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福文化研究(轻艺术系列丛书)
- 李江
- 1154字
- 2021-09-30 19:05:18
3.3.2 负阴抱阳,生生不息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以阴阳结合的方式存在着:天地、日月、乾坤、宇宙、水火、雌雄、冷暖、动静……《老子》中有:“万物负阴抱阳。”阴阳无处不在,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这种观念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一种最基本的、固定的、传统的思维模式——阴阳哲学观。
在距今约5000年的远古时代,半坡彩陶人面鱼纹(图3-11)的形象就印证了这种原始的哲学观,阴阳观几千年来始终贯穿在民俗文化当中。中国人这种最原始的哲学观念,来自于先民的生命意识和繁衍意识,来自于对“万物从何而来”的追问。混沌划分为阴阳,阴阳结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
图3-11 陕西半坡出土的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阴阳观往往与生生观结合在一起,阴阳相合中同时寓有生生不息的内涵,其核心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和“生生之谓易”的合一[15],这种观念成为民俗艺术的哲学基础,对福文化乃至全部民俗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中国民间的“福”字符号也是阴阳相交呈生生不息圜天旋转的外圆形态。
生存与繁衍是原始人类最基本的意识,人类最基本的群体意识,一是生存,二是繁衍。作为中华民族群体哲学概念的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与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就是生存与繁衍群体意识的民族哲学概况,其哲学表象符号就是被称为“圆寿”(福)与寿。
靳之林先生认为,福与寿是两个能够代表中国人群体意识的哲学表象符号,它们之所以在民间和宫廷文化中广泛流行,正是因为“福”字是阴阳图腾龙(蛇)相交多子的如意符号的变体,而“寿”则是一个通天通地的生命之树的形象。这也再一次印证了福文化与阴阳观念的直接关系。
在前文中讨论过的中国人对天人关系的看法也是与阴阳观有密切关系的。中国的通天观也是和通地观合一的通天通地、阴阳相通交感化生万物,即《礼记》中所说的“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合同,草木萌动”,也就是生命繁衍与生生不息观念的合一。
在民间艺术中,可以看到很多表现阴阳观和生生观的作品。甘肃庆阳八卦鱼抓髻娃娃、象征吉祥的扣碗喜花剪纸、对鱼、对兽、对鸟以及因其演化而来的“蛇盘兔”“对鱼戏莲”等经典图像,都是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观念的表现。
盘长:也称万代盘长,陕北农村称“蛇盘九颗蛋”,有龙生九子的寓意,象征生命延续和繁衍不断(图3-12)。
我国绳结花样中有“八结”形式,是用一条绳盘曲联结,无头无尾,连接不断,因此又名“盘长”,寓意源远流长(图3-13)。佛教艺术中有“八宝吉祥”的图案,即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和盘长等八件宝物,又称为“八吉祥”。盘长就是八吉祥之一,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谓,象征贯彻天地万物的本质,能够达到心物合一、无始无终和永恒不灭最高境界。虽列为八宝之末,但它却代表着佛门八宝的全体,表现了宗教思想的“回环贯彻,一切通明”。
图3-12 不同形态的盘长
图3-13 门窗雕饰“八宝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