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戲曲選集

盛世新聲(臧賢)

《盛世新聲》,明臧賢編校,收錄元明兩代散曲、戲曲曲文,凡十二卷。現存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臧賢序初刻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均存殘本)、嘉靖間重刻本(一九五五年文學古籍刊行社據以影印)、萬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內府重刻本。

臧賢(?—一五一九),字愚之,一字良之,號雪樵,別署樵仙,夏縣(今屬山西)人。疑爲成化間教坊奉鑾臧庸子。正德間,任教坊司左司樂,深得朱厚照(一四九一—一五二一)寵愛,陞教坊司奉鑾。後因交通朱宸濠(一四七九—一五二〇),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事發,杖於午門。因供詞連及錢寧(?—一五二一),及發配,寧使校尉殺之。傳見《皇明紀略》等。參見王鋼、王永寬《〈盛世新聲〉與臧賢——附說〈雍熙樂府〉與郭勛》(《文學遺產》一九九一年第四期),郭福祥《臧賢與明武宗時期伶官干政局面的形成》(《東南文化》二〇〇三年第五期)。

盛世新聲引

闕名[1]

夫樂府之行,其來遠矣。有南曲、北曲之分,南曲傳自漢、唐、宋,北曲由遼、金、元,至我朝大備焉。皆出詩人之口,非桑間濮上之音,與風雅比興相表裏。至於村歌里唱,無過勸善懲惡,寄懷寫怨。

予嘗留意詞曲,間有文鄙句俗,甚傷風雅,使人厭觀而惡聽。予於暇日,逐一檢閱,刪繁去冗,存其膾炙人口者四百餘章,小令五百餘闋,題曰《盛世新聲》,命工鋟梓,以廣其傳。庶使人歌而善反和之際,無聲律之病焉。

時正德十二年歲在彊圉赤若上元日書。

(一九五五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嘉靖間重刻本《盛世新聲》卷首)

雍熙樂府(郭勛)

《雍熙樂府》,明郭勛纂輯,收錄金、元、明三代雜劇、傳奇、諸宮調等套曲及南北曲小令,凡二十卷。現存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序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日本大阪圖書館藏,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殘本)、嘉靖十九年(一五四〇)序楚湣王朱顯榕刻本(《中華再造善本》據以影印)、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序春山居士荊聚重刻本(《四部叢刊續編》據以影印,《續修四庫全書》第一七四〇—一七四一冊復據以影印)。另有選本十三卷,題“海西廣氏編”,現存萬曆間內府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四二六冊據以影印)。

郭勛(一四七五—一五四二),字世臣,號東泉,別署蒼巖,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武定侯郭英(一三三五—一四〇三)六世孫。明正德三年(一五〇八),襲封武定侯爵,提督三千營,陞太保。七年,充總兵官,鎮守兩廣。嘉靖初,掌團營,兼督五軍營,進太子太傅。十八年,進封翊國公。二十年,論罪下錦衣衛。次年死於獄中。好文多藝,刊刻多種詩文集及小說、戲曲。傳見《明史列傳》卷七、《明史》卷一三〇等。

雍熙樂府序

王言[4]

太傅武定侯蒼巖郭公,當太平無事之時,偃武修文之日,遍閱宋元迨我朝文人所作詞曲,采而輯之,凡二十卷。將鋟梓以廣其傳,題曰《雍熙樂府》,間以示余。余讀之,如坐虞廷,五音並奏,六律齊鳴,洋洋乎盈耳;如入御廚,水陸畢陳,調和大備。第恐大羹之味,或不適於眾口;希聲之樂,或不諧於俗耳。好惡不同,固非譾陋之所知也。

若夫《樂府》命名之意,則似有以得其彷彿焉。竊惟雍者和也,熙亦和也,是稽古唐虞,雍熙是已。蓋以上有堯舜之君,下有禹稷之臣,百度俱新,四方風動,可爲雍熙之世矣。故康衢之謠,明良之歌,其稱頌太平,揄揚功德者,不一而足。

雖然,有雍熙之世,而無雍熙之曲,固不能以鳴雍熙之盛。苟非雍熙之世,而有雍熙之曲,詎能以享雍熙之福哉?今公當雍熙之世,傳雍熙之曲,是得以鳴雍熙之盛,而享雍熙之福者。乃又不私所有,欲使天下之人,皆歌雍熙之曲,而樂雍熙之化,益卒以見公之獨樂不若與人、與少不若與眾之盛心也。自是閭閻里巷,家傳而人誦者,咸以見雍熙之治,不在唐虞,而在今日矣。

況公爲國元勳,受知明主,退食之暇,必有移宮換羽製作,鋪張治功,以鳴國家太平之盛,殆與古之賡歌訓誥,頡頏於宇宙間者,尚倍於今日,則俟別刻以傳。故序。

嘉靖辛卯歲秋七月中元日,春泉居士王言書於望槐庭[5]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十九年辛卯序刻本《雍熙樂府》卷首)

雍熙樂府序

朱顯榕[6]

古今樂府,言語之一科也。樂府作而聲律盛,漢、魏、晉、隋、唐,以迄宋、元,代有作者,率足名家,而宋元稱甚者,世好使然。其人若蘇子瞻、周邦彥、姜堯章、辛幼安、元裕子、虞伯生、蕭存存輩,咸大手筆也。即其所撰,無非審音以達詞,成章以協律,本之以通儒俊才,濟之大石宜風流醖藉,小石宜旖旎嫵媚,高平宜條拘滉漾,般涉宜拾掇坑塹,歇指宜急併虛歇,商角宜悲傷宛轉,雙調宜徤捷激梟,商調宜悽愴慕怨,角調宜嗚咽悠揚,宮調宜典雅沉重,越調宜陶寫冷笑。

予觀斯集,雖不能一一盡合厥旨,然嘉其鳴國家之冶化,不滅於詩文昭夫幾希。予嘗考之古軒轅制律一十七宮調,今之傳者僅一十有一,如黃鐘、正宮以至商角、般涉調是也。然聲音相應,□律品仍十□□□□□□□妙之地,各□□□,如仙呂調宜清新綿邈,南呂宮宜感嘆傷惋,中呂宮宜高下閃賺,黃鐘宮宜富貴纏綿,正宮宜惆悵雄壯,道宮宜飄逸清幽。

學之難言也,有竅妙焉。不□聲分平側、字別陰陽者,不足以語此。聲分平側,謂無入聲,以入聲派入平、上、去聲也。作平聲者最爲□□□,□□□不可不謹。字平聲皆有之,上、去俱無,上□聲也。獨平兼二聲,所謂下平屬陰、上平屬陽也。此詞林用字之骨髓、不傳之妙識者,以清興絕識音律肯綮詣玄妙焉。

惟我聖朝以文取士,其詩教既正,詞學亦精。詞云者,詩之餘,文之叶也。專門名家,比肩宋元,而或謂過之。然其言語惜非雅頌,故散見諸逸編野史中。譬之珠光玉采,終莫掩潛,而收拾之功,則又繫於人焉耳。

正德初年,京師好事者有《盛世新聲》之刻,采輯未工,統析未究,徒爲誚極。茲嘉靖辛卯,其好事者復有《雍熙樂府》之刻,所以博彙宋元以來與□□□□□朝詞林之菁華,蓋有□□□□性情之良揄揚,□□□□□□□之盛,美哉刻歟!計二十卷,予暇之日,披閱度閒,遇所會意,稍存評品。嗟乎!音律之下之性情,恒止於理義有可傳者,因翻刻之,而繫以所見之數言,俾知者好、好者樂,□不孤其人采輯之意,而通儒俊才清興絕識,亦得以紀載而流行不匱也。是爲序。

嘉靖十有九年庚子春正月之吉重刊,楚藩長春山人書於翠光樓[14]

(《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十九年(一五四〇)楚藩刻本《雍熙樂府》卷首)

雍熙樂府跋[15]

王國維

此《雍熙樂府》二十卷足本,光緒戊申冬日,得於京師。案此書明代凡經三刻:第一次刊於嘉靖辛卯,卽此刻祖本,《提要》所謂“舊本題海西廣氏編”者也;第二次刻於嘉靖庚子,有楚愍王顯榕序;第三次則嘉靖丙寅本,有安肅春山序,錢唐丁氏《善本書室藏書志》箸錄者是也。此乃楚藩刻本,與丁氏之安肅本同爲二十卷,較《四庫》箸錄者多至七卷,是可寶也

此書出於粵東藏書家,不知何人將安肅春山序鈔錄於卷首,且改嘉靖丙寅爲丙辰,不知嘉靖初無丙辰。庚子,嘉靖十九年,丙寅則永陵厭代之歲也

頃見《楝亭書目》:“《雍熙》二十卷,明蒼嵓郭□□輯。”又與《提要》所云題廣氏編者不同,並識於此。

宣統改元冬十月,見日本毛利侯《草月樓書目》,有《雍熙樂府》十六卷,明郭勳編。案勳,明武定侯郭英曾孫,正德初嗣侯,嘉靖十九年進翊國公加太師。後有罪,下獄死。史稱其桀黠有智數,頗涉書史,則此書必其所編也。《明史》附見《郭英傳》

又見明嘉靖本《草堂詩餘》,末一行曰“安肅荊聚校刊”,下有印記曰“春山居士”,則春山乃荊聚別字。附識於此。宣統改元元夕前一夜

(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一九四〇年商務印書館《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影印本《王國維遺書》之《觀堂別集》卷三)

雍熙樂府序

荊聚[24]

夫樂府之名起於漢,是後代有作者,體制漸嚴,至於今日獨益精,斯乃文詞之最工,聲律之大備也。其體制有十七宮調,曰仙呂調,曰南呂宮,曰中呂宮,曰黃鐘宮,曰正宮,曰道宮,曰大石,曰小石,曰髙平,曰般涉,曰歇指,曰商角,曰雙調,曰商調,曰角調,曰宮調,曰越調。皆因天地自然之音,定腔命名,各從其屬。一句之內,不可亂下一字;一調之中,不可混施一曲。自非髙才博學,妙解音律者,不能按腔塡詞,使情明語暢,穩諧樂府。何者?蓋前人閱歷旣多,腔譜已定,聲分平仄,字別陰陽,至精至備,本不可易。故於措詞之間,其字其音,一有出入,卽非家法,弗愜人心,何以傳久遠、被絃管哉?故此爲詞林之絕技,藝苑之至難也。文人才士往往難言之,求其究心精專,獨臻其妙者,代不數人而已。由是傳授旣寡,樂教遂微。

予生長中州,蚤入內禁,中和大樂,時得見聞。又嘗接鴻儒,承論說,似若彷彿其影響者。比見舊刻,彙輯國朝並金元以來諸名公鉅卿佳詞妙曲,套數小令,凡若干章,宮分調別,燦然具備,作非一手,調出一腔,信皆樂府之指南,先得我心之同然者也。竊自愛之,乃於直侍之餘,禮文政務之暇,或觀窗諸几,或命諸聲歌,臨風對月,把酒賞音,洋洋陶陶,久而忘倦。自惟際世雍熙,仰受隆恩,和平安樂,斯能樂此。爰鋟諸梓,用廣其傳,仍其舊名,曰《雍熙樂府》。“雍熙”云者,蓋采唐虞“時雍咸熙”之語,以昭盛世之治和也,且欲歌之聽之者,咸知聲樂之所自云。

嘉靖丙寅歲中秋日,安肅春山謹識[25]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序刻本《雍熙樂府》卷首)

附 (雍熙樂府)跋

張元濟

是書凡二十卷,無撰人名氏,《四庫》入“存目”,但祗十三卷,題“海西廣氏編”,與此不同。所舉十二調,曰黃鐘,曰正宮,曰大石,曰小石,曰仙呂,曰中呂,曰南呂,曰雙調,曰越調,曰商調。至商角、般涉二調,則有目而無詞。是本所輯,亦十調,唯前後次第不合,且有南曲、雜曲二類,爲《四庫》本所無。友人有精硏曲學者,謂曾於海王肆中獲見二部,一嘉靖足本,一萬曆節本。然則《四庫》所收,其爲萬曆節本乎?《提要》謂有凡例,此已亡逸,殊可惜耳。《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選錄至多。後人撰《納書楹曲譜》,亦尚蒐討及之。曾幾何時,竟成罕祕。是爲初刊足本,今尤難得,因亟印之,以廣流傳。

海鹽張元濟。

(《續修四庫全書》第一七四〇—一七四一冊據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影印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序刻本《雍熙樂府》卷末)


[1] 據王鋼、王永寬《〈盛世新聲〉與臧賢——附說〈雍熙樂府〉與郭勛》,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圖書館藏殘本《盛世新聲》,卷端題“樵仙臧賢愚之校正刊行”,則此文當爲臧賢撰。

“赤”字,底本漫漶,據古代紀年術語補。

奮,底本作“倉”,據古代紀年術語改。

[4] 王言:字君實,別署春泉居士,籍里、生平均未詳。

[5] 題署之後有陽文印章三枚:“君實”、“金吾仙史”、“秋天虛翠屏”。

[6] 朱顯榕(一五〇六—一五四五):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楨五世孫,嘉靖六年(一五二七)被封爲長樂王,十五年(一五三六)襲封爲楚王,二十四年爲世子朱英燿所弒。

周邦彥,底本作“周彥邦”, 據人名改。

捷,底本作“健”,據《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本燕南芝庵《唱論》改。

“商調宜悽愴”五字底本殘闕,據《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本燕南芝庵《唱論》和前後文補。

“咽悠揚”三字底本殘闕,據《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本燕南芝庵《唱論》補。

“宮調”二字底本殘闕,據《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本燕南芝庵《唱論》補。

“仙呂”二字底本殘闕,據《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本燕南芝庵《唱論》補。

“宜感嘆”三字底本殘闕,據《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本燕南芝庵《唱論》和前後文補。

[14] 題署之後有印章三枚:陽文方章“宗本書院”,陰文方章“南國第弌封疆”,陽文方章“御書樓主”。

[15] 日本東洋文庫藏明嘉靖十九年序楚愍王朱顯榕刻本《雍熙樂府》,有王國維識語多條,合則爲此文。原本未見,據黃仕忠《日藏中國戲曲文獻綜錄》所錄校勘(頁四三八)。

“代”字後,日本東洋文庫藏明嘉靖十九年序楚愍王朱顯榕刻本《雍熙樂府》王國維識語(以下簡稱“王國維識語”)有“正嘉五十餘年間”七字。

“次”字後,王國維識語有“刻本”二字。

於,王國維識語作“乃”。

“次”字後,王國維識語有“刻”字。

“是可寶也”四字後,王國維識語有“宣統改元元夕前一夜國維識”十二字,末鈐“王國維”章。

“也”字後,王國維識語有“又記”二字。

“傳”字後,王國維識語有“國維又記”四字。

“宣統改元元夕前一夜”九字,王國維識語無。

[24] 明嘉靖本《草堂詩餘》,末一行曰:“安肅荊聚校刊”,下有印記曰“春山居士”,則春山乃荊聚別字。荊聚:字春山,別署春山居士,安肅(今河北保定)人。明嘉靖間司禮監太監。刻宋何士信輯《增修箋注妙選羣英草堂詩餘》前後集、宋陰時夫《韻府羣玉》等。

[25] 題署之後有陽文方章“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