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演进评估

(一)中国自身国际分工地位的演进

结果表明,1995—2005年,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从0.318下降到0.166,下降幅度达47.80%。2008年和2009年国际分工地位指数相比2005年又有小幅提升。为探究中国自身国际分工地位变动的直接原因,我们将变动原因分解为国内增加值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产业属性效应。

相比国际比较中的差异来源,此处增加产业属性效应。这一效应是指,不同年份的产业技术复杂度是不同的,即产品属性会随时间而改变。比如,发达国家首先创新制造的产品往往处于高端位置,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有能力生产这些产品,则该产品慢慢从高端走向中端。这意味着对于同一国家而言,即使出口的产业比重不变,国内增加值率也不变,则如果产业属性有所变化,该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也会改变。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而言,产业属性属于外生变量,单一国家是很难去改变的。

(二)各因素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变化的贡献度

为研究各因素在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变化中的贡献,使用如下公式进行分解。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在存在三种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写出6种分解公式。为此,现有文献使用不同的分解方法来近似描述全分解。本章使用最为常用的两极分解法来对此进行分解(刘瑞翔、安同良,2011)。

其中,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分别是出口结构效应、国内增加值效应和产业属性效应。

评估结果表明,1995—2000年,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指数明显下降,降幅达38.86%。其中,产业属性效应贡献度最高,其次是国内增加值效应,出口结构效应的贡献度最低。2000—2005年,国际分工地位指数下降14.50%,主要源于国内增加值效应。2005—2008年,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指数有所提升,提升11.92%,主要是由于产业属性效应和国内增加值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并没有明显发挥作用。2008—2009年,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指数下降6.8%,主因是产业属性效应。

产业属性效应是由国际范围内各国出口结构共同决定的,是一国无法把握的。因此,调整自身国际分工地位指数的主要政策着力点是国内增加值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1995—2009年,中国出口结构并没有起到推动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作用,反而是国内增加值效应有所作为。结合上面的国际比较分析,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出口结构效应,而自身出口结构效应并没有成为推动地位提升的因素,因此,未来中国在继续提升国内增加值率的同时,应试图扭转自身出口结构的惯性,通过优化出口结构来提升自身国际分工地位。