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青木槐树 风水极佳

第七十四章 青木槐树 风水极佳

或许煤山上的那颗歪脖子槐树,是崇祯皇帝最好的归宿了。

为君不行,不政不行。

有功不赏,犯错背锅!这是崇祯皇帝屡试不爽的法宝。

就如同他一边下罪己诏,一边不断加重民众的赋税一般。

边关叩门,明军打败,国内起义更是此起彼伏,局势全面恶化。

这样的局面历朝历代都遇到过,很多都是采取远交近攻,一边议和,一边再战。

双向的斗争是残酷的,只有将力量用在一个敌人身上,集中消灭一个,才能够腾出手来去消灭另外一个。

所以与后金的议和就提上了崇祯皇帝的议程。

兵部陈新甲恰好走进了崇祯的视线。

对于能够坐上兵部尚书这个位置,陈新甲不是靠着战功,而是靠的拍马屁。

而崇祯很喜欢自己的这个臣子。但凡机密的事情,他都会交给陈新甲来完成。

所以,崇祯一边做出奋战到底的样子,一边着令边关便宜行事,一边让陈新甲秘密接触皇太极,进行和谈。

和谈很融洽,皇太极很给面子,崇祯很高兴。

只不过皇太极的一个小小的反间计,不仅让何谈的计谋全部泄露,更是让崇祯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立刻解决了陈新甲这个忠心耿耿的大臣。

而他的出发点,竟然是陈新甲何谈有负国恩?

你一个皇帝都这样快卖国求荣了,还要求臣子光明磊落?

简直就是古代版的兔爷进妓院的戏码!

大明富有四海,南方更是经济发达之地,为何放着南方之地不知道利用,反而死板的固守在北京城中?

大明既然能从南京迁都到北京,那自然也能够迁都回去嘛。

历史上因为各种原因迁都的不在少数

唐朝迁都,北魏迁都,南宋迁都。

而且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迁都后甚至经济发展的更好了。

这是一种战略转移,甚至可以说暂时的后退就是为了更好,更大的胜利。

而且大明更是有着很好的基础。

毕竟朱棣当初将国都迁都到北京后,在南京可是留下了完整的班底。

而且那时候的农民起义军虽然遍地开花,但主要的针对对象还不是南京的陪都和北京这两块地方。

多么好的条件,甚至可以说,只要崇祯皇帝一句话,剩下的事情那些做臣子的就给包了。

崇祯皇帝有着自己的尊严,这份尊严就算是在马上就要国亡的时候,也要拿捏的死死的。

他有点不好意思了。

这位猜疑心重,反复无常的皇帝,这个时候又端起了架子。

“朕乃是天子,怎么可能说出迁都之话?”

再说了北京乃是成祖以来一直坚守的根据地,天子守国门啊!这是多么重要的担子。

不能坠了皇室的脸面。

所以,他将目光投向了当时的内阁首辅陈演。

建议皇上迁都,这是一件重罪,知道能够迁都成功了,那陈演这个背锅侠也就当定了,到时候再顺便找个理由将他打发了,既保留了皇室的脸面,又不坠了自己的威风。

崇祯皇帝的算盘打的很好,但陈演也不是蠢人。

当众臣议政的时候,这陈演是绝口不提迁都二字。搞的崇祯皇帝是怒不可恕。

大将孙传庭,一度将李自成杀的全军覆没,逼的李自成一路仓皇。

而这样一个勇猛的武将,却因为朝中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争斗,被崇祯皇帝直接下了大监!

当崇祯皇帝一系列愚蠢的操作实施后,不但没有将农民军消灭,反而队伍越来越盛的时候,崇祯皇帝才想起这还有一位天才将领被自己关押在打牢之中。

当孙传庭出狱时,面对着回天乏术的战局,明知道是死,依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平反的最前线。

而等待他的却是兵败身亡的结果。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充分发挥了精神分裂的愚蠢天赋。

他竟然认为孙传庭是畏罪潜逃。

这就导致了朝中再也没人愿意替这个大明江山出生入死了。

我可以去当秦桧,可皇上你连赵构都不想当,那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宁武关向北京进军。

崇祯皇帝慌了,当他询问大臣该如何解决的时候,这些被崇祯皇帝猜疑心搞的害怕的大臣们没有一点实际性的建议。

不得下,崇祯皇帝让关宁铁骑进军勤王,而他在给吴三桂的诏书中竟然加了一条“弃地不弃民”的荒唐政策。

战场形式瞬息万变,进攻机会更是稍纵即逝,更何况京城危在旦夕,而关宁铁骑又是唯一一个能够勤王的军队。但接到这个命令时,吴三桂迷茫了。但他知道崇祯的性格,更是不敢抗旨。

他一边命令军队退出关宁地区,一边妥善安置流民,几乎还原了三国时期刘备携带民众渡江的场面。

兵贵神速没有了,本来可以一日一夜就可以到达的关宁铁骑,带着数不清的难民用了整整八天的时间才赶到北京城,

而这个时候,北京城已经破了,留给崇祯皇帝的就只有煤山上那颗歪脖子树了。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崇祯他太怕这个三百年的朝廷亡在自己手中了。

他没有时间睡觉,更没有时间思考,每天做的就是处理政事。

他失去了判断,甚至没有了最基础的耐心。

他换了一批又一批的内阁,杀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臣。

杨嗣昌死了,洪成畴死了,卢象升死了。孙传庭死了。

崇祯给了他们权力,但不愿意给他们时间。

崇祯看不到,他以为自己的勤奋就可以换回一切,他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大明的病症到底在那里。

而这种所谓的病态的亲政,就如同精神鸦片一般,麻醉着他继续做着中兴大明的迷梦。

“大明要亡了,就要亡在自己的手中了。”

或许崇祯这样想过。

他也想过,自己何必背上这个烂摊子,这个被积累了几代皇帝的烂摊子。

或许他真的要像项羽那样走投无路的时候长啸一声:“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当人他与项羽差远了。

这样的人终究要背上明亡的责任,终究要做一个末代的皇帝。

只不过他这个皇帝做的却是有点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