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看,这就是我们的家!
- 爸爸心中的天使:0-3岁婴幼儿培养手记
- 林锋 赵建霞
- 9698字
- 2021-11-10 09:58:15
马斯洛提出,人具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需要是呈现递进的层次关系,人总是优先于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当其得到满足后,高一层次需要随后出现。如食物等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很难去寻求安全的需要,其主要行为只能首先朝着满足生理需要而努力;当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安全就成为下一个需要的主体。婴儿出生后,首先生存必需的生理需要要得到满足,如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等,而当他的各项生理机能能够正常运转后,高一层次的需要——安全需要就成为激励因素和需要的主体。对安全的需要是婴儿心理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必经阶段,只有获得充分满足的安全感,才能更顺利地过渡到对后面更高层次需要的追求。本章将重点谈如何帮助婴儿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安全感不可触摸,但绝非空中楼阁,它需要周围环境的稳定秩序来实现。比如一些孩子父母有时候看电视抱孩子睡觉,有时候炒菜抱孩子睡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大幅度地抛甩摇晃,这些行为都容易让孩子产生秩序混乱的感觉,从而影响其安全感的建立。
安全感的建立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和心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安全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建立的,尤其是孩子3岁之前,这是安全感建立极其重要的时期。而婴儿安全感形成的最佳时期,又可具体到7—9个月这个阶段,孩子在这个时期比较容易建立起自己心中的安全依恋关系,开始主动寻求安全感。我们在前一章提到,在婴儿出生的一两个月内都应该尽量减少环境的变量,营造稳定简单的环境,便是基于婴儿安全感构建的需要。
家,安全温暖的港湾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织,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制度和群体形式。它是婴儿与其他家庭成员及同类建立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是婴儿社会化的起点。与人有亲密关系是婴儿出生后一年内最主要的经验,是一个生存的基础和起点。这个时期建立的亲密关系的质量与经验会持续影响一生,包括人际关系的发展、情感的处理方式。这会成为你一生中情绪的底色,它有可能随时给予你巨大的支撑力量,也有可能成为摧毁你心灵情绪世界的一记重拳。
心理学上著名的“冰山理论”,将人的全部精神活动比喻成一座冰山,在水下面的部分被称为无意识,占到了总体的百分之九十,在水上面的部分被称为意识,仅占到总体的百分之十左右。于是相对应的,近年来心理学家也很喜欢将人的情感模式比喻成一座冰山。“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的一句名言。因为童年时期在家庭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会汇集到巨大的情绪冰山之下,成为一个人情绪人格的一部分,并在日后对一生的感受和行为发挥重要影响。
对于孩子的教养来说,父母要做的就是帮他构建水面下的冰山那一块情绪,保证这个情绪的底色是美好的,稳固而值得依赖的。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经验,要改变一个成人的观念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特别是说服一个老人改变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水面下冰山的那一块已经定型,难以改变。但对于童年时期的孩子而言,培养或塑造他们的底层情绪逻辑,使得他们有一个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只有在生命的早期被充分给予爱的孩子,才会发展出更加健康的依恋关系,长大后也会更加独立,更容易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心灵世界,更容易拥有幸福感受力。
同时,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即家庭温暖对孩子的脑部发育至关重要。一些研究脑神经的科学家专门对受虐孩子,即经常被父母或其他人打骂,遭受语言和肢体上伤害的孩子做过脑部扫描,发现其脑部发育跟正常情况下的孩子有很大差别。这些受虐的孩童在受虐过程中情绪上承受过高的压力,他们的大脑里面分泌出过高的压力荷尔蒙,一种叫作皮质醇(cortisol)的荷尔蒙。在这种荷尔蒙的刺激下,他们管理注意力和学习技能的脑部区域受到创伤,难以集中注意力和学习新的技能。心理学家还发现,让孩子经常目睹家里人争吵或者动手打架,也会造成与上述一样的创伤形态。甚至有研究表明,幼年时期频繁地搬家和变换教养人对孩子的心灵稳定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童年时的每一次搬家其实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都是一次冲击,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都是对安全感的新一次破坏和艰难的重建。由此看来,在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家庭是否稳定和谐、成长环境的变量大小给孩子情绪上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情感发展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影响。
还有研究表明,孩子长大后学习专注力的高低,与出生后一两个月内的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越稳定、变量越小,孩子日后的专注力越容易形成,且其专注程度远远高于在复杂变量环境下的。当然专注力的高低与孩子日后是否成才并没有必然关系,那些所谓专注力差的孩子,让学校老师最头疼的孩子就是上课时无法集中精力,好动爱讲话,他们只不过没有把注意力集中放在一件事情上,但他们可以同时关注好几件事情,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所谓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一个好的教育对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职场中需要这样的能力的工作也不少。家长们对孩子专注力这件事情大可不必过分焦虑,应理性看待。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无法预估的潜能,生活的环境对孩子潜能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十分赞成让孩子在丰富的家庭结构中长大,长辈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同辈有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在大家庭里传承下来的家风、家教以及开展的各种传统文化活动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孩子的心灵,为孩子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助力。相反,在单一的亲子环境里,孩子容易自信心不足、性格被动、缺少担当和责任感,比如留守、单亲、独生等家庭结构易让孩子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缺乏安全感。
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相互支持、充满爱和认同的家庭氛围里。在这样的环境里,父母不是权威,也并非无所不能,父母不是指令的发出者,孩子不是单一的执行者和被审判者。父母鼓励我们进行各种不同的探索和尝试。父母在信任和认同的前提下,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让孩子接触丰富的社会人际生态,孩子便能越早掌握各种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我出生于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父母亲外,我还有三个姐姐和若干堂兄弟姐妹,大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父亲在外经营事业,母亲贤惠能干,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对于我每个成长阶段价值观的形成,她都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与我朝夕相处的三个姐姐性格各异,大姐富有领导能力较严厉,类似小家长的角色;二姐性格温和,在生活上给予我周到的照顾;三姐虽不善言辞,但是她对我的付出总是毫不吝啬又不求回报。我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丰富的小社交环境里,接受着不同类型的呵护和帮助,获得了重要的情感支持。
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长大,也让我结交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朋友。自主选择朋友,这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基本自由。父母干涉孩子交友,甚至越界去帮助孩子筛选朋友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再强调,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获得基础上,必须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社会环境,其中就包括了个性不同能力有差异的同伴。随着孩子对环境吸收能力的增强,丰富的环境让他有机会去尝试,得到更多的身体和心灵感受,开发出更高层次的能力和本领。一个被父母过滤得彻底的社会环境,就如同过分干净的无菌环境,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抵抗力反而很差很容易生病,无法建立自身的免疫系统。这与社会环境是同样的道理。孩子迟早要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在社会上生活。当他长大后走向集体,走向社会,他需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而童年时对社会环境做的提前学习和适应,使他不至于手足无措,不至于陷入焦虑;在人生早期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掌握与不同人交往的能力,这样的孩子能很快地融入集体和社会。另外,父母对孩子交友的过度干涉,是对孩子专属私领域的严重干扰和侵犯,会严重阻碍孩子内心秩序和规则的建立。以我为例,由于父母的开明,我从小就得以在非常丰富和自由宽松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中成长。长大后的我,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强,在学校里拥有许多伙伴,在社会里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养成了很强的集体和团队观念,从集体成员和朋友身上取长补短,我获得精神上极大支持。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我的事业开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令我身心愉悦、自信从容,拥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爸爸是你永远的守护星
大宝的出生给了我机会去探索家庭生活的真谛,体验育儿过程的惊喜和奥妙,学习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好父亲,但当时由于认知不足和心理上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完成得有些潦草。婷婷的到来,令我越发能真切地认识到家庭生活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父亲”二字所蕴含的沉甸甸的责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当面对着这个柔弱的小生命,想到这来之不易的相聚,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去保护她,把这世间最好的东西都送到她跟前。我想这就是每一个父亲的本能使然,而尽快让婷婷适应环境、对环境产生信任和建立安全感则是父亲的理性选择,为此我做了充足的准备。
婷婷的到来,为我们的家庭增加了许多乐趣。在与婷婷的相处过程中,有很多温馨的瞬间令我难忘。特别是每天早上,窗外飘进第一缕阳光,沐浴在微光里的婷婷,宛如天使般睁开大眼睛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环境。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踏实的幸福。
在婴儿0—3个月这个阶段,妈妈是与他相处最密切的人,也是婴儿安全感的重要来源。长时间的密切接触,妈妈情绪的一丝变化,都能被敏感的婴儿感知到。这个时期妈妈是育儿的绝对主角,在早期一定要多抱抱宝宝,在哺育中多与宝宝眼神对视,与宝宝同频共振,热情而及时地回应宝宝,增加和宝宝的亲密接触,培植信任感。这时爸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计为妈妈分担育儿的各类杂事以及压力,为妈妈排忧解难,让妈妈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哺育中,并将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那些常常被忽略甚至被虐待的孩子,他们会形成自我安抚的行为——比如吃手指,抓自己,然后不再理睬父母。还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变得特别沮丧,以至于他们根本没办法安慰自己,比如在孤儿院的一些孩子,虽然吃饭穿衣都有人照料,但是没人和他们说话、玩耍,也没人安抚他们,这些孩子发育特别迟缓。埃德·特洛尼克教授说:“婴儿和所有人类一样,天生需要与他人互动,当我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都不知道与他人连接对婴儿来说有多重要,也不知道当婴儿不能与他人连接的时候,消极影响又有多大。”
婷婷很小的时候,我就尝试让她建立家的概念,不但让她认识家庭的每位成员,还带她认识整个空间的概念,增强她对空间的认识和感受。“空间感”又被理解为“空间想象力”,空间感体现在音乐、绘画、律动、整体性以及规则性等多方面。我们发现,空间感建立的时间跨度会比较大,有些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能对空间有很好的感受能力,但有些孩子就会稍迟些,有些孩子在五六岁时会对空间的感知突然进入爆发期,这些都是正常的。所以家长们不必过分纠结于感知时间的早晚,只要保证给予孩子适合的探索环境,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空间感知能力发展得充分的孩子能分清主次,有秩序感,能理清脉络、层次,观察能力强,让人感觉更聪明,头脑更灵活,反应更敏捷,在视觉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上会较有优势,方向辨别能力也会更强,比如辨别道路、开车驾驶等实用的生活技能会强于其他人。研究还发现,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空间感知能力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他对身体的控制达到一定水平,他能探索到更多的空间领域,他的空间感知能力也会相应增强。其实,孩子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对空间有比较明显的感受,这时候父母可以手持物体移动,孩子的目光会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动,这就是训练孩子空间感的过程;或者在孩子的床前吊一个小装饰物,孩子伸手去碰就会得到声音回应。父母通过转移发声物体,调动孩子的触觉、听觉和视觉,逐步累积孩子对空间的感受。
小时候的婷婷最爱我抱着她举高高,当我第一次把她举过头顶的时候,她显得有些紧张,但是落地的时候,她感受到这是安全的,之后就爱上了这一举动。每次玩举高高,婷婷都咯咯地笑个不停,我也跟着她开心起来,工作的烦恼也消散了。
随着婷婷慢慢长大,特别从2岁起开始进入很明显的空间敏感期,她探索的空间范围变得更大了。她开始喜欢钻来钻去,把东西搬来搬去,钻进衣柜躲起来,把东西垒高,然后推倒,一遍遍重来,在这些过程中她慢慢体会到了空间感。她开始对各种洞感兴趣,发现这个洞里可以塞东西,往那个洞里看居然一片漆黑或者可以看到另外一片天地,这时的每个洞对她而言都充满了神奇的吸引力。
婷婷常常把东西扔到地上,用小短腿走上台阶,探索各种洞的奥秘。有时候她可以在滑滑梯上玩半天,乐此不疲。她还会从滑梯顶部瞬间滑向地面,这个过程让她体验到空间移动的快感,同时在玩耍中试探出让自己安全的方式。婷婷在一次次攀爬中,感受距离和高度;在移动物体的过程中,感受空间移动。而这个时期我和婷婷之间的互动也更多了。在空间体验上,父亲能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爸爸总是充当着“英雄”的角色,通过行动感染孩子,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也能更好地保护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婷婷在2岁半的时候,已经能够非常自如地在沙发上弹跳,在茶几和电视柜上攀爬,灵活得像一只小猴子,这个时期她对家的空间认识迎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的原则是,在熟悉的环境里,不影响他人和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让她去尝试,比如利用一些玩具,让她去叠高积木、摆积木长龙等,还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些阻碍,让孩子去完成跨越障碍的训练,当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婷婷很喜欢绘本《小火车钻山洞》,讲的就是爸爸把脚抬起来,建成一个“山洞”让宝宝钻,我和婷婷非常喜欢照着绘本的样子,开心地玩“小火车钻山洞”的游戏,每次婷婷成功地钻过“山洞”后,她都兴奋不已。
婷婷每个细微的成长变化,都令我着迷。这个时期的孩子是通过接受大量的信息输入来建立对这个世界的感知的,他们的大脑就是一台容量巨大的计算机,可以同时接受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快速处理分析。只要不断地重复同一画面的输入,比如亲人们的面容、声音,当信息输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孩子就能够逐渐建立起对这个环境和人物的整体感知。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向婷婷传递这样的信息和信念:我永远值得她信任和依赖,我会是她永远的守护星。从理智上,我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未必能完全理解我的举动,但是我相信这是属于我们之间心灵的交流,我的爱一定能传递给她,让她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随着婷婷慢慢长大,我的心情也变得很微妙:一方面是理智的,觉得孩子应该要学会独立,始终都要开始拥有自己的人生;而另一方面,一旦想到这么可爱的孩子要离开我,独立面对复杂的社会,甚至要结婚嫁人,我就会不由得抓狂起来。妻子笑我,有了女儿后就成了“女儿控”。在与许多有女儿的爸爸交流后才发现,大家的想法竟都不谋而合。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世界如何改变,爸爸对女儿的牵挂,对女儿的爱,都不会改变。这是每个爸爸内心对女儿最深情的告白:爸爸愿陪你坐看云起时,行至水穷处。爸爸愿做你永远的守护星。
一起看看这有趣有序的世界
花开花落,斗转星移,四季更替,在我们的感知里,这个世界运转自然,安静有序,有着十分稳定的内在规律。那在儿童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显示:0—6岁孩子的思维具有形象性、不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特点。这种心理发育特点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孩子完全是靠具体物体形象或者行为所产生的自我感受来对待世界的,他的感受占据整个心灵世界,不具有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单纯讲道理、灌输观点的教育方式是根本行不通的,他们用直观感觉来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
蒙台梭利的理论把孩子从出生到6岁这个时期称为“精神胚胎期”,在精神胚胎期,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天然能力,即所谓“吸收性心智”。从婴儿期开始,他们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获得各种感觉、经验与印象,并由此构筑自己内部的精神世界。处于精神胚胎期的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他们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期都是这种内在生命力自然展开的结果。比如,当他们准备好要获取语言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吸收在周围环境里听到的语言;当他们准备好要发展运动技能时,就会自动地在周围环境中练习。
蒙台梭利认为,婴幼儿发展的关键在于他自身的创造,有自己发展的方式和必须遵守的规律,有自己一种微妙的力量在发挥作用。要让儿童在精神胚胎期顺利发育,必须给孩子一个有准备的环境,通过相应的资源,让他们的天赋潜能在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给他们独立探索和发展的自由,为他们的心灵成长提供足够的精神营养。
智力发育是婴幼儿心灵发展和内心世界构建的关键。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接收大量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处理,建立起相互联系,并最后做出判断,这个过程就是智力发展的过程。孩子通过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借助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去感知冷和热,轻与重,有韵律的声音和噪音,香味和臭味,光滑与粗糙,等等,从而对外部环境形成自我认知,促进智力的发展。
智力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能够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区分,这种区分是为了建立秩序从而进行更好的创造。秩序就是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孩子会通过对事物大小、形状、颜色、温差、味道等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感知其中的差异,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区别排列下来。这个分类排序的过程就是他们思维整理的过程,当他们把这些事物分类好并摆放整齐时,他们知识的累积就会变得容易而不混乱。婴幼儿从一岁半左右就开始逐渐进入秩序敏感期,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婴儿,当周围的环境是有序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才会得到满足,产生真正的快乐,并自主地开展各种探索活动。只有在有序的环境中,婴幼儿才能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其智能才会得以建构、提升;反之,若周围环境杂乱无序,婴幼儿的心智发展就会产生障碍。一旦建立的秩序发生改变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们无所适从,烦躁不安,甚至情绪崩溃。
秩序的敏感期体现了幼儿发展内在的需求,其外在表现为:什么都要摆放整齐,做事情要按照既定顺序,错了就得重来,等等。父母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幼儿非常执拗,在他的心里有自己的秩序,不容改变。有些父母觉得这个时期的幼儿不懂事,大人纠正就好了,但是所谓的纠正,正是打乱了孩子内心发展的规律,让他有挫败感。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遵循他的内心,尽量不去打扰他内心的秩序,让他对秩序有充分的理解。幼儿在这个时期对事物的看法还不懂得变通,认为物体或者事情本来就应该这个样,就算是蛋糕缺一个角都有可能让他坐立不安。当孩子开始学会观察以后,他会以最初看到的样子来定义秩序,比如出门走的路线、东西摆放的位置,在他的心里会形成固定的模式。事物都按照既定模式会使幼儿的内心感到安全和放心,一旦发生改变,他就会觉得不舒服。当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时,他会变得拘束和不安,甚至排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会慢慢适应新的环境,变得自在。因为到了新环境,身边的事物都变得陌生,这些都不符合幼儿内心的秩序,一切都是新的,幼儿需要调整和适应。秩序的敏感期不会一直持续,当幼儿在敏感期充分认识和理解秩序以后,他内心有了安全感,就不再执着于既定的秩序了。应遵从幼儿内心的秩序,建立规则感,为孩子今后做一个有规则的文明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秩序的敏感期,尊重孩子秩序的内在需求,往往容易被父母所忽视。有些父母觉得幼儿在这个时候还处在懵懂阶段,所谓的秩序不需要遵循,这样做短期看不出问题,但是长期如此,孩子内心会更加脆弱和敏感;而尊重孩子内心的秩序感,并不是一味顺从孩子,是可以加以引导的,如果直接打断或忽视,孩子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易自我怀疑。孩子内在的秩序感的建立与遵循,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过程,尊重和引导好孩子度过秩序的敏感期,使之今后处理起事务更有条理,而当他逐渐明白事物是可以变化和变通的时候,他自己就会尝试在有原则的情况下变通,开启另一种成长体验。
婷婷在2岁的时候,就表现出很明显的对外部秩序的要求,比如她把喜欢的玩具摆在固定的地方,如果玩具被移动位置,她就一定要纠正过来。她会要求我们和她一起看同一本书讲同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就算讲上几十遍她都听不厌,而且每次讲到她感兴趣的内容,她一定会停下指出来,一副开心得意的表情。同样的讲述、同样的行为不断重复,乐此不疲,如果你在中间跳过某个关键处,她也会要求你倒回来重新讲一遍。有天晚上醒来后她要求喝奶,但是奶冲好递到她面前,她却拒绝喝奶并开始哇哇大哭,哭得伤心极了,怎么也停不下来。我们一边不断地劝说,一边做了各种尝试,都没办法。她大喊着:“不要妈妈,不要妈妈!”我们也很纳闷,原先一直是妈妈陪她睡的,她为什么会突然抗拒妈妈了呢?最后,终于发现了原因。原来晚上一般都是妈妈起来给她冲奶的,这天晚上是爸爸起来冲的奶。于是,妈妈赶紧重新给她冲了奶,她的哭声才停下来。当听到有人敲门时,她就会赶紧跑去想要自己开门,有一次外婆先打开了门,她就哭闹着要求客人出去、关上门,然后再按一次铃,让她重新开一次门,这举动弄得客人啼笑皆非。婷婷还对鞋柜里鞋子的摆放十分敏感,要求必须严格遵守秩序,比如她的放在第一层、妈妈的在第二层、爸爸的在第三层,假如有人不小心放错了,她一定会重新按照顺序放整齐。
秩序感是孩子生命的一种内在需要,只有当它被满足时才能产生真正的快乐。如果家长对孩子“纠正秩序”的行为表示出不耐烦或斥责,这对进入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是一种伤害,会让他陷入混乱的处境,失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信心。对于进入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我们尽量做到以下事情:一是保持稳定的教养环境。孩子出生后,最好让他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来说,在6个月前频繁变换生活环境和教养人,将使得孩子很难产生稳定的秩序体验。二是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合理、科学的作息秩序。三是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空间环境。尤其是孩子的东西,更要注意摆放有序,不要随便变换它们的位置。家长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让孩子形成整洁有序的习惯。四是尊重孩子的物权敏感。孩子对特定物品的所有权产生敏感之后,家长就要注意尊重这种敏感,尽量不混淆物品的所有权,更不能压制孩子对所有权的主张。五是尊重并理解孩子对秩序的要求。当孩子因为已经习惯的或者头脑中预期的秩序被破坏而哭闹时,“重来”通常是很有效的解决对策。在无法“重来”的情况下要做好解释工作,当孩子继续哭闹时也要保持耐心,孩子在发泄情绪的过程中也会慢慢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重来的。六是增加孩子外出时间。多带孩子参与社交活动,感受不同环境、家庭中的人、物、事,帮助孩子认识到别人的“秩序”和自己的“秩序”存在不同,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就能把“自我”与“他人”区别开来,到了哪里都能“入乡随俗”,能够快速适应不同事物和人物的“秩序”。
婴幼儿进入秩序敏感期的三种表现
01 出现一种固执的坚持 一旦婴幼儿进入秩序敏感期,他们就一定要将事情的全套秩序完成后才肯罢休。事情缺少了某一道秩序,在他们看来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若秩序发生改变时,他们会因无法接受这种变化而情绪焦躁不安。如果他对“秩序”的需求未获得满足,他会固执坚持,甚至大发脾气。
02 把规则变成通则 在这时的婴幼儿眼里,世界是以不变的秩序而存在的。这种秩序进入婴幼儿的内心,成为他们最初的内在逻辑。婴幼儿将秩序固定在自己身上,还会把它变成一种通则;婴幼儿喜欢规则,就会把规则当作礼物送给父母、教师和喜欢的朋友;而当他们所坚守的规则行不通时,就会表露出消极情绪。
03 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都有秩序的要求 这个时期秩序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婴幼儿情绪上的变化,婴幼儿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对秩序的要求”是婴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婴幼儿通过坚持内心有序的环境为基础,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