力量。
作为一个教育家,教书的目的是育人,当看到学生德才兼备,很有潜质时,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而面对一些难以教育,如朽木难雕的学生,孔子又不免发出困惑和烦恼,所以发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乐也;得天下笨才而育之,一苦也。”但无论是英才,笨才,孔子在这两种学生身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真正做到了平等相待,“诲人不倦”。
作为一个有政治抱负但不能得遇的思想家,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文化理想都不能如愿地得到施展的机会,于是,转而寄希望于教育这个千秋伟业。把自己的学问思想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薪火相传,以此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这种选择既是一种在现实面前的权宜之计,更是一种审慎思考后的智慧抉择。为此,孔子能耐得住寂寞和清贫,以教书育人为乐,同时进行着自己的学问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是一种最合适他,他也能从中找到乐趣的生活方式。与天下求学上进的学生在一起,教学相长,是很快乐的事情。
孔子的行为,在当时已经引起很大的影响。据说他的学生超过了三千人,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了。他的学生,有很多“青出于蓝”,做了官员,但孔子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教育事业,并不轻易为权势所动,也不去羡慕富贵。他知道,自己的事业是能超越时代的。
子贡、子路是孔子喜爱的两个学生,但孔子最欣赏的却是颜回。那么,孔子为什么那么喜欢颜回呢?就是因为他聪明好学,而且人品很好,不慕名利,甘于淡泊,自得其乐。孔子评价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仅如此,孔子经常是逢人便夸颜回的好学有德。对于颜回言行及思想,孔子无一不表示出赞赏。我们看到,短短一万多字的《论语》中,记载孔子夸赞颜回的,就有十几处之多。
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个弟子最好学?”孔子告诉他:“颜回最好学,自从颜回死后,就再也没有那么好学的弟子了。”(《雍也》)在回答季康子同样的问题时,孔子也有类似的回答(《先进》)。一次,孔子问子贡:“你跟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子贡说:“我不敢跟颜回相比。颜回闻一知十,自己只是闻一知二。”孔子听后,表示认同(《公冶长》)。
据说,孔子搞过门下弟子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三个排行榜,颜回名列德行榜榜首(《先进》)。
孔子和颜回,这一对师生之间,也是惺惺相惜,相互欣赏的。
《论语·子罕》记载,颜回对自己的老师孔子十分崇拜,曾赞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吾欲从之,末由也已。”在颜回的眼里,孔子是泰山北斗,是世间最博学、最伟大,是自己须臾不可离开的伟大导师。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带领着众弟子周游列国,行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旷野,粮尽人病,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孔子本人,还在那里继续讲课、弹琴、唱歌。但是,子路、子贡等弟子却都非常不满,纷纷跑去质问孔子:“您这套学说是不是有问题了?”面对现状,孔子也陷入了沉思,他的一套儒家思想理论,看来还需要经受更多的考验。学生们在质疑,自己也陷入痛苦。此时,学生颜回,却依然表示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孔子问他“我的学说错了吗”,“我们为什么被困在旷野中”这两个问题时,颜回认真地回答道:“先生,您的学说太伟大了,所以天下没有容纳得下的。尽管如此,您还是一直在努力推行自己的学说,容纳不下有什么关系呢?学说不够完善,是我们的耻辱。学说已经完善而得不到采用,那是君主们的耻辱。容纳不下有什么关系,容纳不下才证明您是君子!”这一番宽心话,说得孔子烦恼顿消,心花怒放,一反常态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得太好了,你真是理解我啊!颜回,倘若你是富豪,我愿意给你做管家。”
颜回不但没能成为富豪,因为家境贫寒,营养不良,才三十来岁就夭折了。他父亲颜路给他料理后事时,连棺椁都置办不起。
孔门弟子中,有的是将相、栋梁之材。例如,子贡、子路、宰我、冉有等人,都是出将入相之才。但是,孔子却如此对颜回情有独钟,赞不绝口。反映了孔子教育中重视品德和做人的教育思想,这正是他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作为老师,学生富贵了,但没有攀附思想;学生贫穷,也并没因此否定他,相反,而是给予他充分的最大的肯定。可见,孔子的眼光,不是常人的世俗眼光,不以成败论英雄。做人和修养教育,是他教育的重点。而能力问题,则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不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所强调和重视的。与其他显身扬名的学生相比,颜回安贫乐道,能自得其乐;而且不失做人的道德和修养,能够独善其身,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所以大加赞扬。孔子也曾感叹才能与太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忽视了工作能力的培养。有一次,孔子大发感慨说:“颜回的学问道德都很好,可是常常穷得揭不开锅;子贡不安本分,但囤积投机,往往能够成功”(《先进》)。他这是为颜回抱不平,但他能理解颜回的生活方式。
如果从功利角度看,颜回当然是无能失败的,但从道义角度看,颜回却有自己的成功。而安贫乐道的生活,也许正是颜回自己乐意的一种选择。有一天,颜回、子路待在孔子身边,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子路说自己愿意把车马衣服跟朋友们分享,坏了也不觉得遗憾。颜回说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张扬自己的功劳。可见,颜回本来就无意于功名,喜欢独善其身,与世无争的生活。也因此,孔子十分佩服赞赏。
颜回的才德和为人为学,正合了孔子的育人理想,所以大加称赞。颜回对于孔子,是英才,所以,以育之为乐。后来的大思想家孟子,也曾说人生三大乐事为:父母俱全,兄弟间无事,能尽孝悌;对天地,对人都无悔;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也把育英才当成人生一大乐事。由此可见,教育家们对英才的求之若渴思想。
今天那些心怀势利的教师们,两眼专盯着学生的家世背景,是不是应该有所思考呢?
□学而好古,敏以求之
南怀瑾先生说:讲到孔子的好古,我们今天就更警觉到问题的严重。孔子说自己不是天生就知道的,只是他有一副好古的精神。我们今天讲复兴中华文化也好,保存中华文化也好,为后代着想也好,怎样好古呢?就是承受传统文化后,运用智慧,敏捷而勤奋地反省研究。再“敏以求之”,这才是认真的工作。孔子在这里这样说,表示他的成就,都从力学而来。这是他谦虚的话,也是他老实的话。任何天才,不加上力学是没有用的,有很多人很聪明,但聪明的人往往不大肯力学,作学问不踏实,不能“敏以求之”,因此学问都是虚的。所以孔子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学问、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要“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求就不行。
孔子自谦说自己“我非生而知之”,只是有一般人“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的确是“敏而好学”的,为了学习,他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并说,自己的休息,是在坟墓。可见孔子坚持终身学习,学习一生,学习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做学问,就是他的人生追求。
孔子自称自己“敏而好古”,就是说,喜欢钻研古代的学问思想,以史为鉴,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所以,他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他对古代知识的学习绝不是死读书,也不是照搬拿来而用的,而是创造性的学习,学无常法,头脑灵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通百通”,正因他的这种学习,他才能创造性地创立起自己的儒家学说。对于古代社会,尤其是周朝的礼制,孔子是十分推崇的,而且尽力整理出来,以供后人学习。不是薄古厚今,但孔子对古代的礼制的确很推崇,主张沿袭学习,自己一生也坚持着“克己复礼”,不仅如此,在匡正时风上,孔子从教书育人的角度,一直做着自己的努力。
对于礼,孔子十分重视的,认为是一个人道理精神的外化表现,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据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
“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或长辈面前,走路要“趋”,低着头,就这样走过去。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于是低着头“趋”步走。孔子却叫住了他,问:“站住!今天学诗了吗?”
“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是说:不学诗,你怎么能做善于说话呢?)
“是。”
于是,孔鲤退下去学诗了。
又有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
孔鲤又“趋而过庭”。
孔子又叫住他,说:“站住!学礼了吗?”
“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能好好地做人呢?)
“是。”
于是,退下去学礼了。
从这里,我们看出孔子坚持奉行的诗礼之教,既做到了克己复礼,又以此严格要求自己的后代和弟子们。
孔子的学习,不只是向书本学,还要向他人学习,所谓“有教无类”,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无常师,择善而从。上至大哲学家老子,下到七八岁的幼童,孔子都能做到虚心求教,积极学习。真正做到了谦卑处下,虚怀若谷。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小时候家里很穷,没读什么书。一次,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如今执掌大权,应加强学习,这样于己有益。”吕蒙答道:“军中事多,无暇读书。”孙权说:“我难道是让你们去当经学博士吗?不过是让你们多读些书以增长见识而已。要说事多,你们难道比我的事还多吗?我自幼熟读《诗》《书》《左传》《国语》,只不读《易》。执掌朝政出来,经常看《史记》《汉书》等史书以及诸子百家的书和兵法,自以为大有收益。你们二人都是很聪明的人,只要肯学习,必会有所得,为何不这样做呢?孔子说过:‘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汉光武帝刘秀当兵马之劳,仍手不释卷。曹孟德也称老而好学。你们为何不激励自己,发奋读书呢?”从此,吕蒙坚持学习,所读之书,比一般书生还多。后鲁肃接替周瑜任都督,与吕蒙交谈,学识不及吕蒙,鲁肃叹道:“我以为大弟只有武略,不料今日学识如此渊博,再也不是昔日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伟大人物往往是寂寞的
南怀瑾先生说:古今中外,许多被后世认为是多么伟大,能影响千秋万世的人物,在当时,大多数都是那么凄凉寂寞的。因为他们在生前不重视短见的唯利是图,对自己个人,对国家天下事,都是以如此的人品风格来为人处世的……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
南先生此言,是说古今中外成就非凡的伟人,都是生前甘于寂寞,而身后留下万世之名的。他们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本事让自己过得更好,让自己门前热闹起来,而是他们有所不屑为之,有所不为,是为了有所为。
为了心中这个认定的“所为”,他们不肯向现实低头,不与世人同流合污,不肯失去自我原则和节操,不降低自我生活的格调,保持人格、尊严和精神的独立而自由的姿态,按照既定的方向生活,为此上下求索,百折不挠。一旦认定,就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坚持一生。
而他们心中的这个“所为”,一般来说,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所谓“雁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所以,他们要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有“所为”,就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成功就成为更加困难的事情了。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然后……”凡是伟大人物,总要经受更多的人生磨难,才能有所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甚至,其生是寂寞清苦一生,而身后才留名的。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伟大人物,在生前往往是寂寞的。
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四处碰壁,曾困于陈、蔡,无米断炊,险些饿死道中。生前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奔波,最终不能实现,转而求诸于教育宏道育人,一生清苦,身后五百年,其学说才真正发扬光大,光照千秋。孙膑遭忌,在被剜去两只膝盖之后修成一部传之后世的《孙膑兵法》。屈原被谗言所害,屡遭放逐,于三湘四水的荒蛮野岭中赋得绝唱《离骚》。司马迁生前写下皇皇巨著《史记》,也是身后留名的。直言情理,受囚禁之大侮,领宫刑之奇耻,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方成一部“无韵之《离骚》”——《史记》……此外,像曹雪芹、沈从文、张爱玲,等等,哪一个不是生前寂寞,甚至被人误解,而身后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大放光彩的呢?
但是,他们为什么选择寂寞和清苦呢?难道不想风光舒服地活着?当然也想舒服地活,也有名利之求,但是,这些物质的、外在的东西,与他们内心的心志和节操比起来,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后者就变得更加可贵,不能失去了。作为人,有自己的原则和节操;作为知识分子,有自己的道义追求和文化理想,为此,高扬自我生命的尊严,绝不会为人左右,更不会受物质所奴役,失去人格与精神的独立和自由。如孔子所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所说,有一种“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气概,如曾子所说,有知识分子的“弘毅”之精神,为此,甘于“安贫乐道”,能够忍受物质的贫乏和生活的困苦磨难,能够无视别人的误解疏远和孤独寂寞,甚至是精神上的痛苦磨砺,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他的高尚理想而服务,来做铺垫的,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当然,这不是自我麻醉,而是有着相当的自信和坚定为基础的。
如南先生所说:有极少数的人,他始终漠视现实,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弃自我而为天下人着想,不顾自己短暂一生的生活现实,而为千秋万代着眼……像孔子、孟子他们,并不是不懂得怎样去‘阿世苟合’,向世风所妥协,为了自己本身的现实利益,随便去迎合别人的意见。实在是非不能也,是不肯为也。所以,他们的个性是宁可为真理正义穷困受苦,也不愿苟且现实而活,追求那些功名富贵。孟子说:“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只有舍弃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所爱好的,义理,也是我所爱好的,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只有舍弃生命而取义理。”
所以,他们宁愿选择让自己心里舒服的,也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永远不失去内心的独立不倚的姿态,专心致志做自己想做的,也认定的事情,生前寂寂无所谓,纵使身后无名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喜欢,如孟子所说,对得起天地良心,于己于人都无悔,就可以问心无愧,心安理得了。此所谓君子也。伟人首先在人格上是高大的,因其高大,才能真正成就利在千秋的伟业;因其高大,才能无所谓眼前的,现实的利益和成败得失,穷通荣辱。
寂寞、苦难、不遇,对于他们,算得了什么呢?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正好借此磨砺自己的意志品质,完善修养自己,提升智慧。也因此,他们能超越平凡,成就非凡,名留史册。
□做到留名不容易
南先生说:好名好利,是人心的根本病根,贤者难免……但留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名利之求,人皆有之。只是追求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所谓“名利尊卑贪争无二”,在一个看透世情的人眼里,重视道义节操的人,能把千乘之国拱手让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一文钱也要争夺。就人品来说有高下之分,但就人性而言,都是有贪婪的人,二者并无本质的区别。就像当皇帝,他的任务是治理国家,而当乞丐,任务是讨吃要饭,地位享受不同,但都有人生的痛苦。如果说区别,就是品质的高下,层次的高低。庸人和小人,贪图现世的利益,没有精神追求;而君子、贤人们,与物质相比,更多了份精神之求,把这份追求转化为身后的留名。哪一种活法更有品质?一目了然。但是,更多人不选择做君子贤人,因为太累,太苦,要一生辛苦,这是难以忍受的。一个人能做到安贫乐道,是不容易的。也正因此,成就了君子圣贤的伟大。
庄子在《外物》篇中说:“沉静可调养病体,按摩可延缓衰老,宁静息心可平复内心的浮躁。虽如此,像这样的人,仍属于操劳碌碌的人,这些以闲适为目的人是从不过问的。所以,圣人用来教化天下的道理,神人不去过问;君子用来治理国家的方法,贤人不去过问;小人用来苟合于时的伎俩,君子也从不过问。”
可见,人与人之不同,人各有追求,各有使命,所以活法也不同。但是,人品有高下之分,生活有质量之别。志向不同,境界不同。君子贤人之品质高,当然生活品质也高,留名于世的追求,也就是很自然的了。也只有他们,才可能留名。有人说:文人虚伪,表面清高,实则有名利之求。当然,没有追求,就不叫人了。这有什么错吗?没有。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一份身后留名的情结。古人说:“一心洁白,流芳千古。”元代诗人兼画家王冕,在他的一幅《墨梅》画里题诗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俗谚“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立功、立言、立名”之三不朽,其三者之间往往又密切相连的,人生的最终旨趣,就在于名留史册,光耀后世。所以,历来的儒生,十分重视名节,视之如自己的羽毛的。
东汉时,王密任昌邑令。一天夜里,他怀里藏着巨金,去贿赂杨震。
他说:“你不必害怕,夜深无人,没有人会知道此事的。”
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一句话把王密呛在了那里,哑口无言。
贿赂不成。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回家了。
杨震断然拒绝贿金,维护了自己的清白人格,因此有了“震畏四知”一语。
为官清廉,保住自己的名节,这是身为官员最重要的品质。杨震作为知识分子,没失去良知;作为官员,没失去清廉。生活中注意检点自己,严以律己,维护自己的好名声。同时修身养性,与人为善,以身作则,终于为自己留下清名。
如果不能立不世之功业,那么就选择“立言”,写道德文章,以期流传后人,遗芳百世。古人认为文章是“千古事”,学问道德文章,因为承载着精神,往往能万古不死;而功名、事业和富贵,都会随个人和时代的消亡而消失殆尽。古人追求的就是精神的不朽之名。所以,古来那些有才德的知识分子,总是怀着一份名节之追求,可以放弃功名利禄,但不可心失去名节,更对于道德文章倾注巨大的热情。因为在他看来,文章千古事,是可能为他留下千古名声的。
但是,史上留名,当然是很难的,不是你努力就一定能做到,也不是你有功业就一定可留个好名声。一切都要经受历史的考验,让时间和后人去评说。当世的评论并不能说明什么。所以,清代诗人吴梅村说的:“饱食终何用,难全不朽名。”古人追求的名声,可不像现在这么急功近利,追求现世的名声,以带来现世的实惠。他们追求的是身后留名,希望自己的功业,或学问道德,能遗惠后人,流芳百世。
当下社会的名声之求,与古代相比,程度上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追求的是现世名,目的为现世的利益。至于身后名,那是没谱的事,而且太不现实,太不实惠了,谁去追求那个呢?不如现实点更实惠。所以,今天的一些知识分子的求名,可不在乎古人那些万世之名的。也不像古人那样苦修,坚持节操,修养一生,立不世功业,著道德文章,而是急功近利,坐不住书斋,静不下心来,没兴趣于研究学问,更感兴趣于到处游学、演讲、走穴赚钱,上电视报纸,与某人在网上开口水战……反正,目的也是为了出名;而出名呢?是为了赚钱,生活水平得以提高——才不肯像古人那么傻,去“安贫乐道”呢!都新时代了,让“君子固穷”之类的观念见鬼去吧!知识分子难道就应该受穷吗?就应该寂寞吗?那我可不要!在经济社会,不如忙着把自己脑子里这点学识,兑换成钱币来得更实惠。
不是说文人就应该穷,也不是说文人不可以知识文化换成金钱,只是这个职业本身需要沉静状态下,不受外界和名利之累,需要静心做事,否则做不好,最终也成就不了什么功名的。更不要说留名了。所以,此类行为是一种短视,也是对自己学问的不自信,所以,跳跳达达,上蹿下跳地,不能安分踏实。在当下,一个知识分子能耐得住寂寞,不随波逐流,显得更为可贵和必要。因为,这样一个时代,更需要真正潜心于学问和创作的人,否则,就不可能有对得起这个时代的伟大思想和作品。
所以,今天的一些知识分子写的所谓道德文章,实在很难说有流传的价值。南先生在谈到现代人的功名追求时,说:“先不谈古人,就拿现在来说,几十年来,不知出版了多少著作,但其中能被我们放在书架上要保留它到二三十年的,又有几本?尤其现在流行的白话文章,看完了就丢,只有三分钟的寿命,因为它缺乏流传的可能。”
□聪明怪癖,正道不取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有了学问,真有学问的又非常平常,非常平实、平淡。有了学问、钻了牛角尖、有一点才气、又聪明的人,一定古古怪怪的。这种人“后世有述焉”,后世在历史上,或者文学上、艺术上都有名,可是不是正道。这就是人格教育。孔子说:“吾弗为之矣”,这个我决不干。此所谓为孔子。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般的文人才子,或者是画家之类的艺术家,似乎总有些怪癖。他们的言行举止,总有些与常人不一样。由于他们的才华,人们也觉得倒还可爱。
南先生在说到文人的怪僻时,就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明朝的倪云林,特别爱干净,已经成了洁癖,而且爱干净爱得怪。他的花园里头、什么东西,绝不能碰的。也不大留朋友住的。
结果有一天,一个朋友终究跟他很要好,就留他过夜。夜里这个朋友睡到半夜,“咳!”咳嗽一声,这一下他听见了,自己就一夜都没有睡,不晓得这口痰吐在哪里!一早等朋友走了以后,他叫佣人从朋友的床上找起,找了所有的地方,这口痰吐在哪里也找不到。找到窗前——哎哟,很好的梅花开了,沿梅花的树叶子一个一个找,最后找不到,“老爷呀,这口痰找不到。”“那把花园梅花所有树叶子都打下来算了!”把树叶都打光——不晓得这口痰吐在哪里,都有嫌疑(众笑)。切!倪云林怪都怪成这样。后来碰到一个非常有权位的人晓得他,请他画一幅画,他决不画;不然要杀他头,他就逃了,逃了以后,后来碰到明清之间天下大乱,结果给人家抓住了,抓住打,说:“你承认,你是不是倪云林?你只要承认你是倪云林,就放了你!”硬是一声也不吭,被打得半死。然后没有办法,看看又把他放了。别人问他:你怎么不叫一声呢?他说一叫就俗气了啦,就不高雅了啦(众笑)!这就是行怪!历史上这一类行怪的人你把他集中拢来呀,多得很。虽然,但是这一类人,你说……
三国时期的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一,能诗会文,通晓韵律,崇尚自由无为的自由生活,蔑视权贵,个人的生活方式也与常人大异,也是一个有着怪僻的文人。
嵇康不喜欢为官,平时以打铁为乐。大将军司马昭,想聘他为自己的掾吏,但嵇康不愿出仕,为了逃避司马昭,他躲避到了河东。
司隶校尉钟会,一直想结交嵇康。有一次,他轻衣肥乘,率众前往。嵇康与向秀正在树荫下锻铁,看到他来了,却视若无睹,不予理睬。
钟会于是只好等着,可等候了很久,也不见反应。无奈之下,钟会只好准备离开。
此时,嵇康却开口了,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两人从此结下仇隙。
景元二年,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由大将军从事中郎迁任吏部侍郎,举荐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因此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自己的心志。
嵇康和东平的吕巽和吕安兄弟俩是朋友。吕安的妻子被其兄吕巽奸污,吕安原本准备休妻并起诉吕巽。吕巽请嵇康从中劝解,并发誓不会恶人先告状,于是嵇康劝说吕安将此事平息下来。
但事后,吕巽害怕吕安反悔,竟抢先告吕安不孝。嵇康义不负心,写信与吕巽绝交,并出面为吕安作证,因此也被收押。钟会劝司马昭乘此机会除掉嵇康。
嵇康的入狱,激起舆论的不满,许多豪杰纷纷要求与嵇康一同入狱。经有司劝谕后,众人一时遣散。但最后嵇康和吕安却还是被判处了死刑。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但最终司马昭还是判决其死刑。
临刑时,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看离行刑还有一段时间,便要来自己常弹的琴,居然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然后,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地赴死,时年三十九岁。
嵇康的为人行事,固然显示出知识分子的气节和骨气,但未免有些太清高孤傲,锋芒毕露,言行举止与常人格格不入,不注意别人的感觉,也不注意保护自己。所以,早早就被人置于死地。实在是才华有余,但修养和智慧不足。作为一个有才华和理想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是这样,也许会写出更多好文章,所以死得实在不值。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所谓的文人或是艺术家,为了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故弄玄虚,穿衣打扮故意与常人不一样,言行举止故意表现出怪异,这实在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其实,一个真正有追求、有才华的人,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必然要懂得人情世故,不再恃才傲物,然后自觉地修养自己,不再锋芒毕露,学会注意别人的感受,学会自保。不是失去自己的原则和节操,也不是向现实妥协,而是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智慧处理与弹性把握。面对天地和有限的生命,他认识到人的渺小和能力的局限,所以学会敬畏,学会谦卑;他认识到世界和现实的不完美,他人与自己不可能没有隔膜,所以不必完美苛求他人,学会宽容。这样,在不断的生活中提升修养,才华和能力也得到涵养,不再盛气凌人,真正懂得人情世故,获得真正的成长成熟,学会做人做事,才生活得更有智慧。
所以,一个真正想做成点事的知识分子,纵有才华也不会表现在外面;纵使要保持个性和自由不羁,也不必一定表现在外面。如果这种表现让人看了不舒服,或者是伤到了别人,害了自己,给自己引来麻烦甚至祸患,这实在是有些不值得了。所以,真正的素质,是一个综合指数,而不是有些才华就了不得了。
老子、孔子和孟子那样的先哲,无论是才华还是学问,都远远高于一般人了吧?他们的成就也早已超过常人,但他们从不锋芒毕露,而是虚怀若谷。越是高人越明白自己的有所不能,所以更有敬畏心。这才是真正懂得人情世故,是真正的有学问。
对于上面那种怪异的行为,孔子是不会有的。因为他遵守天道和人道的正道,尊重正统思想,走的是正道,绝不走偏道邪路,所以能中正,中庸,端庄大气,正大光明,所以能成就非凡的事业,其学问思想能流播千秋万代。这里,就是一个人格和修养的问题,孔子是思想家,又是教育家,而且胸中的志向是国家天下,绝不会放纵自我个性,只追求个人感受,表现出那种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怪异行为来。也因此,他重视个人和他人的人格教育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